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一大早,來自四面八方的車友或屏東鄉親在火車站集結,準備報到出發。

屏東縣單車推廣教育協會為「單車快樂遊活動」主辦單位,帥氣的林理事長一大早忙著指揮調度活動事宜。騎程計畫人理事長安排了最順暢行進路線,希望能成就今日圓滿的活動。可惜理事長沒有穿車褲,今天不隨隊同行。

屏東縣單車協會熱心推廣縣內單車活動,今日免費招待車友「二鐵遊屏東」,名額定為一百名,早就報名額滿。就等大家按時簽名報到,帶著快樂的心情歡喜遊屏東。

屏東縣有非常多單車二鐵遊行程,不止屏東肉腳團辦的好,連單車協會都見賢思齊。今日搭乘區間車(原復興號車廂)0824南下出發。

行政院體委會、縣政府為主辦單位,體委會官員特地到場為我們送行。

體委會官員非常支持單車活動,代表體委會戴主委簡要說明體委會推動「運動島」計畫理念與構想,也祝福我們今天騎的盡興,活動平安圓滿完成。

帶著體委會長官滿滿的加持,我們即將出發,「單車快樂遊屏東」。

屏東縣地理狹長區域可分為屏北、屏中、屏南等區域,「單車快樂遊活動」活動場次已經在暑假中舉辦過「屏北、屏中」二場次,主要藉由單車快樂遊體驗屏東,車友或屏東鄉親若有意願協會免費提供單車借用。

出發的同時陽光露臉,天氣預報為午後雷陣雨,淡淡的雲層擋住陽光,倒是個合適騎車好天氣。

協會領騎人員說明行程,不忘提醒出遊車友隨時注意行前、車、後注意事項,並請車友相互幫忙。

今日單車快樂遊二鐵單車行程以單車騎遊大鵬灣為主,從屏東火車站出發,在南州車站下車,後騎行到東港享用午餐,略事休息後環遊大鵬灣,最後抵達林邊車站結束一日精彩可期的屏東在地文化、美景、美食探訪。

依序進入月台之後,發現怎麼往北上月台(高雄)而去,我們不是要往南下(枋寮)嗎?

在站務人員指揮下我們終於走對月台,把單車排排放好,我們即將上車出發。

屏東火車站配合市區鐵軌高架化一併改建,將來地面上的火車設施走入歷史。

把握開車前幾分鐘,領騎大哥隨意與大家分享騎程經驗,大家都是屏東在地人,有共通話題與嗜好,在三言二語中拉近彼此距離。

李大嫂與李小姐總是笑容可掬參與活動。

月台上處處可見父子情深畫面。

單車協會安排的區間車進站了,它將載著我們奔向國境之南,完成美好的單車假期。

有體委會加持加上單車協會常舉辦二鐵行,高雄站務段安排「二鐵專列」,祝福我們從「幸福高高屏」出發,完成「二鐵逍遙遊」。

既然是二鐵專列,當然有比較多時間讓我們將單車上車。每輛單車都有專屬「座位」,即安全又不會碰壞單車。

大家依先前編組,每個車門都有扛車公差,其餘車友接車排車,不用五分鐘,我們就完成八十幾部單車上火車的大工程。

壯丁負責排車,美女、小朋友就直接上車啦。

有單車架的專列空間寬敞,單車出遊車友也放心。

火車一路南下,透過窗邊「平面直角液晶電視」沿途飽覽屏東平原恬靜田園景觀。

拜傳統專列之賜(舊式可開車窗),我拍到列車駛過屏東田野的照片。

車友大多坐在有涼爽空間的車廂,這種單車出遊的行程,誰還有怨言?

車行經過六塊厝麟洛、西勢、竹田、潮州,朝我們的目標南州而去…

南州鄉主要農產以水稻、蓮霧、甘蔗、檳榔、蔬果等為主,尤以蓮霧利用先進的栽培技術,生產出甜度高、色澤深紅的高品質蓮霧,被譽為「黑珍珠」,更是鄉民主要經濟收入。
為什麼蓮霧樹會包上黑黑的「外套」?這是農民為「調節產季」而作,在幫蓮霧修剪完後包上黑色網罩,修剪後枝葉少且減少日照,霧務樹會錯覺已進入冬眠期,待算好產期再打開網罩,進行「催花」,就可以在蓮霧價格最好的月份將新採蓮霧上市,賺到更多利潤。

南州站鐵鐵軌在月台交會,形成有趣有構圖。

南州,我們來了...

南州站長特地到月台迎接我們到訪。
在值班站長舉牌帶領下,我們安全推車經過調車月台出站。

在確認檢查車廂沒有留下單車後,人手一部單車離開月台。

辛苦載運我們的柴油電聯車又將南下,駛向國境之南。

在南州糖廠仍製糖的年代,南州站可是南部知名大站,當糖廠不再製糖,車站旁也隨之沒落,種起椰林、芒果、蓮霧。

列車長目睹這麼有效率的上、下,移車過程,看的目瞪口呆,一度忘記關門,堅持目送我們離開後再發車。

二鐵專列再會啦,因為再過幾個小時,我們又將在林邊站相逢,專列在枋寮站調頭,於下午再加掛於車頭開抵林邊站。

進入南州鄉馬上就能找到南州車站,民國34年台灣光復時,南州鄉境原隸屬林邊鄉管轄,民國40年3月1日 奉准與林邊鄉分鄉,鄉民原本屬意以溪流為名成立溪洲鄉,因全省以「溪洲」同為地名之也頗多,容易混淆,迭生錯誤,故於民國45年7月1日以位於台灣省南端,改為南州鄉,就此定案。

長長綿延的車隊即將出發,每位車友熱切期待出發。

領騎林大哥一聲令下,大家拾車踩踏出發…

南州車站離糖廠不到五百公尺,是南台灣吃冰休閒的好地方。

南州糖廠到了。

到了南州糖廠,應先了解糖廠的歷史,南州糖廠位於屏東縣南州鄉溪北村,是台糖公司最南端的廠址,初建於民國10年2月,原名東港糖廠,隸屬於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民國46年6月改名為南州糖廠。這個台灣最南端的台糖糖廠,已有85年歷史,過去台糖有1/8的蔗田都在這裡,目前已不再製糖,積極轉型為觀光糖廠。

早期因糖廠本身製糖,台糖冰店出產的冰品甜度及口感幾乎就是好吃的代名詞。

現今冰品已十分普及,台糖冰店也遭到挑戰,在不斷改變經營策略下,冰店內改裝成開放性,整齊明亮的吃冰環境讓人感覺良好,高掛的價目表也十分大眾化。

小朋友看到各式各樣的冰品眼睛為之一亮。

簡單的冰棒就讓兒子吃的不亦樂乎。

今天外頭氣溫直竄36度,冰店裡生意好的強強滾,人潮從九點就開始聚集,台糖冰品真是台糖的金雞母,每年幫糖廠賺進高額盈餘。

糖廠補給完畢,車友依路程出發,目標東港大鵬灣。

帥氣的大榮總是身先士卒。

出發了…















眾人在前奮勇直騎,為確保後方安全,李大哥一路押隊隨行保護。

這是民宅嗎?佔地一甲以上的超大豪宅。

在多年以前,曾經認真相信我的「幸福就在東港」!
如今,只有「回憶在東港」。

領騎林大哥帶領車隊進入東港後廓、大鵬地區,長長車陣在東港街頭引起側目。

抵達大鵬灣遊客中心。


李大哥到了,代表所有車友都到大鵬灣了!

李大哥日前剛完成武嶺挑戰賽,不忘展示完賽紀念品。

為了讓中北部遊客搭乘高鐵轉往墾丁的交通更便利,交通部觀光局與屏東縣政府合作推出的「屏東墾丁快線」、「東港琉球線」專車,遊客步出高鐵左營站後撘車出發,沿途停靠大鵬灣、枋寮、車城、南保力、恆春、南灣、墾丁等7站。

大鵬灣遊客中心門口有二隻可愛石獅,陪小獅玩充滿母愛的就是母獅。

長相兇猛,每天努力用腳奔波賺錢的就是公獅。

遊客中心有東港著名廟宇王爺廟大相框,遊客可在此留下出遊身影。






屏東少年城同學留下快樂出遊身影。

是遊客到臨東港必定走訪之地,裡面有多媒體展館、大停車場、旅遊諮詢中心、服務台等。

大家依序坐定,準備收看鵬管處精心製播的園區生態影片。

準備收看影片了,千萬別睡著了!

時間接近中午,我們得趕快出發因為我們要去吃飯了!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包括大鵬灣域、大鵬灣營區和青洲遊憩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指導,是我國第一個採BOT民間招商開發的國家風景區。日前調整經營形態改為「大鵬灣國際休閒特區」,已完工國際賽車場、飛行俱樂部等設施,希籍由國際多元經營觸角,吸引更多民眾親近大鵬灣。

車道二旁放眼所及為台灣最大的潟湖地形,建構完整環灣單車道後大鵬灣蛻變為屏東縣推展生態旅遊景點。

很快的騎上大鵬橋,往下遠望漁池悠美景觀,白鷺鷥成群,讓人不得不放慢速度,好好欣賞灣面景緻。

遠觀大鵬灣跨灣開啟式景觀橋,環灣單車道真是最好目視地點。

經過台十七線,我們進入東港鎮區,在著名「海產街」光復路牌前轉彎,我們要去享用午餐了!

活動行程中泊岸休息棧特別邀請所有參加單車快樂遊的車友們於午餐時間蒞臨享用便餐。位在光復路口的高級休息站,我曾經路過此地,總是被它富麗堂皇的外觀所震懾,沒想到張家食堂的張老闆居然相約在此招待車友。

那麼高級的休息站會招待「卡打車」的車友嗎?不管傳言是否為真?來者是客,我們總是要把單車停好,給老闆好印象。

遊客如織,泊岸的生意真的不錯,遊覽車一輛接著一輛開進來。

泊岸休息棧致力於配合政府無碳樂活,休息棧亦作鐵馬驛站,提供單車車友進行大鵬灣或南台灣路線時一個補給與方便的好地方。

一進入泊岸即發現各種台灣風味名產均有陳列,特別來自南投信義鄉農會精品設計伴手禮在此設櫃展售。

「海角七號」一砲而紅的小米酒-馬拉桑也有。

眾所皆知的東港三寶-黑鮪魚、油魚子、櫻花蝦在此一一陳列。

俗稱「黑甕串」的黑鮪魚為上品,每年四-六月為東港黑鮪魚季,雖然時節已過,店家掛起小黑鮪魚提燈,讓遊客回味鮮美的時節。

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喜歡造型可愛的小提燈。


一家人不是「見錢眼開」,而是「發現新台幣」!

各式各樣的魚獲製品、零嘴,乾燥過櫻花蝦等都是店內主打商品,是饋贈親友的最佳伴手禮。

現場加熱的旗魚鬆最新鮮,張家食堂與優良船家配合,以最低的成本拿到最高品質的魚獲,再以合理價位與遊客分享。

泊岸主打「東港東西」意指販售東港各種風味名產專門店,目地是籍東港在地魚獲推廣東港漁鄉特產美食。當然我也是不能失禮的,帶回幾包旗魚鬆、櫻花蝦代表我對東港人的支持。

詢問度最高的商品就是目前正夯的櫻花蝦巧克力。
據說櫻花蝦巧克力已成為東港的第四寶,櫻花蝦巧克力到底是什麼滋味?

櫻花蝦巧克力有原味與哇沙比兩種口味,遊客在此試試別家沒有的「櫻花蝦巧克力」,服務人員說一定要試試哇沙比口味,說正經的,把櫻花蝦+巧克力+哇沙比,這三種完全不搭嘎的東西加在一起,口味居然這麼特別,這麼奇妙,所以一定一定要試吃看看。

車友試吃過後當然會在結帳櫃台完成選購,難得來東港玩,千萬不要空手而回哦!

因擔心團員口味與飲食習慣不一,原提供白酒燉肉燴飯與咖哩雞肉燴飯兩種選擇,因為報名參加人數過於踴躍,張老闆緊急變更菜單改以最方便的東港飯湯待客。

不止有東港飯湯,連小三寶之一雙膏潤也拿出來待客。

每位車友都能領到一碗好吃的在地東港飯湯。

大碗白飯加上滿滿的飯湯,內容物除少不了的筍絲外,還有魚丸 花枝 蝦仁 蚵仔 等多種海鮮食材。滿足車友對道地東港飯湯的期待。

熱心車友主動幫飯湯加上大骨高湯,以有效率的方法讓饑腸轆轆的車友吃到飯湯的好味道。

說到飯湯的歷史,這是台灣到處都有,是很普遍的平民小吃。今天要吃的東港口味的飯湯,更具代表性。

小朋友是不會說謊的,好不好吃?從小朋友臉上笑容就能得到答案。

經過一早上的騎歷,大家都飢腸轆轆,飯湯裡有張老闆滿滿的熱情,更有東港人招待至親好友的無上誠意。

東港飯湯,通常鮮蝦也是少不了的配料,簡單的飯湯卻有滿滿一碗好料,想吃多少都可以。

兒子說:「東港飯湯太棒了,通常吃一碗是不會飽的,一定要再續碗才行」。

再接再勵吧!

東港的飯湯,一定是要先用蝦猴下去爆香,蝦猴是東港的特產,加上鮪魚塊及海蔘等食材,就是海味十足的好料理。

再次感謝好客的張老闆,今天中午我真的吃的好飽,下次來屏東市,我也不會失禮,讓我請你吃到飽…

吃飽了就要休息一下,泊岸涼爽的冷氣讓眾人很快進入夢鄉,回復體力。

離去前照例來張大合照,見証美食、美景並存的「單車快樂行」。

真的要感謝泊岸休息站張老闆及全體員工熱情接待,藉由此活動讓更多屏東車友認識泊岸,藉由與車友交流分享心得,單車協會志工也提供如何打造優質鐵馬驛站之具建設性建議。

同行車友也給泊岸休息站許多建議,例如單車停車架位置應考慮車友進出的安全性,加壓打氣設備及簡昜維修器材建置,揮汗如雨的車友最需要的補給水,若能提供冰塊更好...等等。

我們的建議美麗的老闆娘都聽進去了,以最誠意的招待更接受大家最真摯的感謝。

若能更貼近的了解車友的需要性,將來車友南下恒春,騎訪東港或小琉球就一定會選擇再來泊岸。

帶著滿滿精神及給家人的拌手禮,我們再出發騎向下一個景點。

泊岸全體員工都列隊送客,熱情有禮的東港人,難怪我那麼愛來東港,樂此不疲像中毒一樣…



大鵬灣環灣車道,採車道、單車道、行人道三線分離,不同行進方式各走各的,是最安全的設計。

隨著大鵬灣環灣景觀道路全線通車及鵬灣跨海大橋完工啟用,代表大鵬灣的觀光發展將往前邁進一大步。

環灣車道限速四十公里,這是安全速限,所有車輛都要遵守。

右邊是直上跨灣大橋的單車(行人) 專用車道,其他各種車輛都不能上來。地上有很明顯的標示。

鵬灣跨海大橋是全國首座開啟式景觀橋,全長五百七十九公尺,路面寬三十公尺。

景觀橋完工後開放大型帆船進出,橋上制高點更是鳥瞰大鵬灣全區及遠眺海域最佳地點,亦是環灣道路最重要的地標。

大鵬灣潟湖位於台灣西南部,由屏東縣和林邊鄉間的林邊溪沖積物沖積形成囊狀潟湖,水深2~6公尺,平均水深約3公尺,加上水位變化穩定、營養鹽充足,形成濕地生態系。

大鵬灣出海口處正值午後漲潮期,台灣海峽海水像倒灌一樣倒流入大鵬灣瀉湖,海流強勁。

開啟式景觀橋採流線圓弧形的特別設計,橋面距離水面十七公尺,採單塔非對稱單面複合式斜張橋,與國道三號熟悉的里港斜張橋有雙胞胎的感覺。

騎上最高點,把車停好,我們要開始參觀了!

李大哥一家在此留下合照。

跨海大橋主橋塔上崁置工程完工紀念碑,讓人驚呀的是大橋總工程款為十七億三千四百萬,真是好貴的橋。

下橋騎行時隨時保持安全距離,前後管制放行下滑順序,避免摔車或撞上行人的危險發生。

接下來我們進入東港南平里,準備騎上悠美的南平海堤。

騎上南平海堤,海堤下枯木仍在,仙人掌小黃花盛開,海風吹來讓人心曠神怡。

美景在前,有時加快速度踩踏都會覺得浪費。

今年完工啟用的環灣自行車道,為大鵬灣管理處配合環灣道路興建闢設,單車路線引領遊人走訪大鵬灣的潟湖、濕地、聚落、產業、人文、廟宇、溪流和海岸景致。

下午天氣突然變的炎熱,大家不約而同躲在樹下乘涼。

兒子努力往海面搜尋,可惜今日海象不佳,無法看到小琉球。

每次來到大鵬灣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新設的遊艇碼頭為大鵬灣海域活動開啟新紀元。

遊艇碼頭仍未完成,簡昜碼頭非常原始,工期還得加把勁。

瀉湖水面艇身點點,風浪板、小遊艇各自佔據水面大展身手。

抵達崎峰村濕地公園,候鳥也是大鵬灣生態系中重要一環,濕地公園面績廣大,連抽水站都設計成地中海造型。

騎抵崎峰村,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林邊鄉。

林邊鄉新建樓房都有完善防水設計,古厝卻難逃下陷命運,正以平均一年二至三公分速度下陷,將來這古厝會完全消失於地平線。

崎峰社區活動中心,每個看見「發財號」的車友都想問,這船是怎麼掛上去的?

崎峰濕地生態常見植物展示。

大鵬灣環灣車道利用既有的鄉道、海堤或是漁塭路提,保存當地環境景觀,營造具有吸引力的觀光遊憩特色。


親子同騎是最溫馨的畫面。

單車協會志工忙碌一整天,為確保安全每個路口都有專人交管。

林邊到了,這裡曾經是飽受「莫拉克風颱風」摧殘之地。
林邊,是昔日樹木蒼鬱原野中的一個村莊,古名林仔邊,清朝乾隆二十年間,一位拓荒者趙瓊勳,由福建帶領其族人渡海定居在此地,開拓田野、辛勤耕作,因經營得宜,致農業進步,而因此吸引更多後續移民,遂形成一村落,至清朝道光十年,村落南邊有一天然良港-新打港,與大陸展開通商貿易,繼農業發展後商業經營開始蓬勃,漸呈現一小鎮之風貌,日後,新打港因林邊溪的山洪氾濫淤砂流入港內,致船隻航行受阻礙,商業經營風華不復,但農業依舊發達,人口逐漸增加。

為防止颱風水災再來,林邊家家戶戶都專案申裝擋水閘門。

雖然是鐵門,每個門都加裝防水門。

光有擋水閘門還不夠,家家戶戶都墊高地基,雖然出入偶有障礙仍是林邊鄉親不得不接受的宿命。

早上0824出發,經過十個小時遊騎,我們騎抵返回屏東市搭車點-林邊車站。

八八風災過後水淹林邊車站達一個月,林邊車站配合林邊鐵橋加高工程改建成新穎高架站體。

林邊鐵橋仍未完工,高架站趕工中,將來林邊站將是屏東縣最早使用新站的火車站。

亮出我們的返家團體車票,我們真的要回家了。

經過一天緊湊的騎程,我們完成「單車快樂遊二鐵之旅」。

離發車時間還有半小時,林大哥讓大家到車站附近走走…

即將升上小六的兒子,暑假中我們遍騎台南府城、遊歷尖山埤渡假村、旗山親子單車行、最後再加碼單車快樂行,回憶這些年,我們一起騎過的親子單車路,有甘有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趁著等車空檔,我們前往車站旁苦伕寮一遊。

林邊苦伕寮位於林邊車站北方,為鐵路局編號第129號的苦伕寮為木造日式黑瓦建築。原是鐵路工人休息、放置工具與上班派工的地方,鐵路局稱之為「道班工房」。1945年被美軍炸彈夷平,旋即重建,一直使用到民國84年。

八八水災那天洪水直逼苦伕寮屋頂,當然淹沒林邊鄉...

林邊已回復舊觀,仍刻意保留水災遺跡,讓鄉民永遠記得2009年不請自來的颱風。

苦伕寮原道班房被炸重建,迄今已有50年的歷史,樑柱、牆壁、屋瓦都有腐爛現象,成為危險建築物。仁和村民向鐵路局申請認養維護,並闢為鐵道睦鄰公園,提供居民休閒活動場所,是鐵路局敦親睦鄰很有意義的措施。

還有一點時間,我們散步到貫穿林邊鄉的台17線。

水災過後林邊鄉蓋起新建物,每一幢都考量防洪與避難逃生。

不起眼的小巷弄裡舊屋豪宅風華絕代。

雖然大家都累了,還是把單車排放的很整齊,這就是屏東人引以為傲的團隊精神。

我們搭乘的二鐵專列快進站了,大家都準備好,推著單車、帶著拌手禮及滿滿回憶,我們啟程回家。

小朋友滿心期待參與車隊任何活動,只要能跟爸爸出門騎車,就是最勇敢的追風少年。

早上與我們暫時分別的二鐵專列,又回來了!

同樣的上車模式又再上演一次。

唯一不同的是預計在前幾站下車的車友的車要擺放在門口,而且站名、數量都要向車長報備,方便管制。

火車緩緩啟動,我們真的要回家了!

屏東單車協會終於完成「單車快樂行」活動,這面黃色小旗子代表的是榮譽,也代表屏東人向心力的凝聚。

鐵軌是由一條條軌道串連而成,人生也是由一幕幕的記憶組合而成,看著長長的鐵道,生命旅程也順著鐵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重回南州車站,南下北上的鐵軌在此交會。

車行西勢站窗外突然下起大雨。

回到屏東站,卸下單車排好方便車友領車。

領到車就能回家了!

單車快樂行,鐵馬向前行,方能看見台灣好風景。

出站後也結束今日二鐵行,也相約下次二鐵再出遊....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