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4月 我在北京的漫步之旅

前言:

都活了三十個年頭了,對北京的了解還停留在"雍正王朝"以及"大宅門"
2015 年4月 我在北京的漫步之旅
2015 年4月 我在北京的漫步之旅
聽了曾去過北京的家人描述,但有時又沒有親眼所見,難以在心中留下印記

所以此行終於算是開了眼界


DAY 1

花了三小時,終於踏在北京的路上,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北京首都機場第三航廈,花費了一點時間,換到可以領行李的第一航廈,之後又排了隊,才順利搭上計程車,前往今晚下榻的客棧"夜奔北京"
2015 年4月 我在北京的漫步之旅
2015 年4月 我在北京的漫步之旅
2015 年4月 我在北京的漫步之旅
"夜奔北京"可說是台灣之光,能夠在這精華地段開這四合院客棧,這得要先讚揚黃老闆這獨到的眼光,住進去,讓人有種回到三百年前,感受到大清朝時,北京胡同的人文景色。

不過去北京前看了一下氣象預報,說是 攝氏 5~25度C,這到底是多冷呢? 結果是冷到爆,嚇的我跟老媽衝出來找吃的,走著走著就碰到了這間賣烤魚的,一捉摩發現禮拜天晚上10點半怎麼生意還不錯,奇怪這北京人明天都不用上班的阿,結果一不小心就點了滿桌的菜。
2015 年4月 我在北京的漫步之旅
2015 年4月 我在北京的漫步之旅
總花費大約RMB 120 多,算是相當划算,離開時不經意的問了一下服務員,您們這都開到多晚阿?
她回:到半夜一點
挖勒,生意這麼好阿,這兒的服務員還真操?!

由於這晚實在是太冷了,我才終於想起來劉德華在"至尊計、狀元才" 裡面說小時候賣燒肉粽時的場景,原來是真的
於是乎連澡都沒洗就早早睡覺了。

未完待續~
2015-04-27 21:06 發佈
DAY 2

昨晚睡得不錯(我媽倒是睡得不安穩),我發現住在北京的胡同裡真的是挺安靜的,晚上一點聲音都沒有,連汽車、摩托車的聲音都聽不到,挺不賴的。

起了個大早,就看到店狗-奧巴馬 打卡上班,一看到我就在叫

一開始覺得這東西造型挺獨特的,不過後來才知道這東西學問可大了,後續再詳談


整個客棧蠻大的,且古色古香,一大早就有老外在院子裡曬太陽,看著自己的書,悠閒愜意


客棧外觀

後來我媽還是比較習慣住空間比較大的酒店,於是只好再找尋附近的有空房間的酒店了(真的是跟黃老闆說聲對不起)

上"藝龍網 elong"搜尋到這家,一開始也沒什麼想法,想說就在這附近,行李移動也方便。
沒想到一住就住了八個晚上,而且住四個晚上只算三個晚上的錢,包含雙早餐,還另外贈送2張 buffet卷


傍晚時,先泡個熱水澡,洗完香香後,就衝下去吃晚上的Buffet,彷彿是餓死鬼投胎似的,吃飽了之後終於有體力出去外面逛逛


酒店就座落在王府井大街上,走路到步行街只需3分鐘


旁邊就是王府井天主堂,俗稱東堂,一到晚上就有大叔、大媽在廣場上跳小蘋果等耳熟能詳的歌曲


而且從禮拜一跳到禮拜天,很少休息,有時還會有不同的團隊在互相尬。
有時想,萬一他們真晚出生個20年,可能全都加入 "舞力全開" 的行列了

王府井大街上的 全聚德烤鴨店 (看了看,始終沒進去)



今天算是半個移動日,明天開始要正式走北京城了

未完待續~
DAY 3

吃完早飯後,透過酒店的禮賓部叫了一台車,原本打算今天先殺去紫禁城
但好巧不巧,打D師傅說今天紫禁城有外賓來,全部都封路了

於是乎瞬間把今天的行程轉換成恭王府

怎知開著開著車子拋錨,打不著了

打D師傅頻頻說抱歉,連錢也不收了,不過還是善意的把車資給他

經過了一番努力之後,終於又打到了另外一台車了 (北京的計程車真的很搶手)

這個師傅身上還帶有滿族的血統,不過後來滿清也被民國推翻了,也就變得低調了起來

聽這師傅說到"皇城根"的故事,然後把我們帶到了這,說有黃包車可以坐

不過看了看,發現太貴了,且還很早,索性慢點再說


鐘樓


鼓樓

網路上找到的清末鼓樓 (都是黃石子路)

相比之下顯得現在維護的還不錯

"晨鐘暮鼓",根據明清規制,鐘鼓樓每天兩次鳴鐘,聽說敲鐘的時候,全北京內城都聽得見

走著走著也累了,就在附近的一家連總書記都說讚的西安羊肉泡饃店吃了起來

吃飽之後跑到斜對面的"煙袋斜街"散步,整體規劃有點像台灣的老街,這也是老北京常來的地方



由於對地理方位還沒摸熟,再加上要省點體力,所以搭了一台電動黃包車載到恭王府前

怎知,到什剎海就說他沒有牌照,過不去了,就叫我們用走的

且料,今天真的是熱到爆,不是才四月天,怎麼變成夏天了

什剎海,晚上時兩旁都是酒吧,據說那英也是從這邊唱出名來


到了這邊,結果還是找不到恭王府售票處

路邊一位觀光三輪車的師傅上前來詢問,還用英文問我,我就用中文回他,怎麼算

他當場愣了三秒鐘,後來談好之後成交

路邊一旁都是觀光三輪車(生意好到爆,四月來都這樣,暑假不就更猛烈)

大家看看左邊,不要以為是四月雪,這兒可沒什麼冤情,那是柳絮、楊絮,從來北京的第二天就一路出現到回台灣都存在

老北京四合院,裏面滿滿都是老外,在這可以體會真正的老北京平常是住什麼房子



三輪車師傅也詳細介紹了什麼是"門當戶對"
經過了胡同洗禮後,終於來到今天的重頭戲,恭王府 (前和珅府邸)


裡面滿滿的都是人潮

這道光皇帝的手諭相當有意思,因為道光也是想仿造雍正,將繼承人的名子寫好後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邊。
(由於康熙晚年,太子爭奪大戰,搞到最後連康熙都HOLD不住了,於是後來雍正就用了這招"秘密立儲"來解決太子爭奪,不過向來都是寫繼承人就好,不知 道光皇帝為啥偏要寫上"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他似乎看到了些什麼,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都已經下午四點了,還是滿滿的人潮


恭王府 旺季門票 RMB40/人

不知道是今天太陽太大還是什麼原因,搞到我整個脖子外加臉都過敏 (後來回台灣才知道我是對北京的空氣過敏)

跟老媽決定明天休兵一天

今天算是跑了整整一天了

未完待續~

DAY 4

由於昨天體力超過負荷,所以今天的行程就變得相對單調,就是吃飯跟睡覺

而且我媽好像發現央視的電視劇很好看,一看就欲罷不能

從凌晨五點半就開始在看"女人當家"

看到八點半才能去吃早餐

吃完之後,在睡個回籠覺,我真的是怕連豬看到我都要說一聲"豬"

後來避開吃中餐的人潮後,下午一點來到了"禮士胡同"吃山西刀削麵 + 羊肉湯


而且價位非常親民,比王府井大街那些坑爹的餐廳有良心多了


在這邊鄭重推薦這家,從安徽上來北京打拼的一家人,從早上六點賣到晚上十點,毅力非常驚人

吃飽之後還是順路走回飯店,結果又被我媽發現了兩齣央視8台的連續劇(離婚前規則、一僕二主)

,一看就看到了下午五點,不過晚上跟人有約飯局,還是得要照時間來

晚上跟我姊介紹的一位朋友認識,真的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晚上在天壇附近的便宜坊烤鴨店吃烤鴨,價格跟台灣有得比


然後晚上還有另一齣連續劇要看-"邊關烽火情"

這樣的規律行程差不多就是直到回台灣前都一樣,不過早上或是下午會安插個行程

未完待續~
DAY 5

從飯店附近的地鐵站 "燈市口" 坐4個站,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雍和宮

我沒來之前,覺得這不過就是個類似台灣行天宮的地方

但是不來不知道,來了才知道,雍和宮是中國漢族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之一

雍和宮也是雍正當皇帝前,他爸-康熙賞賜給他的府邸

後來雍正去紫禁城當皇帝,就把它改成臨時行宮

爾後,雍正駕崩,靈柩就是暫時停放在雍和宮

金魚??

熟眼的人一定會問,哪里有木魚? 因為金魚只能看,而木魚才能端阿,呵呵

白天的"東堂"一景

胡同內的一景,北京胡同裡養狗的比例蠻高的,大多數為北京狗


這就是標準五品以上官員的"戶對""門當"

大家有沒有看到門上有四根,在清朝規定五品以上才能夠插上四根戶對 (表示對陽具的崇拜)

門旁邊的兩個石頭是門當,武將為戰鼓,依階級會變得更高級。(這張就是武將)

另一種是箱型(為文將)

時間過得很快,終於到了雍和宮

由於內部都供奉藏傳佛教的神佛,禁止攝影,所以只能給大家看看外觀





轉經筒


門票 RMB 25/人

我個人覺得這邊比恭王府還要值得來參觀


因為大家想想,三百年前,雍正還沒當皇帝前就是踏在這些石頭路上,至今依舊沒變

整體外觀跟三百年前差不多,內部也是一樣,且人潮沒這麼多可以靜心慢慢欣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萬福閣"內有一尊高18米、寬8米的彌勒佛站像,身體主體部分用整根白檀木雕成

整木高26米,地下埋入8米,地面上高18米),光是從西藏運到北京就花了2年時間(網路上找到的照片)


強烈建議要親自來一趟,才能體會這整體的美,以及佛法無邊

未完待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