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通電話給爸爸:『爸,我們中午一起吃頓飯,好嗎?』
爸爸回答:『我現在在梨山!』
我問:『梨山?你什麼時候去的?』
他說:『一大早!』
我接著說:『那就只好另外找時間囉!』
掛掉電話,兒子問:『外公去梨山嗎?』
我回答:『是呀,他一大早出發的!』
兒子馬上說了一句:『我要去騎武嶺!』
老公問:『真的嗎?』
兒子說:『對啊!』
老公與我都以為兒子只是突如其來隨便說說,變數還很多,更何況兒子很久沒騎單車了,雖然他體力不錯,但仍覺得以前不是帶他去騎武嶺的適當時機。
2010年7月26日
老公再度問兒子:『你的要騎武嶺嗎?』
兒子說:『我國小就想騎了,是你們都不讓我去騎的!』
老公說:『你不能隨便說一句話,爸爸媽媽就花時間考慮路線,然後,到了出發前,你又反悔!』
兒子回答:『這次絕對不會!那麼好的路線,真的要騎一趟!』
於是,老公與我初步決定,若兒子真把武嶺當做一回事,那麼,老公開車載女兒上山,由我來陪他騎上去,考慮我比較肉腳,老公規劃最精華的翠峰至武嶺路段來騎乘,時間就訂在七月卅一日。
2010年7月27日
接連幾天,幾乎都下著豪雨,我說:『也許無法如期成行!』老公回答:『看情況再做決定!』
事實上,我蠻擔心自己最近的身體狀況,再加上武嶺這條路線並不在我目前的騎乘目標中,總想先騎集集大山,再騎塔塔加,最後才是武嶺。
兒子講了那麼一句話後,每天睡得香甜安穩,我卻不是很安心,自己身體狀況不太好,高山變化多端,除了中心崙林道與坪頂湖本,頂多就是在八卦山沿線二上二下或三上三下,我幾乎不曾進行長距離的騎乘,肉腳的自己,如何應付這條路?
老公跟好友在單車熱潮尚未興起前,騎過幾次武嶺,當時雖不流行從埔里開始騎,他也嘗試過,所以他對這條路線的狀況相當熟悉。我正經八百地問老公:『我真的可以騎上去嗎?』他說:『慢慢騎。應該是沒問題!』再用BaseCamp畫出大致路線並算出坡度,又參考網路上車友們的騎乘資料與經驗分享,我覺得目前的自己應該是無法挑戰成功的。再問老公:『如果騎不上去怎麼辦?』他回答:『換我陪兒子騎!』聽他這句話,輕鬆許多!
夫妻倆故意捉弄兒子:『你比較厲害,你一個人要騎完全程,爸爸跟媽媽輪流陪你!』兒子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
2010年7月28日
2001年,老公與好友開始騎登山車,當時,女兒剛滿一週歲沒不久,兒子才上幼稚園,每逢假日週末,全家都以4+2的方式,慢慢盡 情地欣賞台灣之美。
每到林道盡頭或是最高點, 老公與好友幫忙煮午餐, 兒子女兒在一旁玩耍,在爸爸與叔叔們的單車旁,繞來繞去,東摸摸西看看…..
一轉眼,幾年過去了,小三的兒子開始練習騎山路,小四就可以慢慢騎上員南路;小五小六時,可以跟以前看著他長大的叔叔們一同騎挑戰級的路線,秋謙路、南投小半山、南投坑、中心崙林道、九份二山…幾乎都難不倒他;現在,國中一年級了,迷上打籃球,比較不常騎單車,但對單車仍存有一份熱愛,常常拆解他的M5,到車店時,還常常跟阿海叔叔(老闆)討教單車維修。
女兒幼稚園大班時,可以騎到社頭的清水岩寺,來回將近卅公里,對她來說,幾乎也是家常便飯,現在,即將升小五,雖然沒有哥哥的體力,卻也能沈醉在單車的騎乘樂趣中。
去年三月中旬,我也開始騎登山車,本來對騎山路相當畏懼,現在卻比老公還沉迷。天氣較涼爽或有較多空閒時,常常在139縣道上騎二上二下或三上三下,雖然一路龜速,卻可以在緩慢的踩踏中,看到這片土地之美,並將自己騎過或預計騎乘的路線做了文字與圖片記錄(路線還在持續增加中)。
自己開始騎單車後,騎過以前老公與好友走過的路線,常常會浮現往日的畫面,真慶幸我們很早就迷上單車旅遊!全家人都愛騎單車,若不是公婆年事已高健康狀況不佳,我們應該還是會過著以前4+2的逍遙生活。
2010年7月29日
小傑叔叔(同事也是我學弟)是年輕小伙子,到職後才開始跟老公騎單車,平常也常鬥著女兒玩,老公特別邀請他加入我們的行列,淑麗阿姨(他老婆也是我學妹)也打算騎一小段。
聽到他們要同行的消息,深知無法打退堂鼓了,武嶺應該是勢在必行。
下午,先去看醫生,然後,帶兒子去阿海叔叔店裡添購長手套,以防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而晒傷。傍晚回到家,因為西南氣流減弱,天氣穩定,獨自騎單車出去逛 逛,騎在員南路(員林運動公園)上,狀況大不如前,只騎到第四停車場就打道回府,深深覺得自己的體力可能是去年開始騎單車以來最差的時候,這樣的自己如何騎上台灣公路的最高點?
2010年7月30日
一大早,試著騎出水巷,狀況雖比前一天好些,卻不見平日的穩當,越來越覺得武嶺行應該是妄想。
傍晚,去採購了所需的礦泉水、運動飲料、香蕉、巧克力與跟乾糧,心想:『即使自己騎不上去,還是得幫兒子、小傑叔叔與淑麗阿姨準備沿途所需的食物。
老公與兒子裝好車頂攜車架,讓阿海叔叔再做一次安全上的確認,並添購了內胎,以防不時之需。
睡前,老公說了一句話:『明天,你要自己騎上去,不可以中途要我幫你騎!』我說:『你不是說要輪流騎?』他不理我,我害怕體力不佳下來牽車,還不到九點半就上床補足睡眠了!
2010年7月31日
清晨五點,一家人醒來,老公與兒子把單車固定好,五點五十分從家裡出發。
我的單車先上架

兒子的單車也上架

經由八卦山隧道與國道三號轉國道六號,沿途可見美麗綿延的層峰,過了國姓,雲霧浮在眼前,女兒說:『我要把雲抓進來!』
國道六號上的美景


車頂載著單車時,通常都會放慢速度,七點左右下埔里交流道,看到很多將出發的車友,我倒是不羨慕,自己很清楚有多少斤兩,有多少實力就嘗試多少挑戰,兒子倒是相當欽羨,老公與我都告訴他:『一步一步慢慢來!你年紀還小,將來騎單車的時間還很長!』
根據平常去合歡山的經驗,不管是清境或富嘉的小7門市,幾乎都是人滿為患,所以提早在霧社上盥洗室,經過富嘉門市時,看到車輛停滿停車格,慶幸我們的決定是明智的。
七點五十分左右,抵達翠峰停車場,老公與兒子卸下單車,我騎得較慢,於7:59先行出發,兒子晚我十分鐘出發,老公與女兒在車上等待較晚抵達的小傑賢伉儷。
到達翠峰停車場,回望來時路

老公與兒子把單車卸下來

往上看就是要騎的山路

騎不到五百公尺,喘得厲害,心想:『我才剛開始騎,還沒有遇到陡坡,就喘成這副德性,我拿什麼去應付後面的十四公里?』此時,只能再放慢速度,接下來,似乎就不覺得喘了!
準備出發


我的影子





沒多久,兒子就超越我,隨著山路攀升而上,我漸漸看不到他的身影;平常跟他在八卦山沿線騎乘時,我常常為了追他而氣喘吁吁,但,在如此高海拔的山上,我顧不得他的安全了,前幾天已經叮嚀他:『一定要注意安全,路小又多彎,菜車速度快,不能逞強!』
兒子騎上來了,他發現我在拍他,急忙閃躲,我叫他靠邊騎,這才放心。

兒子的身影

兒子的身影離我越來越遠

兒子的身影逐漸消失在蜿蜒的山路上

一路上,慢慢騎上去,欣賞周邊迷人的山景,藉著拍照的短暫時間稍作休息,又聽到沿途遊客的加油聲,讓自己覺得能夠騎在台灣最高的公路上確實是一種幸福!
我繼續慢慢騎



在往鳶峰的半路上,老公載女兒與淑麗阿姨上山,老公說:『小傑說他好像吸不到空氣!』聽到這樣的話之後,我大笑,心情也隨著放鬆。
當我還在往鳶峰的路上一路龜速時,兒子已經到達停車場,女兒幫他留下那副一派輕鬆的影像。
兒子在鳶峰停車場還可以大聲跟女兒鬥嘴

我還在往鳶峰的路上慢慢騎


8:58左右,我來到鳶峰停車場,老公問我:『騎得怎麼樣?』我回答:『從翠峰到昆陽,不會比南峰崎累!』老公接著問:『後面可以嗎?』我保守地回答:『應該可以吧!』隨後,老公幫淑麗阿姨調整她的T2,我去上了盥洗室,並利用等待淑麗阿姨的過程中稍作休息,9:08與淑麗阿姨往昆陽前進,沿途叮嚀淑麗:『你騎小折爬長坡很辛苦,要按照自己的速度騎,別管別人怎麼騎!』
我到達鳶峰

老公幫淑麗調整T2

就在我離開鳶峰後不久,小傑趕上來了!
小傑叔叔的英姿

離開鳶峰後,為了幫淑麗留下影像記錄,我稍稍加速到前方幫她拍照。
淑麗的身影

回首來時路




接著是一小段的陡坡,我慢慢騎上去。
不斷地回頭看看自己騎過的山路

我的F3首度騎上海拔2000M以上的高山

但想到不常騎單車的淑麗可能不容易應付,停下來等她上來,她一到達,臉色蒼白,馬上說:『我不行了!』陪她休息一下,老公也把車開上來,高山氣壓低,不可逞強,決定讓她上架。
淑麗阿姨正在奮戰中

老公與女兒的車子也跟上來

稍作休息恢復體力的淑麗阿姨

老公與我

考慮小傑已經在我後方不遠處,超級龜速的我決定先往上騎。

在等待淑麗阿姨的路段,遇見了三個步行上山的年輕人,他們從埔里車站走上來,預定走到花蓮,走累了就隨便找個地方小睡片刻,我們都相當佩服他們的意志力與勇氣,女兒稱他們為『三勇士』。


繼續往昆陽慢慢騎上去,越到高處,山景更加吸引自己的目光,若非如此迷人的群峰,我想自己能繼續騎上去的動力一定大減。


路就在上方

轉個彎就是另一種美




在快到昆陽前的一小段爬坡,我覺得是最費力的路段,此時,我將前盤換成最小盤,慢慢騎,在不急不徐中騎到了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標誌牌,可是,老公都不過來幫我拍照,只好自己拍下標誌牌,倒是女兒從遠處幫我留下影像記錄。





在昆陽停車場,我問老公:『小傑騎到哪裡了?我回頭都看不到他!』他說:『不會很遠!』淑麗則在一旁笑,我們常常都會故意取笑小傑,連女兒都會嘲笑他的吸不到空氣。

從昆陽往武嶺的方向看,這是最美的一段天堂路,我忍不住停下來多拍照片,大約兩公里的這段路,坡度不算非常陡,但是,若是從埔里出發,到這裡大概力氣用盡,可能會覺得『看得到卻騎不到』。
以前的這段路,幾乎都是開車,不曾想過會有這麼一天自己可以騎單車爬上來,即使是早幾年老公開始騎單車後,我也不曾想到會有這一天的到來,若非兒子幾天前的一句話一個念頭,我怎麼可能會辦到,此時,心中思緒也隨著天堂路而飛揚。




在我還在天堂路上時,兒子已經在合歡主峰登山口等待多時,他看到爸爸的車子開上去才再繼續往上騎,女兒又幫兒子拍了許多珍貴的畫面。
兒子即將攻頂

不知從哪裡學來的臭屁樣


兒子舉起他的M5

兒子的GPS記錄

我仍舊一路龜速而上,順利於10:35抵達台灣公路的最高點,實際騎乘時間是兩個小時又七分鐘(garmin connect讀取的資料是兩個小時又四分鐘),包含沿途休息時間是兩個小時卅六分鐘。到達武嶺時,兒子早就坐在護欄上休息了,問他:『可以嗎?』他很臭屁的回答:『不會很難呀!你們太慢了,我在主峰登山口等你們好久!』,看看他的GPS記錄,實際騎乘時間是一小時又五十八分鐘,含休息總計是兩個小時十九分鐘。


我的騎乘時間與相關資料


終於騎上了台灣公路的最高點,再次回首來時路,心中是滿滿的幸福感!






隨後,老公看到小傑叔叔即將騎上來,特地騎我的單車下去迎接他,他的騎乘時間是一個小時五十幾分鐘。

一行人在武嶺笑得開懷,老公告訴小傑:『騎過一次武嶺,你會懷念一輩子!』隨後,在武嶺前拍照留念,小傑叔叔與兒子把單車扛上小山頭留下最美的身影。




女兒是整個行程中的小小攝影師,看到大家往小山頭上走,央求我們把她抱過去,她也要拍一張照片做紀念。

10:54,一行人離開武嶺,小傑、兒子與我穿上外套緩緩下滑,在下滑過程中,仍可見群峰不一樣的風情,沿途看到不少正在奮戰中的車友,錯身而過時,我喊一聲:『加油!』其實,這句加油也是送給自己的。



從翠峰騎上武嶺,這對多數車友來說並不具挑戰性,但對一個國一的孩子與五年級的媽媽來說,卻有很深的含意。因為兒子的一句話,讓我有機會可以騎上武嶺,這是我開始騎單車以來始料未及的,騎過一次這麼一趟路,會想要再騎一回。
在翠峰停車場上架,在下滑途中,老公問:『若從清境開始騎,可以嗎?』我說:『可能可以嘗試看看,不過,時間要更充裕!』老公跟兒子說:『下回從清境騎!』兒子當然高興。
中午,在魯媽媽享用擺夷風味餐後,在滿足與愉悅中踏上歸途,為此回的武嶺行,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路線圖

坡度圖

另外我也做了埔里交流道到武嶺的坡度圖供有心上武嶺的朋友做參考

我在everytrail也上傳了自己當天的航跡

兒子當天的行跡(按一下地圖左下方的fly,可以看到3D效果)

後記
一、感謝沿途大聲喊加油的朋友!
二、感謝菜車司機,不只減速還幫我加油!
三、感謝老公在我學習騎登山車的過程中永遠的支持與鼓勵!
四、拜託重機騎士,在上坡路段過彎時,別騎到對向車道,這樣對下坡的單車騎士,可能會構成危險!
我的路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