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月底有辦一場東進武嶺的挑戰活動 我們吾車武隊的老大周大哥說要先去熱身一下
消息一出馬上就有許多好漢跟進
剛好柏林 俊仔和阿儒也都有參加這場活動 因此也隨周大哥先去體驗一下
另外答應要陪騎的檸檬也加入他們的行列
這次的行程就請青蛙當隨車補給兼司機 日期訂在6月7日和8日兩天
說到6月8日剛好是我們公休的日子
而我也好久沒有騎武嶺 因此 我們和周大哥他們約好
我們從埔里上武嶺 他們從花蓮上武嶺 來個武嶺牌樓東西軍大會師
這種場面應該很好看
說到以周大哥為首的東軍實在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
他們打算第一天先西進武嶺 第二天才東進武嶺
我的天啊 這將是一場高難度的挑戰
本來他們打算第一天先從清境上去 這樣會比較輕鬆一點
然而 這群硬漢非得從埔里不可
周大哥還要我猜猜是誰提議說要從埔里的?
我毫不假思索 不用想也知道 那一定是柏林提出的 只有那個瘋子會提出這種要求
但是他們也真夠嗆的 12點整從埔里地里中心碑出發
全部的夥伴在4小時40分以內在寒冷又下雨的天氣中 完成西進武嶺的挑戰
檸檬更是騎進3開頭的
當他們努力往上騎的時候 我們還在新化 看到這種嚇死人的成績
果然 我們的壓力倍增
萬一 明天他們從東進上來還比我們快 那我們西軍的面子往哪裡擺?
不管明天如何 我們先好好休息一晚 明天再見輸贏
說到我們西軍這邊 由豆花 阿賢和我組成的新化三寶接招
豆花和阿賢也都有4個半小時的實力 就只有我最菜 我的目標設在5小時
早上3點由我MORNING CALL 呼叫兩位大爺起牀 約好4點在豆花家上車
大約在6點抵達埔里地理中心碑 停好車子準備出發
說到武嶺雖然我也騎過不少次了
但除了4年前和瑞梅姊騎的那次有測時間之外 其餘都沒測時間
我很想看看這四年來我是否有進步 所以這次我非常的認真騎
我的策略是:分成5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從埔里到人止關
然後從人止關到武嶺牌樓有37公里
再分成4個階段 先是10公里 剩下27公里再每9公里做為一個階段
每個階段以一小時計算 這樣也許可以在5小時以內完成
然而 前四的階段都如預期騎完 時間還有超前一點
但三代積蓄一代開空 這些過程後面再來交代
一切準備就續後 緊接著就要出發了
東軍已經在05:30出發 我們已經落後他們一個多小時 所以也不可以太拖延

06:45 武嶺西軍正式出發
一開始我帶頭先騎 不久後豆花就率先衝出
本來我還跟在豆花後面 差不多到了人止關的一半我就跟不上了 後來再見面時已經在武嶺上了
不過令我納悶的是 阿賢從一開始就沒看到人
我總是認為他會冷不防的從我背後殺出 也許他是在保留實力 打算從後半段才開始急起直追
現在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自己都自身難保 還是專心騎車吧

第一階段 07:28抵達人止關 花了43分鐘比我預計時間還縮短17分鐘 是個有利的開始
這一段微微的緩上坡 必要的時候可以將速度稍微拉高一些以爭取時間
到了人止關還剩37公里 那將是痛苦的37公里
而我所要做的 就是踩穩每一步 配合自己所定的配速

第二階段 人止關~~台14甲4K共10公里
這一段的體力還很充沛 而且在霧社有一段平路可以衝刺
8:18分花了50分鍾到達4K的地方 時間超前10分鐘
沿途我沒有停下來拍照 就是一股腦的往前騎 我騎得很認真
甚至經過碧湖我都不知道 唯一看到的地方就是馬路
一路窮追猛打 對於這個成果我自己感到滿意




第三階段 台14甲4K~~13K 共9公里 硬陡的開始來了
清境的國民賓館前 富嘉門市小7都嚐到苦頭 9:17分花了59分鐘完成第三階段
我有點訝異 竟然這段我還可以縮短一分鐘 連我自己都感到意外
但是我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無法彌補的錯誤
我為了要爭取時間而沒有去進行補給
本來在富嘉門市應該要把水喝完 然後就去裡面補給
這一路上我不敢多喝水 以至於後面一直抽筋 差點無法騎到武嶺
我的身上只帶兩瓶水 當我口渴時就沾一下嘴唇
這樣一來水份補充不夠電解質失衡 而且沒有讓大腿休息 所以到了後面痛苦異常
不過 前面兩個階段累積有27分鐘的餘裕時間 還是大有可為

第四階段 台14甲13K~~22K 共9公里 這段可以說是最硬的一段
這段在梅峰有一點下坡 雖然只有短短的500公尺 但已經非常受用
10:16花了59分鐘完成 這也是感到意外的一段
不但在時間內完成 還可以縮短一分鐘 目標已經累積29分鐘的餘裕時間
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我最大的難關 因為會經過翠峰
99年那年我第一次挑戰武嶺 就在到達翠峰時發生嚴重的大抽筋
後來雖然也如願上了武嶺 但從那次起 每次經過翠峰我總是覺得快抽筋了
這次雖然還沒抽筋 但我已經隱隱感到不妙




第五階段 台14甲22K~~昆陽 共7公里
沒想到前面四個階段累計的餘裕時間 會在這裡全部花光光
前面我為了要節省水 每次口渴時都只沾了一下嘴唇
結果導致水份補充不夠 整個雙腿大抽筋
大家也都知道騎武嶺如果抽筋 那就是整組害了了
從22K到鳶峰(24K)這兩公里真的很難騎 我因為抽筋只能慢慢騎
期待過了鳶峰到26K這兩公里比較平緩的坡
但從26K到千層派髮夾彎又是一連串的陡坡 我慢慢騎到27K終於撐不住了
當我因為抽筋停下來休息時
看到一個車友剛好在我前面大約100公尺處騎出來 我以為是豆花
但我沒喊他 因為我已經倒在路邊了 還是面送他離開
後來才知道這不是豆花 而是一個香港的車友
就在路邊休息等雙腿恢復知覺時 後方來了一輛車 原來是美鈴和阿娟
她們從新化趕過來剛好看到我倒在路邊 她們連忙幫我補給水份
我一口氣喝了一瓶舒跑和一罐沙士 並將我的水壺補滿
她們告訴我一個訊息 阿賢離我們已經有一大段距離 因為他也為抽筋而苦
後來她們還要去幫豆花補給 於是先離開了
我的大腿抽筋好像也沒有獲得舒解 但時間已經不能再拖 離五小時迫在眉睫
重新上車後 騎不到200公尺又抽筋了
此時的我萬念俱灰 好想上車不騎了 不得已再度休息吧
我已經放棄5小時的念頭了 只求騎到武嶺就好
騎到28K準備上千層派髮夾彎就已經追到這位來自香港的車友
從下往上看千層派髮夾灣就好像一座高牆擋住去路 但騎起來也不怎麼難
由上往下看千層派髮夾彎 公路就這麼堆疊而上也形成一股奇觀
想要一股作氣騎上號稱好漢坡的昆陽
但因為對面有車要下來 在狹窄的車道無從閃車所以下車
下了車也無法再上卡 因此從那邊推車上昆陽
到了昆陽一看時間 已經11:39 離五小時只剩6分鐘
在昆陽遇到一男一女兩位重裝騎士
他們分別是來自河北和新疆的兩位車友 我們在武嶺也有短暫的相處
算一算從22K到昆陽這7公里 我竟然花了1小時23分鐘 簡直可以說廢到極點
這是因為補給不夠導致嚴重抽筋的影響 也應驗”欲速則不達”那句話
只能說 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儘管前面騎的都在我的預算之內 還是敵不過後面的變化
我千算萬算就是沒有把抽筋的因素考慮進去 我太小看武嶺了
本來我還以為這次可以進步到4個半小時 實在是沒辦法 我還太嫩了


慢慢騎最後一段天堂路 這段路也抽筋了好幾次
真的很想哭 我雖然稱不上千鎚百鍊 但我平常騎得很勤 怎麼會毀在抽筋這件事上?
只怪我太輕忽武嶺的威力 總以為武嶺就是上坡而已 只不過長一點罷了
再嘆~~
終於看到31K的標誌 阿宇也跑過來迎接我 我運起最後的力氣奮力一博
武嶺 我終於到了


不管過程如何 我終於再度來到武嶺 時間是12:09
總共花了5小時24分 比四年前還退步22分
回想四年前和瑞梅姊一起騎武嶺時 豐哥沿途補給 我還嫌太浪費時間
事實證明 沒有補給才是浪費時間
啊 我錯了

看著武嶺牌樓 我還是要先休息一下
騎到武嶺才知道今天的天氣真的非常非常好
像這麼好的天氣 武嶺一年難得碰到幾天
氣溫大約24度完全不會冷 沒有風沒有霧 能見度超好視野絕佳
連遠方山頭上的一棵樹都看得清清楚楚



不久之後 這兩位來自大陸的車友也都上到武嶺
只要是車友不管來自何處 一定都很能聊得開
這位男生姓魏 是河北人好一個燕趙之士
女生更了不起她來自新疆 正是我想去的地方
問他們從哪裡開始騎?
他們說從嘉義 經阿里山 塔塔加 日月潭 現在來到武嶺
哇 了不起 這正是台灣屋脊的經典路線
我們聊起說 我最想騎殺沙漠 從甘肅經過絲路到達新疆
如果有機會看到我倒在路旁 一定要扶我一把 引起他們哈哈大笑
當他們問我打算從哪裡開始騎? 我毫不加思索 當然從廈門開始囉
他們對台灣的印象很好 對於武嶺的風景也讚嘆不已
這個時候就可以說一個政治的冷笑話 那你們還把飛彈對準台灣? 一定引起哄堂大笑
上次騎梅山36彎 對那兩位上海的車友也用過一次
有一次遇到一個日本人 也是在這種氣氛下 說釣魚台是誰的?
那個日本人也連忙說 你們的你們的 哈哈
但這種笑話要看場合 隨便亂說出了亂子我可不負責喔
聊了不久 他們要到花蓮坐車 今晚就要到台北
因此建議他們把握時間 盡量趕快下山 也好好看看台灣最美的11公里
等一下滑下去到了天祥太魯閣一定要好好欣賞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魏先生打算明年還是後年 要遠征西藏 在這裡也祝福他完成心願
我們在臉書互加好友 不知道他有沒有看到
但他老神在在 他說”我會爬牆” 哈哈


從武嶺往回看 昆陽和合歡山主峰的登山口看得一清二楚 這種視野真的很難得
以前到了武嶺就只想趕快下山 冷都冷死了
在天堂路隱隱約約看到有車友慢慢的前進 但距離太遠看不清楚是誰?
可能是那位香港的車友也可能是阿賢

阿娟今天會來 我完全沒有想到
但現在和阿娟一起站在武嶺 讓我感到非常開心

豆花他們的全家福 也非常謝謝美鈴載阿娟上來 這讓我們有一個非常難忘的回憶


武嶺又有新娘子上來拍照了 今天天氣這麼好還真選對日子
看到人家在拍婚紗照 我們又厚著臉皮過去合照
豆花說 在這種高海拔的地方比較缺氧 因此人都比較亢奮 所以應該都會來者不拒
和他們拍完照後 也順便祝福他們白頭偕老百年好合

在武嶺竟然也有公車站牌 這應該是最近才放上去的吧
也可能只是那種小巴才可以上來 因為都沒有看到大型的公車


再一次感謝老天爺賞賜 給我們一個這麼好的天氣
每棵樹每顆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 武嶺的美景盡收眼底 讓人留連忘返

半小時後阿賢在眾人的歡呼中登上武嶺
只見在武嶺上的遊客像在迎接巨星般看著阿賢完成這項壯舉
阿賢今天也出現不少狀況 不然以他的實力絕對不止如此
但不管怎麼說 能騎上武嶺就是好漢 太計較時間顯得多餘


吾車武隊西軍全數完成西進武嶺
還好東軍的隊伍還沒上來 稍微拉回一點顏面
不然我們還真的沒臉見人 哈哈~~~



來自香港的車友~~吳孜
一個充滿陽光的大帥哥 燦爛的笑容總是掛在臉上
年紀很輕就來台灣挑戰東南亞公路的最高點 也是我們台灣單車界的最高聖堂
本來我們只在樓下拍照 後來我邀他一起上牌樓 沒上牌樓等於沒上過武嶺
將來如果在網路上看到這座牌樓而沒有拍照 肯定會吐血
吳孜早上向清境民宿主人借這輛車就騎上來了 潛力真的無窮 只能說年輕真好
和吳孜相談甚歡 不久後他就下滑清境
也希望帥哥有空都到台灣玩 還有很多挑戰路線等你去發掘

各位觀眾 讓我們大聲鼓掌 歡迎吾車武隊東軍好和上場
首先第一個達陣的就是實力超強又最會塞奶的檸檬
在我的朋友中 檸檬的實力沒有第一也有第二
但他老是喊累 每次一喊累就被其他人凸槽
也因為檸檬的個性謙虛低調又有超強實力 因此在車友間的佳評如潮

緊接在檸檬身後的是忠貞700梯的俊仔
俊仔是我見過騎武嶺騎得最勤的 今年還沒過一半就已經騎過十幾趟了
年輕加上體格好是天生車手的材料
也希望在月底的雙進武嶺可以大放異彩 讓我們也沾沾光


在我上來武嶺的前一小時豆花就已經在山頂上了 所以到現在體力已經恢復了
只見他又滑下去松雪樓 還在那邊有一小段豔遇
現在和大家又騎這段比昆陽天堂路更變態的合歡山天堂路 還顯得游刃有餘

我已經累到翻過去
本來我也想下滑到松雪樓和大家一起騎上來 不過卻是心有餘力不足
所以只能假裝一下 但不管怎麼說 我也有東進 哪怕只有50公尺

拼命三郎的柏林 在單車上所付出的心力大家有目共睹 往往能發人所不能為
獨自一人挑戰高難度的路線對柏林來說 只是家常便飯

阿儒最近開始加入我們的行列 馬上就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水準
隨和的個性就像個鄰家的小弟弟
期待日後還有更多的共同行程 將我們的生命點綴得更繽紛亮麗

最後登場的是我們的老大周大哥
周大哥是”國王級”的 但他不服輸的個性比起年輕人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可以在周大哥面前提起什麼高難度的路線
不然周大哥會說 好 走啊 我陪你 這時就換成你退縮了
那次全單騎彰化139縣道 我不過隨口提說 有沒有人要和我騎回台南?
周大哥馬上接著說 好 我陪你
心裡真的很感動 對於周大哥的相挺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話說回來 這次武嶺的東西軍會合少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那就是曹哥
以往有這種行程 曹哥一定是當仁不讓
但曹哥老是說 這種難度太高了 我跟不上啦
其實曹哥愛塞奶
前年兩次的一日北高陪騎 都陪騎超過300公里 這次兩日的東西進武嶺 應該也沒問題的

我們的小娟娟當然不可能騎上來 這會要她的命
去年帶她體驗從翠峰到武嶺這14公里 就已經快超出她的極限了
不過這次承美鈴所約 帶她一起上武嶺也很開心了



鏡頭一轉 看到一位辣妹 青蛙手快馬上補捉下來
很好奇這位怎麼會穿這樣來武嶺?
如果她住清境 昨天的天氣其冷無比又下雨 應該知道這裡很冷
還好今天武嶺不會冷 不然肯定一下車就馬上縮回車上
這又是一項武嶺的恩賜 讓我們眼睛有吃冰淇淋的機會
只是有點可惜
豆花說 怎麼沒有過去找她合照呢?


滿身大汗 在武嶺的牌樓晾一晾 雖然這個舉動可能會遭受批評
但這是鐵製的牌樓很堅固 大家也就不要過份苛責了



吾車武隊武嶺會師大成功 每個人都完成挑戰而且全數平安抵達
這在我們的單車史上是值得記錄的一件
我們每個人都在寫歷史 寫屬於我們共同的歷史
以後儘管大家會各分東西 但這些屬於我們共同的回憶 將會陪我們到永遠

玩也玩夠了 美景也看夠了 所有的戰馬通通上車
我們要告別武嶺轉往下一個目的地 那將是另一個殺戮戰場
一個高難”肚”的戰場

還好這次的補給車座位還有剩 我們可以不用下滑輕鬆下山
在車上大家盡情的聊天 每個人都很有感想 這樣一來還覺得下滑太快了呢

來到上次我們去東進武嶺的那家餐廳 席間周大哥還介紹他朋友讓我們認識
張大哥 梁大哥 李大哥熱情又好客 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辛苦過後可以好好放鬆自己 周大哥頻頻勸酒
除了我們要開車的人 每個人都放開喉嚨大口的吃大口的喝
好開心的一刻 因為完成武嶺的挑戰也和好朋友一起同桌共飲 人生得此夫復何求?

這些只是冰山的一角 金牌被大家喝光 店家緊急拿台啤來應急


餐後大合照 感謝周大哥招待 也謝謝所有好朋友帶給我難忘的一天
吃飽喝足 到埔里市區開車 結束今天的盛會
後記:
挑戰武嶺在現在看來是最平常不過的活動了
但是 武嶺就是武嶺
並不會因為你騎過很多遍而變得輕鬆 還是要一步一腳步慢慢騎上去
這次我犯了很嚴重的失誤
我以為以我目前的能力可以輕鬆勝任 因此掉以輕心
該補給而沒補給 該休息而沒休息
所以不但比以前退步 更讓自己搞得痛不欲生
換個角度來說 我還太嫩了
原本以為帶兩瓶水應該夠了 所以一路上我很省著喝水 騎到翠峰我還喝不到半瓶
朋友對我的作為都不敢相信 也就是因為水份補充不夠
所以過了翠峰開始密集的大抽筋 一開始抽筋就沒完沒了
只要稍微用力一點就抽筋 後面也不用玩了 欲速則不達
所以奉勸以後要挑戰武嶺的朋友 該補給就補給 該休息就休息 這樣反而會更快
其他更多內容都在:鐵枝的單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