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信有期】
這算打鐵趁熱嗎?還是趁有點想法趕緊去行動,以免拖個幾天後懶了、累了,成了只想不動的嘴炮一族!
只是呢?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不許的話,便會一波多折,這次的遊記似乎就是這麼來的,分批、分日、分期的組合版……
前幾天完成了午夜版的城市漫遊番外篇後,今天又得了個閒,正所謂陰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便又想去騎騎單車,路線嘛,和午夜版一樣,不過是改成了白天版,日與夜、陰與陽、黑與白。
相機帶著,再去拍點記錄,今年,全台不知中了什麼毒,一窩蜂的瘋花季,從春季的櫻花到木棉,再到鐵炮百合、油桐,被媒體這麼強烈的催眠著,似乎,不去瘋上一回就跟不上流行。
流行這東西嘛?就跟流感一樣,有抗體的就倖免於難,抗體弱的呢,則是逢毒必中,幸而自己天生背骨,只要講流行的就先淘汰,潛意識的抗拒,就不信沒跟上流行會怎麼樣?
可,說不跟流行嘛好像也不是那麼一回事,花期是每年都會注意的,只不過不一窩蜂的去所謂的”聖地”朝聖,花信?就在週圍,只要有感覺,便會注意到四季在身邊的變化,何必捨近求遠的去跟著團拜。
南部,炎熱高溫,屬於夏季的花草正沸沸揚揚的守著它們的花信,索性,這次的主題就來介紹自行車道週圍的花草與行道樹,知名與不知名的。
出門前,先閃去附近社區公園拍裡面的行道樹,但公園地點不宜透露,因為這株行道樹的樹實是自己覬覦許久的。

【↑光看這樣的花應不知它是誰?↑】

【↑這是它所結的果實,很像豌豆莢↑】

【↑它的名稱是「小實孔雀樹」,種仔便是所謂的「相思豆」↑】
介紹完小實孔雀樹後,騎到孝順街、同盟路口,從這裡沿著寶珠溝騎,光一個高醫大校門就一堆可以拍的行道樹,樹名也有故事可以介紹。
先是附近樹末端開著小黃花的「盾柱」(正修科大前行道樹也是),盾柱呢,因為花期和鳳凰木相近,同樣是羽狀複葉,所以也有人稱它為「黃鳳凰」(註:拍錯樹種,下方為鐵刀木,盾柱木圖片再補)。

【↑鐵刀木特寫↑】

【↑鐵刀木花序↑】

【↑鐵刀木↑】
而在澄清湖棒球場附近另有一種行道樹「藍花楹」(古坑休息站的小客車停車場也是此植物),它開著藍色風鈴狀的花朵,藍花楹果實熟成後為”翅果”,羽狀複葉,同樣的,因花期相近,所以又稱「藍鳳凰」(藍鳳凰、黃鳳凰、火紅鳳凰……啊,咬到舌頭了,痛)。

【↑藍花楹特寫↑】

【↑藍花楹花序↑】

【↑藍花楹果實↑】
高醫大校門另有開著粉紫花朵的「大花紫薇」,因花朵和灌木的紫薇相似,但花朵大了許多而得名,以上這些植物開花時除了宣示著夏日的來臨外,同時也宣告著畢業季節將至。

【↑大花紫薇花朵↑】

【↑大花紫薇果實↑】

【↑大花紫薇↑】
準備穿過公園去騎單車道,嘿,又是發現,除常見的觀賞植物外,還有可以食用的果樹,乖乖,不做記錄觀察的話,還真不知原來這裡躲了這麼多植物在!

【↑觀賞植物。大王仙丹。尖瓣↑】

【↑土龍眼↑】

【↑桑葚↑】

【↑黑葉荔枝↑】

【↑蜘蛛百合(感謝版友yangefon提供正確名稱)↑】

【↑高醫大↑】
再來,是最近常上媒體的「阿勃勒」,又稱金急雨或黃金雨,因為風一吹,片片金黃花瓣如金雨落下而得名,曾有台南的某所科大還是大學,便以校園內的金急雨辦了場花下的求職「勃勒,誰是你的伯樂」。

【↑阿勃勒↑】

【↑阿勃勒↑】

【↑細雨紛花落↑】
準備過自由路開始騎乘,不幸的,開始降雨,且,愈下愈大,原本躲在樹下,後來雨愈下愈大,等找到地方躲雨時已是一身濕。

【↑躲雨中↑】
躲雨也有躲雨的好處,不預期的變數,最後躲到慈濟對面單車道上方,因為整個自行車道只有這裡遮蔽物,這裡並非預期要騎乘的地點。

【↑躲雨中↑】
雨?一時沒有暫歇樣?已是一身濕,濕就濕了,故做瀟洒的往附近尋花去,便又見了幾種”蜜源植物”,這一帶,這麼搞下去會不會成為香花自行車道呀!
有夜間極易吸引蛾類造訪的「使君子」,有白天引蝶的「馬纓丹」,招蜂的六月「茉莉」。

【↑使君子↑】

【↑使君子↑】

【↑馬纓丹↑】

【↑馬纓丹↑】
雨?還是沒要停的模樣?等到人有點意興闌珊,莫非?要讓我分段完成這段路故事?好吧,悉聽尊便。
終於等到雨勢小了些,打道回府,雖說雨後植物樣貌會更清新,但地面濕漉漉的,單車濺起的水花讓雙腿已滿是泥漬,加上地面濕滑,如果要再記錄植物,有危險在!
只能殘念的………未完。待續
~港都大叔 2012.06.07
點播,劉若英《花季未了》,「花季未了 餘情未了 直到天老 也許遺憾才讓人生美好」,下了一週的雨,放晴了三天,而氣象預測,明天開始南部再受西南氣流影響而將有豪大雨發生……
不會吧?又要下雨?且一付來勢洶洶樣?好吧,趁著今早得空,趕緊來把這篇行道樹給完成,要不?雨再下下去又來個一週十天的,花季未了?應是花季末了吧!
什麼地方跌倒什麼地方站起來,既然上回一出手便鎩羽而歸,那麼這回就從頭開始,一樣從高醫大的寶珠溝騎起。
才一週,行道樹花容豬羊變色,最明顯莫過於阿勃勒,不見一點花姿,幸而已放晴了三天,部份花草行道樹受陽光洗禮後,默默的展現出它們該有的姿采來!
而高醫大圍牆裡那株「毛柿」仍舊結實累累,沒因豪雨而落果,也幸而它近圓形而非橢圓,要不?還會錯認是奇異果吧(誤)!

【毛柿。高醫大校園】

【毛柿。高醫大校園】
高醫大前這段公園上回已記錄過,直接分鏡跳景,自由路到博愛路這段的行道樹及花草。
吉林街對過來的公園段,灌木圍籬是各色的仙丹,仙丹花色多,種類殊異,光花朵就有尖瓣及圓瓣,害自己一時之間也疑惑了起來,幸而請教專業人士後,更加確認。
而附近的紫色翠蘆莉及變葉木在經過雨水灌溉及陽光滋潤後,更顯風姿,翠蘆莉是這幾年家庭園藝很夯的植物之一,插枝就能活,簡單照顧就能成簇,且紫色花的花期也長,陽光足就能長的很好。
變葉木則是觀葉植物,葉中只有少數的葉綠素卻能行光合作用,也算是有違生物原理了。

【仙丹。圓瓣】

【翠蘆莉】

【變葉木】
來到愛河之心段,一些植物引起自己的好奇了,且,部份是自己不識的植物?沒關係,先拍照下來,再去問植物達人,問到了名稱就是自己的了,嘿!嘿!
捷運機房附近草地上的紅花?好像聖誕紅,但季節不對,近看,才知紅色是葉片偽花,上面還開了朵黃色小花;而附近開了小白花的行道樹,花朵很像多年前在阿里山上看到的「鹿藥」,但知不是,葉片就不同了。
上週六站在這一帶當單車志工時就特別注意到了,詢問了達人,得知那像聖誕紅的植物有個好雅的名字「粉葉金花」,而行道樹因為沒有拍出植物全株形貌,無解!

【粉葉金花】

【粉葉金花】

【不知名的植物】

【不知名的植物】
其實呢,愛河之心有種了些水生植物,不過隨著沒有照料及物競天擇原理,不見莎草與睡蓮,目前只餘俗稱水蠟燭的香蒲。
香蒲上方階梯側則是最近被用來「養草除草」的南美澎蜞菊,因為澎蜞菊的強勢生長,會讓它生長的地帶無法成長其它雜草,最近被用來試驗消滅其它外來物種植物說。

【俗稱水蠟燭的香蒲】

【南美澎蜞菊】
同盟路及博愛路交叉口,是單車等候過馬路的路口,算是公園門面地區,於是種了赫蕉及常和鼠尾草同被誤認為薰衣草的天使花!

【白色天使花】

【粉紅天使花】

【紫色天使花】

【赫蕉】
再來,區段拉到博愛路及中華路這段愛河逐風自行車道,剛過愛河之心,嘿,第倫桃開花了呢,且,它的花心還頗不同,好樣的,它的花心裡剛好停了隻蜂,對照了粉葉金花上的蝶,好個招蜂引蝶呀(還好不是狂蜂浪蝶)!
這些吸蜜昆蟲餓久了,久到差點為食亡,這樣近拍還是不願離開,呵,說起第倫桃,還讓自己因為這樣認識了一位車友呢!

【第倫桃】

【第倫桃】

【第倫桃】

【第倫桃】

【第倫桃】
騎至光之塔附近,又有許多可以一提的植物了,大葉欖仁,有陣子謠傳說它自然風乾掉落的葉片用來泡茶可以顧肝,於是乎,公園底下幾乎難見掉落的欖仁葉片。
有葉片形狀像台灣,名稱也很特別的「鐵色」;結實累累的「破布子」;用來製作葉脈書籤的「菩提樹」;俗稱燈仔花的原生種朱槿;香花植物的「玉蘭」。

【大葉欖仁】

【鐵色】

【破布子】

【破布子】

【菩提樹】

【燈仔花】

【玉蘭花】

【玉蘭】
再來,真正黃鳳凰本尊的「盾柱木」登場,之前誤將鐵刀木當盾柱,真是馮京當馬涼,二都雖都是羽狀複葉,但葉片大小可是差很多,花朵形狀也不同,經過這陣子大雨肆虐後,盾柱花朵重開,卻都在樹冠層,好難拍,只好拉鏡頭再裁圖。

【黃鳳凰。盾柱木】

【黃鳳凰。盾柱木】
盾柱木附近被腰斬的枯樹幹上長了一圈的蕈類,像階梯般的盤旋而上,還真是夠現代主義的;公廁外的波羅蜜則長了二顆尚未成熟的波羅蜜;單車道那個危險路段(因有階梯自行車得轉個彎)旁的狐尾椰子上掛了一大串熟透像檳榔的果實。

【蕈類】

【蕈類】

【波羅蜜】

【狐尾椰子】
過中華路往中都濕地公園前進,路中安全島上的植物,知道它的名字是「海棗」,但是那種海棗?台灣海棗嗎?錯,它的名還真日系「羅比親王海棗」。
高雄壽山上的忠烈祠本是日本神社,供奉的比羅金刀神(海神),這海棗叫羅比,好混淆啊!@@
回到自行車道上,愛河沿岸種了一大排的蒲葵,蒲葵葉裁剪成適當大小就是最原始的扇子–葵扇,所以閩南語稱扇子就是葵扇哩!

【羅比親王海棗】

【可做葵扇的蒲葵】
再來,葉片像孔雀翎般層層疊上的孔雀椰子;差點被誤認為無花果的「稜果榕」(它也是無花果的一種);最後,火紅鳳凰–鳳凰木登場,只是六月的現在,高雄的鳳凰花算是花季尾聲了。

【孔雀椰子】

【稜果榕】

【鳳凰木】

【鳳凰木】
愈接近中都濕地公園,出現愈多濱海植物,而這裡,離海邊是還有段距離的,有林投,有白水木,有花朵只有一半的草海桐,還有黃槿,黃槿的葉片大小約一個手掌寬,在早期,是用來製作粿類墊底用的,所以老一輩的還是習慣叫它「粿葉」。

【林投】

【白水木】

【草海桐】

【有名的半邊花,草海桐的花朵】

【黃槿】

【黃槿】

【黃槿】
到了中都橋二側,哇哈,又有樂趣及門道可看,北側在中都唐榮磚窯場這一側的自行車道上有好幾株的「蠟腸樹」,它的果實很像地瓜,以一根垂藤吊著,所以又有樹地瓜的別稱(在台南關仔嶺水火同源有很多)。
今天,竟遇到花期,它的花也是藤垂開放(廢話,不然怎果怎麼垂,難道”吐絲”嗎),它的花朵和鄧伯藤還有那麼點像,花色嗎?如果要遐想,可以很恐怖說(它有血盆大口呀)。
而橋的南側自行車道則是以金露花為圍籬,和平面道路區隔,可惜一路來沒什麼金露花,在這麼一排金露花上,竟有幾株的蕾絲金露(就是皺瓣加深色的金露花啦),而幸運的,又拍到小灰蝶吸蜜說。

【蠟腸樹】

【蠟腸樹】

【蠟腸樹】

【蕾絲金露】

【蕾絲金露】
到了同盟路、建國路口準備右轉騎北端街的臨港線自行車道,這裡,台鐵地下化的關係,圍了鐵籬,籬上為配合美化也有些小盆栽,這是有毒及有刺的植物「麒麟花」,可是,有毒及有刺,園藝及居家還不少人種植!

【麒麟花】

【麒麟花】
轉北端街,騎臨港線自行車道,這裡,是新規劃的自行車道,沒什麼新植的行道樹,有的,反倒是民眾的居家植栽,無妨,照常給它記錄下去。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國中時期化學課用來學”萃取”的鴨跖草(好遙遠的年代呀),還有本週端陽時會用到避邪植物,葉片像劍的蒼蒲(射干)、芙蓉等,以及民間諺語「圓仔花恩災醜,大紅花醜嗯災」的圓仔花,真是合時又合地啊,哈!

【鴨跖草】

【鴨跖草】

【蒼蒲(射干)】

【芙蓉】

【圓仔花】
附近呢,有別名「雅樂之舞」的銀杏木、海棠、黃時鐘花、愛文芒果、婚嫁必備的蓮蕉及可以土種的蘭花–苞舌蘭(紫蘭)。

【銀杏木】

【海棠】

【黃時鐘花】

【黃時鐘花】

【愛文芒果】

【蓮蕉】

【苞舌蘭(紫蘭)】

【臨港線自行車道】
到了高雄港站,刻意走登山街去武德殿,武德殿旁那株鳳凰木花期已過,該五月中旬就要來的,大開時,何其壯觀,倒是壽山上仍有零星大開的鳳凰木就是。

【武德殿】
回高雄港站再沿臨港線騎下去,高雄港站外的綠籬一側是金露花,一側是七里香,這裡更是蝶舞翩翩,有粉蝶及鳳蝶,可是,警戒心強,一靠近就飛走了。
而龍年主題的變色龍植栽維持至今,隨著陽光雨露還會變化成長,用來代表背脊的柏樹就竄高了,感覺變色龍也有跟著長大樣說。

【金露花】

【七里香】

【七里香】

【變色龍】
原本春節種在鐵軌上的波斯菊,不耐豪雨及日晒,東倒西歪加腐朽,該把它們移除清一清了,變醜了。
準備接西臨港線往駁二方向,路側,居民種的植物又讓自己下來扼殺記憶體,栽種的是有心人,殊異的朱槿就有多種,單瓣的、複瓣的,先單後複的,嘖,去哪找這麼多朱槿,還有新品種呢。
理論上朱槿就該是紅色的,可是,這裡不止有紅色呀,為免誤導,以它的另一別名「扶桑」稱之好了。

【單瓣紅花扶桑】

【單瓣粉色扶桑】

【單瓣粉色扶桑】

【重瓣紅花扶桑】

【重瓣紅花扶桑】

【單瓣黃色扶桑】

【單瓣黃色扶桑】

【單瓣黃色扶桑。新品種】

【先單後複橘色扶桑】
這裡,還有白色系的,不過植株不太一樣,後來才知這款白色扶桑也有人稱之為木槿或水槿(水是因為木字的草寫錯誤)。
另外,有香花的槴子花、花朵橘黃的玉蘭(稱為金玉蘭),正拍的高興,慘案再度發生,相機電池終於又告用盡………

【木槿】

【槴子花】

【金玉蘭】
在光之塔時就知道了,但,時間不允許自己回去充電後再來,明天開始降雨,這一拖又不知何時,算了,時也命也運也,就一路回去看看有什麼想拍或特別的植物沒拍到成了殘念的?
倒也還好,還是因為天氣也著實太熱又時近中午,自己早就有點不耐這樣停停走走了,除了些軟枝黃蟬、蒜香藤、飄香藤之類植物的倒也還好,一般常見的榕樹、黑板樹、馬拉巴栗、木棉這些都還普遍,而愛河沿岸也多是這類行道樹。
騎幸福川回程,除了些九重葛外也沒什麼特別亮眼植物,沒什麼殘念就不需補拍,此篇,可以就此打住。
整理時才發現,和上一篇的夜的獨白,剛好湊成了「鏡花水月」,喲,還真的得順勢而為呀,許多事,自有安排!
~港都大叔 2012.06.18
後記:
01.植物的分類有千百種,自己非專業人士,所識有限,但也懶的去Google這些植物的相關來增加內容,關於植物的種種,個人是很推這個網頁山羊百科–台灣植物名錄,有些不懂或不識的植物,除了詢問園藝界朋友外,也多會上此網長長知識!
02.感謝高雄市鳥松區本館路289號【和風園藝】所提供的專業諮詢!
◎ 【城市漫遊系列】延伸閱讀:
01.【城市漫遊首篇】發現幸福川。
02.【城市漫遊二章】寶珠與同盟–一段逐風的愛。
03.【城市漫遊三章】愛河探源~九番埤下的高雄川。
04.【城市漫遊四章】心源驛馬~打狗懷舊驛站探尋與臨港線自行車道。
05.【城市漫遊五章】飲水思源~曹公圳。
06.【城市漫遊六章】旗鼓相當~鼓山哈瑪星與旗津雙塔。
07.【城市漫遊終章】迷路原為看花開~萬年縣傳奇。
08.【城市漫遊番外篇】夜的獨白–港都自行車道午夜特輯。
09.【城市漫遊加映場】花信有期–港都自行車道行道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