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古道原名『馬奴多斯獵人古道』,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望鄉部落,過去是當地布農族人傳統的狩獵場地。因山路中的地勢狀似鼻子,布農語稱鼻子為 「馬奴多斯」」。
雖然有這樣濃濃人文歷史背景的脈絡,不過這次的獵人古道遊,卻完全沒有思古幽情的悠長思緒,反倒是像突破自我、挑戰障礙的下坡路線。
軌跡遊記:2011.11.02 適合挑戰的美麗路線:南投信義 望鄉部落 馬努多斯獵人古道
獵人古道的登山車路線,最早是2008年鬥鬥遊開發出來的AM路線,現在似乎是中部車友常常練功的好路線。(台中、彰化一帶,開車過去,大約一個多小時)
這次的旅程,算是中部車友的練車行程,
之所以會參加這樣遠距離的旅程,
一方面,雖然是因為久聞小學同學冬瓜提到獵人古道,
另一方面,在網路上,與冬瓜相隔三十多年之後,再度相會,一直都沒有機會碰面。
想說就稱趁著這個機會,去和冬瓜碰面,順便去體驗冬瓜讚不絕口的獵人古道。
這裡是新中橫轉入望鄉部落的產業道路,大夥在這裡會合,要車裝載到運兵車上。
從這裡到達出發點的瞭望台,大約5公里路程,爬升700公尺。
一路是坑坑洞洞的水泥路,開車最好是高底盤車,以免傷到底盤。
另外一方面,若用一路ON ROAD騎上去,會耗費許多時間與體力,
經驗老道的中部車友,是希望一個上午可以跑三遍獵人古道,
所以通常會安排運兵車,從這裡接駁到瞭望台。
這次人數較多,豪帥特別幫忙用中卡來當運兵車。

瞭望台旁邊空地很大,足以停放好幾部中型車輛。

瞭望台前大會師!
今天的好車真多啊,Intense、Yeti、Nicolai...........
(瞭望台真是頗為豪華)

第一段:杉木林區:
獵人古道後段,大致分為三種林相:柳杉林道、雜木林相(想思木、竹林為主)、茶園。
區隔的很明顯,三個路段的特色剛好也是這三種林相的特徵。
一開始,鬥鬥遊的JC,就準備好7D和廣角鏡守株待兔著。
等等,還換上小白鏡,騎車遊帶著重裝備,真是辛苦。

鬥鬥遊的紅茶兄,最近迷上攝影,常常看到他的作品分享。

大力支援運兵車的豪帥。

這是第一個小關卡,
前方,樹根過去是個落差,可以用速度跳過去,但是在落差之前是亂樹根,增添一些困難。
左邊是小人道,但是小人道會被樹幹擋住,反而不容易過。

這對DH玩家來說,應該很簡單。
杉木林區,大部份是快意的奔馳!

前方等待的又是一個關卡。

原來是個衝天坡!
利用前面這一段下滑加速,衝到對面階梯右邊的順上坡,
速度夠的話,就可以直接到階梯上方的平台。
我自己嘗試的結果是,真的要速度快,才有辦法上去,
但是我還不會處理上去之後,如何落地的姿勢,
所以,在上坡段落,就自己放手,不敢騎了!
每次經過一個關卡,就會告訴自己還有好多技巧要學習啊!

若不論關卡難度,這是第一次可以在杉木林裡穿梭,還蠻愜意的!

很快又遇到一個關卡,
獵人古道的特色就是距離夠長(五公里下坡),
關卡又很綿密。
這是喜歡挑戰的車友,最愛的路段吧!
這個關卡,問題不在於下坡,而是下去之後,那個木橋,
木橋的木頭走向很容易卡輪,
若是從左邊過去,會繞一大彎,需要慢速,又很容易卡到樹幹。

這裡的林相開始有了變化,杉木林和類似相思木的樹種(不是很確定)混雜其間。

隨著樹種的變化,樹根分布的情形也有了轉變。

第二段:雜木林區
這種樹根分布的上坡和三通嶺鵝卵石坡,其起來感覺不太一樣,
樹根要用速度壓過,比較不會滑,
一碰到塞車,或是停下來,就不太容易過樹根了。
鵝卵石,若是用粗胎,還有機會踩踏。

這段路,已經開始出現竹林,
所以路面鋪滿了竹葉,樹根也少很多。
應該是最舒服的一段路了!

此時,山謬的GPS還在車上。

經過竹林區,
進入更為綿密的矮木林。
四處張牙的樹幹,暗藏了危機,
不僅僅要注意地面橫躺的樹幹,
也要注意橫越半空中的枝條。
此時山謬的GPS已經不見了。
事後,就依賴這兩張照片的位置,
隔幾天,山謬全家出動尋找GPS,順利找到,
真是佩服山謬的意志力!

雖然是矮木林,可是這裡的樹幹還蠻粗壯的。
這裡高速XC下去,穿梭其間的感覺和杉木林完全不一樣。
這段只要注意壓樹根就可以了!

這裡看到大家等待著,想必前面又有關卡。
可惜沒有拍到關卡模樣。

度過關卡,通常會有可以高速前進的路段,過癮。

來到一個茶園旁的休息區,
前面有經驗的車友,已經在這等待大家會合。
豪帥在看山謬的車子,前叉似乎又緊了一些。

趁這個機會,幫忙拍下合照。

鬥鬥遊的JC、紅茶、貴哥。

第三段:隧道段。
從休息區出發,會先進入一個綠色隧道。
這一段,高速XC通過,過來進入茶園段就會開始大量的陡下坡了。

路上有一個橫躺的樹幹,用速度壓過之後,
速度快的可以飛一下,
慢一點的,也有石塊當接坡。
豪帥就是用速度飛過的。

可以很容易地抓角度幫大家拍照。

同學冬瓜,用速度壓過去囉!

山謬不走石塊,改走最旁邊。

第四段:茶園果園段。
一穿出隧道區,視野整個豁然開朗,可以看到中部群山擁抱的姿態。
雖然這裡風景好,但這也是今天最難的一段路,
過來的路,幾乎都是走茶園果園旁的木梯便道,
坡度頗為陡峭,
若是走木梯,會顛的很厲害,
若是走木梯旁的斜坡,
因為都是沙質,又打滑得很嚴重。

這樣俯瞰河川,就可以感受坡度的陡下,
只能利用右邊的木梯旁便道下滑。
右邊這段木梯,還算是低陡,
麻煩的是直下是個大落差,
最後要大轉彎向右,才能接到一個土坡下去。
要不然就要跳落差下去了。

這裡更陡啦!
心理建設了好久,才決定下滑,考驗我掌握小綠的能力。
小綠本身足以應付這樣的路面,但是我的技術還不到位。
山謬的XC設定,騎起來,會比較辛苦。

一個轉角,漂亮的視野,
聽說中間那座山就是玉山。

終於滑到一個休息站!
上面的視野,就是從休息站看出去。

這裡再度集合大家出發,速度快的車友先行出發,
有經驗的冬瓜自願帶著第一次拜訪的我們。

這休息站用頁岩堆砌而成,非常有原住民風貌,很漂亮。

休息站下滑之後,又是一段陡下滑,而且路的終點是個大樹幹,很容易卡到摔車。
樹幹之後,下一個階梯就會看到這個獵人古道指示牌了!

指示牌位置就是望鄉部落的產業道路,可以一路下滑到我們停車的地方。
今天不少第一次來的車友,速度很慢。
所以今天上午只能完兩趟。
冬瓜同學他們有經驗的車友,速度夠快,可以玩到三趟。
JC他們開車帶豪帥回到眺望台將運兵車開下來,
我們在這等待。
趁這機會,和同學合影,分別三十年的首度合影。

第二趟下滑,有經驗之後,大家速度快很多,
山謬兄也嘗試了第一趟不敢完的路段。
這兩次活動,
三通嶺讓我適應了鵝卵石坡段的騎乘。
獵人古道讓我克服不少對陡坡的恐懼心理障礙。
在技術上,真是收獲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