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校長道別後,我們又回到六盤山前的隊伍。有位很神祕的先生他姓黃,大家素未謀面但卻在吐魯番就一直保持密切的聯繫,所以我們送走校長後的最重要任務就是要與他會合。跟著他提供的地址走,我們離開市中心來到一個看起來像新竹科學園區的地方。
有趣的是看看路牌我們正走在"阿里山街",而向左轉可以通到"澎湖路",向右轉則通往"澄清湖路",每個名稱都如此熟悉卻擺在讓人陌生的地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實在好奇這些名稱對於烏魯木齊人又代表甚麼特別的含意?
在靠近預定地時路邊開始有輛車子就一直跟著,我們向左他也跟著向左,我們右轉他也跟著右轉。直到他加速開到我們身邊搖下車窗,突然有個人竄出了車窗拿著一個有管狀的器材瞄準我們,就像諜報片情節真實上演!
看清車身上寫著"公益電影"幾個字,而那人手上拿的器材是一台攝影機,怎麼會有人突然跑來想拍我們,是來拍紀錄片呢?還是來監視我們的呢?該不會是幾次進出拍出所惹出是來了?所有答案在抵達一棟外型像個凸字又十分前衛的建築後都有了解答。
這位姓黃的先生是烏魯木齊開發區的書記,也是協助我們這次活動基金會高執行長介紹的。而黃書記知道我們會經過烏魯木齊也特別響應活動,要在開發區管理中心旁預留了空地要與我們一同種樹,連要種甚麼樹也都幫我們準備好了!
經過十多天艱困的大戈壁灘,雖然有綠洲但生長環境也都相對惡劣。在烏魯木齊這裡種了兩株長枝榆,對我們來說意義格外重大,這將是我們重新出發,讓綠色騎跡繼續向西方延伸的一個新起點!
種樹現場搞得像新建案的開土儀式一樣熱鬧,剛剛一路跟拍的也是黃書記安排的記者,除了記錄我們活動外也做了一個專訪。黃書記還幫我們每個人都準備了兩樣東西,一個是鑲有很多閃亮裝飾維族的小帽,以及一把維族人傳統樂器"東不拉",這些不光是代表著新疆的紀念品,更為我們深刻烙印下新疆人情味!
住宿部分已經幫我們安排好在市中心的一家商務旅館,有地方官員協助不但住得舒服,更不用擔心公安上門來找碴。
晚餐副書記招待我們吃新疆全餐,餐桌上全是我們一路上熟悉的菜餚,有五種不同配料讓我們品嘗的拌麵為主餐,再配上烤肉以及大盤雞來吃。搞了老半天從山西以來就看到的大盤雞,竟然是出自新疆而非山西,今天終於有機會品嘗了,實在太過癮了!
副書記告訴我們開發區發展的現況,剛聽他點名的數家全球五百大企業都已經進駐正在建廠,就覺得烏魯木齊的前景實在太驚人了,已經不再只是大陸西部大城而是放眼中亞的經貿重鎮。
餐桌上大家吃著美食也跟著閒話家常。副書記最後竟然把話題轉到我們最不願意碰觸的政治問題,雖然說來說去幾乎都是老生常談,我們只能用比較中立的字眼來迴避尖銳的問題。但副書記最後說道:『黨對於台灣問題已經明確排好時程了,在近年內便會有個了結,就請各位拭目以待!』。表情只能傻笑但心裡卻格外震撼,先不論是否為真,但以近幾年來大陸崛起的態勢來看,如果台灣再不努力,被解放相信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我們已經開始分享俄羅斯的故事: http://goo.gl/yj9PL
中國、哈薩克、俄羅斯、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瑞士、義大利、梵諦岡,210天,16332.6公里的故事與您分享: http://goo.gl/HQnRt

關於我們想做的事
綠色騎跡是一個費時7個月,橫跨歐亞大陸13國,16,336.2公里的單車旅行。騎單車並邀請當地人一起多種樹,已經完成335棵樹在我們經過的路上,希望透過這個活動來呼籲更多人來重視環境變遷的問題。我們也將後透過文字來分享這趟旅行的所見所聞與感動,也希望大家能一起來做環保護地球!
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