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越多,越能夠減少風險雪地行走,怕的不是雪,而是冰,道路上結冰的原因可能是踩踏和輪胎的壓力使得積雪暫時融化,或是夜晚降雪,白天因日照而融化,氣溫降低就會結成冰,當日白天的氣溫在-1至1度左右,加上有短時間的日照,造成路上結冰的可能性大增,結冰的路面,無論穿什麼鞋子都會滑倒(登山鞋的黃金大底照摔),只有打破冰面才能增加摩擦力,如果自詡為艾莎公主可以穿高跟鞋在冰上走的話,那就隨便啦~所以,綁束帶,是有幫助的,是拿來"破冰"的第一,巧克力胎可以在泥雪上行進,但冰上......那些顆粒一點用都沒有,又不是章魚吸盤!第二,地形不佳,都會降胎壓,希望能夠增加輪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增加穩定度,輪胎微微變形時,束帶是輪胎上軟中帶硬的外物,還是有壓碎冰面幫助效果當然不比正規雪鏈,若又比顆粒低的話,效果又打折.......但是,山上就是這樣,多一份風險考量,多一份準備,到時候就有可能多了救命繩索如果輕忽怠慢,除非你運氣好,能夠適時知難而退,不然那就是造成意外的一根稻草再回到1/24日的狀況,大家早上出門上山,路面溫度高,柏油路上雪都融光了,至於竹子湖往小油坑方向,甚至是中湖戰備道,由於是"北面",日照少,積雪不易融化,或是表面融化又受風結冰(所以高山的北面多山難)風櫃嘴,雖然海拔不比冷水坑(也差一點點而已),大屯山,但,不巧的,是個鞍部,東北風一來,會凍死人的!!(不是開玩笑,我爸的朋友就是山難失溫死在風櫃嘴山區,就算是登山社菁英,也是惘然.......)因此,上風櫃嘴和大屯山,需要更多的雪地或防寒裝備而冷水坑,平等里一路相對上受到七星山的屏障,算是相對溫和,但.......凡事都有個"但",山區過午會下雨,接下來氣溫就會驟降,所以,原本融化無冰路面,或是泥雪路面,過午後就有機會結冰,這裡說"有機會",但不是"一定會",要賭嗎?沒有人想輪胎打滑飛出公路,那就下來牽車吧!但也沒有人想走路一滑扭傷拉傷吧!山上走跳,還是多一分準備討厭的結冰石頭當天計劃積雪牽車,結冰扛車,還好路面沒雪才沒扛車上冷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