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說明】北港溪峽谷 Bike




第一張是2018年的北港溪峽谷,第二張是2013年的北港溪峽谷,這一別就是五年。

過去這一個月很熱門的北港溪之旅,就是是為了這壯闊的北港溪一線天峽谷奇景。(應該已經有很多車友去過了)

這篇是簡單說明一下路線,完整遊記在:二訪 北港溪峽谷


這裡提到的北港溪是指台中烏溪(大肚溪)的上游。(根據維基北港溪資料:叫做北港溪的河流有三四條,比較有名的是雲林北港溪,但是我們這次遊玩的北港溪是台中烏溪(也就是大肚溪)的上游,北港溪在柑子林與南港西匯流之後,就改成為烏溪。)

我們遊歷欣賞的北港溪峽谷位在惠蓀林道附近,大約是「北港溪-九仙溪匯流口、北港溪-關刀溪匯流口」之間的北港溪谷。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水利工程:能高大圳。

能高大圳是引導北港溪上游九仙溪到南投埔里灌溉的水圳,特殊的是,這條水圳是建築在半山腰裡的水圳道。
FB粉絲頁:好野遊 賞台灣

在北港溪工程便道上,就可以眺望這半山腰的水圳:





能高大圳因為921地震而崩塌嚴重損毀,於民國96年完成歷經八年的修復工程,這次旅程路線就是搭著水利工程順風車:維護能高大圳,而修築的北港溪沿岸便道,我們能夠享受這段旅程,主要借助於能高大圳修復工程的河川便道。

這條便道,在豐水期,會因為水勢過大而無法通行,只能冬季枯水期限定,也難怪,一旦北港溪便道可以通行,大家都搶在這短短的枯水期啓程享受北港溪一線天。

2014年之後,能高大圳修復工程告一段落,也就不再修復這條工程便道,也就封閉了探索北港溪峽谷的願望,2015年枯水期,車友企圖溯溪上切,當峽谷越來越狹小,溪水水位越來越高,水勢越來越湍急,就只前進一兩公里而無法前進。

幾年下來,幾乎每一年都會有車友去探查一下北港溪工程便道是否修復,不過,都只能惆悵低等待下一年的希望。

終於,經過五年的等待,2018年終於等到北港溪工程修復。再度暢通,可以有機會再次欣賞北港溪峽谷的優美狀闊。

【路線說明】

就路線來說,北港溪水利工程便道,是借道蕙孫林場,經由平台區林道下切溪谷,進入北港溪水利工程便道,2018年、2013年兩次軌跡大同小異,差別只是2018年軌跡都是在北港溪左岸,2013年軌跡一開始先渡溪到右岸,再回到左岸。



北港溪峽谷整個行程大致可以分為三段:



A、蕙孫林場山林巷(11K~13K):

蕙孫林場是中興大學私有林場,入口需要門票(2013年是一人50,2018年已經漲到一人200元,汽車需另外購票一車50元),上午八點開始售票,所以一般來說,車友門都是上午八點約在蕙孫林場大門一起進入蕙蓀林場。

進入惠蓀林場之後,道路名稱就是山林巷(投80公路),入口就是山林巷0 K。

通常,我們是將車停在山林巷11K的停車場(在「柑仔店」旁邊)組車開始騎乘:



(山林巷11k停車場高度:700m)



到山林巷13K,左轉上切到鐵門口。



山林巷整段都是柏油鋪設道路,切入關刀溪林道的位置是在山林巷(投80公路)13K,所以若從入口開始騎,需要騎13K柏油路,因此不少識途老馬,都是將車停在11K的停車場,才開始騎乘,這樣一整天有機會可以同時騎完,北港溪峽谷、關刀溪林道、山嵐小徑、松風山步道。



B、下切北港溪谷:



(北港溪工程便道鐵門高度:740m)

進入北港溪工程便道鐵門,就開始下切溪谷,這段下切溪谷的路段大約2公里多,下降約100公尺多,路面主要是水泥路面,偶而會有些泥土小石子路。



這2公里多的下切溪谷路大致以「清翠橋」為界,「青翠橋-北港溪」之間比較平緩,「青翠橋-鐵門」之間大約1.2K距離,比較陡峭,回程比較辛苦。





(清翠橋高度:620m)



C、北港溪峽谷:

從北港溪便道起點到能高大圳九仙溪取水口的天然溫泉池,大約8公里多,高度從起點的600m爬升到能高大圳工作站的690m,一路平緩上升,單車的速度也可以很快,只是因為風景太美,大家不斷的停下來拍照,整個時間才拉長許多。



(北港溪便道起點高度:600m)

這段峽谷一路都非常漂亮,可以特別注記幾個點:

C-1、「能高大圳」眺望點



C-2、「北港溪峽谷一線天」



C-3、「惠蓀溫泉」



C-4、終點「能高大圳工作站」



2018年軌跡:

按這裡檢視網頁

2013年軌跡:

按這裡檢視網頁

兩次軌跡都飄得很厲害,尤其在峽谷段,常常跑到旁邊的山谷上,高度一下跳升100m,所以高度表、距離變得很亂。

備註:

蕙孫林場內,除了北港溪峽谷,還有其他OR路徑可以走,像是:松風山步道、山嵐小徑、關刀溪林道(中興大學實驗林道),可以騎乘。

若是健行,還有有勝山林道。
完整遊記在:二訪 北港溪峽谷
2018-06-02 11:3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