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過了制高點開始下馬牽車,來到人人稱讚的月牙灣。對我而言,這趟來日月潭,除了伊達邵是重點外,其他地方都可以跳過,但是專屬於單車客的月牙灣絕對不容錯過。

而我對月牙灣的感想是這樣:

「如果沒有騎過這裡,請別跟我說曾在日月潭騎過單車。」

-------------------------------------------------------------------------------


對日月潭一開始印象並不好。




因為好久以前,曾經和Toby開車要到日月潭、九族文化村遊玩,
就跟許多人一樣,遇到佯裝要搭便車的婦人,拉著我們去買茶葉。

原本就喜歡四處走動的我們,在阿里山就曾經遇過類似情況,當然沒有上當,不過,也讓我們遊興大減(那位婦人很誠懇,直到最後我們才覺得有異而拒絕了,因此心裡很受傷),在日月潭稍微晃一下就離開,一隔多年不想再去了。

直到後來,和朋友以單車再度造訪日月潭後,讓我對日月潭觀感有很大的改觀,除了沒有那些所謂的「鏢客」,平緩不陡的環湖公路和親水的自行車道,讓我可以貼著清澈的潭水騎車,享受一種難得的悠閒。

那時,就想到一定要和Toby再來造訪,而且是以騎單車的方式,但隨著日月潭盛名遠播加上開放陸客觀光,許多報導都提到這裡已經人滿為患,旅遊品質下降,和Toby相約拜訪的計畫因此遙遙無期,直到前陣子傳出因對岸「旅遊法」影響,少了大量的購物團,日月潭、阿里山等熱門景點人潮已退。

原本就想和Toby去環日月潭,加上有想要去拜訪位於潭畔的邵族-伊達邵計畫,
日月潭陸客變少,對於我們而言是個大好消息,因為終於可以成行啦!

在路線上,由於環日月潭一周才約三十公里,由台北大老遠跑一趟只騎這一圈實在沒道理也很可惜,
因此一開始是計畫將邵族在附近另一個聚落「雨社山聚落」納入,
但經過網路搜尋得知那裏較無特別景點,為了去而去也沒道理。

後來,想起好友Jeff和Rita都曾分享集集線終點的車埕優美風光,而車埕位於131道路上,
是水里往日月潭除台21外另外一個選擇,況且131道路還可以經過日月潭下游的兩座水庫(明潭、明湖),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有了這個想法,路線立刻明朗,那就是由名間濁水出發,經集集、水里,
轉入131道路,再經車埕後接上台21進入日月潭。這次放輕鬆一點,把這路線以兩天慢慢賞遊!

以前邵族是因逐鹿而來到日月潭,我們這次就逐水而往日月潭啦~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在交通接駁上,原本要搭火車到二水站出發,但出發前夕卻沒買到車票,只得改成一清早4+2到名間的集集線濁水站組車出發。會選在這裡,是因為出發往集集走152道路,可以很完整的走一趟綠色隧道,優美的公路風光,騎起來絕對過癮。

更重要的,Toby還沒來騎過,當然不能錯過。

10/19(六)一早,我們已經來到集集線濁水站附近,組好單車了.......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來吧,讓我們跟著火車的軌跡一起出發!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早上九點多進入綠色隧道,這裡不似台北陰天又是冷颼颼,
而是陽光普照加上溫度適中,超舒服。

騎在緩上下的公路上,微微涼風吹過,真叫人無法不愛上這條中部最負盛名的景觀公路。
沿途不時遇到三三兩兩早起的車友,大家雖不相識,但在共同擁有這段美景感動下都是相互打招呼微笑示意,很明顯的,單車是拉近人們心靈距離的好工具!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在綠色隧道看見對面有個小工廠,老闆正在製作古箏,另外架上還有一長排的吉他。
回想以前喜歡彈民謠吉他,但從未見過吉他的製作,
難得有機會,加上這次行程完全不趕,因此過了馬路跟老闆哈拉起來。

一聊之後才知道,由於都是純手工製作非常耗時,但這也是他們的堅持。
光是木材就需自然陰乾好長的時間(多少時間我一時忘記,但一年半載跑不掉),這樣做出來的琴,才能長長久久,而且時間越久音色越好。

我們進去時他正在替古箏上漆,用的是天然漆,需要上很多層,而且要在好天氣才能動工,
他解釋由於是天然漆,經過一段時間漆中的酵素與空氣結合,乾燥後具有防腐等質性,且多層上漆會產生自然光澤不矯揉,貝雕花質感才能顯現。

看了這些手工樂器半成品,耳際不免響起以前幾個好友聚在一起練琴的好時光.....

Morning has broken like the first morning
Black bird has spoken like the first bird
Praise for the singing
praise for the morning..............





「嘿,你在發甚麼呆.......走了啦!人家老闆要工作,我們別影響他吧。」

Toby看我似乎忘了神,開口催促繼續前進了。

「就是妳不愛聽我彈吉他,不然我一定會買一把來練練。」

認識Toby後發覺她並不愛聽吉他(大概是我彈太爛),後來忙著工作,
也就漸漸忘記喜歡彈吉他這回事,今天在這裡意外讓我想起以前的種種,
還真是有回到往日時光的感覺,想著想著也就做起夢了,哈!

告別親切的老闆,我們跨上單車回到現在,繼續我們的單車輕旅行。
------------------------------------------------------------
振聲吉他,石振聲、石玉忠
南投縣集集鎮草嶺巷13號之1
------------------------------------------------------------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過了集集隧道,開始要進入市區時,
看到旁邊是集集古窯遺跡「十三目仔窯」,「十三目仔窯」建於日治時期,在921大地震時毀損,後來以原有樣貌重建,這裡有許多店家,是過往遊客喜歡來訪的景點。

我們現在還沒餓,下午還要上山,背包目前也不便裝名產來增加重量,因此沒有停留逛店家,
但是Toby對紅磚煙囪旁邊陡上坡很有興趣,試騎了一下,直呼「好陡好陡喔!」

這角度回去真的可以用三角板量量看有多少度啦!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進到集集市區,依照慣例-往郊區小路走。

我們請教了一位當地朋友並參考集集鎮旅遊導覽地圖,先經過樹齡約七百多年的大樟樹,
然後在集集市區西北邊繞一圈,在綠蔭處處的小鎮街上拍了些美照,
等玩夠了,才逛往集集火車站。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很不巧集集火車站正在施工,而且這時已經十一點多,人潮也開始多了起來。
正打算離開時,眼尖的Toby發現路旁有攤古早味豆花,
雖然由濁水騎來都很輕鬆沒甚麼流汗,但吃吃在地的味道,絕對有益,
先個來一碗吧.........等等往水里有段爬坡,努力一點就可以消耗掉啦!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吃完豆花繼續往集集鎮北外圍走,兜了一圈回到主幹上,
在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旁小巷拍照時,Toby又發現了一個好物-看起很像是靈芝(註)耶~

我們在現場端詳了許久,實在看不出它的真假(最近假食品太多,搞得我們即使眼見都不太相信了)。算啦,別再混了,走吧......在摸下去騎到日月潭又要搞成夜騎就不好啦!

註:經車友少飛指點,這應該是 「松生擬層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俗稱「猴板凳」。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離開集集進入一段爬坡,
兩個人在集集大山下努力一陣子,大約二十分鐘後抵達水里市區,
在離開水里轉131道路往車埕前,因為會進市區,而且也已經十二點多,

該在這裡找個地方午餐補充一下才是。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我和Toby都是傳統市場控,因此進入水里街上一看到有市場,
二話不說就晃進去,小逛一圈後,在附近一家號稱50年老店的「謝」肉圓午餐,
吃完想拍個照,拿起相機時老闆娘馬上大方的擺出姿勢,哈!

隔天回到水里,我們還依照她的建議去吃二坪枝仔冰,
也因為第一天吃了肉圓,隔天前往二坪枝仔冰沿途發現水里賣肉圓的店家超多,
至於知名的「董」肉圓門前更是大排長龍,果真是水里最有特色的美食。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吃完肉圓,轉131道路往車埕啦!

車埕離水里事實上很近,也就是我們吃了肉圓都還沒消化,
十分鐘的路程就已經到了進入車埕車站的岔路口。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轉入岔路先是一段很彈跳的「破蛋坡」,

「破蛋坡」是131道路進入車埕時有一段大約60M的石磚道,
當初因車埕觀光客漸多,經常因過往車輛車速過快發生車禍而設置石磚降低車速,
但也讓居民購物返家時車上易碎物品因跳動而碎裂(例如雞蛋),因而得此名。

不過,這對於我們騎MTB而言實在是小兒科,
因為只要把前叉鎖定解除就OK,至於騎公路車的朋友來此,
反正只有60M,就忍耐一下囉~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在清末樟腦產業興起而逐漸形成聚落。到了日治時期,1912年為了運送蔗糖及兼營客運,開設了埔里至車埕間輕便鐵軌,也因置放許多輕便車輛而得名「車埕」。1919年起,為了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二水至外車埕間的輕便車鐵道拓建並匯入西部幹線,成為我們熟知的「集集線」鐵路,這裡即是此線的終點。

後來,於1960年代為了運送丹大林區的木材,車埕轉變為中部地區的最大木材加工及轉運站,因此整個小城就是木材村,遺有許多當初木業的設施與屋舍。時至今日,車埕的這些歷史過往,已經成為旅客來此賞遊緬懷過往的素材,更是以單車前往日月潭的最佳中繼站。

以上是蒐集有關車埕的資訊所改寫,雖然寫來有些冷冷沒溫度,
但到一個地方總要先有些了解才有機會迸出感動的火花,
況且我們第一次來,做功課是必要的。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進入車埕,對於第一次來此的我們,
不得不說這裡實在太棒了,有些超乎我們的想像,
或許是因為剛剛在集集車站因人潮和商家多,騎單車反而有些窒礙。

來到這裡,廣大的車站空間可以任人逛遊,感覺好很多,
我們將單車先置於旁逛了一會後,繼續往小山城逛去,
看看還有沒有更多的驚喜。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爬上一段旁邊有鑲著木板的坡道,板上是一幅幅此地鐵路畫家李明建先生的作品,
替這裡增添了許多藝文氣息。

我們在老街中鑽入小巷道,正有一點搞不清出方位時,
剛好有兩位小兄弟在住宅前遊玩,向前半開玩笑的問路:

「小朋友,往這小路過去,可以接到大路嗎?」

沒想到其中一位很有架式的當起解說員:

「往這邊去是鐵路畫家,過去可接到大路;往下面走是妳們要去的水池,繞過去就是火車站,這樣知道路嗎?」

經他說了兩次,我還真的對這裡幾個點清楚了起來,謝謝啦!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因伐木業衰落,車埕也因而沒落,
但卻又因鐵路旅遊興起、車埕納入日月潭風景區,

現在的老街意外成為旅人的最愛,也是單車客喜歡牽著單車漫步在高高低低的巷弄中,
和屋角的影子玩起捉迷藏遊戲的好地方。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逛到口有些渴,跟這位帶著墨鏡的美眉買一瓶冰的冷泡茶解渴,
看到我們騎車來,也是跟剛剛那位小朋友一樣熱心的幫我們解說導覽,
當聊到車埕最美是甚麼時刻時,她很驕傲地說:

「是晚上,當你們這些外地遊客都離開後,我們這裡就恢復平靜,水池(貯木池)那邊有打出燈光,整個池面好美好美,但這是我們當地人獨享的。」

聊了一會火車又進站,遊客多了起來,我們也準備往下一站出發啦......

對了,還沒去她說最美的貯木池走走咧,先繞過去看看再走吧!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啊,小兄弟,怎麼又遇到你呀?!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抵達貯木池眼前所見果然名不虛傳!

原本是貯放木材的水池,現在已經蛻變為一池優雅的碧水,
四周種植的楓香已經有些微秋意,等假以時日變了色,肯定讓這裡更添美麗色彩。

再度停下來牽著單車漫步在池邊,享受好一下清風拂面而過的悠閒後,
才依依不捨的跨上單車往日月潭出發。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沿131道路爬了一些高度,在空曠處往下望,
底下就是剛剛去過的山間小城-車埕,
以後要再去日月潭騎車,一定非走這邊不可,因為實在太讚了!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由車埕到日月潭這段我們設定為較積極的前進方式,因此再來這段就不再太多停留。

當爬升中,一個接一個水庫(明潭、明湖)經過身旁,我們還是忍不住要停下來讚嘆一番!

這裡實在和地圖上所見實在差很多;

在地圖上,這帶看起來沒有太多特色,這也是我們設定為積極前進路段的理由,
但是實際經過這兩座水庫,驚喜的不時停了下來拍照,或許是因被日月潭的盛名所掩蓋,
讓我們一直沒有注意到可以走這裡,這裡車輛相對於台21線少了許多,實在是太適合騎車了。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有了像是發現新大陸的興奮,
原本打算不要太晚到日月潭的意圖已經消失(沒辦法,我們總是習慣越騎越快,一不小心就會趕路),
沿途看到不錯的地方就停下來晃晃,我想,這樣才合乎一開始訂的輕旅行想法呀!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一慢下來,四周遭溪裡遊玩的朋友、路邊的飄香的野薑花,
甚至一長排凌亂中帶著一點點整齊的電線桿,都為我們行程添加些樂趣。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由於131道路是往魚池,但我們今天的目標是要到日月潭,
因此不須經過魚池,而是在中途要右轉往投66道路,
這條產業道路會經過孔明廟、中明社區(舊名田螺塢),沿途景觀非常棒,
更重要的是車比131道路少了許多,因此不僅是往日月潭的捷徑,更是一條可以慢慢騎香賞鄉野風光的好單車路線。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騎經這路線未免也太讚了吧?!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轉投66道路後很快就接上車水馬龍的台21線,沒多久抵達日月潭。

這時已經下午四點,看起來能見度不很好,
加上往今天的目標伊達邵沿途公路旁邊盡是「日月潭紅茶文化季」布旗,不只干擾視野也讓取景構圖障礙重重,因此不多拍也不多逛,先直接往伊達邵找住的地方吧!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挖咧,夕陽下潭面遊艇來來往往,實在熱鬧啊(這畫面還真的有點像艦隊分列式)!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夕陽西沉時刻來到日月潭,

湖光水色畔的旅人有悠閒有匆匆,
我們選擇了一種有速度的輕悠閒來此

並要在這裡和山水同眠一宿,
就是期盼以更多視角來感受在此的每一刻。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四點半抵達日月潭東岸的伊達邵,
住在最熱鬧的街上一家以前住過的旅館後,快速的梳洗完,
趕緊上街找吃的。

這次的主題是日月潭邵族,很自然在伊達邵的逐鹿市集-邵族歌舞展演場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雖然肚子已經餓的咕魯咕魯叫,但聽到裡面傳來免費的歌舞表演正要開始,
加上門口服務人員很親切的招呼(其實我對於免費很有戒心,尤其早年在觀光景區遇到的鏢客給我很不開心的印象,到現在還是影響我的直覺),決定先看一下再說了.......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坐定後,聽了主持人的生動誠懇的介紹,我的心開始放開傾聽,
並聽了感動人心的邵族耆老杵音、歌聲後,我轉頭對Toby輕點頭表示,
她知道我要說「我們來對地方了!」

因為我們發現

日月潭最動人的除了山明水秀,更重要的是尚有一群邵族的朋友,
默默的將他們的傳統文化竭盡所能於予保留甚至發揚光大,
這裡就是她(他)們跟大家傳達這個意念的場所。

在感動中,我試著將杵音和歌聲錄下一部分,
心裡對於這趟的影片紀錄已經有了構思,知道要如何表達及剪輯,
等回去後聯絡逐鹿市集得到同意後,就可以進行了!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表演的後段是邵族朋友找現場觀眾跳舞同樂,
我們已經餓到沒力氣動了,因此起身到逐鹿市集中的餐廳找吃的......

哈,沒想到逐鹿市集的餐廳就在潭邊,
能夠眼看著湖面亮晶晶的遊艇燈光,耳聽著展演場傳來的歌聲,
然後邊享用起邵族風味餐,這頓可能是我近日來吃得最好吃又最開心的一餐了。

吃飽後時間也不早了,在超商買些飲料和零食,
回到旅館打開電視消磨些時光,也想想明天的行程該怎麼安排才好。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隔天一早起床,看到天氣仍然能見度不很高,
加上因山頭阻擋陽光還沒出現,因此兩個人在旅館吃完早餐,
才牽著到伊達邵碼頭逛逛(以往經常是天剛亮就閃人,幾少在旅館吃早餐)。

不過雖然沒有陽光加持,但日月潭本身實在太美,
朦朧中水天沒了分界,看起來反而另有一番詩意,只可惜我文字不在行,
僅能透過鏡頭來詮釋看到的感動囉.........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以上都是在伊達邵碼頭附近看到的景象,
隨著陽光漸漸露出,色彩也逐漸明亮豐富起來,
碼頭也開始熱鬧啦.....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碼頭靠逐鹿市集後方有邵族留下的獨木舟、浮田、船屋等傳統生活上的工具,
對照碼頭另一頭一長排豪華的遊艇,真的會注意到這裡的朋友應該是無幾。

會逛到這裡,還是因昨天主持人提到岸邊有獨木舟可以觀賞,我們才知道有這些傳統工具存在著。
而且這時候逐鹿市集尚未營業,我們還是找了一會才循著浮動碼頭走到此呢!

遊客開始多了之後,也該是啟程探訪更多邵族的一切了。
要了解這裡最簡單的,就是除了多逛逛,也多問問當地的朋友囉~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在伊達邵碼頭周邊繞了一下,看到了日月潭教會,
也找到一個小公園,公園裡當然有邵族的圖騰等裝置,
但這些只是表面(我指圖騰等),也沒見到有相關導覽說明。

想起在功課時這裡的德化小學好像有些文物可以參觀,
雖然今天是假日,還是想去碰碰運氣......


由於德化國小在環潭公路另一側,
因此我們繞完靠碼頭這邊,要離開前找著可以到國小的入口,
可能是事先認為日月潭路很單純,因此大意沒先在地圖上看對方位,

所以,我們走錯路了。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我和Toby騎進一個以前來日月潭從未注意到的社區,
很妙的是,它入口牌樓是寫著:「Ita Thao 伊達邵」

這......昨天在底下(指靠碼頭那邊)是伊達邵,怎麼這裡又是伊達邵?!抱著滿腹疑問進入社區,看了入口附近一個怪手裝置藝術前的解說牌,漸漸的,大概知道這裡是甚麼地方了,我把上面部分文字轉寫上來:

邵族家園

1999.9.21 大地震災後重建紀念

邵族為台灣原住民,世居日月潭附近,擁有獨的文化、語言、祭儀與祖靈信仰。由於歷史因素,使得人口僅剩280餘人,大部分聚居於此(BRAWBAW)。921大地震後,未免族人遷徙流離,導致文化流失與種族滅絕,在民間熱心人士支助下,邵族人在這片祖先的土地上,以自己的勞動和信心建造家園。

原來,隱約有印象這裡是當初由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協助進行的邵族社區重建(知道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是後來查的),由當地直接取材,並且由在地邵族族人親手打造家園,重現一個深具邵族文化特色的聚落。

我們誤打誤撞,竟然有幸前來造訪,真是太好了,
套個後來一位邵族朋友對於我們的造訪,她有這樣說法:

「你們能來這邊,搞不好是祖靈的安排~」

或許吧,不然怎麼會因走錯路而來對地方呢?!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知道了這裡是哪後,本來繼續環日月潭的計畫擱一邊,
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多了解這裡才是。

進入部落,一家牆上掛著「先生媽」屋舍前有位男生和一位媽媽帶著可愛小朋友坐在門前,我們趨前打招呼,並請教了對這裡許多的疑問,手抱吉他姓「單」的男生,
耐心地回答問題,還表演了一段吉他演奏。當我問起另一位媽媽及牆上掛的「先生媽」牌匾時,單先生很驕傲的說:

「『先生媽』就是邵族的祭司,我是祭司的兒子,她是祭司的女兒,她抱的是祭司的孫子!」

難怪,他對這裡的一切如數家珍,看來我們問對人了。聊了好一陣子,對這裡已經有了基本認識與熟悉,才繼續在部落裡四處走看,也漸漸看見了感動。

這裡,真的是留著許多邵族傳統文化的點滴,
若是車友有來日月潭騎車,務必繞進來走走,您會很有收穫的。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邵族部落公有祭祀廣場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先生媽」是負責邵族主持祭祖儀式的女祭司,「先生」是邵語Shin Shin譯音,「媽」字是後閩南人加上的(祭祖儀式都由女性擔任),至於「先生」在日語、閩語是醫師、老師等尊稱(邵族與平地人、日本人很早以前就往來密切),因此稱為「先生媽」。

至於邵族與平地人往來密切,由部落裡建築也可以看見一些跡象。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這是當年南投縣政府興建的山地文化中心 留下的裝飾物件。

由於當時忘了請教單先生這是甚麼,回台北後因分享了在邵族看到的種種,
Facebook上很開心的加了一位邵族的朋友,因此特地發訊息給他,
請他幫我解惑而知道的。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這個部落對喜歡爬中級山的山友一定不陌生,
因為水社大山登山口是在部落裡。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門前貼的紅紙跟平地很像吧?!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由於仍然想要到德化國小走走,因此問了現已讀國中的同學,知道部落這邊有捷徑可以繞過去,
結果走階梯扛了一段,才看到小路已經結上黃布條禁止通過,只好放棄到德化國小的念頭。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另一位「先生媽」門前好精彩,許多木雕看得是我們目不轉睛。

對了,貓頭鷹是邵族一個美麗傳說的主角是吉祥物(註),
因此在這裡到處都可以看到貓頭鷹的圖騰、裝飾。



註:

在台灣,貓頭鷹是原住民布農族的送子鳥,也是嬰兒的守護神;邵族認為貓頭鷹是靈鳥,是吉祥的象徵;達悟族則認為是不吉利的象徵。

摘自維基百科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邵族長老的家。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差不多了,在這裡待了快一個小時,
不大的部落繞了好幾次,終於心滿意足地帶著對邵族新了解準備離開,
離開前再次向還在部落裡的單先生說聲再見後,

我們踏上昨日開始環日月潭另一半的旅程。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潭中央就是邵族祖靈所安息處的拉魯島。
(以前曾叫光華島,後來正名為以邵語:Lalu為名的「拉魯島」)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以單車環著日月潭,時刻都會感受到因就在湖水邊,
微風中總是帶著一種水的味道,而且聞得出是透徹清涼乾淨的水,
這是與台北河濱自行車道聞到的完全不同呀!

在河濱自行車道往往是聞到土味或是腥味,吸太大口,
有時還會頭暈呀@@.........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喔,不會吧!

日月潭已經夠美了,為何弄個這種船來煞風景咧......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來吧,離開公路往月潭自行車道啦!

這段是我上次來最喜愛的一段,當然要拉著Toby近來晃晃,
而且騎車總是要爬點坡出點汗才是。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月潭自行車道制高點附近有個眺望臺,可以俯瞰這個頭社盆地。

頭社盆地原本也是淺湖,後因為泥沙淤積成為泥炭土盆地,
據說人在田地上跳動,附近的地都會跟著晃動。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過了制高點下馬牽車走一段陡下坡後,來到人人稱讚的月牙灣,
對我而言,這趟來日月潭騎車,除了伊達邵是重點外,
其他地方都可以跳過,但是專屬於單車客的月牙灣絕對不容錯過。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對月牙灣的感想是這樣:

「如果沒有騎過這裡,請別跟我說曾在日月潭騎過單車。」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在月牙灣快樂的繞了一圈,順著自行車道指標來到向山遊客中心,
向山遊客中心特色就是建築與地景結合,是一處最近非常熱門的景點,
經常在Facebook看到車友分享這裡的照片,我們既然來到日月潭,當然也不該錯過。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由於規定單車不能進去,因此暫時將我們的單車躺放在草地上,
這裡這麼空曠,應該不會有人會大膽的牽走才對。

對了,簡單說一下,來此的單車有腳架全都停在草皮上
(現場沒看到有設置單車停放架及指示,只有警示牌寫著單車不能進入),
我們才將單車跟著放在旁邊。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今天是假日,來此遊玩的朋友好多喔!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來向山遊客中心拍照要練就「鬧中取靜」的功夫。

當四周圍都是鬧烘烘的遊客聊天、打卡時,
先大方地走向前開機等著,在人縫中突圍那瞬間就構好圖,然後毫不遲疑地按下快們,

一張張「鬧中取靜」的照片就能出爐了。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好啦,人太多了真的沒FU,還是回到自行車該走的路吧!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看到這些美麗景象,說日月潭是世界上最美的自行車道之一,絕對無庸置疑,
但若您跟我們一樣喜愛騎單車有貼地飛行般速度快感,
那請盡可能避開假日,或是早一點出發,否則即使少了陸客,

自行車道上仍然有許多到此旅遊的朋友,有時還會塞點車。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不然就是離開自行車道改行環潭公路,
雖然不能親水,但仍有不錯的景觀。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不過,若是來晚了,環潭公路會是車水馬龍,
而且許多汽車車速都頗快,有需要穿過馬路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例如,我們過了水社準備要離開日月潭,
到對面加油站上洗手間後,原本在非雙黃線區要過馬路,
但被進出的車輛逼得幾乎要違規穿越雙黃線,

而過往的汽車速度還是很快,
也只能耐心等了好久,好不容易才趁空檔牽著車跑回順向側。

因此,來這裡無論如何一定要多些耐心,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有了安全,才有機會享受好的旅遊品質!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好啦,順利過了馬路加速前進,
準備轉往台21,往魚池方向離開日月潭。

原本有考慮去魚池「三育基督學院」,
但這時已是正午,另外雲也已經起,光線不是很佳,
因此決定放棄前往,直接循昨天原路下山了。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由台21轉入投66,在孔明廟前有個阿伯在賣自己種的百香果。

他的百香果有兩個品種,看到我們,立刻拿了一個讓我們試吃,
一試後發覺幾乎是我們吃過最棒的一次,由於這時已經是要下山,而且都是下坡,
因此立刻買了一大袋分塞到兩個人的背包,

等回台北再來慢慢享用啦!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就這樣,背著好吃的百香果和兩日旅行得來的一身愉快,快樂滑下山往濁水前進。

回到濁水收好單車,在這裡吃過午餐已經是下午三點多,
上了高速公路開始進入塞車時刻,或許是騎單車慣了,總是愛往車少的地方鑽,
因此,一看到塞車,本能的在最近的交流道下高速公路,改成走車很少的西濱61號道路,

終於在夜幕低垂時刻回到台北家中,結束這次為時兩日的「單車逐鹿輕旅行」。

--------------------------------------------
不知您遊記看完,有想到影片紀錄的背景音樂是甚麼嗎?

請打開喇叭並切換為全螢幕,在Morning Has Broken音樂及邵族耆老杵音、歌聲陪伴下,
欣賞這次的影像紀錄,也請不吝給予指教喔!






末註:

本篇因有幾張照片是個人照片,不便於貼在01(這裡是公共論壇),
較完整的紀錄請移駕blog同步文章:

車埕、日月潭、伊達邵,單車逐鹿輕旅行。
2013-10-31 12:39 發佈
好棒的單車輕旅行~
三年前去騎過~繞過頭社~月牙灣尚未通車
有機會會再去一次~
月牙灣~期待
到水裡吃肉圓記得吃"董"肉圓~才是真正老字號

寫得真好

懂得尊重,才能看到美好

感謝你的分享
南投縣市的好山好水、湖光山色令人流連忘返,雖然去過好多次了也不厭倦。
謝謝您的分享文...

takemehome96 wrote:
過了制高點開始下馬牽...
(恕刪)


懂得享受人生真棒!

貓咪戰車 wrote:
到水裡吃肉圓記得吃"董"肉圓~才是真正老字號...(恕刪)

我們週日經過想吃,但是大排長龍~~

100年 wrote:
懂得尊重,才能看到美好

謝謝,喜歡您這句話!

laihummer wrote:
雖然去過好多次了也不厭倦

真的,我們還要去很多遍耶~

li9212 wrote:
懂得享受人生真棒!...(恕刪)

台灣.用騎的最美

takemehome96 wrote:
過了制高點開始下馬牽...(恕刪)



+5

這些個風景區,對我這住彰化的中部人可是熟悉不過的地方,
但要做的這般如此有深度廣度的遊程,那小的是想不出來的,
其實日月潭的伊達邵旁邊,還有一條路是往潭南部落,
約莫10幾公里路再加一點爬坡就會到,
那裡也是很具有原民風味,又沒有商業化的地方,






月牙灣我也有騎過這裡,所以小的也算曾在日月潭騎過單車.

jameslee599 wrote:
還有一條路是往潭南部落

這條規劃時有想要去,但後來為了環潭一周以及潭南是布農族部落,
所以留著以後走布農部落時看能不能串起來。

事實上後來整個偷懶,連有規畫在內的三育基督學院都沒去了

謝謝加分!



台灣.用騎的最美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