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一個人的蛙跳環島 (香港-福州-馬祖-花蓮-中橫-高雄)

蛙跳環島 (香港-福州-馬祖-花蓮-中橫公路-高雄-小琉球-香港)

自四年前完成單車環島後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20&t=2280217&p=7#41708404,幾年來雖然也曾到台灣旅行幾次,但內心一直很懷念一個人環島時那種純粹,那種簡單的旅行方式。

另一個原因就是環島時曾挑戰中橫公路失敗,只是到了布洛灣便鍛羽而回,心中一直念念不忘要再挑戰中橫公路。

至於馬祖,一直覺得是很神秘的地方,直到看過一本叫「 單車離島 漫行15 座島嶼,用最美的速度」 被作者筆下的馬祖列島所吸引,興起去踩車的念頭

因此,內心忽然想到一個計劃,就是從香港出發,經深圳坐火車到福州,再經小三通到馬祖列島,之後再到乘船回本島,經花蓮到台中去,回程則是由高雄返港。

適逢十二月時,虎航在台灣開辦高雄航線,機票只需新台幣800元,那整個計劃便落實了。

但至買了機票後,計劃便一直停下來,沒有甚麼進一步的計劃….

直至五月底,我買了從深圳北出發到福州的火車票,整個行程才好像真的要開動了。

這是第一次自己帶著單車去旅行,準備的除了自己的行李,還要為單車準備。

整個旅程中,最麻煩的居然是第一天到深圳北站,因為源自售票員時的一句︰「單車嘛,不能上動車..」聽到這句後,連忙上網查證。

原來今年鐵路部又曾發出指示,單車即使拆前輪,也不可以上車。看了網上的留言,有人說可以上車,也有人說曾被留難,眾說紛紜



不管了,反正就是要出發。



經落馬洲支線進入福田口岸,轉乘深圳地鐵。


拆前輪後,順利進入。



大約過了二十五分鐘後,到深圳北站,時值九時,正是上班高峰期,升降機前人頭湧湧,直接走樓梯把車抬到出閘處。



然後,開始在北站前面,把車打包。



打包後,便成功進入深圳北車站,等待上車了。





上車後,把車子放在列車中間的位置,期間有乘務員過來為我登記。



一支水也要RMB12元。





離開深圳五小時後,便到達福州南。



在站外,把車子再組裝便出發到酒店所在的馬尾區。



福州南站在市區南部,馬尾區其實跟車站只是隔了一條閩江,但就是隔了一個閩江,我得繞遠道,全程大約二十五公里,走一個C字型。



要越過閩江,便得經鼓山大橋。





連行李的單車,原來真不好推,心想要是連這小小的斜坡,都克服不了,怎去走馬祖和中橫呢?



到了閩江另一邊,開始有單車道。




自晚上八時,終於到了預訂的酒店。





因為翌日到馬祖的船是早上九時開船,所以選了遠離市中心的馬尾區,晚上這區並不熱鬧,除了大量一二星酒店外,就是住宅區。



離開福州,坐上馬祖的船,才是我旅程的真正開始。
2015-06-25 22:36 發佈
加油!到了馬祖你才會知騎單車是多辛苦的一件事

力天 wrote:
加油!到了馬祖你才...(恕刪)


在馬祖時,我更多時候是下車推
第二章 毋忘在莒 東莒

經過第一日的勞累,一覺睡到翌日六時醒來。


酒店包早餐,但要七時才開始,昨晚只是吃了一碗麵。




走到附近的街上,逛一下並順便買些小吃填肚。


酒店的早餐倒也清淡,一大鍋的米粉搭沙白,味道還算不錯。



往馬祖的船在馬尾客運碼頭開出,距離我的酒店不超過三公里,吃過早餐後,輕鬆騎車便到達了。


碼頭身處在貨運區之間,並不起眼。

也沒有甚麼人流。


順利的買了船票,買船票時會要求出示護照和入台證。

真正的旅程,快展開了。

在等上船期間,其他旅客都對我的單車評頭品足一番,大抵是沒有想到在這個碼頭也會有單車客出現吧。

辦完出境手續後,便要穿過一列長廊才到達上船位置。

馬尾這個客運碼頭,感覺就是貨運站的僭建物.


看見這個標語,再想想過去一年香港發生的事,不禁失笑。

從馬尾到馬祖南澳,大約需時九十分鐘。

馬祖列島的位置,在哪裡呢?就是在閩江口對出。

對於香港人來說,對台灣的認知一般都是限於本島,其實台灣的管轄領土還包括幾個外島,例如,金門、澎湖、綠島、蘭嶼、即將前往的馬祖列島是中華民國最北的領土,而最南就是處於南海中的太平島。

往窗外看,都是晴天萬里,但藍天之間總是有著一層紗。


船不大,有分上下兩層,我的單車則放在後甲板。

可能是閒日吧,整條船的旅客大概只有三十人左右。


經過九十分鐘船程,進入南竿福澳港了。


遠遠便看見「枕戈待旦」

順利的完成入境手續,正式進入台灣境內了。


人定勝天。蔣光頭和老毛都愛唸這些口號。


這就是賣船票和遊客中心的所在。

我的計劃是坐最晚一班船(1430)到東莒。

距離開船還有三個小時,時間很充裕呀,計劃中就是遊閒地在福澳港附近踩踩車,但事情往往出現變化。

因為我以為在下船的福澳港一定會有外幣兌換(好歹也是個小三通港口),所以手上只有港幣和人民幣,加上約千五元的新台幣。

那知沒有….那用提款機吧,我的滙豐銀行卡有海外提款功能…..

把卡插入提款機內,不久便彈出「此卡未能提款,請聯絡銀行」的字眼。

我當堂傻眼,看著手上的千五元新台幣,怎去得了東莒西莒。

問問遊客中心的職員,他想了一會,有可以兌換外幣的地方,就是郵局嘛,在介壽村那邊…..

「在介壽村那邊…..」很好,那意味著我要翻過一個大斜坡,去到島的另一邊。

其實,那時我大可把單車放在遊客中心這邊,拜託職員替我看顧一下,再坐小黃到介壽村換錢。

不過大抵是那時覺得自己很倒楣,有點失理智了,就一口氣踩上車往介壽村出發。

五分鐘後,站在福澳路前,我很後悔。

後悔自己實在不應該太衝動,但無奈已經上路了,就頂硬上吧。

看過單車離島那本書,作者已經說福澳坡真的是很斜很陡,親身體驗所言非虛。

其實,整條路由底到頂,不過五六百米左右,但我已經停了三次。

在大斜坡,推著馱負行李袋的單車,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見面禮。

好不容易走上山頂,看GOOGLE MAP走環山路便是最快到介壽村的路,但路實在太陡,下坡也只能下車推。

結果,一身臭汗走到郵局前面,成功兌換了二千元人民幣,然後又沿路走回去….


經過一輪推單車運動後,終於坐上了往東莒的船。

莒光鄉,距離南竿約五十分鐘船程。

單車在上猛澳港時幸得海巡署的職員和阿兵哥幫手,推上碼頭。

呼,終於到了。

在碼頭上,早已有不同民宿的業者在等待。

香港出發前在FB 聯絡了船老大民宿,第一天便決定住在那裡。

把行李都送上民宿的客車,我自己則沿著中興路慢慢踩上去。

丟空的軍事設施、

懶洋洋的山羊、

已經淪為布置的M41坦克、

和四處可見的宣傳字句,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船老大民宿。房間1200新台幣,有獨立浴室及廁所,唯一缺點就是在地庫,所以感覺上比較潮濕。

把行李丟在房間後,便開始我的東莒之旅。

拿著簡便地圖,沿著戰備道踩,不久便到了一個廢棄了的哨站。

可遠眺對面的西莒島。




昔日的堅實據點,今日只剩頹垣敗瓦。

在這裡,第一次遇到林大哥,他自己一個人背著大包包和相機,坐著摩托車來馬祖旅行。

他也不住民宿,就帶著營帳在福澳沙灘露營。

他給我的印象,有點像古代千里獨行的文人雅士。

聊了一會後,便各自各的行程。

今天的行程就是要到東犬燈塔。

沿路經過一個小水庫,旁邊有寫著水庫的歷史,和一句口號「還我河山」

以前中華民國的彊土還真大呢….

燈塔和福正聚落構成一幅絕美的風景。



福正聚落。

慢慢踩,終於到了。


接近五時,只有為數不多的遊客在燈塔流連。

人少,更能感受天地孤寂。

看過燈塔後,便決定沿另一邊經神秘小海灣及大埔聚落回民宿。

神秘小海灣,在看「單車離島」一書時,作者要跨過一大片草地和垃圾才能到達,幾年來,鋪了一段水泥路,但垃圾仍有不少。

在路邊的觀景台回望呂何崖。

越過呂何崖後,除了一些廢棄的舊據點哨站外,再無其他建築。

很快便到了大埔聚落。

大埔,對我這個香港人很有親切感,因為香港也有大埔。




不過和香港充斥著人流的大埔相比,眼前的這個大埔聚落十室九空。

回到船老大民宿,好好梳洗一番,然後便吃晚飯。



一人份的晚飯,很豐富,有魚有海佛手有菜有豆腐有湯。

吃得飽飽,才不過300新台幣,在香港,同樣價錢,現在在大排檔可能只能吃一道小菜。

大約八時左右,便跟船老大坐車去遊覽。

近年,東莒最吸引人的是藍眼淚。

可惜,聽船老大講,今天是十五,月圓時,能看到的機會微乎其微。

所以,船老大今天便免費帶我們四處遊覽,講解一下藍眼淚和東莒的一些資訊。

回民宿後,才不過十時左右,和在民宿打工換宿的牛一居聊聊天。

很羨慕她能到這邊一邊旅行一邊體驗生活。

今夜的東莒,只有陣陣涼風和一輪明月。
第三章 毋忘在莒 西莒

旅程的第三天,今天又要進行島嶼蛙跳。

早上六時醒來,把行李都收拾妥當後,並不急著出發。

因為第一班到西莒的船﹐要0730才到達。

我走到民宿附近閒逛,



昨天我是往另一邊走,現在試試去另一邊看看有甚麼風景?

站在這就可遠眺東犬燈塔。

在小吃店點了外帶蘿蔔榚和蔥油餅後,便踩到碼頭去。

在碼頭又要遇見林大哥,他也要到西莒走走。

我先上0740開出的小白船,林大哥則坐0750由南竿開來的大船。

馱負行李的單車上落碼頭,其實並不方便,幸好每次都有海巡署的職員和其他船上乘客幫一把。

在碼頭拿了一張小地圖,吃過蔥油餅後,便準備出發。

地圖上看似很遠的距離,其實並不太遠。



越過陳元帥廟後,便開始上坡路。

轉彎後不久,便見到蛇島

記得「單車離島」一書中,作者提及他在坤坵附近逃避一群狗的狼狽。正當我想著現在不知還有沒有惡犬時,車已經到了坤坵附近。

看著路下方已經有幾隻狗走在路上「恭候」,我想應該是同一群狗吧,幸好我順時針方向走,是下坡,一轉彎便已經脫離狗群們的範圍。

但前面等著我的,是比惡犬更難應付的上坡。



馬祖的坡,很多都是這樣上坡下坡。

說老實,面對這些斜坡,我是乾脆下車用推的。

昔日暗藏大炮的掩體,如今只是一個大洞。

除了標語和掩體,這裡甚麼也沒有,連人也沒有。

在這邊遇見了林大哥,他在碼頭租了摩托車,他本來打算留至下午,但他現在改變主意,大概中午便坐船回南竿,因為西莒實在太細小了。

互相道別後,又再慢慢龜上坡。

這個情比石堅石後面,就是一條令人感到極度沮喪的大斜坡。

走上去,實在有夠累。

當然,有上坡自然有下坡,到了最高點,便開始愉快的下坡,一直下滑到田沃村的十字路口。

往前走一點,看見一個牌寫著十四哨據點觀景步道。

由於不知道要走多遠,看見前面有很陡的下坡路,便把單車鎖好放在一旁,徒步走下去。

這時,一輛摩托車在身邊停下,原來是林大哥也要到下面的十四哨步道參觀。

我就因利乘便,坐上他的順風車,省下一大段路。

十四哨步道,最特別的便是這些用炮彈殼做成的路燈。


以往的哨站,現在已經人去樓空。

在這裡,便可看見東莒。

烈日當空,就只有我跟林大哥兩人在這裡參觀。

參觀過後,又回到了路口,林大哥著我到後方參觀菜澳浦據點,說挺特別,然後他便往田沃村方向走了。

我把單車放在迴旋處附近,然後又自己跑下去看看。

據點設在礁岩上,從海岸線突出一角。

回程上坡時,看見五個軍人正在下坡,看上去都很年輕,可能是剛入伍不久,便被派來這裡駐守。

看完菜澳浦後,便下滑到西莒警局所在的。

除了田沃村友誼山莊外,這一帶便沒有賣東西的店鋪。

沿著海邊路前行,看到一個中正公園,但就和現在的蔣家一樣,給人遺棄在路邊。

再往上走是西莒直升機場,後面有一偌大的司令台。

想當年,蔣光頭興許在此向官兵訓話。

但物轉星移,光復大陸已成一場空。

在西莒的最後一次上坡。


及至青帆村。




村內仍可見一些口號,唯獨仍不見有辦館士多之類。

相比那些乏味八股的標語,這些壁畫可愛多了。

在觀景亭休息期間,林大哥也騎著摩托車來了,用了三個小時已經走遍大部份西莒,我也沒力氣再騎車,就坐在亭內與林大哥聊天,直至時間差不多才回碼頭。

把剩下的蘿蔔榚也吃掉。

麥當奴叔叔打算在西莒開分店嗎?

坐上1200的航班,不用一小時,便到了南竿。

坐在南竿的7-11前,與林大哥合照。

本可趕上1300開出往北竿的船,但不想太趕,先在7-11吃午餐,再坐1400的船。
第四章 芹壁風情 北竿

南竿到北竿,大約只需十分鐘的航程,感覺有如從尖沙咀坐船到灣仔。

在東莒時,透過FACEBOOK 聯絡了芹壁25號民宿,確認了有床位。

由於比原定時間早到北竿,便通知民宿方面不用到碼頭接送,自己直接踩過去。

除板里村的一大斜坡外,白沙港到芹壁間的兩三公里,尚算能應付。





芹壁。





抵達芹壁時,大抵看我一身單車客的模樣,有一警察特意停車問我要不要幫忙。
在他的協助下,很快便找到民宿所在。



從這邊望出去,終明白芹壁為何有馬祖地中海的外號。

芹壁25號民宿,有四楝樓房。我住的是花漾樓,在較高處。







住在閣樓,有空調,1000新台幣。唯一麻煩就是要上廁所,得走兩層樓梯。


卸下馬鞍袋後,便往北海(午沙)坑道出發。




北海坑道由昔日官兵一手一腳鑿穿岩石而建成,適逢退潮,我便漫步其中。

當年枕戈待旦,那想到今日只餘蒼海桑田。


坑道的另一邊出口是靠午沙。


遊畢北海坑道,已近五時半,看見天色變暗,便索性打道回府。



順道遊覽民宿附近具特色的古厝。



古厝上的牆壁,均刻有不少「標語」,現在看來,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這些古厝,很多都已經改成民宿或咖啡店。

就在這裡,我吃了馬祖的地道菜-老酒麵線。

不過,自己不太好酒,對於麵線內那些濃濃的酒香,有點受不了。

還有黃金餃,滿以為是鹹的,咬落去居然有點甜味。

前腳剛進民宿,後面便已經下起大雨。







待晚上雨勢稍歇,便出去外拍芹壁的夜景。

壞天氣持續到第二天,早上問民宿主人,附近那處可吃早餐。她指出只有板里和塘歧村才有。
心想反正也要環島,就先踩到塘歧村當熱身吧。

老闆充滿善意地提醒我,到塘歧村路程不遠,但路非常陡,特別是港仔村到莒光堡一段。



在細雨下便踩車出發了。

途經橋仔村,雨勢加大。


終於上到了莒光堡,右邊那條斜路是去壁山,我放棄了。

天雨路滑加下坡,我寧願慢慢牽車。



很快便到了塘歧村。

好一個一柱擎天

隨便找了一間早餐店,吃個地道早餐。

早餐後,便準備到塘后。

入了機場範圍,風雨迎面而來。





在塘后待雨勢稍緩,便掉頭離開。

大雨下,甚麼雅興也一掃而空。

無奈路仍是要行,就慢慢沿著環島公路經上村方向回去芹壁。

沿途雨勢只是越來越大,只有蔣光頭冷眼看著我。

回到民宿,稍事梳洗後,看著外面厚壓壓的雨雲,決定提早結束在北竿的旅程,返回南竿。
第五章 八八飄香 南竿

坐上小白船,眨眼間已經回到南竿。

這是第三次登上南竿島了,南竿是馬祖列島中最大的島,這一次是真正留在這裡好好繞一圈。

又要再一次走上福澳坡。

前兩天都住在民宿,這次決定住在南竿最熱鬧的介壽村。(但其實介壽村的面積也很小1)

這次不走環山路,上頂後一直向前行經過醫院和酒廠,然後走到介壽路前。

一條大斜坡。

去到介壽村,對於住那裡,自己也沒有頭緒。正在四處漫步之際,路上一大姐問我要到哪裡,我說正在找住宿。她便說可以到她的店去看看。

她的店就是多麗住宿。一晚1200新台幣,而且單車可以放進旅社入面,於是便決定住在這裡。在馬祖的住宿,很多在房內都備有獨立的電腦,方便島休的阿兵哥。

給雨水淋了一整個早上,梳洗過後,先去吃午餐。

是時候試試另一道馬祖名菜- 魚麵,這間的魚麵普普通通。

吃飽後便有力氣踩車了,再去挑戰那大斜坡。

上坡後右轉,彈指間便到了八八坑道。

站在坑道外,已經聞到濃濃的酒香。






之前到沖澠的玉里洞,也見過有放酒在地穴內,但數量沒有這麼多。




八八坑道開放的區域,其實不長,但那短短的坑道內,每一分每一寸地方空氣內都有濃烈醇酒味道,待在這裡太久,會醉倒嗎?

參觀過八八坑道,便順道去機場。


除了台馬輪外,飛機是馬祖對外的另一重要工具。
但飛機進南竿北竿,經常受到天氣影響,一旦機場關場了,就只能經台馬輪回台,原本的外島遊往往變成「關島遊」,所以到這邊旅行,旅程和時間要預計比較鬆。


天又開始下雨了,沿著環保路走,很快便到了南竿的西部復興村。

繞了一圈,又回到介壽路前。

給雨淋了一整天,實在沒有甚麼癮。



連江市政府前的一塊地,就是蔬菜公園,種滿各種農作物。

雖說介壽村是馬祖最旺的地方,但到晚上八時半左右,已經只剩不多的店鋪仍在營業。
佩服您這個行程
我是台灣人
但我還沒去過馬祖
真的不如你

sogi93 wrote:佩服您這個行程 我是台灣人 但我還沒去過...(恕刪)

香港很小,所以很羨慕台灣人,可以在週末時花幾個小時,便可以去另外一個縣/市,來個小旅行,放鬆一下。
我希望盡可能用自己力量去走遍台灣每一個地方,最少要把幾個外島都走過,目前尚欠金門澎湖。
第六章 枕戈待旦 南竿


一覺醒來,看見窗外已經停雨,還隱約看到藍天。

民宿推介要到對面的介壽獅子市場,試試那邊的食物。

我選了鼎邊糊。

味道不錯,最少比起昨天吃的魚麵好。

吃過早餐後,開始行程前,先要解決今天的住宿問題。

原本打算在多麗多住一個晚上,但民宿指已經預訂滿了,只能排在侯補。沒辦法,只好先退房,把行李放在多麗,待完成今天的旅程再打算吧。

今天的旅程,就是到南竿的西部繞一圈。

從介壽村出發,不走介壽路,經過第一天兌換人民幣的郵局,直上中央大道。
南竿的坡雖然沒有大斜坡,但上上下下的坡,也教人沮喪。

七時吃早餐,不到兩小時又感肚餓。

在上山附近發現有茶座,賣小吃。


小茶寮前身是個哨站


在一個廢棄的軍事據點吃餃子品,感覺挺特別。

大姐也很親切,跟我聊聊天,還叮囑我下坡時要千萬小心。

在小攤的後方,掛滿了一些圓柱,上面寫有聖經章字、不同人的感情舒發,不知是出自誰人手筆。


廢屋後便是福澳港。

之後的路都是下滑,很快便到了鐵板部落。



來這邊為了看北海坑道和大漢據點,南竿的遊客中心也在此地。

相中這片是印第安人石,也挺神似。


北海坑道,又是靠一個又一個士兵用他們的手加簡單的工具開闢而成。


因潮汐關係,坑道入口有寫明每日的開放時間,不巧我來的時候正好趕上關閉時間。

不過,雖然不能走陸路,卻可以走水路。

我不像相片中的人懂獨木舟。

所以就坐上搖櫓,150新台幣/人。

划船的大哥,馬港人,以前是漁民,開放觀光後改在北海坑道當船夫。

整個航程大約二十分鐘。

除了我,還有一對來自本島的夫婦,丈夫在航程中間還客串一下當船夫。

坑道都漲水了。

參觀完坑道,便去另一邊的大漢據點。

以往的禁令,已隨歲月流逝。

堅實的據點,已人去樓空。

只剩下一尊大炮,忠心地指向遠方。

敵艦識別圖也挺新。

從大漢據點,回望北海坑道。

詳細的馬祖交通地圖,十分清晰列出交通時間。

離開鐵板部落,轉眼間便已下滑至仁愛村。

馬祖日報社,內裡有個馬祖故事館,不過那天是長門深鎖。


仁愛村。

沿路沒見幾個村民,只有好奇的貓咪望著我這個異客。

穿過仁愛村,往鐵堡進發,會路經一營區。

這塑像說明了營區駐守的軍種。

沿戰備道前進,看見鐵堡了。

鐵堡有「鐵血剽悍,海上堡壘」之意。


就是在一塊礁岩上挖空的軍事設施。

以前駐守官兵的床位,真的很硬。

鐵堡和仁愛村互為犄角。當年,駐守的部隊,每日透過這窗口望出去時,不知道是甚麼心情。

按資料所言,鐵堡曾養有軍犬,還是有軍階的軍犬。



沿海邊路前走,不久便到了津沙部落。

勝天公園。

沿路都沒有甚麼人或遊客。

看見了巨型的媽祖像,代表快到馬港了。

到馬港時,已經飢腸轆轆。

站到了這間和田屋,雖然店名帶日本味。

但這裡的馬祖菜-紅糟香腸炒飯,十分十分好吃,炸排骨也很有水準。

吃飽後,又出發。

馬港給我的感覺好像北竿的塘歧。

在港口那邊,有馬祖之劍。

和內有媽祖靈穴的馬祖天后宮。

沿著道路,往最角落的四維村出發。

又開始下起毛毛雨。

經過夫人村,變成大雨。

令人討厭的天氣。

從夫人村遙望港口一帶。

這些手印,是青春、血汗、友情的印記。

到了清水村,找到了那條傳說中的自行車道。

自行車路的盡頭,見有一隱藏的樓梯在後方,GOOGLE了一天把車鎖好後,便內進爬上樓梯,內裡很黑,要開手機電筒照明,路程很短,爬幾分鐘便到出口。

再爬上一點,又見到他了。

俯瞰港口的角度倒不錯。



穿過後面的海濱大道,爬上樓梯,樓梯積滿水和雜草,便到了枕戈待旦牌樓所在。



冷清清,沒有遊客,只有手信店內的職員和一隻狗。

繞過福澳港後,返回介壽村,累透了,打算先回到民宿問問住宿的安排。

剛進民宿,卻見櫃台大姐正不停打電話。原來因天氣關係,南竿的機場關閉了,大姐正在確認是否今天的關場了,因為外邊的客人進不來,島裡的客人又走不了,又要重新安排今晚民宿客人的住宿。

馬祖身處汪洋之中,對外交通的聯繫太易受天氣影響。這邊的民宿業者生意也太不容易做呀。

等了一個小時,終於搞定了晚上的住宿,可以好好小睡一會。

在南竿的最後一晚,點了一碗牛肉麵。

明天早上便要坐船到馬祖四島五鄉最後一島-東引島。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