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六年前,決定入手JIMMY,最大的願望是開往丹大林道,然後,步行走向七彩湖。將JIMMY開回家後,過了一整年幾乎沒 有假日的苦難生活,完全沒有機會奔向心之所嚮的山林。後來,苦難的日子結束了,丹大林道卻因風災封了路,甚至連孫海橋也在後續的風災中毀了。當時,我很清 楚今生大概不可能有機會一窺丹大林道與七彩湖之美,雖是遺憾,但能讓這條林道修休養生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每回寫遊記,腦海中總是不經意地閃過過往的畫面,找出2003年老公騎孫海橋的照片與我替他製作的影片,連兒子都湊過來一同欣賞,對我們一家人來 說,4+2的旅行方式,是過去幾年中最重要的生活片段。反覆地看呀看,不是一遍就足夠的,腦海裡再度回到當年,於是,文章又因此停頓寫不下去了...
我想,這可能就是每寫一回遊記,總要耗費體力與心思的理由。

2003年八月十日老公與好友同騎孫海橋的回憶片段


騎單車兩年來,我常常想要騎以前老公騎過的路線,多次跟老公提起始終與自己無緣的丹大林道,這期間因為家裡忙,鮮少有機會全家出遊,昔日的車友,也因為成 家,必須負起養兒育女的重責大任,幾乎無法再像幾年前的說走就走。幸好,爸爸疼愛兩個孩子,他很樂意開補給車載還不會騎陡坡的女兒,於是,孫海橋的行程終 於敲定了。

二月廿七日一大早,與兩個孩子的外公在林厝會合,然後,兒子坐上外公的車子,女兒與我們夫妻同行,一路往水里出發。
因為時間還很早,行經台16線名間水里路段時,可以欣賞到群山繞著綠水與晨曦的自然之美,因為沒帶單眼相機,只能用OREGON 550T簡單記錄沿途的美景。

清晨一片迷霧的台16線名間水里路段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迷人的曙光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濁水溪谷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原本,兒子也要一起騎這段路,但出發前幾天,他打籃球扭傷了腳,只好作罷。單車在水里玉管處下架,外公載著兩個孩子先到雙龍國小去逛逛(後來,外公帶兩個孫子經潭南到日月潭繞一圈,然後祖孫三人先回家),老公陪我一路慢慢騎。

往水里永興社區的路口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左轉繼續台16的路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濁水溪谷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每次出遊,不管是開車、騎車或是步行,最愛撒落一地的溫暖陽光,從水里玉管處到地利,沿途幾乎都是這樣的景致,上回從玉管處騎到潭南時,曾拍下不少美麗的畫面,即使電腦中已有諸多照片,此行依然會停下來捕捉我喜歡的一地陽光。

撒落一地的陽光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曾經多次崩塌的補強路段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進入民和的明隧道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層峰相連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民和的玉虛宮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擔心兩個孩子沿途吵吵鬧鬧會讓外公煩心,當天自己的騎乘速度比平常快很多,老公還以為我是因為過年期間平均每天騎50公里的磨練,腿力與體力大增,導致速度增快許多,若非擔心,我實在不願意加快速度,越是快速,就越容易輕忽沿途的一景一物。
很快就來到地利與潭南的叉路口,告訴老公:『如果有充裕的時間,很想從玉管處騎一趟孫海橋,再到雙龍部落,然後由潭南部落接日月潭,最後以逆時針方向騎到 頭社盆地,再回到玉管處。』老公嘲笑我:『很臭屁唷!騎得到孫海橋再說吧!』其實,這跟臭屁沒關連,只要有非常充裕的時間,我一路慢慢龜,終究會讓我龜完 的。(註:去年年底騎過一趟潭南)

達瑪巒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橋下是通往潭南的小路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2001~2003年間曾多次進出地利,當時路況其差無 比,後來經過重建,過了新建的達瑪巒橋後,看到了如此具有原住民特色的圖騰,當年的這段路,根本看不見路的痕跡,如今,讓人覺得改造後的部落更具深度旅行 的意義。只是,在結束此趟旅行後的沒幾天,在報紙上竟然看到有人蓄意破壞這些美麗的圖騰,類似的情事始終令人不解。

地利村的圖騰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達瑪巒橋邊的民宿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到達達瑪巒部落的意象時,祖孫三人已從雙龍部落下來,老公與我特別叮嚀兩個孩子不可吵鬧,然後,兵分兩路,祖孫三人先進去一探孫海橋續往潭南部落,然後先行回家,老公與我慢慢地繼續台16未竟的行程。

直行往孫海橋
右轉往雙龍部落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我們對台16線並不陌生,1993年的夏天, 爸爸曾經帶老公與我經由蜿蜒的山路來到合流坪,再由潭南繞到日月潭,那是老公與我第一次到訪群山中的小部落,不管是地利或是潭南,儼然是遺世獨立的人間仙 境,讓我們從此愛上這樣的原鄉。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們多次拜訪,剛學會走路不久的兒子,還循著梅花盛開的路徑走到雙龍瀑布,只是,這樣美的地方,幾經風雨 肆虐,土石坍方,道路損壞,曾經幻想漫步夢幻的七彩湖畔,如今都已經成為可能永遠都無法實現的奢望。

合流坪的指標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地利,很小的村落,房舍依傍在濁水溪邊,老公一直盯著路旁的屋舍,轉頭告訴我:『在這裡住下來也不錯!』我也常常這麼想,老公與我都不喜歡人煙嘈雜,曾經想過要到山上找個地方定居,我想,這樣的日子應該很快就會到來。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可愛的小房子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迷人的光影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我的影子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在河岸的另一邊,可以清楚看到半山腰上的雙龍部落,跟老公 說:『好像不會很高,應該可以再騎上去!』老公回答:『別小看,若要到雙龍,必須下切到河谷,再往上攀爬!目前騎得到孫海橋再說吧!』雖然老公很有耐心等 我一路慢慢騎,也很有度量讓我恣意而為,但該在我前面踩煞車時,他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踩下去。

遠眺雙龍部落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幽靜的林道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遠眺雙龍瀑布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遠眺雙龍大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濁水溪360度大迴轉天然的奇特景像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再看一次西流的濁水溪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離開濁水溪大迴轉的路段,繼續後續的行程,離地利越遠,人煙就越稀少,雖然沿途陽光越來越熾烈,但因為風景迷人,自然會忘卻不重要的一切干擾。

陽光撒落一地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鬼斧神工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切割的河床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回首來時路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一層接著一層的群峰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有一小段大約一公里的路段,平均坡度超過10%,加上日照強,不是很容易應付,幸好這是在去程,若在回程才爬這短小陡坡,可能會筋疲力盡。

結束最不容易征服的路段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以前,曾經繞進這家民宅參觀,當時,主人表示並無意願經營民宿,事隔多年,掛上了民宿招牌,我想,主人的想法改變了!

路旁的民宿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遠眺民宿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過了民宿的小路口,就來到了通往巴庫拉斯的入口,多年前,正值油桐盛開時,曾經開JIMMY到達最高點,沿途路窄彎曲,可以瞥見飄落的油桐,甚是迷人。

通往巴庫拉斯的小路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穌斯共香草園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天時農莊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從水里到孫海橋的這段路,一路起起伏伏,時而上升,時而下降(最後附上的坡度圖可以明顯看出坡度變化),考驗自己的耐心,不過,我比較擔心的--天氣越來越熱,如何安然無恙地騎回原點?基於這樣的考量,在去程中,我稍稍預存一些體力,本來速度比平常快,在確定兩個孩子要跟著外公自由行之後,速度也稍做調整。

丹林大道(查不出名字的來源)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左往五里亭的聖華修道院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往聖華修道院的小路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離開五里亭,繼續往下滑,能與老公逍遙地騎在這樣人煙稀少的山路上,著實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幸福,十年前,老公開始騎單車時,他完全沒想過單車路上會有老婆的陪伴。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終於來到了目前台16的終點--孫海橋,雖然無法繼續前行,只能遠遠地望著對岸的路徑,但是,能夠一嘗宿願,我心中的感慨萬千,絕對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
我希望可以到達七彩湖,但又不希望這條美麗的山徑與自然生態被無情地破壞,自私的我,多麼希望這不是台16永遠的盡頭,無私的我,殷切盼望孫海橋是永遠的終點。

只剩橋墩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丹大溪與濁水溪的匯流處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溪底便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沿著丹大溪邊,有一條這樣的小路,因為時間不早了,沒有往上一探究竟,回家查一下地圖,看不出所以然,留待日後尋找答案。

丹大溪邊的小路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兩人在孫海橋待了很久,真的只能遙望路的那一端,即使中無限感慨,還是必須整理好心情。
沿著原路慢慢騎回地利,非常珍惜此趟的旅行,根據老公十年來的二輪經驗,能夠多看一眼的美景,務必要把握住,因為,一場豪雨,很可能會沖毀所有騎過的路徑。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回首孫海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回程中才看到合流坪的標示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這一段回程的路,實在是蠻熱的,一路停下來多次猛喝水,幸好部分路段有些樹蔭,否則真不知該如何騎回原點?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回到濁水溪大迴轉處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回到來時最陡的路段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一路起起伏伏,回到了地利村,這回改由右邊經由村內下滑,原住民的小朋友相當熱情地跟我打招呼:『歡迎再來!』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滑到地利與雙龍的交叉路口,老公停了下來,問我:『還有力氣騎上雙龍嗎?』我回答:『應該可以吧!』於是,兩人就彎進了雙龍的小路。
天氣越來越熱,往雙龍部落的這段路,騎得有些累,只能靠多喝水來應付烈日。正如老公所言,別小看這段路,從地利往這端看,並不覺得難搞定,實際在烈日下騎一趟後,真的發現不是那麼容易征服。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雙龍大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逆光下的雙龍部落圖騰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轉個彎依舊是烈日當頭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雙龍部落的意象標誌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雙龍部落的歡迎牌樓


雙龍國小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雙龍部落內的觀光指標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到達雙龍部落,老公沒等我,就繼續往上騎,我在後面慢慢踩,終於來到雙龍瀑布的路口。他停了下來回頭問我:『以後再來騎 吧!』我說:『以前帶兒子走過這段路,我記得路況還好,沿途又有樹蔭,應該可以騎看看!』他續問:『你確定要騎?』我點頭,於是,兩人真的繼續騎向雙龍瀑 布,因為我的一句話與一個堅持,我們尋找了當年兒子一歲多的記憶,不過,騎到雙龍瀑布後,才發現付出的代價實在很大。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雙龍瀑布的路口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一路攀升而上的小徑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沒有多少喘息的時間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處處是林蔭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從雙龍部落到雙龍瀑布這段路,前段有樹蔭,雖 然微陡,還可以接受,後段幾乎都是無遮蔭的爬坡段,路窄、不平、積水又炎熱,實在難以消受,老公還在說風涼話:『還有力氣騎到潭南嗎?』我回答:『我原先 只說到雙龍部落,若只到部落,就有力氣再騎到潭南,可是,這回加碼雙龍瀑布,體力耗費大半了!』若換成漫步在這樣的山路上,我想應該會更為寫意。

遠眺山谷中的水管吊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雙龍瀑布石板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石板屋前的靜思亭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遠眺雙龍瀑布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瀑布與石板屋的原住民名稱:迪巴恩瀑布石板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因為整條山路上只有老公與我,不敢把單車放在涼亭,我也沒有多餘的氣力扛車下瀑布的階梯,於是,就把親近雙龍瀑布的機會留待下回。
從石板屋往上,路況不太好,坡度又陡,老公還是騎了上去,我則慢慢推車上去,順便再多看一眼。說實話,雙龍瀑布這段小山徑,實在迷人,有機會的話,老公與我都還想再去一趟!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一路下滑回到雙龍大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雙龍與地利的路口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接回台16線,繼續往出發地水里玉管處前進,時間已經過了中午,沿著濁水溪邊騎單車,感覺不是很好,烈日當頭,又遇到夾帶 著泥沙的逆風,原本已經騎得很慢的我,只能用更緩慢的速度去對抗炎熱與逆風,老公在前頭倒是蠻擔心我的狀況,只要不是大太陽,我大概都還可以接受沿途的各 項考驗,偏偏那天幾乎都是我最討厭的強烈日照。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台21與台16的路口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回到起點玉管處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累計里程:62公里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坡度圖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騎乘時間:玉管處-孫海橋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騎乘時間:玉管處-孫海橋-雙龍瀑布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騎乘時間:玉管處-孫海橋-雙龍瀑布-玉管處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騎乘路線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騎乘資料
看不到終點的台16

這趟路,讓我得以一嘗宿願,老公在回程的車上問我:『滿足了嗎?』我回答:『當然滿足,不過,還想與你騎更多這樣的路線!』

我在everytrail的航跡(圖片較多可能要耐心等候)
按這裡檢視網頁

我在ridewithgps的航跡
按這裡檢視網頁

我在gpsfly的3D動路線圖
按這裡檢視網頁
2011-05-22 17:1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終點 16
之前也騎過雙龍瀑布這段路真的不錯!
又看到如此精彩的遊記 真棒

民國81年曾經到雙龍瀑布 記得沿路扶著山壁,拉著繩索上去

到達瀑布下方 還真是壯觀

對了 現在還要不要去地利派出所報備?
看到這樣介紹的好文章.很容易讓人響往也要一窺美景.
於是心中就收藏起這路線.下次去.

ps:而我有幸認識"孫海"的四兒子(現今快60歲了).
聊天之時曾希望他們兄弟再出資修理父親遺留的橋.
但時光背景不同.當年孫海在丹大林道有廣大樹林的產業.
現在政府禁止砍伐樹林後.孫家認為沒有經濟開發作用.於是短期內都不會想修護了.
而政府礙於封山及經濟效率應該也不會去修孫海橋..
於是前往七彩湖與海天寺都變成困難重重.連孫家自己也很少上去了..
以上故事~

洋爸爸 上

部落建築有它的樣貌與風格
與其說那些圖騰是風格,倒不如說是一種堅持與傳承
這也是令人感動,欽佩的一種凝聚力

開發與討伐在不同的時空背景與需求上就像一把雙刃劍
各有解讀的方式,做的是同樣的一件事,期望的就是能有個平衡.

想看的美景真的當下就要把握,下一次,不一定有相同的地點能讓妳再次佇足
面對大山大水,除了敬畏就是謙卑.

版主期盼與行進的地點也是舅舅口中"活跳跳"的山
因為活跳跳,所以也有著萬千的氣象與迷人的丰采.

不用去期待那看不到的終點,
山,永遠懷抱著妳啊!






這位大大:

不好意思來亂一下,台16的終點在花蓮林田山這啦


taco_hung71 wrote:
之前也騎過雙龍瀑布這段路真的不錯!


如果有機會
還想到雙龍的茶園去看看
風景相當優美

不管是在地利、潭南或是雙龍
騎車都是一種幸福
cyinstysl wrote:
又看到如此精彩的遊記 真棒
民國81年曾經到雙龍瀑布 記得沿路扶著山壁,拉著繩索上去
到達瀑布下方 還真是壯觀
對了 現在還要不要去地利派出所報備?


謝謝你

我是民國82年的夏天去五里亭的
記得當時在沿途的派出所好像要辦理登記
不過警察沒有十分嚴格要求

民國86年
帶一歲多的兒子步行上雙龍瀑布
只記得沿途都是梅樹
因為孩子小
只在步道上遠看瀑布

現在去地利或雙龍
不必再辦理入山証了
洋爸爸 wrote:
看到這樣介紹的好文章.很容易讓人響往也要一窺美景.
於是心中就收藏起這路線.下次去.
ps:而我有幸認識"孫海"的四兒子(現今快60歲了).
聊天之時曾希望他們兄弟再出資修理父親遺留的橋.
但時光背景不同.當年孫海在丹大林道有廣大樹林的產業.
現在政府禁止砍伐樹林後.孫家認為沒有經濟開發作用.於是短期內都不會想修護了.
而政府礙於封山及經濟效率應該也不會去修孫海橋..
於是前往七彩湖與海天寺都變成困難重重.連孫家自己也很少上去了..
以上故事~
洋爸爸 上


感謝洋爸爸如此詳盡的解說
讓所有車友對孫海多了一層認識

這條路線
騎了半天
遇不到任何車友
沿途只見許多車輛以4+2的方式開往巴庫拉斯
因為孫海橋斷了
丹大吊橋也斷了
也不再發入山証
目前無法在合法的情形下橫越湍湍溪流
所以此條路線的吸引力可能就大大降低
也因為人少車少
多了一份寧靜
騎在那樣的路上
彷彿與世隔絕
leone823 wrote:
部落建築有它的樣貌與風格
與其說那些圖騰是風格,倒不如說是一種堅持與傳承
這也是令人感動,欽佩的一種凝聚力
開發與討伐在不同的時空背景與需求上就像一把雙刃劍
各有解讀的方式,做的是同樣的一件事,期望的就是能有個平衡.
想看的美景真的當下就要把握,下一次,不一定有相同的地點能讓妳再次佇足
面對大山大水,除了敬畏就是謙卑.
版主期盼與行進的地點也是舅舅口中"活跳跳"的山
因為活跳跳,所以也有著萬千的氣象與迷人的丰采.
不用去期待那看不到的終點,
山,永遠懷抱著妳啊!


這麼多年來
出入了不少原住民部落
那真的才叫世外桃源
可惜的是原住民不懂得如何行銷屬於原鄉的美
不過也因為這樣
原住民部落才得以保存較原始的風貌

說真的
我很不希望再去打擾好不容易恢復寧靜的山林
就讓它修養生息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