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1年11月加入瘋系列活動。一開始單純只是想參加不同於有競賽性質的活動,只想參加長途單車挑戰活動。但也可以說我有受的Deray嘎嘎嘎很大的影響,2007年他從北京單騎到巴黎,我可每天追蹤他的網誌。幻想有一天也可以跟他一樣騎著單車橫跨歐亞大陸。不過幻想畢竟是幻想,現實有很多問題是無法完成夢想。
後來加入瘋系列,知道這個活動源自於法國的ACP (Audax Club Parisien),並ACP於每4年會辦理PBP(Paris-Brest-Paris) 1200公里的挑戰活動。但是在那之前必須先在各國分會參加長途挑戰活動取得認證,才有資格報名每4年的PBP。
因為許多因素2015年我並沒有挑戰PBP。2016年終於有個想法,在2019這年剛好我50歲,我應該給50歲的自己一個永生難忘的禮物,就是去法國參加PBP。也剛好台灣協會在這年發生一些變化,於是我又重新加入瘋系列,而且這次是以參加PBP為目標。
在老婆的支持下,今年初順利完成PBP的Pre-registration, 又在5月份前順利完成最後一輪的200K/300K/400K/600K 挑戰,取得Registration。社團也都在歡欣鼓舞的討論要如何如何準備,前輩也一再地告知法國不同於台灣環境,禦寒、防雨等衣物不可少,也不像台灣到處有便利商店,基本上一出城鎮就是人煙稀少,都是農田牧場、牛和羊。
這裡要特別感謝TCTA台灣自行車運動旅遊協會及眾位志工們所組成的PBP台灣團,因為有他們的協助,才讓我們台灣選手在法國騎得比較安心,能在中途好好地取得補給、換裝、休息,也讓我能完成這場”終局之戰”(嗯.....怪怪的!)


出發去法國是興奮的,抵達法國更是興奮。在抵達PBP會場的城鎮Rambouillet,等不及進去旅館,行李都還在外面,就急著在旅館門口組車,只是為了趕緊在法國這片土地騎車,並高興地在旅館門口繞了一圈,這可是我多年朝思暮想的願望。



在旅館安置一切妥當後,我就騎上車在Rambouillet 繞上一圈,事實上我怕迷路,並沒有騎上很大圈,但是但是心中還是很興奮。

第二天8/17號。這天是驗車日,因為全球近7000人來參加PBP,所以驗車必須在Register 時就要先預約時段,我為了有時間可以騎車到巴黎市區,所以約早上10:30。但是起床後就發現天空陰陰的,地面也是濕的。

正要出門去會場驗車剛好遇到一台龐然大物也正要出門去會場驗車。這種車我在電視上看過,但是正確名稱我不知道,在PBP規則裡屬於特殊車種。車主是德國人,簡單聊一下知道這種車時速可超過100公里。之後就目送他離開了。



Rambouillet 是今年環法賽最後一站的出發點,所以我們的路線也有部分和環法路線重疊,石板路也不會少。路上幻想著自己是環法選手,事實上出發當日會覺得自己更像環法選手(後續)。

到達會場後已經是人山人海,依序排隊等了差不多一個鐘頭才進到驗車帳篷。


主要驗車是要確保你的車是不是安全的,煞車正不正常,前燈後燈是不是符合規定。在工作人員仔細驗完車後,會給你一支紀念水壺和一張驗車完成的票券,要持這張票券才能完成接下來的報到手續。


報到現場有分本國人和外國人,然後又有分組A~Z。對於菜鳥的我花了一點時間才找到自己的報到櫃台。

在報到時要拿出剛剛驗車給的完成票券和護照讓工作人員確認身分。之後工作人員會在茫茫的物資袋找出你的袋子。物資袋裡面有,防水袋、黃卡(黃卡不一定是黃色的,但俗稱黃卡。黃卡是用來確認在路線上每一站Control Point是否有確實進站)、晶片計時號碼牌、官方反光背心、官方車衣等等重要物資。



確認身分和物資沒問題後,工作人員會幫你扣上識別手環。這個手環是一次性的,扣上只能破壞才能取下。我想是為了確認身分和避免代騎,以及若有車子保管發生時可領車用的。這個手環我一直捨不得拿下來,戴了半個月之久,最後被我老婆命令拿下來。

完成一切手續後,就可以在會場到處走走,現場有很多廠商擺攤,大多能以優惠價購買。但是雨越下越大,天氣又冷,現場又泥濘,下半身全都濕的,搞得有點狼狽。所以草草逛了一圈就回旅館休息。本來想騎車去巴黎市區也就打消念頭,連附近有一個路易十四的行宮都懶得去。






就這樣興奮之情又加上了憂慮之心,擔心這場雨會下不停,這樣明天出發就不美麗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