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
2001年,老公與好友們開始騎單車,第一次以4+2的方式出遊,選擇了南投信義的風櫃斗,當時,抵達風櫃斗後,繼續沿著投59經新鄉走過溪底(當時橋樑 尚未完工)到了羅娜,然後再由羅娜下滑至新中橫主線,我開車載兩個孩子尾隨於老公附近,遇到叉路,我常會嘗試著去探路,那一次,我沿著羅娜部落往上開,發 現了亞杉坪林道,向原住民詢問林道的路況,九二一地震後路況不佳,這麼美的地方,真希望有一天可以走那麼一回,只可惜,這個願望一直未實現,即使如此,我 對台灣依然抱持著很大的期許,相信總有機會得以飽嘗台灣之美。
那年,行經風櫃斗,對沿途的景致不是非常認同,總覺得地方政府可以營造得更完善,而不是讓當地居民自行經營,接下來的日子裡,腦海中閃過的一直只有新鄉與 羅娜,不曾出現過風櫃斗。去年,志龍叔叔提起了坪瀨這個純樸寧靜的小地方,鮮少觀光客,於是,我把此趟尋梅的單車之旅設定在坪瀨,只是,有時候並不一定會 完全按照預定的行程,旅程中常有很多變因。
<故事開始>
把我的JIMMY停在信義酒莊,然後,沿著新中橫往回走,穿越信義街上,經過愛國橋,可以輕易就感受到冬陽的熱情,似乎這一趟旅行無需擔心上回大雪山的嚴寒刺骨。
信義酒莊正面

信義酒莊旁的山景

往投59的路口

愛國橋

騎到投56的路口,勾起了自己與這段路的回憶,順著這條 路走,中途行經木瓜坑瀑布,然後到達鳳凰谷鳥園與麒麟潭,最後再接到通往溪頭的縣道151,我們很幸運在坍方前走過兩回,路程不長,沿途都是自然的山景, 行走於期間,不管是騎單車或是開車,都是一種享受,只可惜這段路坍方許久,目前仍尚未修復。
左上投59
右上投56往鳳凰谷(但路已坍方許久)

告別投56的路口,很快就到達通往坪瀨的小路;順著小路 往上騎,路面不是很寬敞,經過幾處民宅後,整條路除了施工的當地村民外,別無人煙,這時我開始考慮自己一個人是否真的要往坪瀨前進,向施工村民詢問憑瀨的 路況與花況,村民告訴我,這條路雖然少有觀光客,但村裡民風純樸,安全無虞,不過,梅花綻放的狀況尚未進入高峰。
即使安全無虞,但我還是會有些顧慮,又得知花況不佳,開始考慮下滑,只是,我不想去風櫃斗,距離牛稠坑又很遠(BROMPTON騎不快),只好就近選擇另一個賞梅地點-烏松崙。
往坪瀨的路口

沿途完全沒有日照

往烏松崙的標示非常清楚,只要順著指標走,沿途還有烏松 崙林道的里程標示,不怕會迷路。整條林道,兩旁都是大樹,陽光偶爾會透過間隙灑在路面上,偶爾一個彎道,又出現遼闊的視野,忽而仰頭,可見藍天白雲,別有 一番風情,此時,看到這般光景,即使沒有完成原先的旅行計畫,似乎不再重要。
往烏松崙的路口

全長8K的烏松崙林道

清幽的烏松崙林道

轉彎處的視野

群山上的藍天白雲




選擇放棄了坪瀨林道,但多少還是對這條小而美的路線念念不忘,順著烏松崙林道往高處騎,偶爾可見坪瀨溪,分外珍惜,忍不住多看一眼,即使不是為了尋梅,還是希望將來有一天可以完成這條路線。
俯瞰坪瀨溪谷

跨越坪瀨溪的紅橋

一個人在烏松崙林道上騎著BROMPTON慢慢晃,享受和煦的冬陽與寧靜的氛圍,一輛載滿原住民的九人座福斯經過我身旁,還大聲問我:『要不要載你?』我回答:『謝謝你們,我慢慢騎就可以了!』我一直都很喜歡原住民的質樸。




沿途雖然有多處梅樹,卻沒有十分密集,忘記是在幾K,出現了較密集盛開的梅花,此時,當然要好好珍惜可以近距離欣賞的機會,我在該處停下來照相,後來,上山的車輛也跟著停了下來,路旁接著停了不少車,一直到我離開,他們都尚未離去。
路旁的梅花



從高處俯瞰愛國大橋



騎在蜿蜒而上的林道上,真的可以說是一個轉彎就是一個驚 喜,在轉彎前,完全無法意料轉彎後的景象。在5K左右,突然看到了大片的梅林,雖然今年梅花綻放不如往年的盛況,但,光是孤挺的梅樹枝幹與地上的光影,也 足以讓自己又驚又喜,對我來說,梅花的意象,並不是『越冷越開花』,也不是『堅忍』,更不是『民族的象徵』,我要的純粹只是大自然之美。
一個轉彎就是一個驚喜

我的BROMPTON

高處的視野


過了5K處,再遇見那群原住民,他們舉出大拇指:『你真厲害!』我還是一樣謝謝他們,其實,這條林道騎來不算費力,只是, 我的BROMPTON只有六速,又考慮到保護自己的膝蓋,因此一路上走走停停,利用拍照的片刻稍稍休息,若是登山車或公路車,應該非常輕易就可以騎上最高點。




過了6K的指標,馬上就到了度假營的門口,這裡不收門票,也沒有最低消費額,大方與旅人分享一整片的梅園,雖然沒有開闊的視野,但置身於這樣的梅林,讓人神清氣爽,即使花況不佳,這都不重要。
烏松崙森林度假營的門口

烏松崙度假營的園區


烏松崙度假營的梅園
















在烏松崙度假營停了一段時間,本想在那裡用餐,但不經意看到地上隨意擺放的青菜,讓我放棄這樣的念頭,還是回到信義街上再做打算,我一個人出遊時,考慮到龜速,通常會預先準備簡單的午餐,即使找不到用餐的地方,都不致於讓自己餓肚子。
我沒有騎到林道的盡頭,也沒有經由梅園間的捷徑下切風櫃斗,依然順著原路下滑,順便再仔細記錄這條林道,方便日後再訪。下滑時,才發現有幾處彎道頗陡,騎上來時,可能被蜿蜒的林道吸引,並沒有很深的印象。
流籠頭觀景台

流籠頭觀景台的路口

隨處可見的垃圾

路旁的楓樹

回首上山時的路況


路旁的葡萄園

回首上山時的路況

慢慢回到信義酒莊,收好BROMPTON,看看時間還很早,於是決定開車到牛稠坑逛逛,經過新鄉國小,勾起了過去行經次處的記憶,那時候,兩個孩子很小,好友們不僅幫忙煮午餐,還會幫忙照顧兩個孩子,那樣的悠閒生活,彷彿只是在不久前。
不久,車行至牛稠坑,我選擇了範圍較大的柳家梅園,這裡的花況不如烏松崙,但可活動的區域較大,視野也比較遼闊,即使不是梅花盛開的時分,非常適合徜徉在這片有著迷人光影的草坡上。
我一個人,恣意徜徉於偌大的梅園,毫無拘束,真希望可以找個時間帶兩個孩子來。
柳家梅園的迷人光影

有藍天白雲的襯托

樸實的建築


處處可見的迷人光影






轉紅的楓葉

遠眺郡大山

柳家梅園對面群峰的對照圖




離開柳家梅園,決定走一趟久違的羅娜、久美與望鄉。
順著投59慢慢行駛,除了原住民的農用車,不見其他車輛,這條路有諸多過往的記憶,一直到發文的此時,都還對曾經走過的足跡念念不忘。
往羅娜的途中


從久美到望鄉的千歲吊橋不容汽車通過,所以從久美下滑至 新中橫,再從和社往上到望鄉,望鄉一直都是我們一家人的最愛,這裡沒有嬉鬧的觀光客,只有安靜與純樸,走在部落裡頭,原住民會主動微笑打招呼。往部落後方 沿著獵人古道的階梯往上走,可以欣賞楓樹、梅花、李花與櫻花,沿途也可以眺望東埔,甚至走到最高點的瞭望台,或是繼續走往瓊山,這裡的行程,可以因人而做 不同的變化,即使不想走路,也可以慵懶地坐在樹蔭下看那高高的玉山群峰......
往望鄉的林蔭大道


望鄉部落裡盛開的櫻花


望鄉部落導覽圖

往獵人古道瞭望台的汽車路線

往獵人古道瞭望台的汽車路線路況

依依不捨地離開望鄉,期望將來有機會可以順著投59,從信義開始騎乘,經由風櫃斗、新鄉、羅娜與久美,再到望鄉,然後再順著新中橫回到信義。
兩輪的騎乘路線:信義酒莊-坪瀨一小段-烏松崙-信義酒莊(大約是20公里)

兩輪的騎乘路線坡度圖:信義酒莊-坪瀨一小段-烏松崙-信義酒莊(大約是20公里)

兩輪的騎乘資料:信義酒莊-坪瀨一小段-烏松崙-信義酒莊(大約是20公里)

兩輪+四輪的旅行路線

我在EVERYTRAIL的航跡資料

我在GPSFLY的3D路線

我的路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