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壢出發走台三線到內灣大約30公里,順風,約一小時就到了,我在內灣街上買了一罐運動飲料與兩塊米糕(很好吃但貴死了99元),到內灣國小喀了一塊,順便解放以後就往山上去了,我是個路癡,還好版上的資料豐富,減少我摸索的時間,僅在兩個叉路弄不清楚,還好路人都很熱心,因此我順利到了宇老。

我想兩邊都可走,但賣山豬肉的老闆建議我走右邊,還驚訝的問我:「你真的要去宇老喔,一路都是上坡耶?」哇咧,老闆真是謝謝喔,讓我的信心鬆動了不少,一個人騎車只能自我挑戰,少了車友的激勵,最容易偷懶了……可回程時我忘了秀給他看我在宇老的到此一遊照。


不要進入溫泉會館,要由左側進入那羅社區,沿途都走竹60

忍不住停車拍一張內灣鳥瞰圖


遇到這種路我都下車牽,在此我實在無法駕馭公路車,還好坍方處都不超過三十
公尺,順便也讓我疲憊的雙腿得到舒緩。

總算到了宇老了,在這裡我最風光,比一隊重機騎士拉風,我想可能跟整個宇老只有我一個人穿短袖短褲有關吧,還好沒有累昏也沒有凍僵,還知道要找漂亮小姐幫我拍照,一群女生在旁邊直呼「哇,騎車上來的好利害」、「哇,中壢來的」、「哇,三個小時」(咳咳~騎車的時間啦,為了面子我扣除內灣休息補給的時間不說)真是滿足了叔叔的虛榮心


宇老只有12度,又是迎風面,穿短袖,沒帶外套、雨衣的我,鼻子原就不穩定了,現在正式掛點,直到內灣前一路都拖著鼻涕。要上宇老的車友可別忘了禦寒衣物喔。


回程下坡速度很快,冷風更具威力,饑寒交迫,見到路旁有一角陽光,毫不猶豫的就停下車來曬太陽,並把最後一塊米糕喀掉,真的好好吃,太陽照得我好溫暖、好舒服。

邊吃米糕邊將那個把我整慘的坡拍攝下來



就是這一味,讓我忍住肌餓沒在宇老吃臭豆腐及以娜餐廳的山豬肉燴飯就急忙下山。每次到內灣我都會到這小店吃飯,非常道地的客家菜,以那個薑絲大腸來說,可不像一般以廉價的醋精炒的,一點也不刺鼻,聽說是以傳統的醋作的(啥醋我忘了),我住南桃園,客家菜吃多了,大腸可沒吃過比黃婆婆好的。這間小店左邊那間也是他家的,單車可推進去停,很安全,停個十部單車應沒問題,供車友們參考。

回程的時候我不是走原路回,而是聽在關西長大的朋友的建議,走關西國小前的「竹16」到新埔,這條路大多是平路,路況極佳,道路兩旁全是綠油油的稻田、小溪,實在心曠神怡,車速極快,捨不得停止享受這段路,所以照片很少,有興趣的朋友自個兒走走吧。

坪林國小右轉

檳榔攤的老板娘說,走左邊車比較少風景也比較好。

還是走左邊,一直到一個十字路口見到派出所右轉就可到新埔街上了,新埔街上到處可見賣板條的,真想停下來再吃一頓的,可想想好不容易瘦下來的說,不可以就這樣破功。在往義民廟的途中,經過多處古蹟,有興趣的朋友可過去逛逛。

到了義民廟了,原想再走小路遶回龍潭凌雲國中的(風景也不錯),可已經跑了一百多公里,路不熟,且晚上有飯局所以就走湖口經楊梅回家去了,在湖口老街遇到一大隊,真的是一大隊幾十部摺疊車,心想應是小惡魔的車友吧,可我快累死了,沒多哈拉直接回家,完成了一百四十多公里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