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台公路車Defy3
平常運動都是打球、慢跑跟重量訓練,接觸腳踏車之後,就把每周三次練跑減為二次,剩下一次就用來騎車,拿到K牌小折後的9月至10月間,就開始進行單車運動。
第一次騎車 新竹市區隨意行,距離約28km
第二次騎車 新竹市、竹東、芎林飛鳳山、竹北,距離約58km
第三次騎車 新竹市、寶山、峨眉、北埔、內灣、芎林、竹北,距離約90km
第四次騎車 關西、羅馬公路、石門水庫,距離約73km

漸漸的我覺得小折有他的極限,如果想騎更遠的距離更快的速度讓自己有氣力放盡的感覺,就必須換車,於是就更換了公路車,並且規畫了新竹到大甲以西濱與台一線為主作為首航路線,10月20的早晨就帶著期待的心情牽著她出門了!
從家裡出發到西濱騎了約5km,抵達西濱之後身體也稍微熱了,開始用正常速度去踩,不知道是快樂錶還是真的,速度始終在40km/h以上(APP顯示36km/h),平路最快速顯示為60km/h(APP顯示50km/h),下坡路段最速為75km/h(APP顯示為65km/h),也不知道錶是不是壞了還是設定錯誤......



很快的就離開西濱回到台一線,到了苑裡車站,在這邊稍事歇息,也不覺得累,看來公路車在平路真的騎的很輕鬆,於是內心開始盤算下次要去挑戰爬坡的路線!


接著,很平順的轉眼間已經快到今天設定的目標:大甲!只花了2小時30分


到大甲,當然就要到當地的標的:鎮瀾宮,我也準備要在那午餐


到鎮瀾宮周圍繞了一圈,就在路邊找了一家小吃攤午餐,過去的我看到單車客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可以踩著一台速度這麼慢又累的交通工具到處跑,曾幾何時自己也是一身車衣車褲,坐在路邊顧著車子吃東西


吃飽後我悠哉的在大甲晃,準備從外環道往北回新竹,沒想到我犯了很嚴重的錯誤,那就是...風

下午2點多,我一出大甲外環道就暗叫不妙,因為風勢超強,而且陣風不間斷,我知道我錯估了形勢,在7-11等了約10分鐘,風勢仍然不止,沒辦法,只能跟它拼了,我就開始奮力的踩,但是風勢越吹越強,我頂著逆風以時速20km/h的速度奮勇向前


終於,我騎到白沙屯7-11的時候已經下午快5點了,我踩了2個多小時才從大甲踩到白沙屯.....,天啊!我要騎到甚麼時候啊!而且,在逆風中持續不停的猛踩2個多小時結果,讓我有點虛脫,沒想到首航就這麼硬....,但是只能繼續騎了,我踩著我的DEFY3繼續破風前進,體力也一點一滴的消失,時速降到18、17、16、15.....14,遇到上坡就剩下12km/h,整個龜速,下坡也必須踩,不然速度也只有13、14,猛踩才能有20出頭,就這樣回程的70多km都在逆風中前進,我騎了5個小時多快6小時

終於,晚上8點我回到了家,均速從去程的40km/h,回程平均變成18m/h,慘烈狀況可見一般,而手機APP也當在頭份的133km就沒有再動過了


回家之後把車擦完,洗澡好躺在床上有種虛脫的感覺,逆風中猛踩5小時雖然說很硬,不過這種虛脫感或許才是我要的,就像同事所說的一樣我有自虐傾向,第一次騎公路車就騎了150km,不過真的很爽


公路車首航:
距離 133km(APP還我當機沒算到的17km啊

時間 7小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