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_05_01 日頭赤炎炎之 『只想要我的「大樹」回來~』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遮蔭』,
尤其是在『氣』(口誤)球暖化的今天,更是彌足珍貴。
話說五一勞動節那天,桃竹地區晴空萬里,最高溫普遍摜破30度;
單車騎行百里,就是為了尋找大樹,遠離『太陽系之光』。
為了響應政府節能減碳,與慶祝油電雙漲,特別選在中午以前出發XD。
騎行路線主要經過龍潭以南、竹東以北之台三線兩旁山路。
台三線路面寬敞,路線起伏適中,是一條非常適合鐵馬奔馳的道路。
但可惜在烈日照射下,路面柏油被蒸烤出的熱氣,讓我退避三舍。
所以我選擇台三道路兩側之平行山路,作為這次正午單車出遊的避暑路線。
台三線東側經過關西南山社區、水土保持教室、坪林國小、關西菜市場、自來水場、鹿寮坑、芎林。
台三線西側則以大山背、內灣生態替代道路、玉山道路、竹28-1為主。
這幾個地方的特色就是海拔低(最高只有600左右),樹蔭極密。
不用召開記者會,或透過八卦週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大樹。
當然,百密總有一疏。
在鹿寮坑左轉120道路要往大山背移動時,炙熱的光線還是令人無法擋。
自我的單車元年(2005)以來,第一次騎到屁屁被烤焦。
我騎單車一向是避免正面與陽光對幹,沒想到今天太陽是從後面來;
光線呈90度垂直照在屁屁(黑色車褲)XD
黑色車褲吸熱只佔一小部分,主要還是:
1)薄(排汗)
2)騎姿較趴布料有拉伸
3)車衣背後下擺沒遮到。
至於為何要騎那麼趴?
風大是主因。讓騎車操控穩定些。
(當天吹西南風,風速約30~40)
事實上,除了屁屁有被烤到的感覺外,
每當我拿出車衣後口袋的相機要拍照時,手指頭摸到金屬機身時還被燙到。
太陽直射的威力,可見一斑XD
還好,之後有享受到大山背山徑的涼風,才稍微釋懷。
五一百里完騎前,還『順道』前往員樹林和春單車檢查鍊條,同時再加長龍頭一公分。
在跑一日雙北前,務必將車況與體能調校到最好。
連同前一晚的夜騎,本週里程數為145公里。
回到家,晚餐前,量了一下體重,竟然輕了2.5公斤。
顯見水分補充的不夠多,也不夠適時,下回熱天騎乘時要提醒自己多喝水。
本文(看圖說故事):
五一在龍潭台三爬坡南下時,熱身狀況蠻不錯的,雖然吹南風,還是有收在6分鐘左右。
原想秉持著『6分鐘護一生』的積極態度,一路攻到宇老用午餐。
可是一騎到關西就曉得今天暑氣逼人,宇老午餐之約只得改期。
關西南山社區
五一勞動節的烈日跟天上的雲有著一定的默契:你追我跑,絕不掩飾。
南山橋。
我便是由南山橋進入南山社區,取道水土保持教室、坪林國小,回到關西。
沒有順路登王爺坑的原因在於關西坪林側樹蔭較少。先回關西用餐,改走自來水場、鹿寮坑。
我的午餐。烤蕃薯、豆漿、香蕉兩根、冰拿鐵(去冰不加糖)。
勞動節比較耐操,我分別跑了3個地點,才用完午餐^^||
陽光下金碧輝煌的泰式風格寺廟 @關西渡船頭拍攝
這裡是關西在地著名的賞螢路線。
晚上這裡可賞螢,但大白天就有一隻特大號螢火蟲高掛天上,熱力四射。
躲在樹蔭下拍的,在陽光下逗留一分鐘都難受。
桃竹山徑在這季節一定會看見的『五月雪』,至少視覺上有給他清涼一下。
這裡便是竹25制高點@5.5公里處,海拔約400左右。
竹25有濃密的樹蔭,非常涼爽,適合健行與騎單車。
但就林相來看,最美的還是大山背。
我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大樹了。
從這裡往南直走下坡變可以經過鹿寮坑。
鹿寮坑
新竹縣的桐花祭便是在這裡舉行。後頭便是石爺廟。橫過馬路便是賞桐步道。
鹿寮坑客棧,當地著名的客家美食餐廳。
出了鹿寮坑,沿著120縣道往大山背移動。
前段在鹿寮坑山徑樹蔭的庇佑下,一下子在大馬路上曬到烈日,很不習慣。
加上又是順風,騎速拉到30也還感覺不到有風。
像這張照片,我明明聽到前面九讚頭平交道火車氣笛聲,
可我僅拍了一張照片就難耐高溫,沒辦法等到火車過後再上路。
在大山背是沿路無休,享受林風的吹拂。
即便到達制高點樂善堂也沒有下馬,趕緊通過空曠熾熱的稜線道路,
之後沿路便是輕鬆慢騎的林蔭下坡路,會經過就豐鄉迷你國小(現改為咖啡餐廳)。
靠河床的河濱道路依然酷熱。
永豐橋頭有座涼亭,可以吹吹風。
才下午4點不到,肚子也餓了。
於是轉到內灣吃豆花。不過連吃豆花也大排長龍。
很抱歉,等想到要拍照前,豆花已經快吃完了XD
對不起,我是無辜的
趁著地形上的遮掩,避開烈日,在內灣生態替代道路騎行。
再轉玉山道路直通關西。
玉山國小後頭的單車道附近(靠吊橋)也有螢火蟲可以看。
最後再由竹28-1回龍潭。
因為回程是順風,就藉著石園路輕鬆騎上35公里均速,到員樹林和春單車那裡調校單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