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寫在前面>
國小三年級的春季旅遊,曾經到中興新村的兒童遊樂區度過了快樂的半天,不過,當時年紀很小,不太記得中興新村的特色,留存記憶裡的就只有玩樂的聲音。
高中時期,忘記是高二或高三,好像是為了公民訓練去了一趟中興新村。那個時候,很不喜歡冠上生硬毫無情趣的『公民訓練』,所以根本不記得課程內容是什麼,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群同學躺在暖陽下的草坪(在目前的親情公園的對面),那樣的午后,很容易陷入慵懶的情緒中,此時已不記得跟同學說過什麼話,只記得當時的心情,而那樣的心情,讓我從此喜歡上中興新村。
跟老公結婚前,我們選擇中興新村作為婚紗拍攝景點,多次與攝影師溝通後,她深知我的喜好就是大樹與自然的光影,所以我們主要集中在光榮國小與五百戶兩處拍攝,當年的光榮國小校園內有兩排高大的樹木,五百戶又有美麗的阿勃勒盛開,照片不需做太多的潤飾,就可以擁有很自然的色澤。拍攝過後,我們還常回到五百戶的草坪,孩子出生後,也常帶他們去那邊玩球、擲飛盤、跑步與撿拾阿勃勒的果實。
後來,凍省了,我平常就很不喜歡帶有政治色彩的諸多事物,突然覺得中興新村多了一份說不出的美,每當穿梭於中興新村的巷弄裡,我觀念裡的硬梆梆的省府形象不再,轉而是一種悠閒的氛圍。
找了個暖暖的冬日,用最輕鬆的心情,再看一眼這個美麗新市鎮。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中興新村簡介>中興新村,位於台灣南投縣南投市虎山山腳的「營盤口」,為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駐地所在。1956年,臺灣省政府從台北市疏遷到中興新村辦公。中興新村也是台灣戰後第一個新市鎮。1957年整體都市設計參仿英國倫敦「新市鎮」創建模式而設計建造完成,最早佔地約二百公頃,成為辦公與住宅合一之田園式行政社區,社區內開先例之雨、污水分流下水道系統,使社區有最好的生活環保標準,社區內巷道採囊底路設計,易形成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濃厚情誼,突顯強烈的社區意識。目前已成為中部地區觀光休閒及兒童遊樂場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將四輪停在中興新村牌樓前的台14路旁,卸下BROPMTON,一步一步慢慢踩,沒有預設的目標與路線,只是順著以前的記憶騎,真喜歡這樣悠閒的騎乘心情。
回到家裡,把GPS所記載的路線做了整理,大致路線如後:台14線省府路-圓環-中正路-光華二路-光華二路二街-光華四路-光華四路一街-中學路-中正路-光明一路-光明四路-光明路-光明一路-光榮東路二街-光榮東路-光榮南路-光榮西路一街-光榮西路-光榮北路-光榮北路四街-光榮東路一街-光榮東路-環山路-光榮北路-中學路-環山路-光華路-中學路-中學西路-營北路-台14線省府路。


中興新村牌樓前的省府路林蔭大道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兩旁是蓮花池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過圓環轉入中正路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中正路上的台灣省政資料館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省政資料館簡介>本館前身為省府圖表室,負責以省政統計圖表資料在省府大樓向蒞府外賓簡介省政 項業務。嗣因來訪外賓日眾,場地不敷使用,於民國五十四年十月廿五日臺灣光復廿週年時正式建館,隸屬秘書處,除繼續辦理原圖表室業務外,並提供省府接待來賓,舉行會議,以及各單位公務活動場所。近年來,由於國際交流,資訊發達且政治社會日趨多元化,為提供國人暨外賓了解省政建設的正確認知管道,並因應上述日益擴展之業務需要,於七十八年十一月擴建會議廳、宴會廳暨貴賓招待所,八十年十月廿五日臺灣光復四十六週年正式啟用。八十八年九月廿一日遭逢地震肆虐,主體建築及陳列室嚴重毀損,歷經兩年重建的努力,主體建物以及各陳列室內裝工程一一復舊,並轉置「臺灣省歷任主席陳列室、特展室」、「九二一地震資料展示陳列室」。訂於本(九十)年九月廿一日重新開幕啟用。資料館除設有提供會議及接待來賓用途之會議室、簡報室、接待室以及貴賓室外,另置有主題陳列特展室,包括「臺灣史蹟文物陳列室」、「姊妹州文物陳列室」、「臺灣一級古蹟模型陳列區」,以及「臺灣省歷任主席陳列室、特展室」、「九二一地震資料展示陳列室」。此外,本館備有「臺灣的歲時節俗」(國語、閩南語、英語版)、「婚姻禮俗探源」 (計有國語、閩南語、客語、英語、日語版)、「發現臺灣—原鄉尋根」(計有國 語、閩南語、客語、英語、日語、法語、西語、德語版)多媒體簡報,提供中外來 賓、民眾、機關、團體知性參觀。精省後,資料館組織與省府圖書館、原新聞處第三科及原秘書處編譯室合併為本府資 料室,仍繼續推動各項資料館之運作及參觀導覽服務,歡迎預約參觀。(資料來源:http://www.tpg.gov.tw/Muse /pagedoc.php?nd1=Muse&nd2=L1)

中正路與光華路之間的親情公園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親情公園簡介>親情公園位在中興新村的入口圓環旁,中央有一整片遼闊的翠綠草地,設置有健康步道、親子戲水池與假山造景等設施,綠地上也擺放了「母牛帶小牛」、「豐收」、「春之頌」和「採茶」等藝術石雕,假日時許多民眾皆會到此野餐享受悠閒時光,以及進行擲飛盤與放風箏等休閒活動。

光華二路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光華二路二街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光華四路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光明一路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右轉進入光明四路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隨處可見林蔭、光影與老舊的房舍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光明公園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光明公園簡介>位於光明四路中央為一座半圓形公園,靜謐幽雅,為休閒散步的好所在。內有溜冰場、綠廊、涼亭等簡易設施。

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地方研習中心簡介>本中心自四十五年成立迄今,已有五十餘年的悠久歷史,不僅是國內最具規模、設備完善、訓練質量最大的訓練機構,更為培植基層公務人力與國家整體發展,紮下深固的基礎。民國三十四年十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培養地方行政幹部,成立「臺灣省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辦理幹部職前訓練及在職訓練,團址設於台北市水源路,由行政長官兼任團主任,三十五年八月改名為「臺灣省訓練團」;迄至民國三十八年二月奉令結束。四十五年七月臺灣省政府為使全省訓練工作一元化,於台北市大直恢復成立「臺灣省訓練團」由省主席兼任團主任;嗣為配合省府疏遷,於五十四年五月遷至中興新村現址。八十三年十二月更名為「臺灣省政府訓練團」,為臺灣省政府一級機關。八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配合臺灣省政府組織調適, 改制為「臺灣省政府公務人力培訓處」。八十三年十二月更名為「臺灣省政府訓練團」,為臺灣省政府一級機關。
八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配合臺灣省政府組織調適, 改制為「臺灣省政府公務人力培訓處」。(資料來源:http://www.rad.gov.tw/intro/intro-051.php)

光明路旁的小公園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台灣歷史文化園區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台灣歷史文化園區簡介>台灣歷史文化園區位於南投縣南投市新興路上,隸屬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佔地為2.5公頃,讓民眾能充份認識台灣發展之歷史,從民國79年開始規劃,建立目的在於妥善保存所典藏之檔案、文獻史料及文物,共有『文獻史料館』、『民俗文物館』、『史蹟源流館』三館各館建築具有不同的特色。
台灣歷史文化園區-文獻史料館外觀為閩南式建築,展覽以台灣數百年間之檔案、譜牒、叢書、文稿、詩詞、信函等珍藏文獻史料都有,資源相當豐富;文獻史料館共有5層樓包含地上 4層、地下1層,地下1樓為戰後檔案室、圖書典藏室、裱褙室、裝訂室,1樓為戰後檔案庫房及讀者閱覽室、秘書室,2樓是行政部門和簡報室,3樓展有日文書、線裝書還有會議室,4樓則有典藏日治時期檔案和閱覽室等等。
台灣歷史文化園區-民俗文物館外觀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其代表日據時期建築文化,設有福爾摩沙特展室、蓬萊鄉情特展室及六個展示室;民俗文物館展覽內容以台灣本土民俗文物展品為特色,保存典藏臺灣自史前時代至民國70年代並依種族、類別、年代先後展現先民食、衣、住、行、育、樂、信仰、民俗等生活狀態,其內容包括閩南、客家、原住民及其他各族文物,讓民眾了解台灣多元的文化內涵。
台灣歷史文化園區-史蹟源流館外觀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外型,共有6層樓其中為地上5層、地下1層,有系統的展示台灣的發展過程,從史前、荷西、明鄭、清領、日治時期至光復時期生活遺跡逐一介紹;史蹟源流館最特別的是在1樓中央設有一大型台灣全島地形浮雕,以及2樓介紹平埔族及原住民生活和分布情形。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光復國小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離開來往車輛較多的歷史文化園區,轉往我最愛的光榮東路,這個角落,不是一般觀光客所到之處,不管是大小假日,幾乎所有的觀光客都會聚集在親情公園或兒童樂園,很少人回來到這個小區塊,這裡只有安靜與悠閒,沒有過多的嘈雜,來往車輛不多,五百戶前更有一片平坦的草坪,我們的兩個孩子幼小時,常常到這片草坪嬉戲,尤其是到了阿勃勒盛開的季節,透過陽光照射,更散發出艷麗的美。
更重要的是,光榮東路上的阿勃勒,是老公與我拍攝婚紗時的主要背景,無論如何變遷,我們都對這地方有特殊的情愫。


巨蛋體育場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巨蛋體育館簡介>位於內轆溪河濱公園內,提供中興新村及鄰近社區民眾大型集會及運動場所。本館為直徑六十公尺之多功能活動中心,內部空調、視訊、監控、燈光、音響各種先進設備一應俱全,可同時容納三千人。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不經意之間就可以發現自然之美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內轆溪
左方的屋舍就是五百戶的一部分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左方是內轆公園
右方是五百戶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五百戶的屋舍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我的BROMPTON停在五百戶前的草坪上,這裡有過往的甜蜜回憶,最喜歡在阿勃勒盛開的季節,帶著兩個孩子回到這裡,即使不是阿勃勒盛開的時候,兩個孩子依舊盡情玩樂,順便撿拾阿勃勒的種子,老公與我則坐在公園椅上,慢慢啜飲熱咖啡,我們一家人在這裡也可以度過一個美麗的午后。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這是以前阿勃勒盛開的模樣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五百戶簡介>中興新村官舍用地多分佈於中正路以東地區,包括光榮、光華及光明三個里,此為初始規劃中興新村的範圍,以低密度之獨棟住宅設置規劃,並依照省政府員工家庭狀態分配,但建設施工時爆發建商弊案,整體建築物較初始規劃前、後、左、右及高度皆內縮一公尺,造成村內建物特別矮小之現象。隨著日後省政府之人員編制越來越多,原有之官舍已不敷居住,遂於長春公園旁往省訓團處闢建新官舍使用,前有大草坪,及內轆溪公園(包含戶外籃球場等),因規劃為五百戶住宅,故稱為「五百戶」。(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中興新村)

離開五百戶,右轉至長春公園,這個公園面積不大,但因為有洗手間,所以每當孩子在五百戶玩累了,我們會到這裡洗洗手,然後坐在樹蔭下吃點心。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長春公園簡介>於光榮東路與光榮東路一街交叉口處,為社區老人溜鳥散步休憩之地。(資料來源: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Chung-Hsin/pic/1-life-e1.htm)

一樣都是林蔭夾道的光榮北路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樸實無華的老房舍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光榮北路四街的白千層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白千層簡介>中興光榮東路一街及中興會堂前,有一種非常特別的行道樹它叫白千層,樹齡約50年生.詳細觀看常有樹抱樹、樹中樹、大樹抱小樹、小樹抱大樹…等尉為奇觀。有打油詩:入虎山麓見大樹抱小樹,出中興又見小樹抱大樹,大樹生小樹死抱到死,小樹死大樹生,死也抱,生亦抱,生生死死都在抱。白千層非臺灣地區原生樹種,在臺灣普遍生長良好,係中大喬木,樹皮褐灰白色,似麟層狀,樹皮去掉一層又有一層,故叫白千層。老皮層及新皮層共附在樹幹樹掗上。帶有雀榕或正榕種子的鳥糞常附於其間,遇適量水份,榕樹種子既能發芽生成小樹附生大樹現象.。光榮東路一街兩旁白千層行道樹,在管理維護人員砍斷附生小樹垂降入土的長根後,小榕樹死寄在白千層樹上。形成大樹抱死去小樹奇特景觀。(資料來源:http://emmm.tw /L3_content.php?L3_id=75010)

彎進了環山路,騎在這條起伏的小山路上,沿途可見廢棄的屋舍,從傾頹的牆壁與破落的屋瓦,不難想像當年的風華,此時,充斥內心的絕不是緬懷過往的心情,而是覺得有些不平與疑問,為何只有在中興新村可以擁有這樣優質的住宿環境?政府可以在多年前對中興新村做完善的規劃,為什麼其他地方看不到類似水平的市鎮規劃?台灣具有絕佳的天然美景,若能用心規劃與設計,我們也可以在每個地方享受到居住的美。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從環山路騎進了中興會堂的廣場,以前高中的公民訓練,曾經來到這裡,但印象中似乎沒這麼美,應該是後來有經過整修,所以對這裡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反倒是會堂前運動場旁的大榕樹(一條榕),即使經過將近卅年的光陰,依然難以忘記。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中興會堂簡介>中興會堂位於南投市中興新村社區中心點,該會堂起建於民國46年底直到48年7月完工啟用。係當時臺灣省政府疏遷的第二期重大工程,是一棟西方巴洛克式建築外型古典美雅內部分樓下及樓上二層,為當時省政府及合署幕僚單位舉辦重要大型集會的室內場所,假日亦提供員工及社區居民觀賞電影或歌舞藝文活動的場所,最近曾加以整修擬供做大型會議中心。(資料來源:http://www.ntc.gov.tw/travel/)

繼續往環山路前進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中興新村藝術村之一的31號倉庫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中興新村藝術村簡介>【中興新村藝術村】自95年6月開辦第一期以來,已經邁入第三年,光華三路11戶藝術家工作室,以及環山路31號、省政資料館藝文走廊展場,儼然成為南投地區新景點。(資料來源:http://travel.nantou.com.tw/index_m.php?ptype=ieb_c& L3_id=44359)

中興醫院前的茄苳老樹(中興新村第一樹)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中興新村第一樹簡介>環山路綠色遂道與松園宿舍區入口處,有一株高大的茄苳樹,就是所謂的「中興第一樹」。何以名之?據文獻記載,民國44年間,為規劃從台北疏遷台灣省政府到中興來,因當時沒有房舍,從省主席嚴家淦與謝東閺先生等許多官員,皆在這棵樹下席地而坐共商疏遷大事。因樹下清涼、幽靜,令人心曠神怡,頭腦清明,思路通暢,使得疏遷案得以順利圓滿完成規劃,成為亨譽國際的模範綠色花園社區,這份榮譽成果的幕後的英雄就是這顆茄苳樹,民眾為了感念這份不可抹煞的功勞,所以尊稱它為「中興第一樹」,以示它的重要性。這株樹樹齡約350年,樹圍約668公分,基部長滿了根瘤,樹幹也佈滿了匏伏蕨寄生。坐在樹下的石板凳上仰望天際、凝聽樹語,似乎它正堅貞守護著「中興新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給歷史留下珍貴的見證。(資料來源:http://163.22.40.37/60year/inweb /main%20top4.htm)

虎山防空洞39號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虎山39號防空洞簡介>臺灣省政府戰備防空洞,省政府員工多數知道它的重要性。它位於中興新村光華里環山路西側虎山麓,由當時曾參與對日抗戰重慶大型防空洞挖築專家設計,並利用虎山起伏地形及工兵營建造,完成大型地下指揮中心備用。其出入口從1~39號,但俗稱39號防空洞。此大型山洞與現今陽明山麓橫山指揮所及金門大武山籬金門防衛部類似,本39號防空洞可容納3000餘人。除設有抽風口外,另有戰備儲糧倉庫,大型發電機及無線電話通訊設備。廣播電台,大小會議辦公室,水電及衛浴設備…等。本大型山洞外觀隱密,敵機不易發現,自民國46年~80年代由省政府員工配合臺灣中部軍團,每年定期演練維修,隨時可接替台北的臺灣地區防衛作戰中央指揮所,民國88年921地震本防空洞位處斷層帶,內部設備部份受損,因戰略時空考量,遂封閉停用。(資料來源: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74983)

虎山登山步道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虎山登山步道簡介>中興虎山步道入口位於省府大樓後方,步道四通八達,右行可到省府倉庫,左行到雷蔵寺金母殿;整段步道坡度適中,且相當寬廣,金母殿來回約二小時,大人小孩都適合假日踏青,到達金母殿視野甚遠,可看到八卦山,鳥瞰整個草屯平原,心情頓開。

台灣省政府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台灣省政府簡介>省在我國政治制度之地位每因時代而異,原係中央之分設機關,即所謂「行書省(行省)」,其後始演進以「省」作為地方行政機關。臺灣光復之初,中央政府為迅速接管本省行政,配合當時實際情勢,於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二十日公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暫設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隸屬行政院,為臺灣省地方最高行政機關。行政長官公署於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成立,至民國三十六年四月,行政院第七八四次會議決議,成立臺灣省政府。(資料來源:http://www.tpg.gov.tw/)

環山路與光華路之間的草坪,是我高中三年的一個重要記憶。
原本在台北念書,念完高一,就不想待在台北了,收拾行囊,還是回到鄉下念書,比較適合我的個性。
雖然不喜歡步調急促的台北,但我喜歡自由不受拘束的學校生活,沒有人會管我該念多少時間的書,即使被留級了,也是自己的選擇,必須由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回到鄉下念書,老師常常很緊張地問我:『你每天念書唸到幾點?』被問煩了,我就隨便撒了謊:『九點半!』老師又不放心地說:『你可不可以再念晚一點?』為了不讓老師繼續找我個別講話,我當然是隨便回答應付了事。那時候,軍訓課非常刻板無聊,不像台北的軍訓課程,上課中的教官沒有什麼威嚴,鄉下學校雖然很適合我的生活步調,但上課內容常常讓我乏味。
雖然是無聊的公民訓練課程,但卻因為這個課程,讓我喜歡上中興新村。
轉學到那個學校,因為種種因素,深交的同學不多,現在叫得出名字的絕對不會超過三個,但是,公民訓練課程的那天,一群女生在這片草坪上,或坐或臥,談笑風生,完全不記得有公民訓練這回事,只記得暖暖冬陽下的這片草坪以及不斷的笑聲。


環山路與光華路之間的草坪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草坪旁的停車區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接著,前往商家聚集的光華路,因為假日人車多,我比較不喜歡這個區塊,只有平常日的下班後,我才會接近這個路段。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光華路上的餐廳耶斯列花園(原中興新村第一銀行)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附上華燈初上時的耶斯列花園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耶斯列花園簡介>中興新村「耶斯列花園」,貼心的全區無障礙空間,到少油多纖的食材的食材選擇及烹調,迅速打響口碑。耶斯列的各式美味餐點,樣樣都是招牌 。餐廰以平價開放式經營,更強調健康、營養、美味、衛生。負責人江明聰有豐富的生態農場管理經驗,不但引進臭氧洗靜機,處理生鮮蔬果食材,更利用原中興新村第一銀行別具特色的建築,巧手佈置進出花園的斜坡原木步道和用餐區。餐\廳分為室內和戶外 兩區,室內禁菸,戶外則歡迎寵物隨行。本餐廳保留民國52年之歷史建築為文化背景,以平價開放式經營,讓民眾來此一遊,享受中興新村之美,使您的旅遊能帶回豐盛無比的回味。(資料來源:http://travel.nantou.com.tw/index_m.php?ptype=ieb_c&L3_id=31798)

光華路上有名的中興市場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孩子們最愛的兒童樂園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離開兒童樂園,經由中學西路,轉往營北路,這裡幾乎沒有觀光客的蹤影,雖然沒有整齊的林蔭大道,也別有一番風情。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回到停車的地方,收好BROMPTON,結束這一趟暖暖的冬日午后之旅,心裡是滿滿的輕鬆與愉悅,似乎又回到了年輕的當年,即使時光荏苒,無法再抓住過往的一小片段,即使年華逝去,不再年少,但能夠循著回憶再走一趟就是一種美。

騎乘記錄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騎乘路線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騎乘坡度
<BROMPTON與我的小旅行>冬日午后.中興新村

我在everytrail的3D航跡圖
按這裡檢視網頁

我的路線分享

2011-01-23 21:41 發佈
圖文並茂
非常棒的分享
中興新村那個大廣場是我跟初戀情人約會的第一個地方
20年過去了
觸景感觸良多......
我是每天都騎單車玩得不亦樂乎
只是不曉得她過的好不好
回頭一望拙荊的mr4單車就在身後
是我買給她的
而且還兼隨傳隨到的修車工
世間事難預料啊
真的是圖文並茂,加分加分
看著圖片裡的天空,對照北部的低溫與陰雨,我的小布們都長了蜘蛛絲了
春天春天快點來吧
謝謝lmc大
中部天氣相當晴朗
適合騎單車
那樣的回憶
並不會對身邊的親密伴侶造成傷害
mamapiggy wrote:
環山路與光華路之間的草坪,是我高中三年的一個重要記憶。

學妹新年好!
我在中興時,省府大道還是鳳凰木,不是目前的大王椰子.
那裏真是個養兒育女的好地方,可惜無福進駐.
三年的黃金歲月也夠一輩子回憶了.
2009_0308回訪母校
leone823 wrote:
學妹新年好!
我在中興時,省府大道還是鳳凰木,不是目前的大王椰子.
那裏真是個養兒育女的好地方,可惜無福進駐.
三年的黃金歲月也夠一輩子回憶了.
2009_0308回訪母校


leone823大
我想可能是我的文句不流暢
害您誤解了

中興新村的那片草坪
在我高中三年中確實佔了不可抹滅的記憶
不過
我不是在中興就讀
只是當時為了課程去了那麼一趟中興新村
忘卻了課程內容
卻來記得當時與同學的歡笑聲、軟綿綿的草坪與暖暖的陽光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