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好是賞落羽機的季節,無意間瀏覽到別人的Blog介紹幾處不錯的宜蘭落羽松景點,也是成為此趟旅行的緣由
已經許久未以單車前往宜蘭作旅行了,趁著這次假日好天氣,將宜蘭幾個落羽松的點串連起來規劃一番,享受慢騎宜蘭
原來宜蘭的落羽松除了眾所皆知的羅東運動公園外,還隱藏不少其它的秘境,還好這幾個景點都不算太遠,一個上午就能騎完
除了必訪的落羽松外,途中安排的安農溪分洪堰也是個不錯的景點,就位在安農溪畔的自行車道旁,不用再多繞路
整趟旅程騎下來天氣舒適,再藉由藍天、池水、光影,將主角落羽松襯托得更美了,真是不虛此行
路線規劃是這樣安排的,利用4+2的方式從台北將單車載至宜蘭橋河濱公園停放再開始騎
早晨的光線總是最迷人的,所以先至離宜蘭較近的員山蜊埤湖欣賞湖光倒影,再回頭感受陳氏鑑湖堂旁的落羽松搭古厝
接著往三星安農溪方向,看看河岸旁二排整齊排列的松羽松,順著安農溪自行車道拜訪一下新奇的分洪堰
而來到羅東運動公園,落羽松自然林立的原始景觀又是不同感受,最後回到宜蘭市,看看私人農場小而美的落羽松景緻
路線圖

雖說台北和宜蘭的距離並不遠,但往返的時間若沒有抓準,那肯定會將時間及精神秏在塞車中吧!
約莫在清晨六點半時從宜蘭出發前往蜊埤湖,由天空中的雲彩及日出就大概猜得出今天的天氣概況了



宜蘭境內有許多的埤塘、湖泊,其中在員山附近就有個知名的望龍埤,而即將前往的蜊埤湖則是第一次來
和蜊埤湖相望的是員山公墓,要不是落羽松名氣遠播的關係,我想也不會在一大早就吸引愛好攝影者聚在湖畔取景拍照吧!
清晨的山嵐像似一縷絲帶慢慢飄過山巒間,寧靜的湖水就像是面大鏡子,將落羽松在湖中的倒影映在湖面上
湖岸上的鴨群面對我們這些早到的外來客,似乎早就習以為常,完全不以為意悠游其中
因為時間太早,陽光角度的關係,無法等到藍天才離開,但眼前這樣的景色早已讓人心滿意足,期待接下來會有更多的驚喜








騎訪下來,其實落羽松到處都有人種植,只是大部份都屬於幼苗的程度,畢竟要長成大樹並不容易
就像途中遇到一處種植落羽松幼苗的農地,整齊的幼苗生長其中

告別蜊埤湖後,循著地圖導航的指示,從大馬路旁一條不起眼的小路彎進去來到陳氏鑑湖堂,而景色瞬間截然不同
原來落羽松分布的區域是在對面的老宅水池旁,不過仔細一瞧,落羽松的葉子似乎稀疏了些,數量也沒那麼多,但倒影依舊別有味道
小路再往下走,一旁水田中清澈的倒影反而比較吸引我,乾淨帶有漸層的藍幕看了真是舒服,這也表示宜蘭的空氣特別乾淨
像這樣的水田景色一路上始終伴隨著我,一覽無遺遼闊的景緻是在台北不常見到的






再次轉動踏板前往三星,三星的落羽松是位在安農溪畔的自行車道旁,整齊地併列成二排,數量還真不少
在到達前已經有不少民眾一早就來拍照,記得以前騎車經過這兒時倒沒特別注意這些落羽松過,或許那時還不流行吧!
這些落羽松的根部為了呼吸常會突出於地面,使得地面上凹凸不平,一不注意腳下就很容易被絆倒
雖然這二排的落羽松少了水中倒影作陪襯,卻仍然不失風采,我想這都得感謝今天蔚藍的天空吧!




由於落羽松旁就是安農溪自行車道,而著名的打卡景點分洪堰又在附近,所以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下個拜訪的地點
在前往分洪堰的途中,見到附近的別墅院內所種的落羽松,一樣是井然有序的種了一整排
就連自行車道的堤岸內也有類似的景緻,只不過種的不是落羽松罷了,但仍然有股整齊美的味道在



即便是只剩孤獨的一棵樹,也很有味道

跨過連接河岸二邊的自行車道連通橋,從居高處俯視分洪堰,就可以一覽全貌
走在筆直的通道上,水道由一分為二,雖沒有湍急的水勢,但也算是種奇觀





順著安農溪經過北成橋來到久違的羅東運動公園,在尚未進到公園內時,馬路旁就已經有一條落羽松步道了


等進入到公園內後才發現原來大家全都聚到這兒取景,陽光灑落在水道和落羽松中,交織成一幅幅美麗的景色
拍著拍著才發現到這裏落羽松的數量還真不少,而且棵棵高大分散在四周,看以雜亂卻又自然獨樹一格
之前來羅東運動公園數次卻未曾注意到這片落羽松美景,拜此次旅行之賜才能讓我欣賞到,當然也包括我今日造訪的其它地點





旅行即將結束,最後來到一處私人土地,不過門口卻掛著警告標語寫明禁止進入,看來此處並沒有開放給外人參觀
雖然現場仍有人闖入內拍照,但我還是覺得應該尊重一下主人,所以僅在警告標語處拍照記錄一下罷了




整趟旅程的時間安排也和自己預估的差不多,有了這次經驗或許可以帶家人開車再來一次,一同分享
回程在11點多離開宜蘭,幸好沒有遇上可怕的塞車潮,自然順利的和家人一起共進午餐,真是完美的一次旅行
回到台北才知道今日台北空污的嚴重度,慶幸自己一早是待在宜蘭享受和煦的陽光及清新的空氣,當然還有美麗的風景
騎乘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