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村最近如雨後春筍般一直冒出來,全台灣幾乎到處都有彩繪村讓人眼花撩亂!
台南市永康區復興路427巷的復興老兵文化園區不同於一般的彩繪村,這裡的彩繪用色活潑、造型立體,一條簡單的巷弄裡畫著各式各樣色彩鮮艷的圖案,有著國父大頭相的千元鈔票、立體侯車椅的公車亭、蔣公與天使之翼等,都是藝術家的精心傑作。
政府為改善眷村生活條件,全台很多眷村都蓋成集合大樓,整潔明亮的大樓取代竹籬笆,也帶走眷村濃濃的人情味。現實帶走眷村的流金歲月,在離去的同時留下逗趣的彩繪塗鴉,也有住戶用歲月遺物留下搬離眷村的心情。
日前以 「無 料」 騎 P-bike 遊 屏 東 市 重返小惡魔單車遊記版,而且榮登上頭版精選,真的一日的努力騎車拍照沒有白費,最近屏東的白天都像火爐一樣火熱。謝謝大家的肯定,我會再用力騎、跑下去的!
找一個氣候溫暖的好天氣來到文風鼎盛、民風純樸熱情的府城,古都臺南擁有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地理上亦極具觀光休閒發展條件。
火車站前廣場有鄭成功銅像,明末年間鄭成功率水師在鹿耳門一帶登陸力退荷軍,從此台南一帶更是國姓爺主力部隊駐防重鎮,因此奠定台南「府城」的歷史定位。
為紀念鄭成功開台之功,後人尊奉為「開台聖王」並於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建有延平郡王祠,在火車站前最大的馬路就叫「成功路」。另南部首屈一指的大學即以「成功」為名。
前往復興老兵文化園區從火車站出發,沿180號道(小東路)直走就能抵達。
刻意轉走東豐路,來到台南市著名東豐路自行車道。
台南市東豐路安全島上改建單車道,設計簡單,林蔭蔽天,騎在其中真是舒暢。
安全島上也有小地圖,騎走在此絕不會迷路。
台灣有很多城市都花大錢改建或高架單車道,台南市東豐路自行車道只在安全島中間設一條自行車道就行了,只要用點巧思,省錢,又簡單!
送走木棉花過了之後,接著就是阿勃勒與鳳凰花的季節…
像火紅一樣的木棉花於三月份盛開,隨即長滿綠葉,結了果子,五月份果實就爆開,棉絮就到處飄。
五月東豐路上木棉飄絮,棉絮中包含著種子,落地後生根。
木棉花棉絮又稱為「斑芝棉」,可用做枕頭和棉被。
豔陽是夏季的印記,五、六月的台南,除了畢業象徵的鳳凰樹呈現紅色的熱情外,不讓橘紅的「鳳凰」專美於前的金黃的阿勃勒也陸續開花,將台南點綴豔彩熱情,阿勃勒的金黃花穗,在南台灣的豔陽下,更顯金黃耀眼與美麗。
台南市阿勃勒花遍佈市區,除了東豐路黃金隧道、成功大學自強校區東側紅磚步道、中西區台南大學府城校區等地。
阿勃勒花是印度喀拉拉邦的省花,也是泰國的國花,一串串的金黃阿勃勒花垂掛在在樹上,宛如串串黃金垂在林間絢爛奪目。
阿勃勒花盛開之際,樹上掛滿金黃花朵及滿地落花形成的黃色地毯,如妝點成為一座「黃金城市」,漫步其中,更顯夏日愜意!
東豐路成功大學校區旁鳳凰樹盛開中,黃色與紅色相交織真是很棒的視覺享受。
東豐路尾則是台灣欒樹。
台灣欒樹為台灣特有樹種且名列世界十大名木之一。
直騎小東路旁雄偉大氣的台南憲兵隊。復興老兵文化園區就在憲兵隊後方。
憲兵隊旁電線桿上小小招牌,一路上唯一寫著「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的指示牌。
復興路過忠孝路就進入台南市永康區地界。
復興老兵文化園區就位於復興路423巷,遠遠看到高雄榮總台南分院就到了。
因為眷村巷道很窄小所以建議開車的遊客將車停在榮民醫院裡,停車費一小時只要10元,算是很便宜的了!
昔日眷村興盛時週邊有精忠等眷村、營區則有平實營區與埔光營區等,因此台南分院一帶昔日也是非常熱門的地區,如今只剩「祝您身體健康」的歷史地位。
「復興老兵文化園區」,就位在臺南市永康區榮民醫院旁的小巷裡。入口有可愛的小兵雕像,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到訪。
看到阿兵哥旁邊的小巷子進去就是園區彩繪巷,巷子口就有清楚的標示立牌,上頭寫著一些訪前告示:
眷村小巷裡都打掃的非常乾淨,都是熱心志工為不起眼的小巷盡職打掃…
只要有吊曬衣物的就是仍有人住居的民宅,每一個紅門內都有一段轉戰大江南北的大時代故事。
參觀前詳閱園區簡易導覽圖才不會在「眷村裡迷路」?目前園區開發不到一半,沿著423巷騎走最後在歇腳亭休息就能對眷村文化有了解。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彩色迷彩,「復興老兵文化園區」就是緊鄰台南醫院圍牆的一個小巷,到訪時正好沒什麼遊客,不擁擠的環境正好可以好好照相。
復興老兵文化園區原是一個老舊狹小的眷村巷弄,在復興里老兵漸去的同時由李鎮國里長號召各界朋友,讓這裡成為永康區的新地標。
里長號召當地居民及鄰近的長榮美工科、永仁高中等學校,將整個社區揮灑塗鴉,把充滿歷史痕跡的眷村,繪上不同的面貌,讓每一個轉角處充滿新的希望!
街角邊不起眼舊式津田型手壓幫浦,算是保留下眷村文化之一,慣用水龍頭的年輕人一定很陌生。
從前為了防止有人爬牆而設置的碎玻璃,現在也有了繽紛的色彩。
牆面上很有立體感的玫瑰花。
路燈上釘有永康市復興里路燈編號,「101」証明它還真有夠資格被稱為古蹟。
街角彩繪貓咪出現,小貓嬉戲的俏皮姿態,讓眷村顯得不再暮氣沈沈,反而活潑許多,也吸引不少愛貓人士到此一遊。
利用電線桿及電箱的巧妙組合,長頸鹿的高低落差特色畫出可愛的電線桿長頸鹿彩繪。
這幅「高山流水」畫的很好,利用脫落水泥牆壁,彷彿從紅磚縫隙溢出來的流水綿綿…
這裡,就是台灣人逐漸遺忘的城市角落--眷村。
民國三十八年前後國軍撤守台灣,百萬大軍整軍經武俟機反攻大陸的同時,為安頓撤退來台的軍眷家屬,在營區週邊劃定區域成為眷村所在。
時空背景之下的眷村在台灣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的年代裡同島一命的歷史偶然把來自大江南北的軍眷融合在圍牆內緊緊相繫。
騎進眷村彩繪區感受到濃濃的歷史味道,雖然濃重鄉音不再,牆壁上展示的文物讓人回到那個隨時反攻大陸的時代。
眷村最大的特色在於紅磚綠蔭與圍牆、騎走雞犬相聞的小巷中尋找眷村原始風貌,有如走入眷村歷史長廊。
光陰的故事眷村印象,斑駁紅門有可愛的塗鴉作品。
參與塗鴉創作的工作人員及藝術家在此簽名留念。
眷村民居黑白照片及存於街頭巷尾的反共標語,見証那段暫居台灣蕞爾小島的歲月。
看著昔日眷村舊照感受到濃濃的歷史味道…
居住在眷村裡的老兵當年打著「反攻大陸」的口號,時間久了復國已成無望,也讓他們過了青春年華,最後落居在眷村裡安身終老。
夾泥牆就是所謂的竹籬笆,當年軍餉微薄生活困苦,但眷村居民認為很快就會再攻打回大陸,於是許多眷戶便以台灣所產的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子編織作為圍牆,只要牢固耐用即可,寬度和高度也都是以各家圍牆所需來做製作,由於當時到眷村家家都以竹籬笆作為建材,因此眷村也被稱為「竹籬笆」。
太陽光芒下有國徽與向日葵,寓意那場沒有結局的國共內戰已經在此得到註解的作品聯想。
台南市在2011年改制,留下還來不及更改的永康區舊地名。
家門柱子都也畫上了童趣的小羊彩繪。
路燈柱上彩繪上可愛的「三隻小鹿」。
走累了也可以在路旁洗個手吧!
曾經很夯,可愛的貓熊「團團、圓圓」。
團團、圓圓旁是最火紅的仟元大鈔創作,因為大家都喜歡「錢」吧?還是昔日台灣經濟起飛時最親民的千元大鈔,遊客看到超大一千元大鈔都很興奮,作者大膽的創意非常深得人心呢!
請注意看哦,上面的主人翁蔣公換成了國父,沒認真看根本很難發現,整個都是「鈔票藝術畫」!
鈔票上的流水號是創作的日期,這張千元大鈔是舊版的,現在已經不流通了!
這超大張的千元鈔票帶起不少知名度與話題性,也成遊客到訪必拍照、打卡背景之一。
轉彎剛好是眷村三叉路口,有立體的公車站牌也是遊客必「坐」的彩繪景點之一。
不過可千萬別坐上去,因為會摔的四角朝天喔!
立體感十足的候車亭座椅,趕快來假裝坐著等永遠不會到站的公車。
轉個彎來到呼應老舊眷村的集體老屋舍畫作,牆壁乍看就像一間真的可以住人的小房子。
幾可亂真的三D紅門、窗戶。
這是貨真價實的民居住家。
彩繪眷村喜慶風格紅色大門。
二根電線桿綁在一起,它真的是傾斜的,感覺隨時都會倒的樣子?
復興老兵文化園區將原本老舊狹小的巷弄,變成繽紛色彩的地景,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拍照,讓老舊的眷村再造新生命,曾經看過一句描述台南特色最在地的話:「台南最好玩的地方,就在巷子裡」。
剛剛看到的津田牌打水機,如今活現現的呈在彩繪上。
畫彩繪的藝術家都好厲害,除了漂亮之外還非常立體,拍照有種彷彿與畫合而為一的感覺。
據說這面設計發想叫「普普風」…
普普藝術是一個探討通俗文化與藝術之間關連的藝術運動。普普藝術試圖推翻抽象表現藝術並轉向符號,商標等大眾文化主題。
發揮創作巧思和房屋管線結合的阿兵哥造型,饒富趣味性。
騎過眷舍巷弄,傳統眷村都會在國家重要節日時高掛國旗。國旗代表國家,也象徵眷村對國家的熱愛與支持。
除了國旗、彩繪,也有紀錄歲月的老照片...
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熟悉的眷村景物歷歷在目。
復興里彩繪區的範圍不大,要往小巷子裡騎走才能找到更多私房景點。眷村小巷弄裡總是很迷人的,常常轉個彎都能發現意外驚喜呢!(水管當成旗桿)
下滑騎到目前仍有居民的住宅區域。眷村小巷子雖然很窄,卻窄的很有人情味,把人與人的距離都拉近了!
在這裡居住的都是參與過國共內戰歷史的老榮民,這裡還有老爺爺、老奶奶,大家噓寒問暖著。
老伯伯依然堅持守著家園。讓人感歎「老兵不走,只是逐漸雕零」…
一路騎著走著耳邊彷彿傳來那熟悉的外省腔國語。老爺爺、老奶奶,在子弟外出拼經濟的同時也在四方城戰裡拼經濟。
眷村裡還有間懷念的古老柑仔店。
古早味的商店沒有現代7-11的便利性與熟悉「叮咚」聲,專售簡單的米鹽與濃濃人情味。
參觀路線騎走到最後抵達這面彩繪牆,天使之翼、老蔣與小蔣,也相當精彩不能錯過唷!
老兵們早晚看到帶他們來台灣的「兩蔣」應該會想起當年的雄心壯志吧?
老蔣正對面就是小蔣,蔣家父子經營台灣四十多載的功業各方觀點不一?蔣經國總統卻是讓台灣人最懷念的總覺,經國先生掌權時的快速經濟發展與開放老兵返鄉探親都是深深影響眷村的事跡。
蔣家父子在台四十年來的功過是非,因年齡、省籍、階級與黨派的不同,在歷史評價上確實是有各說各話的空間,後期的政權本土化與開放政策開啟台灣民主化的未來。蔣家父子在眷村還是有相當精神感召力,多元化的台灣社會該尊重與包容各種不同的看法。
參觀騎走到天使之翼、老蔣與小蔣也告一段落,再次提醒大家到此一遊不要打擾到當地居民,更不可以大聲喧嘩,一定要尊重還住居在此的居民權益。
騎訪眷村園區臨走前還是要品嚐一下眷村代表性美食。眷村代表性美食很多,今天介紹復興里週邊的饅頭店與涼麵店。
眷村饅頭已不再局限於「山東大饅頭」配合客人喜好增加多種口味(全麥、芋頭、豆沙等)。
加熱中的竹籠裡是香蒸冒氣的傳統風味包子。
包好的豆沙包加上點水就能入籠。
剛出爐的包子,熱騰騰,還冒著煙....
講到台灣涼麵的歷史,台南二空涼麵非常有代表,二空涼麵起緣於二空地區軍眷多四川、湖南籍,有人懷念起家鄉早點「涼麵」,為了一解鄉愁及口腹之慾,開始在二空地區試賣起涼麵來,隨著二空涼麵口味獨特逐漸打響名聲。
二空涼麵能飄香多年,無疑是陳慧蓮女士手藝獨特是重要關鍵之一。洪記後代子女接下涼麵棒子,並至中、北部闖天下,讓二空涼麵的好味道不止著名於村內,也在全國同樣享有高知名度。
二空洪記涼麵為方便外購者,都先行包好,待客人需求再加上小黃瓜絲。
涼麵除了彈性韌性十足的麵條之外,各家競業較勁的就是獨特的拌麵醬汁了。
外購小碗二空涼麵,感覺份量不少,配料有新鮮的小黃瓜絲沒有豆芽菜,大氣淋上附上醬料,光看就讓人很有飽足感。
拌均涼麵後麻醬香濃的氣味直竄,加點辣椒油更好吃。一入口麵條帶有嚼勁,配上爽脆的小黃瓜脆中帶有麻醬香氣。
每次騎訪眷村,總會想到麥克阿瑟將軍說過的:「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而已」,這群少小離家,鄉音未改的老兵們,他們曾經用生命捍衛台灣卻漸漸被淡忘。
如今在台南市永康區復興里有一群人用創意、用色彩、用雙手,讓幾乎被遺忘的老眷村重新注入了新的景象,重新得到社會的關注。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