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已經用單車經歷過了西進武嶺(埔里方向)和北進武嶺(宜蘭方向),三進武嶺就是還有東進武嶺(花蓮方向)還未騎過,於是也計畫到達花蓮市區以後,順路完成東進武嶺,再返回花蓮市區繼續環台旅程。只是這次東進武嶺,合歡山是以冰雪來招待我。
至於沿途的住宿,以親友家為優先,如果沒有親友,就用 agoda 這個網站,尋找比較便宜的旅館民宿。
旅程全部照片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8zaJYo




考慮到合歡山區的低溫,所以攜帶相當多的衣物,雖然造成不小的負重,但事後證明這是必要的選擇。總共兩套長袖車衣(一薄一厚)和防風車衣外套,穿著高筒登山鞋(也是為了冬季合歡山),三個行動電源與充電器材,羊毛衛生衣褲,長袖長褲保暖衣物,厚重外套,羊毛襪和棉質襪,半指手套和狗鐵絲手套,頭燈和小手電筒。
攝影器材攜帶 Nikon D7100 ,鏡頭是
AF-S DX NIKKOR 18-300mm f/3.5-5.6G ED VR 、 AF-S DX NIKKOR 10-24mm
f/3.5-4.5G ED 、 AF-S DX Micro NIKKOR 40mm f/2.8G ,還有 GoPro Hero 3+ 與
Sony HDR-TD30V 攝影機,手機 iPhone 5 和平板 iPad mini 也可以支援攝影並且打卡。
這堆東西就分別裝在前胸背包和後肩背包,加上單車後座包,裝得滿滿,大概有十幾公斤吧?沒量測過,不太確定,負荷的確是太大了一些。

== Day 1 : 2015/1/29 ==
2015/01/29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8tu89W
2015/01/29 早上趕上停靠馬公港的台華輪,九點半啟程前往高雄港新濱碼頭。



經過五小時的航程,下午兩點半抵達高雄港新濱碼頭。


這天先去投靠住在高雄美術館附近的大學同學,不過下午還在上課輔,所以先到高雄美術館附近看看,內惟埤的水鳥大多不太怕人,尤其是平常應該很怕人的大白鷺和黃頭鷺,可以很近距離拍攝。





下午五點半,大學同學已經回家了,我在那裡好好休息了一晚,準備隔日正式上路開始環台。
== Day 2 : 2015/1/30 ==
正式開始環島,採取逆時鐘方向。


這日從高雄美術館出發,順風前進,道路平坦,只有接近恆春半島以後才有些微起伏,所以就決定直接拼到鵝鑾鼻燈塔,最後騎回墾丁大街的「腳踏車旅店」過夜。
2015/01/30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52uCh3


沿著台 17 線往南前進,路過東港鎮大鵬灣,就去順路環灣了一圈。

解說牌講可以從鵬灣跨海大橋看見北大武山,可是這天霾氣過重,往東看什麼都沒有。

台 17 線只到枋寮鄉,接回台 1 線繼續前進,台 1 線也只到枋山鄉楓港村,繼續接台 26 線往恆春。枋山鄉是以芒果為特產,枋山太陽能區還有金色暴龍塑像。



恆春鎮最有名的就是古月琴和古城門。


通過恆春鎮市區,繼續趕路往鵝鑾鼻燈塔,路途經過很多景點,只有拍攝船帆石,其他隔日再拍。


終於到達台灣極南燈塔:鵝鑾鼻燈塔,單車只能騎到鵝鑾鼻公園門口,要買票才能步行進入燈塔。


鵝鑾鼻的可愛黑貓,不怕人,招個手就走過來讓人撫摸。

逛逛鵝鑾鼻公園直到天黑,返回恆春大街吃晚餐。

== Day 3 : 2015/1/31 ==
這日從恆春大街出發,繞過鵝鑾鼻、滿州鄉,接上壽卡,經由南迴公路前往台東市區。單車方向改成由南向北,適逢東北季風南下,必須跟強勁逆風對抗到底,並且有數個激烈的爬坡,體能消耗很大,一直騎到凌晨一點多,才到達台東市區,在金龍商務旅館休息。
2015/01/31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53KeZR


從墾丁大街繞過鵝鑾鼻的路圖上,經過小灣沙灘、船帆石和砂島等景點。



通過鵝鑾鼻公園門口後,先有個短陡升坡,就看到往「台灣最南點」的指示牌,就可以到達比鵝鑾鼻燈塔稍微更南邊的

回到台 26 線繼續北上,這時候東北季風露出兇殘本色,強勁右側逆風,不但阻止單車前進,單車還一直向左漂移,通過風吹砂地區時,沙子不斷從海岸往我身上瘋狂打擊。


經過佳樂水地區的茶山吊橋,在此吃午餐,已經發現旅程已經因為強勁逆風而延遲不少。


接著在滿州鄉的丘陵地形中穿梭,路過九棚大沙漠附近,抵達旭海村。



從旭海爬升到壽卡是這日的最大考驗,導航的 Garmin Edge 1000 居然建議我抄捷徑,從旭海大草原的水泥小徑直上東源村接上 199 縣道, 3 公里路程爬升 330 公尺高度,真是超級硬抖的路,早知道乖乖走 199 甲接 199 縣道就好了。


東源村的落日也不錯看!天啊!太陽都快下山了,我居然還沒上到壽卡!

終於在天黑前抵達壽卡,進入台東縣...


經過長程急降坡下到大武,天色已經完全昏暗,心中只有一個執著,一定要騎到台東市區,穿過大武鄉、太麻里鄉,經過上下起伏的南迴公路,騎到凌晨一點多終於到達住宿的地方,簡直是累壞了。
== Day 4 : 2015/2/1 ==
前一日騎到凌晨一點多的後遺症,在本日就爆發出來了,整個腳完全沒力,再加上本日以緩上坡居多,還一度走錯路,所以今日只好在池上火車站附近的池上鐵道驛站住宿。
2015/02/01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7XmLQV


從台東市區出發,居然走錯路,騎到了台東大橋,不過意外收穫利吉惡地的景觀,也算是有回報。


鹿野鄉的脫線牧場,已經成為觀光的主要景點。



在鹿寮鐵馬站吃午餐...


台 9 線的花東縱谷,在路旁也有這麼美麗的大波斯菊花田。

關山鎮的台 9 線 333K 標誌, 9 = 3 + 3 + 3 嘛...

天色將暗之際,終於來到伯朗大道的金城武樹,然後就去池上火車站附近的鐵道驛站住宿。


== Day 5 : 2015/2/2 ==
在池上休息一夜後,先往伯朗大道和大坡池,再持續沿著台 9 線北上到花蓮市區,在姑姑家過夜休息。
2015/02/02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8zkJrN


伯朗大道處於水稻休耕期,取而代之的是廣闊的金黃色油菜花。




大坡池風光也不錯!


富里鄉的油菜花農田風景

本日最大爬坡挑戰:舞鶴台地


看到瑞穗的北回歸線標誌,知道我將橫越北回歸線。


到光復鄉的花蓮觀光糖廠吃晚餐


騎到晚上八點,終於抵達花蓮市區的姑姑家休息過夜。
== Day 6 : 2015/2/3 ==
從這天起開始進行東進武嶺,從花蓮七星潭登上武嶺的辛苦旅程,只是這次經驗非常特別,因為適逢寒流南下又水氣充足,體驗了北國的冰雪生活。
這次的東進武嶺旅程是參考這部短片...
https://flic.kr/p/r17ae7


首先前往七星潭海岸,從太魯閣進入台 8 線中橫公路,穿越壯麗的峽谷,抵達天祥之後的西寶。

2015/02/03 的相簿:https://flic.kr/s/aHsk54wVjx
先騎到了七星潭,接觸海洋的氣息,由此往公路之巔的聖地前進。


來到峽谷口的太魯閣,東西橫貫公路的東部起點。


清秀的長春祠流水瀑布


來到了燕子口,錐麓吊橋連接錐麓古道,沒有申請是不能進去的喔!

單車在燕子口步道往立霧溪上游前進,一線天的壯麗峽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靳珩公園吃午餐,欣賞峽谷風光和印第安酋長奇岩。


高聳入雲,垂直由立霧溪河谷拔地而起的錐麓大斷崖。


慈母橋的峽谷風景


來到了天祥,本來想在此住宿,但是時間仍早,稍作休息後,決定拼到西寶再過夜。


從太魯閣到天祥 20 多公里才爬升 400 多公尺,但是從天祥高度 480 公尺到西寶高度 915 公尺,距離 7.5 公里,就要爬升 435 公尺,平均坡度 5.8% ,真的有累,多少單車肉腳被此爆增的爬升所擊敗,幸好我挺過來了,成功抵達西寶國小附近的民宿過夜休息。


== Day 7 : 2015/2/4 ==
西寶附近沒有店家,家所以早餐除了民宿主人提供的泡麵和水果以外,也沒有其他食物可以補給,只有撐到 30 公里外,爬升 1100 公尺的慈恩才有得補給。之後通過碧綠神木、金馬隧道、關原,到達大禹嶺休息過夜。
2015/02/04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53SoNu


早晨的西寶國小是恬靜秀麗的小地方。


在豁然亭觀雲和下方的天祥,心胸豁然開朗。



迷霧中通過新白楊,只有公廁,沒有任何補給,只有繼續往上騎。

終於到慈恩了,可以吃一頓粗飽的午餐了。

緩上坡逐漸往上到達碧綠神木,仍然壟罩霧氣之中,碧綠神木也有店家可以補給。中橫公路在此迴轉 180 度並且直升,對單車騎士是不小的挑戰。


愈往上騎,溫度愈低,不知不覺已經接近零度,到達金馬隧道前,已經開始下起冰霰。


過了金馬隧道和碧綠隧道後,有 4 公里滑降 200 公尺的下坡,在這段下坡中巧遇彩虹。


4 公里下坡又開始爬坡,關原加油站是全國最高加油站,有賣肉粽等食物喔!

傍晚六點抵達大禹嶺休息,而合歡山區已經開始降雪,台 14 甲線開始進行雪季夜間封閉,要隔天早上七點才會開放,就待在大禹嶺休息過夜。
== Day 8 : 2015/2/5 ==

早上七點出門發現大禹嶺有稀疏雪花飄下了,人生第一次看到雪花。想往東進武嶺的目的地前進,沒想到在台 14 甲線的終點就被擋下來,因為合歡山有不少降雪,路面已經結冰,費盡唇舌還是不讓單車上山,只好先步行到落鷹山莊看看,步行過程中天空雪霰齊發。中午回到大禹嶺,等待深夜是否有機會通過管制點。
2015/02/05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7Y9KRv


台 14 甲線從大禹嶺就出現積雪積冰的現象,從 39K 處就開始。

落鷹山莊也布滿了積雪


霰是圓球型,雪是六瓣花形狀,仔細看是可以分辨的喔!

在大雪中步行返回大禹嶺休息,等待機會。

== Day 9 : 2015/2/6 ==
台 14 甲線大禹嶺的管制鐵門,夜間封閉起來後,到了深夜就沒人看管,就決定在午夜時分偷渡,路上沒雪就騎,有雪有冰或坡度過大就牽車,穿越冰雪世界到達武嶺,天亮後更進一步把單車牽上合歡山主峰,再返回武嶺和松雪樓,在滑雪山莊休息過夜。
2015/02/06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7YJajC




深夜 11 點半,扛著單車從管制鐵柵門左側繞過,通過有著冰冷強勁風吹雪的克難關,凌晨 2 點 40 分抵達武嶺,就把單車停靠在武嶺亭牌樓,等待天亮。氣溫降到零下 6 度,只好不斷繞著武嶺停車場走動,產生熱量來抵抗寒氣,把揹上山的衣物幾乎全穿上了。幸好武嶺停車場有位好心遊客,讓我到他的車子裡面吹暖氣,讓我舒服度過冰冷寒夜。到了凌晨五點半,還有另外一台休閒車的家庭煮早餐給我們吃飽。

終於等到了天亮,可以拍攝更多武嶺亭牌樓的照片。



拍玩武嶺亭後,早上八點臨時起意往合歡山主峰前進,此時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地一片蒼茫。此時單車已經罩滿冰雪,冰雪已經卡死煞車、變速器、飛輪和鏈條,加上坡度又大,路面積雪結冰,也只能慢慢牽車,往合歡山主峰邁進。




終於在上午十點,我的單車終於登上新的高點:合歡山主峰,海拔 3416 公尺。



之後回頭折返松雪樓,松雪樓前已經堆了一個大雪人。


在有暖氣的松雪樓大廳休息,等待下午三點入住滑雪山莊,順便拍了一下我的單車前輪,已經變成這個德性。


== Day 10 : 2015/2/7 ==
下午四點把單車牽往滑雪山莊裡面,然後就在滑雪山莊裡面休息住宿。
2015/02/07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7Z3xtv
午夜十二點半就起床,看看外面天空居然已經出現星空,就決定到石門山登山口附近的工寮,看看能不能拍攝星軌,於是整頓攝影器材,步行出發。


到了工寮,發現還有香港來的朋友也在進行拍攝,可是由於溫度非常冰冷,加上風大,以及不斷有飛過的雲層干擾,不過我們拍不到半小時就收工了。路經合歡山莊附近,還拍了幾張奇萊連峰、松雪樓和滑雪山莊的照片。回去後才發現,照片都有些微的模糊,原來是濕度大、溫度低,造成鏡頭內部起霧,看來要有好的雪地星軌作品,真的要有天時、地利、人和才有辦法。


早上醒來,發現戶外又是一片蒼茫,並且飄雪,彷彿午夜的星空是種幻覺。在松雪樓吃完早餐後,稍作整理打包,就開始返回花蓮,沿途補拍沿途景點。幸好鏟雪車的效率頗高,從克難關以下的道路,都清理得相當乾淨,地面也都乾了,終於可以很順利下滑回大禹嶺。


奇萊山登山口

滑雪山莊

合歡山東峰登山步道口

3158咖啡座

克難關

小風口:合歡山管理處

小風口:合歡山北(西)峰登山步道口

在大禹嶺稍作休息後,繼續很輕鬆地往下滑,除了關原到金馬隧道的 4 公里上坡外,其餘大多是下坡。在碧綠隧道和金馬隧道之間,還第一次看見了林鵰。

中橫公路另一個特點就是觀雲,雲曾在合歡奇萊連峰當中攪動,也有好幾位攝影同好也來拍攝。

碧綠神木

新白楊

西寶的山櫻花

趕在天黑前下滑回到太魯閣,之後都是寬直的平路,在晚上七點返回花蓮姑姑休息住宿。


== Day 11 : 2015/2/8 ==
這日的目標就是要從花蓮市區,穿越蘇花公路,到達蘇澳和住宿地羅東。雖然這是屬於較具危險性的路段,大部分環島車友選擇以火車跳過,但是我決定一拼以單車穿越,這樣單車環台才會更加完整。
2015/02/08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7Z9e1K


沿著台 9 線一路北上,通過太魯閣大橋,進入崇德隧道,壯觀的清水斷崖就在眼前。拿出頭燈反燈戴,向後方發出閃光,希望那些大卡車司機大大們,能夠看清前方有個可憐的單車騎士。


蘇花公路要穿越隧道很多,有些隧道會有步道開口,可以走過去拍拍清水斷崖。


來到蘇花公路花蓮縣部份的最北端:和平,在此吃午餐,過了大濁水溪橋以後就進入宜蘭縣,再往北的隧道數量減少,但是地形起伏變得激烈,過橋後第一個山頭翻過後是南澳,翻過第二個山頭是東澳,通過第三個山頭後就是蘇澳,山頭一個比一個高,騎起來並不輕鬆。





在東澳到蘇澳的路段,天氣變得惡劣,面對強勁逆風、低溫寒流( 5 - 10 度)、冰凍大雨,加上已經天黑等等不利因素下,冷到快受不了,而且沒有任何補給。死撐到蘇澳市區時,吃到熱騰騰的食物時,真的有得救的感覺。

在蘇澳鎮稍微恢復元氣後,先往台 9 線 99K 處留影,然後前往羅東的築平價民宿休息過夜。

== Day 12 : 2015/2/9 ==
本日路線移轉到台 2 線,沿著東北角海岸,拜訪台灣極東點燈塔:三貂角燈塔,斷斷續續下著雨,騎到基隆時已經天黑,就在基隆的永豐大旅社休息。
2015/02/09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54Z1Rd


在頭城鎮的竹安橋,開始看見著名的龜山島。


頭城鎮台 2 線旁若看到這棟奇特建築物,就是蘭陽博物館了。


外澳沙灘是宜蘭縣最北方的沙岸,可以清楚地看見龜山島。



沿著台 2 線繼續北上,到達台灣島的最東端:三貂角,台 2 線旁有條岔路往三貂角燈塔,路程不長,但是坡度非常大,因為這是台灣極東的燈塔,還是得要很辛苦地騎了上去。


繼續繞行東北角,來到福隆,最有名就是它的沙灘,通過龍門吊橋就可以到達,只是天氣陰霾,拍起來效果不是很好。


回到福隆的台 2 線,沿途還有不少景點,例如:金沙灣...

還有龍洞,可以看見兩個石鯨的對話,很適合當作求婚地點...

南雅奇岩具有原始美感


這天又騎到天黑,終於騎進基隆市區的永豐大旅社住宿。
== Day 13 : 2015/2/10 ==
本日繼續騎完台 2 線北海岸的旅程,拜訪野柳、台灣極北的燈塔:富貴角燈塔,繞經淡水,到達台北市中山區的大學學弟家中休息住宿。
2015/02/10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7Zzae8


野柳是婚紗的熱門地點,在駱駝岩附近就看到一對新人就在拍攝婚紗。

騎到野柳地質公園,花了 40 元門票錢,把單車停靠在出口,我就步行從入口進去參觀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野柳東澳駱駝岩

沙錢化石

薑石

冰淇淋石

燭台石

鯉魚石

鸚鵡石

單面山

瑪伶鳥石

龍頭石

俏皮公主

女王頭

通過野柳後,繼續往富貴角前進,沿途可以看見著名的燭台雙嶼。

路過北石門名勝:石門洞


距離石門洞不遠處,就是富貴角,騎過狹窄步道後,終於到達台灣極北燈塔:富貴角燈塔。


傍晚時分騎到淡水,先在淡水老街吃了阿給、魚丸湯和鐵蛋當作晚餐,再參觀淡水渡船頭和漁人碼頭。





晚上七點騎到台北市中山區大學學弟家,這日算是比較早休息的了。
== Day 14 : 2015/2/11 ==
從台北市中山區出發,穿過關渡大橋到八里,沿著西濱公路往南,午夜時分騎到台中市南區的大姐家住宿。
2015/02/11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55qqMj


寒假期間,果然台北市立兒童新樂園特別熱鬧。


通過關渡大橋,從淡水區前往八里區。


八里的左岸公園,正好適逢粉色重瓣梅花盛開,花期較一般白色單瓣梅花要晚。



繞路去八里左岸碼頭拍攝「BALI」。

八里十三行博物館就在附近




沿著西濱道路南行,經過竹圍漁港入口標誌

路過新屋綠色走廊

來到後龍鎮之後不久,就轉入台 1 線繼續南行。

經過台中市清水區

來到大肚區,表示台中市區近了。

台 1 線和台 1 乙線的分岔口,轉入台 1 乙往東進入台中市區。

夜晚的大肚橋

成功嶺的門口,台中市南區快到了。

終於在午夜騎入大姐家,可以休息了。
== Day 15 : 2015/2/12 ==
這日本來試想一鼓作氣騎到高雄,可是前一天騎得太晚太累,因此上午 9:30 才出門,又在鹿港大吃大喝,花費不少時間,加上連續多日騎乘的疲勞累積,所以就只能騎到布袋鎮就快天黑了,想到趕夜路無法去拍攝國聖港燈塔,所以提早在布袋鎮的龍園旅館就休息了。
2015/02/12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56hC6R


從台中市南區出發,先走台 1 線穿過大肚橋往母校彰化師大看看。




接著往西前往鹿港,到達鹿港大天后宮。



鹿港大天后宮附近有很多鹿港小吃,吃了頓豐盛的午餐。

順路參觀了「摸乳巷」,然後接上台 17 線往南前進。


西濱乍看之下,景物相當單調,就是農田和漁塭,但是仔細看裡面有不少候鳥在裡面棲息,這是走內陸路線所沒有的特色,這時候就懷念 80-400mm 那支小砲,可惜這次沒有攜帶,只能用 18-300mm 旅遊鏡頂著用。



走西濱還有落日景觀可以欣賞


走到布袋港的時候已經天黑,只好到布袋鎮的龍園旅館住宿過夜。

== Day 16 : 2015/2/13 ==
上午八點多從布袋鎮出發,主要目標是七股鹽山和台灣極西燈塔:國聖港燈塔,然後繼續沿著台 17 線南下到高雄美術館,直到高雄港新濱碼頭,搭乘 23 時出港的台華輪返回澎湖。
2015/02/13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8xfqk3


沿著西濱公路南下,會路經許多重要的候鳥棲息地,所以這裡的漁塭和海岸在 9 月到隔年 5 月都是很有看頭的,這時候又想起沒帶 80-400mm 那支鏡頭來有點可惜。






抵達台南市七股區後,先經過台灣鹽博物館。



七股鹽山就在台灣鹽博物館的附近,參觀人潮很多啊!


國聖港燈塔的位置相當偏僻,遠離主要公路,靠著導航軟體指引,還有偶而出現的「國聖燈塔」路牌,終於找到台灣島的最西點。


然後再往南前進,會繞經黑面琵鷺保護區的賞鳥亭,這時黑面琵鷺鳥群位置離得很遠,而且太陽照射導致空氣擾動很明顯,黑面琵鷺就只能拍得模模糊糊,反而是從頭上飛過的裏海燕鷗帶來驚喜。



接回台 17 線繼續南行,沿途到高雄都還有不少候鳥棲息濕地。


只要天氣良好,西濱的落日都很有看頭。

終於趕上 23 時出港的台華輪,要返回澎湖了。



== Day 17 : 2015/2/14 ==
2015/02/14 的相簿: https://flic.kr/s/aHsk58pg7R
台華輪在午夜啟航,帶著我和單車,在凌晨六點抵達馬公港。

再騎 2.2 公里返回澎湖家中。


這幾天在整理這次單車環台和東進武嶺的照片和資料,我終於完成了不容易的成就,沿途克服烈日、狂風、飛砂、冰雪、凍雨、陡坡和大卡車帶來的威脅,我真的征服了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