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福越嶺古道】是從桃園復興鄉巴陵村至新北市烏來福山的大羅蘭吊橋止,是約300年前由巴陵西南一支泰雅族人翻越山區遷移至福山烏來,成為最早遷入烏來的泰雅族人,各區的泰雅族人通婚比率很高,所以也稱泰雅族的姻親道路,亦是傳統獵場,日據時代並設有多處駐在所,(拉拉山、檜山、茶墾) 駐在所,從生態教育館海拔《H1550M》→鞍部縣界﹝氣象測量站﹞《1665M》→拉拉山支線登山口《1560M》→檜山登山口《1334M》→茶墾山、模故山叉路口《536M》→福山《400M》是緩下坡較為輕鬆的方式,反之從福山往巴陵則是緩上坡較為辛苦,從園區19號巨木附近柵欄開始至福山吊橋止共17公里,加上園區3公里共約20公里的路程,屬中長程旅行路線,很適合規劃1~2日的行程。
整條路徑宛如自然教室,充滿原始林相,隨處可嗅得蠻荒的味道,巨木是這裏的【主角】,攀附在樹上和路徑上的厥類、苔蘚類植物、野生動物野、奇岩亂石、倚靠在崖邊的木橋、小溪流、樹洞... 等等則是【配角】,一路盡是蟲鳴鳥叫聲不絕於耳,這天癩之音便是【最佳配樂】,不斷上演著大自然多采多姿、和諧共生的自然生態景觀,生生不息的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這次計劃紙上談兵約有2個月,終於在初夏涼爽的季節成行,鼓動好友【 藥頭】一同參與,他特地備了台新車GIANT RIGAN 2,騎上小黑暢遊古道,初試啼聲便能駕輕就熟,不愧他是四輪車隊的玩車老手,幸好有他同行互相照料,一路享受馳騁山林的樂趣,但也一路跌跌撞撞摔車無數次,路上大小石塊潮濕和厚實的樹根很容易打滑,必須專心注意,在享受下坡的歡愉時,也不能忽略潛藏的危險,畢竟平安回家是王道,約有7~8成的路徑是可騎乘,後面4~5K路面落差極大以牽車扛車居多,雖是下坡但卻比上坡累。
經過這次路線有些心得:
(1) 最好3人以上同行,此路段人煙稀少,登山客也不多見,無法通訊,多人相互照料。
(2) 攜帶輕便繩索、哨子、及穿戴護具,有些路段路基流失路徑變小,易摔落邊坡,有工具好救援。
(3) 準備防蚊液,前段是蟲鳴鳥叫聲,中後段是蚊蠅大跟蹤,一路尾隨,像偵察機式的盤旋。
(4) 時間的掌控,若一日行程,最好規劃兩端的接駁車,後端福山至烏來尚有17K。
(5) 此路徑少有陡坡,XC和AM車款皆適合,但AM能夠應付稍大的落差,也較為舒適安全。
巴福越嶺古道屬於【插天山自然保留區】進入需辦理入山證,可在5天前上網(警政署入山證申請)www.twem.idv.tw/7/7a.htm 約有2~4個工作天的審核時間,
或電詢: 新竹林區管理處查詢電話:
(03)5224163#263-育樂課 (03)3912142 管理站
最新訊息:因蘇拉颱風造成災害,【拉拉山自然保護區】,已部份修復,10/03起恢復開園,但【插天山自然保留區】11/30日前暫停受理進入申請,多處土石坍塌尚未修復,有興趣的車友可隨時注意相關訊息,屆時開放冬天將是不同的風貌呈現。
喜歡上01看分享文,是因為能吸收知識與寶貴的經驗,許多遊記的發表也引領我們重拾騎車的樂趣,在先進們的文章裏,能夠深入探索台灣山林之美及地方風土文化,讓我們隨著他們的步伐,一同去體驗與摸索,認為這些文章讓我受益良多,絕非高低調論之,能讓更多人騎車,了解自身居住的土地,這是大家共同的目標,共譜台灣單車文化的永恆樂章,不論車種與路徑,每位單車騎士都是樂章裏跳躍快樂的音符,共勉之。
兩株巨木,像似【門神】千年來捍衛仙境國度裏的眾多樹仙、精靈們。

人在一旁,更顯巨木雄偉、壯碩的氣勢。

旁邊的護欄、標示牌都使用當地材料木材做成,和環境融合一起,顯現管理處人員的用心經營與維護,這也是政府在推動的一種生態工法。

一大清早,便有遊客在此禪修,吸收芬多精、負離子。

貼心的遮雨、休憩亭。

巨木落在小山谷中,昂首觀望,有逐漸形成二代木的跡象。

彎延的樹木,靠著樹幹、氣根往上掙得更多養份,森林裏到處都是深藏絕技的大內高手,用各種方式延續生命。

陽光穿透枝葉灑落在步道上,將落葉反射成光亮一片。

樹洞呈現或躺、或臥、或倚的方式,展現不同的美姿。




這次倚靠的戰馬~悍馬單車(小黃) 。

開始扛車路段。

像似擲骰子遊戲,進入野蠻遊戲劇場裏,有意想不到的變化,讓我大開眼界的驚奇。
一樣的青,卻有著變化無窮的美。

自然工法,將原木修成木橋,有畫龍點睛之效,增添步道的原始美。

樹上的數種厥類、苔蘚類植物,以附生、寄生、共生的方式,讓生命在這片林子延續下去。


鞍部~是桃園縣復興鄉與新北市烏來的分界點,可往拉拉山(2031M) 、塔曼山(2130M)。

玩起自拍

步道上的路況



行進間抓好時間、角度,閃躲斜躺的巨木,考驗技術。

美麗的小溪谷,亂石點綴其中,就是這樣的景色,也是古道最迷人之處。(約13K可在此取用水源)


二代木(紅檜或柳杉的新種子落在枯竭或斷落的老樹頭上,種子吸收樹頭的營養後,重新長成一顆紅檜或柳杉,樹的上面又長成新的樹來稱之為~二代木)

向辛苦的維護人員鼓掌致敬,貼心的小木梯,讓遊客方便許多。

步道旁的超大巨木,至少也有兩千年以上的歲數。

小玩一段

過了木橋90度右轉,小心斜面大石塊,非常濕滑,在此連人帶車摔個四腳朝天,扭傷了手腳,(約在5K處~請小心)

崖壁邊的木橋,下面深不可測,自然工法還算安全。


終點大羅蘭吊橋,感謝藥頭一路照料,也謝謝幫忙戴送的~小伍(快樂的小黃)司機部落格。

首部曲:【生態館巨木區~柵欄(古道入口)17K~木橋16K~樹洞15.3K~氣象測量站15K(鞍部)1665M】
二部曲:【氣象測量站 ~ 拉拉山支線登山口】
三部曲:【溪谷'亂石區13.5K ~ 峭壁'木橋約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