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跑馬天堂田中,除了跑步還能結合地方文化觀光之旅,沿著八堡一圳、二圳騎遊,飽覽田中純樸的風土人情,能讓隨行親友也玩得盡興的旅遊行程。
多樣騎遊田中可以規畫幾個主題來進行,上集完成鎮內舊街之旅,沿著鎮公所規畫的旅遊路線,續行圳道漫遊與山腳林徑之旅。
沿環鎮自行車道出發已成車友或遊客最適合的行程,到田中休閒散步與騎自行車的景觀廊道就是八堡圳。圳溝旁沿線的農園景觀、人文建築與在地鄉野傳奇,都值得遊客或車友漫遊品味。
田中鎮東倚八卦山,南臨濁水溪,田中在八堡一圳與八堡二圳數百年來灌溉下孕育出富饒的沃土,素有「台灣米倉」的美稱。
八堡圳不啻流過田中稻園,八堡二圳更流過繁華鎮區,更貼近田中人的生活。
從鎮內出發沿八堡一、二圳騎行,兩岸經過綠美化的堤道更合適自行車之旅。
在田中八堡圳就像天然導航,車友沿著圳溝直騎就能盡閱一畦畦良田美景。
八堡圳是清朝時期台灣最大水利工程,由施琅後代施世榜於清康熙48年興建,自二水鼻仔頭引濁水溪河水灌漑彰化平原,因水圳流經彰化十三堡中的八個堡,故稱八堡圳。
發源於中央山脈的臺灣第一長河濁水溪,挾帶肥沃黑土故濁度較高而得名。
濁水溪水在八堡圳引路下灌養田中無數良田,更使彰化平原的稻米與作物,比起一般平地種植的作物更可口。
田中因八卦山屏障,阻斷了許多風災,加上有豐富的地下湧泉,吸引許多先民沿著山腳下定居。由於沿線居民南北往來的需求,逐漸形成一條北自花壇南抵二水的山腳路。
田中山腳路沿線有平和、復興、東興及香山四個里。八卦山腳下幾個里在社區居民共同努力下,營造出具自然與傳統產業的社區環境。
騎過八堡圳來到八卦山腳下的東興村。山腳路旁的村落更顯寧靜與不凡,東興社區呈現出鮮豔自然彩繪的田野風光。來到田中處處映入眼簾都是宜人純樸美景。
田中農民沿圳溝種植農作物,時令新鮮的紅龍果得天獨厚有優良灌溉水源。
遊客在不同季節造訪田中,還有百香果、竹筍、芒果等在地農產可以體驗採摘。
騎走鴻門圳旁產業道路,可以看見社區完成的風車大道,當山風一吹風車便與金黃稻田一起擺動。
圳溝旁是古亭番,外觀古趣的古亭番正好是田中鎮的鎮徽代表圖騰。
古董級的古亭番是以前農夫收藏稻穀用的,圓形的外觀是為防止老鼠偷吃農夫辛苦的收成。
沿著風車大道騎向山邊又有另番好風景。
接上山腳路來到太平社區。
太平社區入口處有顆大榕樹,對面是太平社區信仰中心「順天宮」。
田中順天宮供奉迎自大陸武當山紫霄殿的玄天上帝,神蹟顯嚇,香火鼎盛。
廟門有神石獅迎客,龍柱及交趾彩繪呈現典型的傳統廟宇。
進入順天宮立時有一股肅然起敬的感覺。
廟內保存「北極英靈」牌匾。
太平社區有幢刻意保留的菸樓。傳統菸樓為菸農(田)與傳統民居結合,是深具歷史意義的傳統建築。
騎訪現今難得一見的老菸樓,高大的菸樓是處理及薰烤從菸田採收菸葉的工作場所,代表農村家族財富的象徵。
烤菸葉時只能從探視窗看菸葉烤製的情況,如今田中菸樓大多荒廢,只徒留空樓舊瓦讓後人追憶老菸樓的美好歲月。
太平社區不只有老菸樓,居民運用智慧發展出富有在地特色產業,太平社區的玉米娃娃使用玉米葉手工製成的玉米娃娃曾經是外銷美國很夯的耶誕禮物,號稱台灣的芭比娃娃,後來不敵塑膠的芭比娃娃漸漸沒落。
離開太平社區從山腳路能連結長青自行車道,這是田中私房旅遊路線。
長青自行車(步)道有簡單路線,也有練體力路線,不同的路線可以選擇,整條山路不僅欣賞美麗樹蔭,走向戶外也能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長青自行車道不僅全程有綠樹遮蔭,還能倚靠八卦山脈,遠眺中彰投廣大地區。
長青自行車道,可是田中在地跑友私房慢跑路線,更是田中馬拉松必跑的好漢坡。
離開長青自行車道重回平和里。
往鴻門圳路旁交叉路口有間還在營業的古色古香紅磚老商店,許多田中農民在此休息。
在此回頭一望又是一番稻海美景。
這一段叫八甲路,印証有一望無盡的稻田風光。
串聯起這一望無際、廣闊肥沃稻田的,就是南北縱走、東西交流的八堡圳支流水圳。
稻農打開水道入口就能源源不斷的引入溪水,有十五庄圳、五長圳、鴻門圳、八堡一、二圳等,濁水溪泉源造就了粒粒圓潤飽水、飽滿香味的田中好米。
田中好米以台梗九號米最具代表性,使田中不僅為米的故鄉,更因產量豐碩有「臺灣米倉」的美譽。如今水圳經修整後成為了風景優美的觀光廊道,漫步其中,或騎自行車悠遊,都別有一番野趣。
除了金黃稻海外還有綠油油的菸田,菸葉在台灣已是夕陽產業,據說明年起菸葉將全面停止契作。
令人感嘆這一季收成的將是末代菸葉,未來台灣可能看不到產業菸葉田了。
看完菸田來到山腳邊的斗山祠參觀。
蕭姓在社頭鄉是大姓有座斗山祠,鄰近的田中也有一個蕭氏大聚落,兩大蕭姓家族涇渭分明,分別有各自的祖廟。
斗山祠近年已整修一新,平日並不對外開放,據說斗山祠整修副總統蕭萬長也略盡心力。
斗山祠整修的非常有特色,可惜不能入內參觀,已是彰化縣歷史建築之一。
離世芳宮不遠就是高鐵彰化站。
彰化高鐵站位於田中由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以「田」字為設計槪念,以花奔、日光構成彰化站設計的特色。榮獲素有「建築界奧斯卡」的稱號的建築獎票選第一名。
彰化高鐵站建築在田中郊區,距離最近的台鐵田中車站約三公里遠,台灣有很多高鐵站都是這樣選址興建。
考量聯外交通不便,備有快捷公車和客運共有九條路線可從高鐵接駁運輸到員林、田中、北斗、田尾、南投等地。
彰化高鐵站工程期間最大新聞是工地曾經發生火災,造成彰化至雲林區間斷電,雙向列車因此誤點。
高鐵彰化站歷經許多新聞,站體終於在2015年完成,並於12月1日通車營運。
高鐵彰化站總工程造價新臺幣15.96億,營運後卻因週邊交通不便,據統計為高鐵新三站當中(另兩站是苗栗、雲林)總乘客數最低的車站。
高鐵彰化站外觀是一整片玻璃帷幕,正好倒映白雲與藍天。
近看玻璃呈四方格,層層交疊,正好是「田」字,正好與田中地名相符。
走進挑高的大廳顯得相當明亮大方。
如果不說這是高鐵站,倒有來到國際機場候客大廳的錯覺?
站體設計以植物花瓣造型的牆柱及屋頂花朵意象的天窗,引入光線照亮室內大廳,將站體建築融入週邊景觀綠意,塑造優雅的乘車空間氛圍。
新式資訊板用亮燈方式清楚顯示各車次會停靠的站,以防旅客買錯票、上錯車。很讚且便民的設計。
屋頂上有太陽能發電板,環保綠能又有經濟效能的設計。
逛了半小時發現沒有很多旅客來到高鐵站,倒是有彰化學校帶同學到此校外教學。
離去時發現田中鎮的郵遞區號是「520」,高鐵站設址於田中鎮龍潭里站區路二段99號,車站門牌號碼加郵遞區號恰巧是「52099」的諧音,希望高鐵能帶起田中的繁榮到長長久久。
彰化高鐵站設於大社路旁,地域面績非常廣大,通車後田中成為全國唯一可以同時捕捉高鐵與台鐵車站交會的鄉鎮。
田中有高鐵及台鐵,二者大大提高區域交通便捷性,更能帶動鄉鎮週邊許多景點值得一遊。
離高鐵站不遠的八堡圳旁有座富含傳奇的林媽廟「世芳宮」。
世芳宮八堡圳旁正好是八堡一圳及八堡二圳分流處。
田中人世稱的林媽廟地理位置正處於社頭、員林、田中、二水等地交通界地。
世芳宮長期守護著二條水圳分流處,恰好與位於二水八堡圳源頭的林先生廟,遙遙相映,不僅長期守護著兩條水圳,同時庇祐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子孫。
世芳宮林媽廟的建廟源由:
世芳宮祭祀林媽娘娘,更感念八堡圳以源水養活彰化平原的子民。台灣人重視「飲水思源頭,吃果子拜樹頭」就是這種不變的精神。
沿高鐵外環道來到八堡圳旁,這裡是田中著名八堡圳綠色隧道。
田中八堡圳在公所規畫下於圳堤二岸種植喬木,成為當地民眾休閒散步的好地方,最值得力推是中潭里與龍潭里的路段,堤岸種植樹形悠美的小葉欖仁樹,構成一條最美的觀光綠色隧道。
來到田中一遊,遊客開車或騎車都可以悠哉徜佯在美麗的綠色隧道懷抱。
誰說雲林古坑、台南玉井、南投集集才有綠色隧道,田中就有非常舒適涼爽且林蔭青翠的綠色隧道。
八堡圳綠色隧道更是田中馬必經的路線,開跑後晨間陽光初現,小葉欖仁樹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最新鮮。如今這些水圳修整後成為風景優美的觀光廊道,漫步其中,或騎車悠遊,都別有一番情趣。
附帶一提在田中還有一個全台少見的奇景,八堡圳還能穿越鐵路。
騎過八堡圳後轉個彎可以品嚐田中傳統名產,田中不只農業昌盛,傳統口味的名產更讓人回味再三,有三十年歷史的手工蜜麻花工廠,就坐落在綠油油的農田之間。
騎過一片田野就是蜜麻花的工廠及門市。
在田中不容易找到高鐵站路標,路旁倒有好多蜜麻花廣告牌。跟著廣告牌很容易找到鐵皮屋裡堅持手工製作的工廠廠房。
田中蜜麻花有各種口味,蜜麻花是田中鼎鼎有名伴手禮之一。
除了蜜麻花外還有與米食為主的各樣零嘴生產,口味相當多樣,送禮自用都很讚。
來到這裡不僅可以免費的品嘗蜜麻花,不同口味的蜜麻花好大一包才100元。
入寶山怎能空手而回,來到田中怎能不帶好吃的蜜麻花而歸呢?
結束八卦山邊與八堡圳自行車之旅重返田中鎮又是不一樣的風景。
在田中騎遊一整天,離開田中前怎能不試試冠軍魯肉飯?
刻意不吃魯肉飯改味香的傳統米糕,搭上清爽酸甜的小黃瓜與香菇,三者融合在一起就是簡單好味道。
山藥排骨湯、地瓜葉、米糕,都是田中很有特色的田中在地小吃。
這一頓吃下來感覺不那麼豐富,卻說不出的飽足感。
田中小鎮有濁水溪的哺育、保庇著,擁有寶島上最樸實細緻景色的田中,還有這片土地上最難能可貴的濃濃人情味,騎走縱橫交錯的水圳,串聯起廣闊青翠的醉美稻田。
買好回程的車票,向田中小鎮說再見時,心中百般不捨,我會再回來的!
如果今年田中馬我再抽中籤,我還是會來,再跑過一望無盡的金黃稻海與八堡圳…
疲累騎遊一整天,我要回家了。
騎遊台灣米倉~田中小鎮,彰化平原上平凡的小鎮因舉辦馬拉松名聞全台,跑完田中馬、騎遊田中真是用力騎心中難忘的騎行經驗。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