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第一棵魯冰花在大北坑
幽靜的魯冰花在貓空
最美的魯冰花在八甲

2月初,正是春天百花齊放的時節,不斷的訊息傳來的是魯冰花盛開的消息
魯冰花在台灣有三大產區,地勢平坦範圍最大的就在苗栗八甲,趁著盛開的節奏走一趟山城,感受這寧靜的城區老故事
九功惟敘,九敘惟歌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1895年乙未戰爭,北白川宮率近衛師團接收台灣,到苗栗地區時登上貓貍山觀察戰事,之後將貓貍山改名為將軍山並在1938年設立神社
日本接收台灣後首要大事就是將劉銘傳鐵路重新修築,將原本只到新竹的網絡往南延伸,1903年鐵路到這時開了隧道,當時任台灣總督的兒玉源太郎在隧道口提了”功維敘”所以就以此命名
功維敘名稱出自尚書‧大禹謨中的九功維敘,意思是” 有德的君王,應完善的處理國家的政務,使人民養生送死皆不匱乏”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這是全台灣唯一鐵道城牆式隧道,由建築中可以窺見是具有戰略地位的城垛設計
1993年的六二水災土石流造成隧道北端左上角損傷,是這個舊山線中最美隧道可惜的地方,不過也因此更加紀錄歷經過的歲月痕跡
台灣在日據五十年初期大小抗爭不斷,光復後把將軍山改名為福星山,是為了表彰抗日戰中參加黃花崗戰役的羅福星而設,1997年苗栗縣政府才又改回古名”貓貍山”,如今在這附近地區經常可以看見許多以苗栗的古名”貓裏”為名的店家及活動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1998年山線鐵路改為雙向通車後功維敘隧道不敷使用而廢棄,現改為山線自行車的一個重要景點,隧道內的燈光滿佈並不斷變換顏色,有一種特別的氛圍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南端出口有一段明隧道的設計,這是鐵路局一名巡路員發覺隧道口上方有坍塌的可能建請建造的,沒想到明隧道完工後真的坍塌了,因為明隧道阻擋了一場災難的發生,這名巡路員馬上獲表揚並連升三級
早年,功維敘隧道常有菜農及居民抄捷徑走路經過,隧道不寬,常有遇見火車經過時閃躲的狀況,一旦被火車勾住即有被輾斃的事情發生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出南端口後有一座紅磚砌的拱橋,題字為尚禹,這是呼應北端口”功維敘”出自” 尚書‧大禹謨”,也是尊崇大禹治國理念的意思
沿著舊鐵軌改建的步道續行,有一座涼亭矗立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裏,物資的往來都是人力挑擔運送,一些熱心人士就在交通要道上設置這樣的茶亭提供辛苦往來的人茶水,茶水上會灑一些米糠浮在上面,提醒趕路人茶水很燙,須將米糠吹開後慢慢飲用,古人的貼心小動作著實讓人窩心,這茶亭就是仿當年造型建造留念的
而在尚禹橋的上方發現了這樣的騰空水道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這應該是為了運送鐵道兩側的水
舊山線改建的自行車道近年將功維敘到南勢站之間修建開放,整段路都在幽靜的田園山谷中,騎行其中十分舒適宜人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自行車道中轉進前往聯合大學的小路上,沿路車輛行人漸漸增多,想必是為了最美最壯觀的魯冰花前來,順著人潮的方向,果不其然的發現大片的魯冰花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魯冰花一開始並不是種在茶園中的,在化學肥料盛行前當成花肥種植在茶園中,另一個稱謂"路邊花"則有貶低弱勢族群的意思,魯冰花不是種在路邊的
第一棵魯冰花是種在大北坑,由於地形地勢的關係,八甲的魯冰花顯得特別遼闊,是三大花區中最壯觀的,花開的時候來這走一趟是值得的
回到自行車道上繼續往南到南勢車站,站旁已閒置的舊銅鑼隧道彷彿讓人穿越時空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就在隧道口,同伴們玩起了墜落照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原來拍這照片,拍照跟被拍的都蠻辛苦的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自行車道在出舊銅鑼隧道南出口後失去路徑,就在出口不遠處右轉小巷後銜接到台13線上繼續往銅鑼前進,進市區後首先看到的是這路邊寫著老街的大石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這大石頗為壯觀,運送至此應該花費相當大的心力,想必當時銅鑼鄉應有雄心大志想要深度發展
銅鑼是個相當有故事的地方,日據時期派出所的牆上刻畫的痕跡就說明它走過的歷史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消滅萬惡毛賊 實現三民主義
也只有在台灣才能有日據時期的建築上刻著反共救國的標語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派出所門後種植的三棵松樹十分茂盛,似乎呼應著銅鑼生活的輕鬆寫意吧
這建築應是歷史痕跡,但卻看似民宅且有人居住而不敢進入打擾,不知是否是私人產物
乙未戰爭中日軍選擇的路線多經過客家聚落,所以反抗是以客家族群為主,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當屬銅鑼出身的吳湯興,當年就在這裡誓師抵抗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銅鑼天后宮,建於同治二年的百年老廟,目前看起來相當嶄新,估計是重建多次後的景象
銅鑼鄉唯一主祀天上聖母的寺廟,有趣的是廟裏石柱上刻著的文字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台灣廟宇石柱上刻著敬奉信徒捐獻多是以男性為主,這裡卻全部都是信婦
一開始以為在乙未戰爭中男丁死傷太多讓這地區須以女性當家,但石柱上標示建造的年份距1895年約有50年的時間,估計當年新生的男丁在石柱刻畫時已具主導地位,詢問廟方人員亦不知為何當時會這麼做,也許這地區的客家族群非常重視女性吧
1935年關刀山地震將銅鑼夷為平地,當時災情相當慘重,銅鑼重建後設碑紀念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關於災後這地區出錢出力富士診所的劉肇芳醫師事蹟在另一篇遊記中已記錄,這裡就不再重複
此時大夥看看時間已近中午,早上9:00開始騎乘到現在約2個半鐘頭,雖然只騎了15公里,該吃的還是不能免,選擇了銅鑼極具好評的餐廳-福欣園用餐,一上菜馬上就讓大家驚豔,不同於過往印象中的客家菜,果然是選對了餐廳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客家小炒跟薑絲炒大腸居然變身為蝦鬆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這些菜都很特別也都好吃,但是最特別的是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讓大家開始使用公筷母匙了
銅鑼地區雖然小,一年之中卻有三個吸引眾多遊客到訪的時間,分別是4月桐花.10月杭菊跟現在已近尾聲的1月炮仗花,行程中不時看到盛開的炮仗花散佈在各個角落,於是決定一定要特意經過名氣很大的環保公園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還是來晚了,滿牆炮仗花最美的時刻已經過了
沒關係,繼續往下半天的故事行程走,走過客屬大橋後進入公館的石圍墻,沿路看到的都是紅棗果樹,沒錯,這裡就是台灣紅棗的產區
100多年前移居到此的客家族群在這裡建立了棗園,當時這裡荒煙野蔓並常遭受到泰雅族的騷擾(其實應該是客家去騷擾原住民族),附近居民後來一起齊心用石頭建了一道七尺高六尺寬的圍牆將80多甲農地包圍來抵擋原住民,所以這地方就命名為石圍墻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試想,這些石頭都是就地取材,能將80多甲地圈起的這麼高需要多少石頭啊!
想到這就不免為當時開墾的先民發起由衷敬佩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後來圍牆日漸失去功能慢慢傾廢,目前也只剩下少數幾段還留著且不再有當時的高度及寬度,但也足夠讓人感到當年的艱辛了
約莫19年前我第一次來到這地區,為了即將臨盆的太太尋找坐月子時需要的紅棗時結識了剛從新疆回來的台灣女婿,棗之禮的史中興先生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他把新疆紅棗的經驗帶進這地區並發展有機紅棗,教育棗農如何做紅棗加工並發揚,跟他聊過幾次後才知道,原來紅棗種類約有200種,可食用的差不多100種左右,台灣的雞心棗是個頭最小的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第一次吃到新疆大紅棗也是因為史先生的介紹,那甜甜的滋味還是讓我停留在第一口的美好印象
曾經聽他說要種一棵將多種珍貴紅棗的品種插枝在一棵棗樹上,棗樹卻因堅持不用藥病死
此行沒先約所以沒能遇上,實是可惜
規劃行程時發現這裡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原來我們也是產油國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後龍溪逆流而上來到出磺坑,中油公司居然在這有個油井,而且是亞州第二.全世界目前還在運作中最古早的油井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穿過吊橋到園區後看到的就是這個長到看不見盡頭的台車軌道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由下往望看還真是壯觀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公館地區還有許多不錯的古蹟,行修寺就值得到訪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特殊造型的莊嚴寺廟處在幽靜的山中,1874年(清同治13年)建造,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與觀音菩薩
關刀山地震中也受到波及,目前看到的是民國53年時重建的,廟後兩座山就像兩條龍環繞著,確實是個清修的好地方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我們堅持不走大馬路只要有鄉間小路就一定不放過,這下才知道原來公館鄉間也是豪宅林立,不同現代豪華住宅的龍德第此時就顯得特別顯目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據說此屋的主人與板橋林家及霧峰林家有著共同的祖先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門前的旗杆座讓人直接聯想到這戶曾經出過文官,不料座上卻刻著”貢生”,難道公館地區的古人沒有真正靠實力考上科舉的嗎?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不,真正有實力的父子檔也在公館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道光14年,苗栗尖山地區劉獻廷鄉試中舉第一人,道光20年他的兒子劉翰也中舉
雙舉人故宅規模當時可是相當宏偉,依著墨硯山而築, 門前的石砌階梯,蟠龍石柱、木窗以及牆壁上也擁有雕工精緻的裝飾,只可惜年久失修已成廢墟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目前只留下門前的石砌旗桿座還能證實當年的風采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至於鐵漢樓,我們遇上的後世子孫表示是後來改建做為祠堂,據說裡面還放著劉翰的官服,可惜無緣看見
行程到這也差不多接近黃昏,依然沿著鄉間小路往苗栗市區前進,這個季節的田野總是會有許多讓人驚喜的景象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魯冰花的呼喚,絢麗舊山線
就在這差不多跟人一樣高的向日葵中把銅鑼跟公館走了一遍

路線資訊
https://www.xplova.com/tw/route/E96BA6D1-B335-AB52-BE3A-EE2073F27605

道路有一定風險,前往路線需注意安全並自行擔負風險
2020-03-04 22:17 發佈
vinceotta wrote:
第一棵魯冰花在大北坑(恕刪)


並不是閩南語音譯的
是根據學名 lupine
先音譯成客家話
再從客家話變成普通話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33d38b56-98bc-4371-93a9-5870f55ac3df
曾經滄海難為水 , 除卻巫山不是雲 , 取次花叢懶回顧 , 半緣修道半緣君 .
飄流之風 wrote:
並不是閩南語音譯的是(恕刪)


謝謝告知
vinceotta wrote:
道光14年,苗栗尖山地區劉獻廷鄉試中舉第一人,道光20年他的兒子劉翰也中舉
雙舉人故宅規模當時可是相當宏偉,依著墨硯山而築, 門前的石砌階梯,蟠龍石柱、木窗以及牆壁上也擁有雕工精緻的裝飾,只可惜年久失修已成廢墟
(恕刪)

苗栗我只去過泰安、南庄、大湖、通宵和苗栗市,對老建築有興趣
的人,六堆客家地區也有不少可以看,不過,說到堂號,是放在中
間,例如:彭堂城,多來騎腳踏車又能看的更仔細喔!
細妹仔 wrote:
苗栗我只去過泰安、南(恕刪)


是彭城堂沒錯,劉姓的堂號是彭城堂或鐵漢樓
劉姓與張姓之間另有鐵漢清河宗親會,據說是劉姓與張姓之間有某些淵源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