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行程與預計的單車移動方式似乎有些衝突,因此沒報名參與.
但想一睹黑面琵鷺的想法又早已在心裡打定了,照著他們的行程表畫了路線試著跑一趟.

200多公里的路程,4+2重點的跑下去應該可完成.
But.很多預定的事都會因這三個字而起了變化,誠所謂計畫抵不過變化.
太陽都高掛在西邊了才準備要啟程,不管怎樣,出發的最大,發動引擎往南走就是.
台南市其實是非常適合以單車移動的城市,不管是舊街坊或新區域,以單車移動不僅讓人盡興也更深層.
但公共腳踏車的設置僅在安平使用過,雖是大廠的產品,但對一個以單車為行旅工具的人而言,
那種規格配置,有種隔鞋搔癢,少了那份痛快.

雙博物館路線,很讚的規劃.不疾不徐,盡興精彩.I'll be back.
以前的鯤鯓,漸漸的脫離了船筏的限制,也讓人可更容易的親身體驗所謂的"鯤鯓".

黑面的棲地,有專屬的行館


多媒體視聽室,現場解說,賞鳥亭...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活動.

不親臨現場,很難體會曾文溪口的壯闊景觀

不同的賞鳥亭,有不同的景觀與角度.觀望窗口與腳架平台,很實用的配置.

七股海堤



內海與外海僅一堤之隔


往國聖燈塔途中



北堤堤防

看似一般的高壓電塔或基地台的鐵塔

但卻是台灣極西的一座燈塔
燈塔周邊都是海風吹拂後堆積而成的沙丘
這讓我想到在賞鳥亭試騎的雪地沙灘車

26x4.0的超級寬胎
看起來笨重,其實不如想像中的難以掌控.
反而讓人有種四平八穩的霸氣.
車主非常大方地請周遭的遊客試騎
讓許多人開了眼界,也有了奇特的體驗.
最大的特色應是這可線控的升降座管

這功能在停等紅燈時直接將坐墊降下,不用整個人從車上離座踩地.
這車在國聖燈塔的沙丘上應該是最能發揮的吧!
除了前叉.內外胎與輪框屬特規的零件,其他應是與一般單車可通用吧!
回程的庶民美食


帶著飽足與落日餘暉結束這美好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