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媽祖繞境,而大甲有三寶,芋頭、草帽和媽祖,媽祖信仰為大甲特色,
固定的時間,在媽祖繞境之前,都會習慣的讓大家騎個腳踏車熱熱身,


邁入第七年的萬眾騎BIKE,過了好多年,今年再度回到大甲鎮瀾宮主場,
由海線第一型男,標董來鳴槍起跑,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省道台一線大甲南下,不只用來環島,大甲媽祖繞境也是走這條,
來這幾年我們來的也熟門熟路了,


越過甲南大楊一帶,大隊人馬很快的脫離大甲來到清水,


來到清水紫雲巖,三百餘年來,經歷多次翻修整建,廟宇更加煥然一新,
成為全國最大的觀音廟之一,


來到海縣清水小鎮最期待的就是米糕,清水的米糕從民國22年由王塔的好手藝開始,
可惜來太早還沒開,那換別家吃也是無訪,


因為據說清水許多的米糕店都是王塔先生的學徒,因此這裡處處可見賣米糕的店家,
通通都算是系出同門,口未想必是差不到那裡去的,


剛吃飽門前馬路就看的到清水國小的遊行隊伍,熱熱鬧鬧的辦校慶,
清水國小是台中第一所古蹟小學,


西元1897年,日人為使臺灣人學習本日本語,而於鰲峰山下成立台中國語牛罵頭分教場,
西元1898年,獨立成為牛罵頭公學校,而且還是保持原教學用途使用的古蹟小學,


在清水消磨一下時間之後,越過台灣大道的沙鹿之翼,路邊小歇一下,
聽著大喇叭放著玖壹壹的歌,感覺還不差耶,


今天路上有各種腳踏車拖車,這台很明顯的就是父子一起上陣的組合,


下一組,很明顯的,汪星人與車伕的組合,


剛升格成國際機場清泉崗機場,大家來到這裡,都少不了來跟F104拍張照,


好的加油,吧這段過去火車曾經行經的鐵路,經過改造的自行車道,
現在很多路跑都喜歡拿來用,但像這樣一家子出來騎腳踏車,
這才是最好的用途,


來根香腸,聽著路邊卡拉OK的歌聲,這休息站應有盡有,
不讓人覺得無聊,


當看到萬頭鑽動的景象時,那就是社口萬興宮已經到站了,


今日不比往日,氣溫熱的很,一碗仙草下肚暑氣全消,再行出發吧,


大雅路邊來個紅豆湯,然後稍為脫隊拍個小麥田吧,算算大雅的小麥也該熟透了,


這裡小麥到3月底就差不多都收割完畢了,賞麥期間實在是不長,
不過一覽金色的小麥田,隨風搖曳的視實在是深值人心,路過沒來看看可惜,


金色的小麥田之後穿越台中市七期精華區,然後轉進南屯老街,
他是一條隱藏在鬧區裡的老廟街,


舊稱犁頭店,南屯老街上早年應有不少打鐵鋪,雖然已不復見,
來到萬和宮,香客不少,但腳踏車更多,這裡是台中市最早的廟宇,


媽祖巷還有文昌路,因為萬和宮後方便是文昌祠,每每考季快到了,
香火就會旺到一個極點,


風水學認為犁頭店是一個鯪鯉穴,每年到了端午節,
南屯老街都會舉辦,特有百年傳統民俗活動穿木屐躦鯪鯉,


由南屯老街直接到旱溪媽祖,一路市區加上人車都不少,
反而這一段都趕路的多,


旱溪旁邊有著自行車道,也是在這裡遇到今天第一組的啦啦隊,
腳踏車不比路跑,要遇到有人讚聲的機會很少,


去年的主場北屯朝聖宮,要來到才知道,一年過去是很快的,


按照慣例,這菜色還真的不賴,好吃又能吃的飽,


大坑之後繞著旱溪自行車道,很快的就直達豐原鎮清宮了,


鎮清宮是今天倒數第二站,廟前稍做休息之後,下一站后里,


貫穿原舊山線花樑鋼橋9號隧道,后豐鐵馬道的風景是今天最好看的,


出后豐轉甲后路,甲后路是后里區至大甲區的聯絡道路,
東起后里車站,吃幾個紅豆餅然後直達大甲,


到今天最後一站的鎮瀾宮也有些晚了,那就拍些隔天的保佑路跑充場面吧,
2017年,媽祖萬眾騎拜,激進百里,再一次騎完收工,
今年也是福氣滿滿的一趟好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