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兩次一日北進(三峽經北橫至武嶺)與一日西東進(埔里至武嶺下滑太魯閣折返至武嶺)皆順利完成後我們的活動策畫人-小曾又興起48H來個二日三進武嶺的挑戰活動,想試試我們在補給各方面都完備之下能否完成這終極挑戰呢?其實這48H要完成這三進的活動除了要有好的體力之外,貫徹到底的意志力也是相當重要的.且隊友間的騎乘實力也不能相差太多,否則很容易會栽在等待隊友的過程中.所以本次只有四位隊友參與此次活動,且我們皆順利通過前兩次的考驗.若說頭一次是段考,第二次是期中考,那這一次就是攸關是否會被當掉重修的期末考了!

既然活動已構想完畢,接下來當然就是先來個沙盤推演與行程規劃囉.有了前兩次的經驗要規劃第三次對我們而言並不困難,只差在於三進的順序要如何排列才能夠很順利的完成才是重點.每個方向都有其難易度,不過此次的北進我們打算採一般正規的騎法-從宜蘭縣大同鄉的棲蘭出發,再來考慮從哪一邊起頭最能幫助我們順利完成挑戰.以下是三個方向的總里程及總爬坡:
北進出發總里程為387.9KM,總爬坡為24140公尺
東進出發總里程為417.2KM,總爬坡為19220公尺
西進出發總里程為503KM,總爬升為25310公尺
里程數與爬坡都算出來了,考量到我們會由小曾開車連同人車一同載往出發點,這出發點的選擇也是挺重要的;因為完成後還是得回到出發點把車給開回家去.
以下是隊友Evan在大夥集思廣意討論下的計畫:
星期五下午出發.車安頓好後,找個地方休息.
1. 棲蘭 並不是很方便的地方. 卻是我們出發和結束的地方.(所以想放一台車)兩台車同上大禹嶺,放好一台再坐車下來.
2. 北進出發的時間. 和所需的時間. 會影響東西進的行程.
3. 東進的補給.
4. 這季節 天氣溫差很大. 白天20度左右.晚上4度左右. 保暖問題.
5. 若天氣不允許. 路倒也不可能.一天可以勉強硬撐, 適合地點休息 ?
6. 武嶺不放車 . 棲蘭一台 (是我們布置用車及第一晚短暫休息用)出發的時間若預計北進要騎13小時的話,出發時間要抓好(假使11/10早上4點出發(我以你們上次北進時間換算),到了武嶺5點再下滑太魯閣,預計在大禹嶺 7點 吃晚餐休息.夜騎下滑太魯閣,所以燈要很亮(預計5小時以上夜路),晚上12點以前到樓牌.就直接找地方小睡一下.夜騎東進.再到大禹嶺大休息吃早餐.(預計8點天亮到),東進攻武嶺白天,下滑吃飯到埔里下午3點.休息再往上攻西進武嶺 7.5小時,晚上11點再度到武嶺11/11.可能又要多一天.不如找個住宿睡一晚,隔天一大早返北.
7. 大禹嶺放一台車 (因為放武嶺不適合, 完成就離開) (大禹嶺車內包括 保暖外套 小棉被 替換衣物 預計東進上來 小睡一下)(撤退用) (車上放補給品及早餐 消夜) 至少下滑可藏瓦斯罐+熱食(東進路段)(北進時不用背 放車上)
8. 至於補給點, 我們有夜騎東進的經驗, 所以比照辦理. 這次我想改成熱食..
9. 西進補幾點,昆陽或鳶峰有水的地方.
10.把瓦斯罐(半罐我有3罐)利用下滑時帶下.沒用完就算了.所以我只背爐子鍋子.食物(大家背)以輕便為主.如泡麵 馬鈴薯泥包 濃湯 包等不要像上次的花生罐(太重).
若反過推演. 出發的時間若預計北進要騎13小時的話,出發時間要抓好(假使11/10早上4點出發(我以你們上次北進時間換算),到了武嶺下午5點,,下滑吃飯到埔里晚上10點,休息出發再上武嶺,7.5小時天亮到武嶺7點.下滑大禹嶺9點吃早餐休息.下午2點到牌樓,又等同我們上次的東進, 會提早晚上10點到大禹嶺,2小時牽車攻頂.
北進後再東進再西進 夜路較長 吃飯和休息都在白天
北進後再西進再東進 夜路較短 吃飯和休息都在晚上 所需時間較長一點
先東進 若早上8點出發 7小時到大禹嶺,2小時上武嶺. 晚上6點到. 下滑吃飯到埔里晚上11點,休息上武嶺.早上7點到武嶺.下滑到大禹嶺9點吃早餐.下滑棲蘭7小時(梨山午餐),下午4點折返,南山晚餐,到大禹嶺6點天亮8點到武嶺. 剛好48H. (不可能的任務)
另外先西進 更不可能再48H內完成
所以我們只有一條路而已..

Evan過去曾是百岳登山好手,爬過的百岳有三十五座,對於高山地形的氣候變化比任何人都還要瞭解,後來因膝蓋問題不得不放棄挑戰百岳活動而改騎單車.他提出的建議及行程規劃對本次活動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後來我們也做了些細微的修改並採用了最後他所提出的那一條路,那就是北進-->東進--,西進.考量到隊友上班無法請多天假的情形下,我們決定於11/9晚上下班後八點於國父紀念館附近的逸仙路集合出發,這邊集合出發的好處是離小曾家很近且要上國道五號到宜蘭也很快.

為了能盡早抵達棲蘭好讓大夥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到了集合時間趕緊把車子前輪拆解一一放上車.小曾這部車在前次的一日西東進武嶺也曾搭載我們完成任務,較為辛苦的是小曾,他要
開車還得跟我們一同創造歷史,在精神與體力方面的負擔自然比起我們更加重大.
就在大夥七手八腳把車子弄上車後,趕緊找位路人幫我們拍下出發前的合照,以做為日後的見證.

合影後開始上路,此刻為20:08,大夥的動作還算頗為迅速.拜雪隧通車之故,現在從台北到宜蘭只要短短的一個多鐘頭即可抵達.不過這是非假日才有可能的事.

到了羅東下交流道後算算時間還早,就在要往目的地的方向沿途尋找店家先補充點能量以應付這接下來的北進行程.就在羅東的市區找到了一家賣甜點飲品的店家,這店家門口還貼出被某電視節目採訪過,想必應該不錯吃才是.我們就坐下來點了店家的綜合湯圓,送上湯圓後也請老闆幫我們拍照.這家的湯圓吃下口的感覺還真不賴,有古早味的感覺,吃完後準備繼續上路,此刻為21:25.


我們從羅東交流道下來要往棲蘭最快的方式就是取道三星經泰雅大橋直達台七甲,路經三星時有隊友提議去吃當地有名的卜肉,不過三星這地方也算是鄉下地方,晚上八點過後路上行人不多,店家應該也早早打烊了.果不其然經過店家門口都已關門了,看來只好等有機會再來一嚐宿願囉~不過該補給的東西還是得先準備好,行經便利商店就入內搜刮一番.三星再過去往大同鄉的方向已經沒啥便利商店了.由於百韜橋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停車點,我們就把車再往內開一小段距離找到一個較開闊的路邊停好車此刻為22:00左右,距離我們預定的出發時間還有兩個鐘頭,趕緊充分利用這短短的兩個鐘頭補眠.說是補眠但能真正入眠也不太可能,這路段是往來台北與南山,武陵農場必經之路.雖是晚上10點了,但來來往往的車輛還是不少,再加上是周末前最後一個上班日.很多人應該會利用這時間外出旅遊.

我們就在11:30醒來後把車卸下,大夥開始把自己該帶的東西準備好,除了山哥本身那不怕冷的優異體質外我們每個人都背了個背包,裡面都裝了行動糧及禦寒衣物,Evan果然是很有經驗的登山老手,他把高山用到的汽化爐也給帶來了,就在我們將單車卸下的同時他已經燒好開水讓大家享用熱騰騰的泡麵,算是給五臟廟做最後一次的能量補充.

吃完泡麵後仰頭一望滿天星斗,這在都市生活的我們簡直是很難遇見的景像.這幾次的挑戰活動老天爺都很幫忙給了我們絕佳的氣候條件,我想氣候因素也是影響活動成敗的重要關鍵之一.山哥也把他代理的一種叫肌內布的產品帶來分享給大家使用,這產品據用過的小曾說有他的功效,我就剪了兩段貼在曾經發作過ITBS(註)的右腿膝蓋外側,左腿也一併貼上以防萬一.Evan也細心的買了幾瓶蠻牛要給大家提神,不過後來只有小曾喝下.


該準備的都準備完成後就踏上踏板往反方向滑下去,百韜橋才是我們預定的出發點.到了出發點拍完合照後已經是11/10 00:23分了雖有點小delay,但還不至於差太多.


有了一日北進武嶺的經驗,得知從這邊到武陵農場至少得花上六個鐘頭,所以預計抵達武陵農場將是清晨6:00左右.台七甲這段路自從颱風肆虐過後柔腸寸斷,上次走過一次已知道它的路況;沒想到這次再走還是一樣的爛,有些路段鋪設鐵板,若不小心騎乘很容易就發生打滑摔車的情形.也有些路段沒鋪設柏油,路面起伏就像是在off road一樣.總之台七甲從頭到尾都得小心翼翼通過才是.另一個更重要的裝備是車燈,除了車燈我們也都準備了頭燈來應付這險惡的路段.騎過這段路的車友大概都知道從百韜橋到南山甚至到思源啞口都是一路上坡,其中的南山路段雖然看來不是那麼陡峭,但每個陡坡也都有5%~7%以上的坡度;實際上騎來覺得備感吃力.南山之前的村落不時有農家眷養的犬隻發出狂吠聲,算是給這寂靜的暗夜帶來一些熱鬧的樂章.就在我們出發前幾天剛好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這代表冬天已經正式報到.雖還沒有真正冬天的感覺,但白天與黑夜的溫差也是越來越大.



在出發前就已知道這段在梨山之前的路段是沒啥商家的,就算有也是早早打烊.所以我們都盡可能把該準備的準備好,才不至於有斷糧缺水之苦,但漫漫長路還是會碰到該碰到的狀況,原本預定到武陵農場前的勝光派出所想進去補個水休息一下.但到了勝光派出所燈火通明,此刻已經是清晨五點.可是大門深鎖按了半天門鈴也沒半個警察回應.心想若有啥緊急事件發生,這附近的居民該如何處置?只好拍個照悻悻然離去尋找下個補水點.

幸好老天還是眷顧我們的.就在離開派出所不遠處來到了一處工寮,停下來進門打聲招呼.剛好有工頭及其夥伴已經起床用完早餐準備上工.工頭很好心的燒了一大壺開水讓我們沖泡Evan為大家準備的隨身包咖啡,能在這寒冷的氣溫中喝下這暖呼呼的咖啡真是一大享受啊.



邊喝咖啡邊與工頭閒聊開來,從他口中得知他們是受雇於政府林道標案的雇主,工頭本身是阿美族原住民,但說得一口道地的台語,不明說身分還真以為他是本土的台灣人.這位工頭有個響亮的外號叫"康丁";沒錯,就是跟那位不久前才與世長辭的台語演員同名.他們工作的地點遍布台中,南投,花蓮等地,可說是浪跡天崖.後來又聊到先前在勝光派出所遇到的情形,他也一臉不屑的認為一大清早找不到他們是很正常的事,要我們別抱太大的期望.過一會兒看看時間也不早了,該起身繼續趕行程,在離去之前很高興的請工頭與夥伴跟大家拍張合照並感謝他們的熱情款待!

一踏出工寮門口看看碼表上顯示的溫度竟是只有4度而已,心想這兩千多公尺的海拔都只有4度而已,那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不就接近零度了嗎?還好這地方沒刮啥風否則可能會感到更冷.


啟程騎了一段距離在5:57來到了武陵農場入口處,這時間跟我們預定的時間很接近.在武陵農場入口處對面有家武陵商店,本想說可進去泡個麵填飽一下肚子,但可能時間還早商店尚未營業,只好拍個照繼續上路.


接下來的行程會經過環山部落直抵梨山,武陵農場的里程為台七甲53K,梨山是台七甲終點其里程為73.8K.這20.8K的里程說長不長說短也沒很短,邊騎邊欣賞風景拍照一下子就到了.老實說從武陵農場經環山部落到梨山這段路沿途的風景也不輸其他風景區,是個可以讓人放慢腳步優閒體會的好地方.


對面山頭一景,日出不久的山頭飄著雲真是漂亮!

可惜用的是定焦鏡無法將遠景拉近.




隊友也拍下這美景.






農田一景

山谷下的住家歷歷在目

我的戰馬

山谷下的溪流

拍下隊友身影


往回拍來時路

台七甲線終點,往左上去即是梨山了


從梨山拍下對面的山景

即將重新開放的梨山賓館

在梨山賓館前幫隊友留影
到了梨山也將近8點,剛好是早餐時間.我們一行人就在即將重新開放的梨山賓館前拍個照後趕緊去梨山最熱鬧的街道中用餐.小曾在用完餐後發現雜貨店家的對面有個斜坡剛好有太陽直射,可以讓大夥去那邊路倒休息補個眠.我在雜貨店買了付禦寒手套後也到對面迅速躺平,這高海拔陽光下的日光浴還真是通體舒暢啊!難怪剛到這裡看到路邊的狗兒也懂得利用這溫暖的陽光.

拍到漂亮的光芒,但一條電線破壞畫面


換個角度再拍,還是沒避開電線

終於避開電線了,對面的斜坡正是我們要休息的地方

Evan的戰馬

小曾跟山哥已經躺平了
休息了約20分鐘後是該起身趕路了,吃完山哥請的當地紅柿後精神為之一振跨上戰馬往台八線88K處集合.到了88K處大夥開始跟888里程牌合拍,跳躍照,獨照,合照樣樣來,拍得不亦樂乎.




小曾的獨照

跟小曾借小腳架來個大合照
拍完後繼續往大禹嶺邁進,從這裡到大禹嶺約有30公里,其中有一段不短的長下坡和一小段的陡坡.看著路邊的里程牌越來越接近台八線112K大禹嶺,突然想到今天正是2012太魯閣登山王挑戰賽比賽日,也許在我們抵達時可以遇上參賽的選手來個適時躬逢其盛.

國家風景區基石

小曾

Evan

隧道口等綠燈才剛停下就轉成綠燈,匆匆拍下手震了

到了合歡山隧道口停等一下綠燈後馬上通過隧道,過了隧道後陽光普照真是比賽的好日子.看了看手表時間為11:15,算一算比賽是早上6:30開始,也許可以遇到後段班的選手通過.到了大禹嶺往武嶺的爬坡路口停下後果然有不少選手陸續通過,此刻的我們也當起啦啦隊幫忙加油吶喊並拍下眾選手奮戰的英姿.休息一會兒我們決定先上到武嶺完成北進後待重返這裡再去用餐.




啥?除了水壺工外還有吉他工真是太猛了!


天堂路入口留影
從大禹嶺往武嶺這短短的九公里在單車界素有天堂路之稱,沿途的高山景致非常漂亮之外,從海拔2565到3275平均坡度7.8%的陡坡也是讓多數的車友都得下馬牽車的路段,不過在牽車而行的時候就當作是欣賞風景好了,心情上也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除了這要命的陡坡到了小風口也是另一考驗,小風口顧名思義就是風很大的意思,類似啥啞口之類的.雖然太陽直射溫度也不是很低,但狂風陣陣吹來還是會讓人直打哆嗦.所幸只是一個短短的路程咬牙一撐就過了.現在也才體認到平常固定在觀音山練車的我碰上上坡加逆風和這邊的狀況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選手們一個個通過這天堂路的考驗



這途中會經過小風口服務區,那是我們本次活動會停留時間稍長的地方.若有注意中央氣象局網站的人大概知道它有個即時影像可讓網友透過它來觀看當地的景物,山哥特別為了這次的活動訂製了一塊大布條上面寫著"三進武嶺大滿貫 STM山鐵馬車隊"準備在鏡頭前留下見證並趁機做一次免費的宣傳.這在我們前次一日西東進時有玩過,只不過當時沒想到這些,單純鏡頭前留念而已.與狂風跟陡坡奮戰過後我們終於來到服務區了,今天算是假日遊客不少,拍完照休息一會後山哥拿出大布條吆喝大夥往鏡頭前集合.要在鏡頭前留下倩影也是需先做點功課的哦,這鏡頭並非固定式的,所以選定好地點後必須至少暫留三分鐘才會有完整影像被記錄下來.還好當下的氣溫不是很低,站個三分鐘還不至於很冷.完成留影任務後繼續未完成的挑戰,這邊到武嶺剛好是一半的路程,武嶺前一公里連續陡坡還等著我們去克服.
北進完成,小風口服務區前鏡頭留影


這天氣及能見度真是好到不像話

小風口服務區前的鏡頭






最後來到了武嶺,由於有比賽的關係熱鬧無比,先上武嶺小牌樓拿出大布條留下北進完成紀念照.







接著看到登山王的頒獎台在對面停車場一角.趕緊上前去大拍特拍一番.










拍夠了後看看時間也不早了準備下山去用餐,就在此時神通廣大的小曾幫我們找到了一個下山節省體力的絕佳方案.停車場有一中型巴士是等會要搭載工作人員回到花蓮,經過小曾的洽談司機先生同意讓我們搭便車.但在回去前還得先到昆陽停車場載送另幾位工作人員,我們就跟著下去.到了昆陽司機先生要我們一起去用餐,這餐點是供應給工作人員吃的,不過還剩蠻多的.所以我們也真是幸運,除了搭便車外還額外賺到一頓午餐.用完餐後準備回到花蓮,這一趟下到花蓮就算開車也得花上三四個鐘頭的時間,正好趁此機會好好養精蓄銳.



下太魯閣途中透過車窗拍到的雲海

此刻太陽即將下山
就在蜿蜒山路行駛一陣後來到了太魯閣牌樓處,我們就在這邊下車,越過馬路到對面唯一的一間小七領取出發前寄送的換洗衣物.小曾與Evan都已收到包裹,唯獨山哥的還沒寄到,我是連同山哥的一起寄送.這下可好別想換了.只好到隔壁的加油站洗手間做一些簡單的梳洗.梳洗完畢用完餐後已經是晚上7:30了,是該開始東進行程了.

太魯閣牌樓處唯一的一間超商

用完餐後小曾與山哥藉機休息一下
照往例先騎到太魯閣牌樓前留下見證照,不過夜色太黑光線不足,只透過小曾的攝影機幫大家留下動態的畫面做為日後剪輯之用.夜騎太魯閣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前次的西東進武嶺也是如此,差別在於上次人數較多.後面的路程還很長,小曾要大家盡量別衝太快保持一固定的速度前進即可,以免最後階段體力提前耗盡就麻煩了.按照計畫天祥是下一個可休息較久的地方,選天祥的原因是氣溫適中,夜間的天祥寂靜無比這對需要好好休息的我們更是重要.太魯閣是延著山勢開墾出來的;一路下來大大小小隧道很多.除了隧道中有照明之外,絕大部分的路段都是漆黑一片.東進的路程大都是緩坡,沿途只有我們規律的踏板聲還有一些蟲鳴聲.

來到天祥後各自找了塊舒適的大理石椅迅速躺平,好好補充睡眠.在天祥之後隨著海拔越來越高氣溫也將之越低,想要隨時找到適合的地點休息不是那麼容易.休息夠了繼續上路看看天空似乎沒有滿天星斗,也許天候不佳可能是被雲層罩住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後面的路途中還是看到了眾星雲集的壯麗景觀,這代表我們此刻正是在雲海的底層遊走.山中氣候就是如此,夜間氣溫降低雲層會往山谷裡下降,等白天陽光照射後氣溫變高雲層自然又往上飄了.

小曾於天祥留影
到了洛韶經過一座建築物,本想在其門口打地鋪休息一下.就在尋覓地點之時門內有人出現,表明來意後得知我們有些愚蠢的壯舉後當場邀我們入內好好休息,這建物是洛韶工務段的辦公室,目前由黃先生留守.建物裡面算是寬敞,一樓應是交誼廳,除了舒適的沙發還有電視跟桌球桌.二樓還有飲水機可讓我們補充水分,真是感謝老天再次的眷顧啊!室內外溫差蠻大的,若我們在門口休息肯定無法完全放鬆筋骨.
喝完Evan為大家準備的濃湯隨手包,就在沙發上休息個20分鐘,休息過後與黃先生短暫聊了一會瞭解到他本身也是單車愛好者,他們也有一個車隊,閒暇之餘也會參與單車活動.為了不耽擱他休息時間,我們就在與他合影後拜別上路.這一短暫的休息也讓我們恢復了些元氣,足足可以再撐好一段時間.隨著路途的增加再加上夜間實在看不到啥景觀伴隨雙腳似乎無意識的踩踏著;瞌睡蟲很快來襲,想要找適合的點路倒休息實在很難.只好喝喝水拿起東西咀嚼勉強撐下去.撐了一陣後來到一個商家,還好還沒打烊.小曾跟山哥點了碗泡麵補充一下體力,Evan只喝了罐飲料,而我看到滿天星斗就忘卻了疲憊的身軀,拿了張椅子把相機放上拉高ISO曝個30秒還真被我給捕捉下來了,相機拍到的星星要比我肉眼看到的更多,真是覺得不虛此行.不過犧牲休息時間也種下了最後西進殘念的下場.



商店外拍下的星空照
看著路邊的里程數一公里一公里減少,原本與我們同高的細長下弦月也越爬越高了,眼皮也跟著沉重了起來,不久後新白楊到了,這也是個適合休息的好地方,只不過難得離家百里來此一趟的我不肯輕易放過這繁星齊聚的天空,為了搭配地景跟小曾借了小腳架喬了半天才拍到一張不甚滿意的帶景星空照,就這樣我又錯失了補眠之機會,真是魚熊掌不可兼得啊!

地面景物補光不夠有些遺憾

新白楊石碑搭配星空

這高海拔低溫環境下只有山哥那強健的體魄可以這樣睡

清晨4:54來到了碧綠神木,路旁有個原木搭建的小涼亭,裡面的四張木椅剛好可以容納我們各據一方再次補眠.拿出上次西東進沒用到的大鋁箔禦寒紙,把身體包裹起來,這招是Evan想到的,若不是冷風陣陣其實保暖效果不輸睡袋.

就在好眠正酣時突然Evan大叫一聲,以為發生啥事,原來是我們睡得有些久了,怕大家失溫趕緊要大家起身繼續上路.漸漸的天空已經有些微亮,也即將再度回到大禹嶺,到了接近觀原處往路邊山谷一望雲海翻湧,真是壯觀!大家放慢腳步拿起相機趕緊捕捉這都市難得一見的景色.








手震造成的特殊效果


就這樣我們深怕遺漏了任何一個精彩畫面般沿途從有雲海拍到看不到雲海為止,原本還想拍日出映雲海那一刻,無奈等到六點十多分還是不見太陽露出頭來,只好放棄繼續前行.從觀原到大禹嶺這段路沿線都是高大松柏類的樹種,一大清早路上沒啥車子空氣清新,騎著單車大口吸著大自然的芬多精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這是嗅覺上的享受.路旁陽光穿透樹影灑落在這浪漫公路搭配上小曾的背影,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這是視覺上的享受.若非趕路還真想在此多停留一會.








山上商家起的早,也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在這高山峻嶺中有早餐可吃,說是早餐其實還是最方便的泡麵,無魚蝦也好,只要能填飽肚子帶來能量都OK.


用完早餐已經將近八點,又回到熟悉的大禹嶺入口處,山哥為了這次的挑戰刻意在前兩周都去騎長程來累積實力,看的出來他要的效果達到了,一路下來都是他在前面不像之前的西東進會落後,騎車這東西真的就是如此,讓你的身體習慣某種強度後,自身的肌耐力與實力就會大增.就在往武嶺前進的路上瞌睡蟲又再度來襲,邊騎邊牽的情形下有幾度還差點在路邊站著就睡著了,這果然是先前犧牲休息時間所換來的代價,Evan跟我說他的小腿似乎也出了點狀況,他的小腿是在出發前幾天練跑所引起的,我們一直很擔心他的狀況能否完成這次挑戰,不過他能撐到現在也算很不簡單了.小曾也說他發作過兩次的ITBS似乎有隱隱作痛的跡象,看來目前為止只有山哥的狀況最好.
我們決定先到小風口服務區再看是否要繼續完成西進的挑戰?陽光帶來溫暖同時也讓瞌睡蟲更加肆虐,這暖陽只會讓我更想席地而眠,想睡的心同時也拖緩了我踩踏的頻率,等我上到服務區時他們三人早已停好車子入內休息了.

透過墨鏡反射的服務區一景

服務區入口處

服務區對面的停車場
山哥再度拿起大布條站到鏡頭前留影,我則是撐著想睡的眼皮拿著相機幫他們留下這歷史的一刻.拍完後小曾跟山哥述說我們三個的狀況已不適合再撐下去了,只好獨留山哥來完成最後西進的挑戰.看來有外星人首腦稱號的山哥一點也看不出倦容,只是他也替大夥的殘念感到惋惜.若非惱人的睡意強襲心頭,我其實還是想跟山哥完成這最後階段的挑戰,但想想從武嶺下滑至埔里是一路的長下坡,現在睡意又正濃,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別冒險.路永遠都在,這次沒完成改天再來.
東進完成,小風口服務區前鏡頭留影
山哥離去後我們三人停好車便進到二樓展覽室靠窗而眠,這一睡大約睡了兩個鐘頭,起身後回到大禹嶺的餐廳享用午餐,用完餐後便長驅直下太魯閣到新城車站搭火車到羅東再取車回家.就在回程的途中小曾打給山哥得知他已順利完成西進挑戰,此刻已是晚上10:20左右,我們莫不為他高興.老實說山哥一個人要完成西進除要耐住無聊寂寞還得跟天候對抗,他能順利完成真得很不容易,也算雪了前幾次的殘念之恨.


最終完整版影片(由小曾精心製作)
後記:雖然我們三個最後以殘念收場,但山哥奮戰完成後讓我們學習到只要抱著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一定可以完成48H三進武嶺這不可能的任務,套句最近聽到的一句廣告詞:"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與眾車友共勉之.
*註:髂脛束症候群(ITBS,又稱為跑者膝)所謂髂脛束是一條從股骨上髁沿著大腿股外側連結到膝蓋下方,類似韌帶的結構.髂脛束症候群的發作,是來自於這條韌帶與脛骨下端凸起處反覆摩擦而造成發炎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