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赤炎炎之 『只想要我的「大樹」回來~』

2012_05_01 日頭赤炎炎之 『只想要我的「大樹」回來~』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遮蔭』,
尤其是在『氣』(口誤)球暖化的今天,更是彌足珍貴。
話說五一勞動節那天,桃竹地區晴空萬里,最高溫普遍摜破30度;
單車騎行百里,就是為了尋找大樹,遠離『太陽系之光』。

為了響應政府節能減碳,與慶祝油電雙漲,特別選在中午以前出發XD。
騎行路線主要經過龍潭以南、竹東以北之台三線兩旁山路。

台三線路面寬敞,路線起伏適中,是一條非常適合鐵馬奔馳的道路。
但可惜在烈日照射下,路面柏油被蒸烤出的熱氣,讓我退避三舍。
所以我選擇台三道路兩側之平行山路,作為這次正午單車出遊的避暑路線。

台三線東側經過關西南山社區、水土保持教室、坪林國小、關西菜市場、自來水場、鹿寮坑、芎林。
台三線西側則以大山背、內灣生態替代道路、玉山道路、竹28-1為主。
這幾個地方的特色就是海拔低(最高只有600左右),樹蔭極密。
不用召開記者會,或透過八卦週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大樹。

當然,百密總有一疏。
在鹿寮坑左轉120道路要往大山背移動時,炙熱的光線還是令人無法擋。
自我的單車元年(2005)以來,第一次騎到屁屁被烤焦。
我騎單車一向是避免正面與陽光對幹,沒想到今天太陽是從後面來;
光線呈90度垂直照在屁屁(黑色車褲)XD

黑色車褲吸熱只佔一小部分,主要還是:
1)薄(排汗)
2)騎姿較趴布料有拉伸
3)車衣背後下擺沒遮到。

至於為何要騎那麼趴?
風大是主因。讓騎車操控穩定些。
(當天吹西南風,風速約30~40)

事實上,除了屁屁有被烤到的感覺外,
每當我拿出車衣後口袋的相機要拍照時,手指頭摸到金屬機身時還被燙到。
太陽直射的威力,可見一斑XD

還好,之後有享受到大山背山徑的涼風,才稍微釋懷。

五一百里完騎前,還『順道』前往員樹林和春單車檢查鍊條,同時再加長龍頭一公分。
在跑一日雙北前,務必將車況與體能調校到最好。

連同前一晚的夜騎,本週里程數為145公里。
回到家,晚餐前,量了一下體重,竟然輕了2.5公斤。
顯見水分補充的不夠多,也不夠適時,下回熱天騎乘時要提醒自己多喝水。


本文(看圖說故事):

五一在龍潭台三爬坡南下時,熱身狀況蠻不錯的,雖然吹南風,還是有收在6分鐘左右。
原想秉持著『6分鐘護一生』的積極態度,一路攻到宇老用午餐。
可是一騎到關西就曉得今天暑氣逼人,宇老午餐之約只得改期。

關西南山社區

五一勞動節的烈日跟天上的雲有著一定的默契:你追我跑,絕不掩飾。

南山橋。

我便是由南山橋進入南山社區,取道水土保持教室、坪林國小,回到關西。
沒有順路登王爺坑的原因在於關西坪林側樹蔭較少。先回關西用餐,改走自來水場、鹿寮坑。

我的午餐。烤蕃薯、豆漿、香蕉兩根、冰拿鐵(去冰不加糖)。
勞動節比較耐操,我分別跑了3個地點,才用完午餐^^||



陽光下金碧輝煌的泰式風格寺廟 @關西渡船頭拍攝


這裡是關西在地著名的賞螢路線。

晚上這裡可賞螢,但大白天就有一隻特大號螢火蟲高掛天上,熱力四射。

躲在樹蔭下拍的,在陽光下逗留一分鐘都難受。


桃竹山徑在這季節一定會看見的『五月雪』,至少視覺上有給他清涼一下。


這裡便是竹25制高點@5.5公里處,海拔約400左右。


竹25有濃密的樹蔭,非常涼爽,適合健行與騎單車。

但就林相來看,最美的還是大山背。

我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大樹了。

從這裡往南直走下坡變可以經過鹿寮坑。

鹿寮坑

新竹縣的桐花祭便是在這裡舉行。後頭便是石爺廟。橫過馬路便是賞桐步道。

鹿寮坑客棧,當地著名的客家美食餐廳。


出了鹿寮坑,沿著120縣道往大山背移動。
前段在鹿寮坑山徑樹蔭的庇佑下,一下子在大馬路上曬到烈日,很不習慣。
加上又是順風,騎速拉到30也還感覺不到有風。

像這張照片,我明明聽到前面九讚頭平交道火車氣笛聲,
可我僅拍了一張照片就難耐高溫,沒辦法等到火車過後再上路。


在大山背是沿路無休,享受林風的吹拂。
即便到達制高點樂善堂也沒有下馬,趕緊通過空曠熾熱的稜線道路,
之後沿路便是輕鬆慢騎的林蔭下坡路,會經過就豐鄉迷你國小(現改為咖啡餐廳)。

靠河床的河濱道路依然酷熱。


永豐橋頭有座涼亭,可以吹吹風。


才下午4點不到,肚子也餓了。

於是轉到內灣吃豆花。不過連吃豆花也大排長龍。


很抱歉,等想到要拍照前,豆花已經快吃完了XD


對不起,我是無辜的


趁著地形上的遮掩,避開烈日,在內灣生態替代道路騎行。


再轉玉山道路直通關西。

玉山國小後頭的單車道附近(靠吊橋)也有螢火蟲可以看。

最後再由竹28-1回龍潭。


因為回程是順風,就藉著石園路輕鬆騎上35公里均速,到員樹林和春單車那裡調校單車。
2012-05-03 20:4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大樹
dmk wrote:
2012_05_01...(恕刪)

===============================
你好:
大大,你這篇標題太醒目了,我有點酒醉都醒了…
『只想要我的「大樹」回來~』,你該是指………某個穿40號球衣的球員吧?
剛一看還以為是寫高雄大樹的遊記,一看我就懂了。
不過,你的五月雪很美,加分。
不是給王40加分,是加給你用力騎車去賞花的認真!

用力騎 wrote:
你這篇標題太醒目了..(恕刪)


從小時候起,我便有個志願,要長得跟『大樹』一樣高
大大, 能不能將您的路線在google map標出來呢

宇間浪行 wrote:
大大, 能不能將您的路線在google map標出來呢...(恕刪)


這路線比較難標定在Google map,主要是因為:
1)Google Map說沒路
2)岔路多,一失神,沒留意就會騎進農路或民宅。運氣好時,農場主人會邀您到他家烤乳豬,傍晚再外加賞螢。運氣不好時,會有兩三隻大黑追著你跑出來。
3)替代道路多,路線複雜。拐錯彎,就跑回台三線。

建議您拿我這篇遊記,給當地的單車客看一遍。他們大致上就會知道我是怎麼走的,再請他們帶您一起走一遍。

至於圖資,我是建議參考Garmin有等高線的那一款,比較精準,大約有七八分。Google Map在這裡只有五分不到。(滿分是10)

dmk wrote:
這路線比較難標定在Google map,主要是因為:
1)Google Map說沒路...(恕刪)


我再補充一下,在這地區,地圖有劃路的地方可能根本沒路。
主要是台灣圖資業者太仰賴衛星空照圖來劃路。
剛好在這地區,樹蔭濃密,以衛星的高度由上往下看,其實很難研判道路的正確性。

其二,最好的方法是利用GPS的軌跡紀錄(實際地表走一趟)再貼到地形圖上。
以前部分路段我有試貼過,跟現有道路資訊差異蠻大的。在沒有明顯地標的幫助下,效益不大。

這回我是臨時起意,主要是為了抗日大作戰,再加上這裡是我常練車的後花園之一,單車就沒有裝上GPS。
因此也就沒有軌跡圖。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