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續了昨日的好天氣,今天心中一直在掙扎猶豫到底是要去【天元宮】賞櫻還是到陽明山騎車
幾番思量考慮後還是選擇到陽明山,因為我想櫻花今年已經拍的夠多了
確定目標後,隨即將今日要騎的路線在電腦上稍微規劃一下再上傳到GPS上頭
今天的路線大致上是這樣規劃的,首先從市區接到基隆河段的單車道通往內湖
再從士林的外雙溪上陽明山,先到竹子湖賞海芋再回到陽明山公園賞花,最後下北投回市區
本次騎乘路線及高度圖


為了能儘量趕在中午時間回到家,所以和朋友約定較早的時間來出發
途中經過市政府附近時,這時天尚未亮,分不清現在是晚上還是清晨

從饒河夜市旁的基隆河河濱自行車道接往內湖出來,隱約可見到月兒彎彎高掛在美麗華摩天輪旁

我們在故宮前的7-11先用早餐再繼續上路,因為錯過了這個補給點,得要好一陣子才能找到地方補給
時間早歸早,但仍有不少車友一大早就在這兒集合,畢竟這兒也是通往風櫃嘴必經的道路之一
捨去仰德大道改走平菁街,主要是避開交通管制前的車潮,花季期間許多人會在管制時間前從仰德大道上陽明山
經過剛才明德樂園前的緩坡熱身後,接下來要挑戰的是前進欣賞海芋門檻的第一段門票

爬到半山腰時已是氣喘噓噓,今天天氣雖好,但能見度不佳只能勉強見到山下的建築


路過一間荒廢許久的單車休息站,不知道是否因為單車熱退燒的關係而歇業

如同現在天元宮的櫻花一樣,目前正是吉野櫻盛開的花期
拍著拍著突然想到今天是來拍海芋的,再這麼拍下去主角又要變成是櫻花了啦






以往從山下騎上來都會固定在平等國小這邊稍微休息一會兒
平等國小附近的平等里可說是櫻花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一群攝影人士圍在一排櫻花樹下拍,搞不清楚是什麼原因
這棟屋子看起來像是私人住宅,雖然是大門敝開但不好意思進去拍

倒是對面的這戶豪宅開的櫻花比較吸引我的目光,茂盛的櫻花倚牆而開
記得每年這時的櫻花季經過這裏時總能見到美麗的櫻花景緻


逐漸要進入到這些大碟盤的區城了

陽明山上著名的賞楓賞花景點

在中華電信發射站內的園區也種植了不少櫻花,只可惜不對外開放,無緣欣賞
從上看下去這片綠色山林經過白色櫻花點綴後色彩更加豐富了

陽明山的山區有許多類似這樣的花園餐廳提供都市人一個用餐及放鬆的地方
這間花園餐廳也算是歷史悠久的,因為早期我也曾來光臨過

這間日式風格的庭院餐廳門口剛好搭配著的櫻花美景

這次不走冷水坑的方向,改往菁山遊憩區再接往中山樓前的仰德大道
除了偷懶不想爬冷水坑前的陡坡外,也是想騎看看這新的路線
我的想法是管制後的仰德大道應該車流量就會變少,這時從仰德大道上竹子湖應該比較沒什麼車了
菁山遊憩區
很少經過這條路,一直都不知道這邊竟然有個可以住宿及泡溫泉的地方

形似紗帽而得名的北投紗帽山

經過一連串愉快的下滑(代表等會又得要痛苦的付出)來到和仰德大道交會處的中山樓
雖然仰德大道有實施交通管制,但通往陽明山的路還是有許多替代道路,所以車子還是不少

接下來從中山樓到竹子湖的路段是欣賞海芋門檻的第二段門票,只要過了這段今天的爬坡就告一段落了
沿途不斷有其它車友也來陽明山賞花及練車,這條路線儼然成為了熱門的騎車路線了
好不容易總算撐到竹子湖警察局前,休息一下順便補個水,警局前的杜鵑花正美麗的盛開著

湖田國小前的裝置藝術

陽明山的海芋田分布在竹子湖及頂湖二個區域,因為這二個區域相連,所以就統稱為竹子湖
在我看來頂湖和竹子湖的最大的差別應該是商家分佈的多寡
希望人少來拍照的可以選擇去頂湖,喜歡熱鬧及餐飲多元化的則可到竹子湖,兩邊都可以採海芋
我們選擇先到人較少的頂湖區悠閒的逛海芋田,慢慢的拍海芋
順著海芋步道,牽著單車漫步在大屯山下的海芋田,感覺整個生活的步調都變慢了












不論是全家大小或是成雙成對的情侶們都來此欣賞海芋的美

海芋田搭配著遠處小油坑噴氣口的白煙形成一幅優美的畫面



據說竹子湖早期是火山噴發後熔岩所形成的堰塞湖,後來有了裂縫,湖水流出後,形成目前的盆地貌




在頂湖這邊拍了許多照片,繼續前往竹子湖尋找心中理想的畫面
可惜竹子湖這邊時間才剛過九點,就已經是交通打結的狀態,顧著閃著人群及車輛沒有心情拍照
於是就只照了那麼一張,不想湊熱鬧的建議還是往頂湖走吧!

離開了人多的竹子湖,循原路回頭下山,接下來要前往陽明山公園的花鐘拍照
這時的陽明山公園當然是人潮眾多,廣場前正在舉辦活動好不熱鬧
花鐘廣場及噴水池前






一旁的造景花卉也佈置的美輪美奐,現場百花齊放的感覺一點也不輸海芋及櫻花的美








從一大早吃完早餐後除了補水外就沒有在作補給了
而人潮聚集處必定有生意可作,於是陽明山公園旁的攤販就成為我們補給的最佳場所
這時的溫度也逐漸上升到有如夏天般的溫度,好在等會下山的路線不用在爬坡是一路下坡
路旁這整排的樹蔭很有FU

下山的路線當然不會選擇從仰德大道下,除了考量車多的因素之外,仰德大道上的跳動減速路面也是原因之一
我們選擇從北投的泉源路下山,為的是順便造訪一下北投的人文景點
途經硫磺谷遊憩區,陣陣硫磺味迎面而來,噴氣口的白煙直衝天際在遠遠的就能見到


來到了北投市區的第一個造訪的景點是【地熱谷】
最有印象的要算是小時候跟著父母親來煮蛋的回憶吧!,現在則是成為一個教學的地理景觀



其它像是梅庭、溫泉公園、溫泉博物館...等等都是知名的景點,值得一訪



另一個景點則是台北市立圖書館的北投分館,是臺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
整座圖書館座落在綠意盎然的北投公園內,利用太陽能及許多再生設備來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這樣的建築也讓讀書的環境多了份綠意,不再是面對死白的鋼筋水泥建築



不知不覺時間也接近中午了,我和朋友最後都很有默契的決定偷懶一下坐捷運回去
在新北投站的話單車沒有辦法上下捷運站,所以我們改騎到北投站再搭捷運

利用捷運快速的行駛優點,我們順利的在中午左右的時間回到了家
今天的天氣猶如夏天般,高溫來到近30度,好在早點出門不僅能減少曝曬時間利用便捷的捷運又能早點回家
陽明山海芋季的時間才剛開始,即使不騎車上去,早點開車上去賞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