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程:台北車站(台鐵區間車)→ 福隆車站(騎鐵馬) → 過舊草嶺隧道 → 台2線 → 三貂角燈塔 → 台2線 → 福隆車站(台鐵區間車)→ 台北車站。
因為一起騎鐵馬的同事,有人退休回鄉下享受生活了,而騎鐵馬也似乎有些退燒,所以很久沒找同事去騎鐵馬,順道吃吃喝喝,歡聚一下了,幾經波折,終於湊足三隻小貓(謎之音:還小貓?呸!中年鮪魚還比較剛好啦!一個個的,都是鮪魚肚…),調整同一天一起請假,出門騎鐵馬啦!

因為大台北的自行車道同事全都騎過了,便想利用鐵路,來個兩鐵papago,既然是吃吃喝喝團,路線不能太難騎,更要有特色,便想由福隆火車站經舊草嶺隧道,再走濱海公路到三貂角燈塔,然後續走濱海公路回福隆火車站,剛好逆時針繞台灣最東邊『三貂角』一圈,規劃圖如下。↓

話說舊草嶺隧道的自行車道,是觀光局把1986年廢棄的東北角火車草嶺舊隧道整修而成,於2008年8月10日啟用,由福隆火車站旁到草嶺舊隧道口的產業道路,加上草嶺舊隧道組成,來回不到9公里,是個2小時內就可輕鬆完成的悠遊路線,而且全線平緩,夏日到隧道內騎鐵馬倍感涼爽怡人,而穿出隧道後,頓覺視野豁然開朗,可遠眺美麗的龜山島。
而三貂角燈塔位於台灣極東,是太平洋區的重要指標,有「台灣的眼睛」之稱,建於民國24年,當時日本人特定進口水晶玻璃作為燈炮材質,在二次大戰時亦遭炸射損壞,至今傷痕依舊可見,是許多人環島旅程中,不可欠缺的重要一點,所以滿心期待,這次的兩鐵papa go行程。

一早到台北火車站買二張車票到福隆,另一同事朱尾(兼同學)自行由松山火車站上車會合。↓

跟同事小朱搭車囉!不是這台,我們是坐區間車。↓

鐵馬裝入攜車袋,算行李不用另外加錢買票。↓

到松山火車站,趕緊揮手叫同學朱尾上車,哈!兩位同事都姓朱,若是在明朝,說不定,我就是太子黨成員了!↓

在車廂內LDS打發時間。↓


終於福隆到了。↓

出車站,因攜車袋是只須拆前輪的規格,所以很快就將車子組合。↓

"八度夭"吃便當先!↓

三個人都不喜歡吃肥豬肉,挑一家有雞腿的吃。↓

由福隆火車站旁到草嶺舊隧道口2.2KM。↓

鐵馬出發囉!↓

兩朱怎麼都停下來了?↓

原來!粉好玩,每株行道樹上,都有一隻人面蜘蛛,好像劃分好地盤似的!各自井水不犯河水。↓


同學朱尾覺得像骷髏頭,個人覺得,連身體看起來,剛好像白無常,粉映農曆七月時的景。↓

抵達隧道口,跟舊火車拍照。↓



還有"正港"的鐵馬。↓


當然!隧道口更要留影,上面的提字 "制天險",為草嶺隧道由福隆到石城中間,是日據時代台灣第一長的鐵路隧道,當初興建時,因雪山山脈的地下水脈特別多,工程難度非常非常高,故工程完工之後提上這三個字。↓


進入隧道,地面濕漉漉的,更添涼意,好像進入冷氣房,炎炎夏日,在隧道內騎車,簡單來說就是『爽快』。↓

新北市、宜蘭縣交接處。↓

出了隧道,頓感視野豁然開朗,這邊隧道口上提 "白雲飛處",就是為了凸顯舊草嶺隧道鑿通之後,浩渺遼闊的太平洋劈面而來,視野豁然開朗的境界。↓


跟美麗的龜山島合影。↓



再kuso一下。↓



四周隨手拍拍照。↓


接著上台2線,就是知名的北部濱海公路,還好!這一段有自行車專用道。↓

同學朱尾介紹,下方是知名的萊萊磯釣場,當然!停下來賞景兼拍照囉!↓



一路往三貂角燈塔,這裡開始沒有自行車專用道,砂石車呼嘯而過,倍感威脅。↓

到馬崗,下去漁村走馬看花,有股寧靜的美感。↓



出了馬崗,發現三貂角燈塔就在眼前,已經過了入口。↓

由濱海公路回頭到三貂角燈塔路口。↓

濱海公路到三貂角燈塔約2KM,用最小盤爬坡。↓




終於!三貂角燈塔到了,遇到的人,看我們行李大包小包,都問環島第幾天啦!我們都粉不好意思,回說只有用兩鐵一日遊啦!↓


團體照。↓

燈塔旁景觀台,再觀賞一下龜山島,再過去的路線,就看不到龜山島啦!↓

離開燈塔,繼續走濱海公路,砂石車不時呼嘯而過,這時,小朱發現卯澳漁村內有路,便下去走走,也是個美麗的漁村,一段路旁還開滿牽牛花。↓


出口一邊是福連國小,另一旁是一池池,不知養啥的養殖池。↓

繼續走濱海公路,沒有林蔭,熱到爆,發現檳榔攤,馬上停車買運動飲料,一喝下肚,熱氣全消,涼快!涼快!↓

接著濱海一路到福隆,一旁自行車專用道都還在施工中,希望!下次造訪,能全線完工,那就太棒了!↓

福隆到了!↓

繞回福隆火車站。↓

時間還早,吃石花凍刨冰消暑。↓





刨冰店內有火車時刻表,看見一班區間車往七堵,比往台北的區間車,時間早了約40分鐘,研究一下,便決定坐這一班火車,到七堵再換車往台北,以節省時間,便移動到火車站購票,順便將鐵馬裝入攜車袋。↓


鐵馬裝好了,小朱提議到月台等車,這個提議非常英明,到了月台,微風徐徐,比起車站內涼快太多了!↓

區間車來了,告別福隆火車站,下次再來造訪囉!↓



歡迎參觀小弟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