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時間:10:00板橋家中。
交通工具:FUJI Roubaix RBX。
行 程:大漢橋河堤 → 大漢溪右岸 → 過城林橋 → 大漢溪左岸 → 鶯歌 → 大溪至鶯歌自行車道 → 大溪 → 瑞安路(台4線) → 崁津大橋 → 康莊路(台4線) → 石門水庫 →折返板橋。
里 程:93.29公里。
近來因故心情粉不好,加上一直陰雨綿綿,更顯沉悶,難得放晴,便想出門散散心。
原本想去巴拉卡公路,一出門,遙望陽明山烏雲密佈,便打消念頭,轉換方向,改向南走。
今日太晚出門,時間有限,思慮一下,便決定去石門水庫吧!
石門水庫位於大漢溪中游,橫跨龍潭及大溪鄉鎮,壩高133公尺,溢洪道有六座閘門,設後池堰、發電廠、石門大圳及環湖道路,是東南亞最大水利工程,由於溪口處有雙峰對峙狀若石門,因而得名。
依舊從大漢橋河堤出發,因離家近,且大漢溪擁有秀麗的河岸景致,車道寬敞,雖然沿途景色變化不如淡水與八里豐富,但出入口多,能隨性安排行程。↓

沿大漢溪左右岸,溼地復育有成,陸續發現了紅、白冠水雞和小水鴨等野生動物的芳蹤,入冬以後,更吸引了琵鴨嘴、羅文鴨、赤頸鴨等冬季候鳥到此過冬,目前台北縣政府,更推出了大漢溪溼地低碳旅遊,以全程接駁、全程導覽解說且全程免費的方式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參加。↓



過城林橋橋到大漢溪左岸。↓


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建置在堤防上,居高臨下,河濱景色一覽無遺。↓

左岸有鹿角溪人工溼地,常見鳥種為灰鶺鴒、小鷿鷈、紅冠水雞、小環頸(行鳥)、高蹺(行鳥)、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蒼鷺、黑腹燕鷗、家燕、毛腳燕、斑文鳥、紅鳩、喜鵲、八哥等,生態豐富,溼地一旁還有個美麗的大草原。↓


樹林柑園橋到了。↓

樹林到鶯歌,正在大興土木ing,期望施工完成後,能產生更為美麗的景緻!↓


鶯歌到了,鶯歌鎮舊時稱為「鶯歌石莊」,鎮名源自於鎮北山脈屹立一塊狀似鸚哥的巨石而得名,而鶯歌的陶瓷,更是大名頂頂,設有全國首座現代化陶瓷博物館,當然,除了陶瓷,鶯歌老街的美食小吃,物美價廉,更是令人垂涎三尺,不過!今天目標不在於此,忍痛繼續行程。↓



自行車道至鶯歌,到對岸接大鶯綠野景觀自行車道。↓

這段自行車道粉奇怪,就是這一小段,一直未完工,所以要走左邊泥土路。↓

哈哈!連日下雨,變成泥巴路了,只好下來牽車。↓

過了這一小段,再來路況就好了。↓

大鶯綠野景觀自行車道,一旁河床佈滿美麗的岩層,而且不止美麗,還是非常的古老,為史前的岩層,裡面充滿許許多多的化石,聽講!還發現有鯨魚化石,可惜!台灣人不重視這些,反而比較熱衷政治議題。↓


看見三鶯大橋,走左邊,穿越橋下。↓

發現連鶯歌這邊,也開始鋪柏油路了,真棒!↓


像一個大湖的水源地集水區,也是大興土木ing。↓


接著就不是自行車專用道,而是鄉間小路。↓

小路底,再上一個坡,而且上到一半,記得要左轉。↓

接著,迎面撲來韮菜味+雞屎肥的味道,算是田間小路吧!↓

兩旁種滿韮菜跟稻米,金黃的稻米已經成熟,形成美麗的金黃色湖泊。↓




路過田間小路,接著是美麗的芒花,隨風搖曳。↓


再走過一段都是狗尾巴草的路段,大溪到了,大溪昔稱「大姑陷」,地名源自於凱達格蘭族霄裡社人,以其稱大漢溪為「TAKOHAM」之音譯而來,也就是泰雅族語「大水」的意思,據記載,乾隆年間漳州漢人移民大溪開墾,居住於月眉一帶,因嫌大姑陷之「陷」字不吉祥,遂依月眉位於「河崁」之地的天然地勢,將「大姑陷」改稱「大姑崁」,而同治五年(西元1866),由於月眉地方李金興出仕、李騰芳獲中科舉,庄民為彰顯地方之「科」舉功名,遂更易「姑」字,改名「大科崁」,光緒年間劉銘傳巡撫在此設立撫墾總局,策劃「山」地開發,並推廣樟腦產業,又將「大科崁」的「科」加上「山」字頭成為「大嵙崁」,清日甲午之戰後,臺灣割讓給日本,西元1920年日本人又將「大嵙崁」改稱為「大溪」,沿用至今,大溪是淡水河系最上游的河港,也是當時台灣最內陸的港口,可說是國際貿易通商的重要轉運港口之一,當時,還有桃竹苗農產品、日用品、茶葉、樟腦油等也都藉由大溪轉運,西元1892至1897年河運全盛時期,帆影終日不息,萬商雲集,和平路、中山路和中央路的商家達三、四百家之多!目前和平路、中山路老街的街屋仍以古典風華見證大溪曾有的繁華。↓


依然不停留,從大溪橋旁接回馬路,續走台4線。↓

過崁津大橋,順便介紹一下這美麗的橋樑:崁津大橋橫跨大漢溪兩岸,總長776公尺,主橋長270公尺,寬25公尺,兩端引橋各為305公尺、201公尺,寬21公尺,為台灣首座三跨連續繫索鋼拱橋。↓

過橋繼續直行台4線。↓

到底遇叉路,走左邊直行。↓

直行一小段,石門水庫坪林收費站到了,騎自行車免費通行呦!↓

開始爬坡往壩頂前進,沿路是由楓樹組成的楓葉隧道。↓



景色粉美,吸引許多新人來拍婚紗。↓

壩頂到了,拍拍照。↓



到壩頂另一端,就是石門水庫的精神堡壘『石門勝景』,上面設有電子時鐘,不僅可為來訪的遊客報時,還可以顯示溫度。↓


在另一端,逛逛美麗的槭林公園。↓



再從另一角度,拍拍美麗的壩頂,當然!順便自拍一下,留下到此一遊的紀念。↓



再附近繞繞,觀賞美麗的水庫景色。↓




從壩頂下來,發現下方有個『後池親子自行車道』,便逛逛唄!↓







回程,台4線一旁農田裡,有美麗的波斯菊花海,停下腳步,賞心悅目一下。↓


繼續返家行程,在鶯歌遇到一位住土城的車友大哥,一路聊天到城林橋頭告別,改由新海橋回家。↓

歡迎參觀我的部落格
板橋大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