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乘路線: 由斗六出發,沿台3線北上,至林內路段轉141線過彰雲大橋,過橋後右轉八堡圳旁的自行車道,沿152線往名間方向,接台16線往水里,至水里走131線至魚池,轉台21線進埔里,於埔里走台14線埔霧公路到霧社,轉台14甲線合歡山景觀公路上武嶺,回程同原路線。
路線圖

前一晚就將車輛整備好,出發前再檢察一下胎壓,煞車和車燈電池就OK了,跟前兩次相比,這次更早出發,希望更有勝算。

一路沿省道台3線北上來到林內地區。

在林內這裡轉141線通過彰雲大橋,這附近是三縣市的交界,所以先從雲林縣跨橋到彰化縣,再騎一小段路就進入
南投縣境。

過橋後立刻右轉沿八堡圳旁的自行車道前行,這條路地圖上找不到編號,過去只是一條鄉間小徑,現在經過拓寬,
除了車道還有自行車專用道。

道路一旁是自行車道,但我還是覺得公路車騎在公路上比較安全,自行車道較昏暗,也很怕一個不小心壓到異物爆
胎。

這條路走到底前面右轉,接152線員集路往名間方向。

來到名間濁水車頭,這一段走的是台3線,印象中可能只有幾百公尺而已。

進入台16線。

來到台16線新集集隧道。

沿台16線前行,來到集集鎮旁的集鹿大橋,這座橋線條感很美,不管白天晚上都漂亮,下面附上之前在白天拍攝的橋景,但今天不去鹿谷鄉,所以拍完照得回到台16線繼續推進。

幾個月前去日月潭拍照,當天天氣非常好,拍攝的集鹿大橋美景。

來到集集鎮的入口,入口的光飾設施在黑夜中顯得格外醒目。

車車也來一張合照。

今天的風勢好像特別大,風勢沿河面吹過,而台16線又沿濁水溪畔平行前進,從進入台16線開始就遭遇逆風襲擊,騎到接近水里先休息拍拍照吧!
看不到我的臉吧! 黑夜裡本來就要比較神秘點!


其實台16線可說今天整段旅程裡路況最好,光線最明亮的路段,如果沒逆風,過去和車友經過這路段,均速都可以拉上35-40公里,但今天大概得砍對半了。


這也是自拍照喔!

晃著晃著來到了水里。

每次到水里都要來這家小7休息一下,等會要爬131線,先休息個10分鐘。

我出門都習慣到數字商店作補給,這樣身上不用帶太多現金,只要預先準備好儲值卡就行了。

美麗又清澈的水里溪夜景,這附近相當明亮,又有溪水通過水里市區,一大清早已許多人出門運動或早餐店準備開
張作生意,感覺來到這裡寂靜的黑夜整個熱鬧了起來。

過橋後右轉將進入131線,算是開始要熱身了,因為從水里到魚池約20公里,大多是爬坡路段,雖然路況不若台16線明亮,但這時段車輛不多,雖然暗但我的車燈還撐的住,反而全黑環境下光形更明顯。

很有味道的明湖二號隧道,隧道路面雖不寬敞,頭上還會滴水,但這隧道的感覺讓我想起環島時經過蘇花公路的幾
段隧道,我也在此停車好好欣賞一下,好在這裡沒有恐怖的砂石車會從身旁呼嘯而過,讓騎蘇花隧道好像在賣命一
樣。


這裡是大觀發電廠門口,131線大部份路段沒有路燈,只有在少數景點或村落才有幾盞燈,能拍的就不多了,只能
專心爬坡注意路況,往魚池這方向大部份是護欄還好,回程時另外一邊可是有水溝的,不管有沒有加蓋,路旁的水
溝永遠是騎士殺手。

這景點是水里石觀音吊橋,休息一下聽聽流水聲補條巧克力再繼續努力。

經過一番苦戰,131線從水里走到這邊居然沒遇上半個人,終於要進入台21線了,從這邊到埔里沒幾個坡要爬,大部份都是下坡路段。

這張補個閃燈,這樣路牌較明顯。

台21線大雁隧道南口,由魚池往埔里是下坡,滑過隧道就進入埔里鎮。

在隧道滑行中,我是慢騎型的,以時間換取距離時速只有13公里,拍起來很像滑很快吧!


進入埔里後騎行路線由台21線轉進台14線,清晨6點左右來到埔里地理中心碑附近,天色漸漸亮了起來,市區也越來越多出門上班的車輛跑來跑去。

台灣地理中心碑,這邊海拔約450公尺,來到這裡這塊石頭是必拍的,因為這裡是NS武嶺的起點,雖然沒參加過NS,但這裡一樣是我的攻擊發起線。

前行一小段路,路旁有間五星級廁所,佈置的美輪美奐,乾淨又高雅,就座落在他家就是你家的便利商店旁,有經
過這裡的人一定不陌生,不管有沒有要放水,進來參觀一下也不錯喔!

進入仁愛鄉了,台14線由埔里到人止關約16公里,沿途為緩上坡的路線,騎來並不會累,輕鬆的慢騎反而身體溫度降了下來,感覺有點冷。

遠方山頭陽光露臉,約略可以看出今天應會是個晴朗無雨的好天氣,只是要拍出溫度的感覺不容易,隨著公路挺進
山谷中,感到越來越冷了,這時真的很難搭衣服,加了外套一會兒滿頭大汗會覺得熱; 脫掉外套光一件短袖車衣又
太冷,只好加快轉速提高一點體溫。

來到埔霧公路上的小7樂活門市,是一間非常大間的數字商店,差不多餓了,就在這邊吃早餐。

這趟出門的早,昨晚睡一半又被簡訊吵醒,該來杯city cafe犒賞自己一下。
只是沒睡飽對體力一定有影響,光靠咖啡還是有限啦!


慢慢騎拍拍天空,我在兩三年前得了慢性青光眼,也因此換掉了輪班工作,加上多年的鼻竇炎宿疾,來到山裡騎車
是我最快樂舒適的時光,來到這裡,眼睛看著遠山與藍天; 呼吸著涼爽又乾淨的空氣,整個人就神清氣爽多了,完
完全全的舒服,通體疏暢啦!


眼前出現明隧道,人止觀近了,從這裡要開始今天硬斗的爬升。

人止關下的溪谷,這裡雖然氣溫低,但急遽的爬升早已讓汗水浸濕全身。

來到人止關,海拔約790公尺,公路旁有塊空地,停車拍照也順便喘口氣,過去後會送你一小段下坡,再來就全看
自己了,要由溪谷的橋樑一路爬升到海拔1170公尺的霧社,幾乎都是險升坡還外加幾個髮夾彎,從斗六來到這邊已經騎了90多公里,隨便一個險升坡都很累人。


已經略顯疲態了,背景的人止關三個大字預告著後段30多公里路程粉硬的!

對付爬坡最好的方法就是邊騎邊看風景,至少讓你忘卻一些爬升的痛苦。

隨著高度上升,天空也越來越藍,一個不注意時間已來到8點了,得加點速度。

一路蜿蜒蛇行的山路,來到這邊還沒到霧社,卻已進入撞牆期,整個體力下降不少,跟爬131線的時候相比,速度
差好多。


終於來到中油霧社站,海拔約1170公尺左右,這一小段平路讓急遽加速的心跳和疲憊無力的雙腳有一點喘息恢復的空間,上到霧社地區也由背光面轉為迎光面,這邊曬的到陽光,溫暖許多,照片色彩也較飽和。


經過碧血英風紀念牌坊,這是紀念原住民莫那魯道烈士抗日精神的牌坊,當年的霧社事件,起因日本人對泰雅族原
住民殘暴的統治行為與壓榨,讓原住民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下,在莫那魯道的帶領下,憤而起義抗日,但因日本人有
精良的現代武器,且原住民寡不敵眾,最終仍死傷慘烈以失敗結局收場,但已在台灣抗日歷史留下值得後人敬仰不
可忘卻的一頁,台灣光復後政府為紀念死難的原住民烈士,特於此立碑追悼烈士英魂,並時時提醒後人不忘亡國之
痛。

離開霧社轉進台14甲線,由此進入合歡山景觀公路。

台14甲線旁的碧湖觀景台,之前好像叫介壽亭吧! 入口有圍起黃線,維護的不是很好,地上也有很多垃圾,一旁也有流浪狗,和過去相比,幾乎沒有遊客駐足觀景了。


枯水期的碧湖水庫,差不多乾涸見底了,這幾次上山看到的水量一次比一次少,但淤泥卻一次比一次多。

觀景台地面的景色不佳,但往天上看的景色不錯喔!

這區域種了不少松樹,在藍天白雲陪襯下,有種古木參天的感覺。

回首霧社地區。

接近清境路段公路旁的楓葉已變色,爬的上氣不接下氣,停車拍照當然是休息的好藉口。

多美啊! 火紅的楓葉讓人感覺熱情了起來,完全忘掉高山低溫的侵襲,這趟不管有沒有上到武嶺,光欣賞這些景致
就值得了。


好天氣加好景色,隨便拍都漂亮。

遇見民宿了,印象中看到路邊很多石頭漆成紫色的就到了第一家民宿,越往上走也越來越多間不同風格味道的民宿
。

來到這邊,感覺好像騎車來到了歐洲,好像是香格里拉音樂城堡吧! 像畫一樣的情境,聽說住一晚要不少coco,我在遠方看看就好。


清境民宿群這一段算是今天行程的精華,前面讓大家看了那麼多烏漆麻黑的照片,這邊的照片較有可看性,經過每
一家都很想停車拍照,每一家都有各自的風格和特色,只可惜如果這樣拍下去,到天黑可能也上不了武嶺,下次再
專程帶DSLR上來拍吧!

美的不能形容的風景,不須怎麼構圖,隨手都能讓你拍出一張張像風景明信片的照片。

羨慕嗎? 帶著愛車遊山玩水,並讓愛車成為主角融入風景照。
其實我發現今天很多人4+2上山,到清境地區再放下單車,慢慢騎,邊探索邊拍照,讓愛車也一起入鏡,這也不失一種玩法,下次我也要專程上來幫愛車拍寫真。

很多人都說清境是最像國外的地方,說的可一點都不假,除了空氣好,照片拍起來通透度高,加上刻意營造的歐風
景觀,真是台灣的渡假天堂,只不過聽說合法民宿沒幾家,說句煞風景一些的話,這過度開發,山坡地超限利用的
行為,要是哪天又來個超大豪雨的強颱,難保不出人命,屆時出事了,幾個官員下台後,可能才會再喚起山坡地水
土保持,國土保育的正確觀念。
可能我杞人憂天了,這麼美的風景,好好拍攝享受吧!


海拔高度越高,氣溫越低,楓葉也越加火紅。

美色當前,一直忙著拍照,進度落後不少,都快忘了今天的目的,真的沒騙你,真的是美色當前啊!


來到清境地區的小7商店見晴門市,我個人感覺這是中部地區最漂亮的門市,可能位於清境地區,又加上門口的楓樹和擺設吧! 也許真的累了,停下來休息就有種讓人不想再上路的怠惰。

這店面你說漂不漂亮?

手套一放,幾片枯葉,又有一張有fu的旅行照。

這麼吸引人的店頭景觀當然要拜託路人幫我來一張,只不過我站的位置不佳,槓頂開花了,拍照最忌諱頭上長樹木
或電線桿,會很好笑的。


爬呀爬,應該是清境農場場本部的入口吧! 沒進去過,我猜的。

清境這邊海拔高度大約有1600公尺,爬升有一半高度,離武嶺又近了些。
本以為今天非假日,車輛應該不多,但車子卻還不少,一路上爬吸了不少廢氣,這條路線我還是建議非假日來較適
當,因為坡陡路面又不寬,上卡萬一又定竿,可是相當危險的,最怕後面的車子反應不及,那可就不是摔車的皮肉
傷而已。

來到青青草原路段,這停車場每次經過總停滿車子,看羊的,漫步草原的,吃東西的都來了,好熱鬧喔!

公路旁加油站的廁所,沒加油上廁所要10塊清潔費喔! 因為高山取水困難,我們單車族人家給我們方便,這點小錢可不能省,使用者付費嘛! 再上去好像沒什麼廁所了,如果不想吸收天地日月精華,進來放個水再上路吧!

抵達清境最高的富嘉門市,海拔有2050公尺,接近中午時分已有不少遊客在這裡用餐,我也要在這邊休息吃飯,並作登頂前最後一次補給,準備好飲水和糧草再上山,再往前應該只剩賣高麗菜和水蜜桃的小販,聽說要到昆陽才有東西買。

繼續前進來到2100公尺的梅峰,從這邊開始要穿越雲霧帶,天空慢慢不見陽光。

不是什麼意外,只是停車賞楓,樹上的漂亮,落在地上整片的楓葉也很有看頭。

推進到海拔2309公尺的翠峰路段。

翠峰停車場過後,景觀又整個不同,倒不是道路變狹窄,而是楓樹加上各種變色植物因季節變化,把台14甲線點綴的五彩繽紛,車行其中真有說不出的感動。

幾乎每個彎道就有一個景點般,轉個彎就給你個驚喜,真美!

30公里的限速真的太快了,這麼漂亮的山林景色,10公里都嫌太快,其實是自我安慰啦! 來到這邊不但轉速掉,連行車速度都掉到6-8公里而已,離武嶺還很遠呢!



楓葉紅的很漂亮,但前提是越冷越紅,來到這邊少了陽光加溫,氣溫頓時下降不少。

所在位置越來越高,感覺自己也越來越渺小,我們親近大自然,也要學著尊重大自然。

剛剛經過的翠峰停車場。

六月份來的時候,這一路段護欄正重新換新,更新上色後的護欄好亮麗,將單車停靠鮮黃色的護欄邊,如果有藍天
相伴就更棒了。

原本打算留下最後一個檔位好對付昆陽後的變態陡坡,無奈體力嚴重下降,雙腿發軟,加上稀薄的空氣,到此已退
到無檔可退,簡直每一個踩踏迴轉都像重踩那麼困難,又進入快升天的感覺。

沿途的景色雖美,但除了爬坡還是爬坡,已沒有平路可言。

寒冬降臨,整個山坡早已是五顏六色的繽紛色彩。

終於龜到海拔2730公尺的鳶峰,下一站昆陽。

天氣雖冷,但我一直流汗也一直補充飲水,尿還不少,這廁所沒來過下去瞧瞧。

一過鳶峰馬上強風加大霧瀰漫,這次和前兩次相比,除了坡度和高度,最大的敵人應該是低溫,真的好冷好冷,會
流汗可是體溫沒很高,風一吹感覺會更寒冷。


台14甲線旁的松木,一路上來隨著海拔增加,沿途的植物景觀也不停的在變化,雖沒研究不曉得它們學名,但一看就是不一樣,爬坡又累又無聊,多多欣賞風景吧!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中看到這塊振奮人心的招牌,還有358公尺就到昆陽停車場,有熱飲喔! 只是這358公尺怎麼騎得感覺像3000公尺一樣遙遠,第一次就在這附近殘念的,撐下去吧! 一日武嶺有希望了。


昆陽停車場前的險升彎,光看就很嚇人了。
忽然間在此想到好笑的,當初買車時老闆說公路車標準盤騎起來比較專業,後來聽01鄉民打趣說,到了昆陽標準盤定竿了,CT盤笑標準盤,到了天堂路,連CT盤也定竿了,最後3盤的笑CT盤,想一想真的有趣,我又不比賽,跟人家追求什麼專業,買了標準盤的車結果累死自己,對我這愛旅行的肉腳來說,3盤還是比較實用啦!


彎道旁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界碑,從這邊往東就算進入國家公園的園區範圍。

魚貫爬升的汽車,不只騎車很硬,汽車到這邊都很沒力,看到許多車太晚降檔,掉了轉速再吃力的起步上山,很耗
油喔!

於昆陽旅遊簡介看板前留影,真的有說不上來的疲累和無力感,只好增加休息次數,慢慢朝武嶺邁進。

昆陽高度有海拔3070公尺,雖然只差武嶺200公尺,但這200公尺可是很要命的,沒親自體會很難相信有多痛苦難度有多高?

從昆陽到武嶺的3公里就是車友口中看的到騎不到的天堂路,今天起大霧,天堂路不但騎不到也看不到,真的有夠
硬斗,騎士精神騎不動得以人代車,這段真的把我推下馬了,只能半騎半推車上山,上武嶺真的像登天一樣難。

經歷無數陡坡和凜冽刺骨寒風的試煉,我終於上到武嶺停車場,一圓一日武嶺的夢想,此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趕
快上去觀景台拍照,上頭還有一塊更重要的石碑。

3275,這單車界必拜訪的景點我也上來了,終於可以跟朋友說我也上過武嶺。

現在的溫度有多低呢? 有位大哥看了車上的溫度計,說現在只有攝氏3度而已,在這邊拍完照我就受不了了,花了
十多個小時,只為了這張照片,有人笑我笨,從埔里出發不就得了,但意義可不一樣喔! 我可興奮的很,終於辦到
了。


看了碼錶,車輪轉動的時間有9個多小時,加休息拍照走走停停應該是花了14個小時多。

從家門口到武嶺有126公里,不遠啊,可是很陡峭! 山路就將近60公里,還得爬上海拔3275公尺的公路最高點,這路線難就難在後段得在體力不濟的情況下爬升,對體力和意志力都是艱苦的考驗,也許是這次沒外加攜車袋的關係吧! 攜車袋重約1.2公斤,這1.2公斤可能就是挑戰成功與否的關鍵,其實更讓我吃驚的是,我第一次殘念的地方離武嶺其實不到4公里。

登頂後故事就結束了嗎?
還沒呢! 狀況才剛要一樣一樣發生,且繼續看下去........................................

騎車上山就是先付出後享受,今天付出的要一次討回來了,準備享受長距離的下滑快感。
但總會有意料外的事,我雖然加穿外套和長褲,但攝氏3度的低溫加上車速產生風寒效應,造成手指附近的溫度會
低於3度,手指頭快凍傷了,要彎曲都好困難,按壓煞車變的好吃力,還沒到昆陽就下馬取暖,不然手指頭會受傷
的,真是上山難下山更難。


但天無絕人之路,運氣不錯! 居然路邊會出現白手套,猜想應該護欄施工時工人所留下,但我在方圓數十公尺的
範圍內地毯式搜尋,就是遍尋不著第二隻手套,雖只有一隻,但有總比沒有好,至少能讓一隻手有保暖效果。

穿戴上粗麻手套,保暖效果好多了,由於只有一隻,只好左手戴完換右手,右手戴完再換回左手,這樣雙手輪流受
寒,終於撐到2300公尺的翠峰附近再拿下粗麻手套。
萬萬沒想到,在這麼低溫的高山上,一隻10塊錢不到的粗麻手套,卻抵的過一雙數百塊的單車專用手套,早知道出門就該準備一雙,失算失算。

更糟的狀況來了,在梅峰附近,後輪就這樣爆胎了,還好是爆後輪,只稍微傷到輪圈,今天如果是爆前輪,在高速
下滑的情況下可能很難全身而退了,找了老半天就是找不到釘子,也不曉得被什麼異物刺破,但我也有些懷疑是不
是我過度使用後煞,高溫讓胎壓昇高,導致後輪爆了?
山上天色晚的快,雖然我動作迅速的換上新內胎,但還是得摸黑下山。
由於回程走相同路線回家,在晚上我就不多拍了,只稍微重點記錄一下。

花了一個多小時回到埔里,找了間便利商店補充體力,還有70多公里才到斗六,其間尚有6-7公里的長坡要爬。

出埔里市區後再次回到台21線,由埔里到魚池這段幾乎都是爬坡。
原先還很擔心在體力透支的情況下,這段路會讓自己吃盡苦頭,但事實卻出奇的順暢,可能剛剛的長距離下滑讓我
恢復不少氣力,加上今天一整天接受陡坡的洗禮,這段路輕輕鬆鬆就爬完了,也讓我鬆了一口氣,好哩家在!


來到大雁隧道北口,過隧道就到魚池鄉了,溫度顯示現在溫度攝氏21度,冷了一天,現在終於有點退冰解凍的感覺,身體熱開後持續加速奔向溫暖的雲林。

來到要轉進131線往水里的路口,能來到這邊就沒什麼好擔心,131線將一路下滑到水里,水里後的路線就一路平坦好走了。

經過20公里左右的滑降,很快就到達水里商圈,稍微休息並補充巧克力。

對面就有一家麵攤,很想去吃碗熱的,但很怕吃飽就想睡反而沒動力,所以短暫休息後就繼續踏上返鄉之路。

晚上約八點半回到台16線,在這邊路況好又明亮,視線不錯,我開始用所剩的體力盡量拉轉速,縮短回家的時間。

在台16線集集路段感覺飛輪有些異音,很擔心又有狀況耽誤行程,還好應該只是變速線鬆了,稍稍作個調整解決後繼續趕路。

進入名間市區作最後一次補給,再來就不休息要直奔斗六。

前面道路是152線,雖然漆黑,但這時間說早不早,說晚也不晚,車輛還不少,有個駕駛好奇問我怎麼這麼晚還在
騎車? 我只好笑笑說,快到家了,此時可說是歸心似箭,將要完成今天第二個目標,單日來回武嶺。


前方路口來到了源泉派出所附近,要左轉往林內方向。

沿著省道台3線南下回到斗六,每次來到這裡我都很開心,看到一大堆指示牌,斗六市區就在前方,家也快到了。

約晚上十點半左右回到家裡,女王和小福趕忙著出來迎接,好餓好累也好高興喔!
一般我都當天整理車子,今天太累了,車子只好明天再整理,趕快洗個澡,還要大吃一頓睡個一天一夜。

今天往返總里程數為252公里。

好像超過12小時碼錶會歸零重計,以照片的時間計算,今天出門約21個小時。
你們一定很好奇這一天來回,身體會怎樣酸痛吧! 我也很訝異! 腿部和膝蓋都沒有酸痛跡象,可能練的夠吧! 反而
是一整天的上坡拉把,讓我的手臂有些吃不消,該加強的反而是臂力; 肩膀也被我沉重的補給背包壓的有些不適,
都已經用減重背帶了,很難再改善這點,其他的沒什麼大礙了。
一日武嶺,成功。

感謝各位辛苦又有耐心地看完我這一大篇"漏漏長"的遊記,我終於在2010年的最後一個月完成了我的年度目標,再晚一點就更難,也許要拖到明年去了,因為回來的隔天開始,強烈大陸冷氣團發威,鳶峰以上路面常會結冰,若真要上去,連登山車都很困難。
這趟目標達成,心理也平靜許多,不會再想東想西,終於可以平靜下來唸書準備考試了。
本遊記同步發表於我的部落格,歡迎有空的大大們移駕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