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搭乘台鐵電聯車到台南後壁車站(08:12)屏東發車,為準時報到一早就出門,小朋友還在睡眼矇矓之際就出門騎車,用力跑(兒子代號)第一張照片就是大大的哈欠。

此時天光乍現,陽光還未露出臉來,我們就趕著赴與火車的約會。

一到屏東火車站,女兒好喜歡火車公仔,喜歡嗎?爸爸買給妳!

等車友集合的同時小朋友聚精會神的專注,我想一定是在研究....

果然,在火車站資訊站就能玩「大老二」!

接著車友開始陸續報到,良光大哥工作忙碌,百忙之中還是把家人及單車送到車站。

時間接近0730,車友陸續出現,一定要在0800前出現,因為火車可是不等人的。

進月台前大家拿出襪子套住單車腳踏,這是單車上火車前重要「防護措施」。

上火車前先套在踏板上,以防止刮傷別人的車架,若是小折或已用攜車袋裝好者,也要比照全車上車者自備一雙襪子。

0750進月台前陳桑開始點名.....

點完名卻發現持票人小雯還沒來....
還好,在最後一刻「票來了」!

剪票員沒看過「二鐵票」,仔細研究該「剪」在那?

剪票員乾脆在團體票上打上大大的「勾」,代表驗票過關!

窩小延說:「一定要從這裡進站哦!」。

阿育帶來家裡用剩的蔬果綿,這可是比襪子更好用的巧思。

屏東火車站安排進站列車在第二月台上車,婦幼組請用電梯。

壯男組扛車過月台,這可是苦差事,下次再辦二鐵行,麻煩值班站長多幫車友想一下,車友要求不多,只要給我們第一月台就好了。

屏東火車站配合市區鐵軌高架化一併改建,將來地面上的火車設施走入歷史。

靜芳還沒吃早點,一定要在上車前吃飽哦!

當六十多位車友及單車排上月台,就成很壯觀的景像。

今日搭乘電聯區間車,上車前洪大哥與車長達成上車前協議。
車長留給我們十五分鐘上車,也保留第一、二車廂給肉腳團專用。

開始上車後,大家依先前編組,每個車門都有扛車公差,其餘車友接車排車,不用五分鐘,我們就完成六十幾部單車上火車的大工程。

何媽輩份夠,坐在博愛座可是毫無疑義。

出發前用力跑不忘與專列合照,我們的目的地就是台南後壁。

列車長破例讓小朋友進入駕駛間參觀。

出發時間到了,火車緩緩開動,我們就要暫別屏東,開始一天的行程。

郭大哥與太太也參與今日活動。

小朋友開心的打電話向媽媽報備,我們要出發了!

車行經過高屏舊鐵橋,進入高雄縣境。

車長來查票了,小朋友準備用這張超大車票,一次幫六十幾位車友驗票!

良光嫂把家裡可愛的掌上明珠帶出來一起騎車。

電聯車空間有限,單車分立一邊,另一邊可以休息聊天。

李大哥一家人也滿心期待這次二鐵活動。

Melon大一家人差一點趕不上火車,就在準備上復興路橋前太急著變檔,導致鏈條在BB管前纏在一起,火車上志華與deno排除「鉸鏈」,讓 Melon一家人得以與大家同騎同遊台南。

高雄到了、高雄到了,我們不能下車,其他旅客也不能上專列。

小朋友太早被我叫起床,在火車規律搖晃中昏昏睡去,先補眠也能確保有好体力。

「列車長」Melon開始巡查車廂,也適時說些笑話讓歡樂滿車廂,總之,有他的地方就會有笑聲。

當然我們還要再確認下個月出騎目標....

電聯車暫停林鳳營站,建於1901年的站體已有百年歷史,現由隆田車站管理。

曾經在隆田當過兵的小韓永遠忘不了「新兵日記」的情節。

照完相一定要在車長關門前上車,不然代誌就大條了!

在Melon講古聲中二鐵專列已經開抵目的地-台南縣後壁。

下車囉,接力傳接單車是最有效的下車方式。

後壁,我們來了...
後壁車站位於台灣臺南縣後壁鄉,亦為臺南縣境內最北端的車站,隔臨八掌溪與嘉義縣相望。

特別介紹今日後壁行辛苦的小雯,居中連繫火車等行政工作,「不可能的任務」在她手裡做來更是令人佩服。

在人、車都下車後,我再上車檢查有無遺漏!

後壁站長特地到月台迎接我們到訪。

後壁站古色古香建築..........
後壁車站建於明治三十五年(1902),當時車站附近是一片荒野,在開發後逐漸形成一個新村落,人稱車頭村,之後車站附近逐漸成為後壁鄉市中心。

牽車過月台後,到站前廣場集合。

後壁站為木造車站,與林鳳營車站造形類似,目前為甲種簡易站,主要停靠車種以區間車為主。

後壁站與林鳳營站都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車站,週邊都有景點,高掛紅布條歡迎車友到此一遊。

屏東肉腳團到此一遊。

招牌手勢也是一定要的!

湛藍的天空下,我們不用上武嶺,當我們相擁在後壁車站,原來,幸福如此簡單。

騎上車前一定要先把踏板套先拿掉,才能安全騎上車。

長長綿延的車隊即將出發,每位車友熱切期待出發。

活動安排全程交管,交管組及前、中、壓車各有專人負責訊息傳送,無線對講機是最方便連絡工具,出發前集體調整至專用波道,確保無干擾。

出發了,目標白河鎮!

車隊綿延約五百公尺,在民風純樸的後壁鄉間讓人側目。
後壁鄉位於台南縣最北端,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之狹長平原,全境大多屬嘉南平原。北和西隔著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為界,東接白河鎮,東南鄰東山鄉,南與新營市毗連。

沿172甲道向白河鎮前進。

阿育不止帶來蔬果綿,還全程支援交管,看他前後快騎,真是有觀念的年輕人。

即將一起上武嶺的美華姐,由兒子陪騎,為3275高的武嶺行熱身。

騎在縣道上發現已十分少見的「拼裝車」,上次看到是在花蓮光復,還是一輛故障車,在台南鄉間發現還能跑在馬路上的拼裝車,真讓人嚇一跳。

172甲道素有綠色隧道之稱、車少、空氣佳,這裡真是騎車的天堂。

172甲道連接後壁鄉與白河鎮,六公里的單車道在不知不覺中就騎抵白河鎮。

「連發」,這名子在盛產蓮花的白河鎮,取的真好!

後壁鄉土溝村對於外地人來說,一定很陌生,只要一提及無米樂的故鄉,相信多數人都對它有印象,土溝村就是後壁鄉裡面的一個小村莊,全村人口不到三十戶人家,一個看似平淡的庄頭,加點巧思,也能創造不平凡的生命力。

發現蓮蹤了,來白河就是要賞蓮。

此時正是二期稻作播種期,農夫一早忙著插秧。

稻作播種期,稻田旁一捆捆像蛋捲的秧苗。

蓮鄉詩路,這是去年有遊客建議,在進入白河蓮鄉的地方容昜迷路,應在傳統賞蓮區的入口道路口設置導覽指標,看到「蓮鄉詩路」,對照手邊地圖就能讓遊客免於找路之苦,也更能盡興賞蓮。

蓮鄉詩路二旁小護坡改建成與蓮花有關的字詩,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歡以蓮花來創作,走在詩路上,遊客邊走邊賞詩。

路旁也有當季龍眼,結實累累,千萬不能摘哦,這是有主人的!

來白河賞蓮想體驗單車行,也能在當地借用單車,

騎行至此接近中午時分,玉樹及導遊廖大哥要大家各自用餐,下午一點集合再出發。

我們都不是當地人,一定要了解地形才不會迷路,其實白河就幾條道路,轉個彎問一下還是可以很快就找到路。

廖大哥推薦雞肉飯,要品嚐道地美食跟著走,就對了!

蓮子大餐支持者眾,跟著玉樹就對了!

騎在白河路上處處拾俯之間都是美麗的蓮田。

進入白河市區了。
「白河」又稱蓮花的故鄉,台灣兩大賞蓮勝地「北觀音、南白河」,就屬台南白河為全台最知名最高,白河賞蓮的區域之大,可由白河賞蓮區、大竹賞蓮區、玉豐賞蓮區以主題賞蓮公園略見一二,採集蓮子也是當地農民的經濟來源。

這裡不是嘉義,但雞肉飯還是很受支持的美食。

白河鎮公所,自八十四年舉辦的白河鎮蓮花節,已經為白河鎮創造了全國高知名度。

鎮公所外旅遊資訊。

白河教會

吃飯了,雖然是庶民美食雞肉飯,簡單料理還是能吃出好味道。

小朋友真的餓了,飯菜一上桌,扒飯的速度超快。吃到一半突然地震,後查震央在屏東,還是個5.4級地震,不知屏東的親友是否安好?

小朋友對小雯NANA不用腳架的高檔車非常感興趣,趁著小雯還在吃飯,二個人相約「一探究竟」!
用力跑下手、用力吃把風,開始行動....

用力跑說:這是可以伸縮自如的鐵架,小雯姐姐可以邊騎車邊打狗,還能防色狼!

當然也是防身用的「雙截棍」!

把風的人說,小雯姐姐在付錢了,趕快裝回去!
小朋友好奇心是正常的,但是一定要經主人同意哦!

吃飽了當然要繞繞白河市區。

鎮公所旁蔣公銅像旁出現「偉大民族救星」,不注意看還不會發現。

福安宮也是白河鎮民信仰中心。

白河國小

白河運動公園

只要有水溏就會有的蓮花池。

蓮花真的很漂亮,靜觀更顯美感。

整區綠意盎然的蓮池讓人一看就很舒服。

路旁隨處可見與蓮花相關產品,有蓮藕含維生素C、維生素B1、B2、蛋白質等成份,除可做蔬菜鮮食外,是高營養的蔬菜,亦可加工成蓮藕粉,供沖泡食用。

鄉下路旁蓮子攤,蓮子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銅錳等礦物質及荷葉鹼等成份,味甘澀性平和,有清新養神,補脾益腎和止血的效用。

當手工無法應付時也能用小折輪子協助加工剖皮。

處處都是蓮花池,在絢爛的陽光下迎風搖曳的蓮花,處處都是美景。

玉樹帶隊再加碼私房路線。

各區蓮田皆可看到這種帝王蓮,蓮葉大如圓盤的王蓮,農民並以坐王蓮為號召,讓大朋友、小朋友親身體驗坐在蓮葉上的滋味。

大王蓮乘坐處,收費,每次每次50元。

內加透明塑膠桶,真的都不會沈下去....

再看一眼蓮花池。


白河蓮花池期間為每年六月八號至七月四號

在此可以享受蓮花餐。

荷葉打開就是香氣四逸,只有一個好吃能說明。

阿昌滿意的不得了!

待挖的蓮子堆成一座小山。

如果連小折輪都無法完成交貨,也能利用電動式來加工。

日正當中,連蓮花都躲到葉面下「乘涼」。

休息完畢後再出發。

依計畫前往烏樹林糖廠參觀,女兒滿心喜悅跟著車隊前進,她告訴我說,出來騎車比窩在家好多了!

路經昔日裝甲旅廢棄營區。

長長車陣二二比肩而行,刻意區分前後二個騎團,目的就是當紅燈亮時可以有緩衝區,不用刻意跟隊而搶黃燈。

當然騎單速車的用力跑有時也會體力不繼,感謝熱心車友不忘推一下!

交管組賣力前後奔騎,只為確保路口安全。

單車騎越鐵軌一定要注意鐵軌方向,取前置量橫行騎越,才不會發生車輪卡進軌道摔車的事故。

烏樹林糖廠到了,洪大哥總是盡責的算計單車數,車友真是一個都不能少!

美麗的烏樹林糖廠到了,這裡又稱「五分車的故鄉」。
烏樹林地名源自於三百年前,當地先民跟隨鄭成功來台後找尋定居謀生之地,發現此地地理不凡,東有高山、下有小河,日出日沒之美景,溪北有一片未開墾茂盛之烏木林,故將此地命為烏樹林。

台灣糖業鐵道上行駛小火車俗稱「五分仔車」,因為它軌道是762公厘,為標準軌距1435公厘之半而得名。

烏樹林車站於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啟用,烏樹林驛站輸運旅客的營業線於民國六十八年九月停駛,另於七十二年七月發出最後一班列車後關閉。

隨著台糖製糖工業的逐漸沒落,運送甘蔗的小火車也跟著響起熄燈號停駛,原本擔任白河、東山兩地往來於新營間樞紐位置的烏樹林車站,自民國 68年烏樹林輸運旅客的營業線停駛後,車站也跟著關起大門,但是民國90年12月底開始,烏樹林車站又重新復活了。

來到烏樹林車站沒有坐坐懷舊五分車等於沒有來過烏樹林,在買票後在林站長招呼下大家統統上車,準備走進時光隧道遙想當年。

智民大哥與菊珠姐熱情合照,坐上火車感覺好興奮。

林海西站長服務台糖45年,於民國77年退休,目前為烏樹林車站的榮譽站長,林站長雖然已經是杖朝之年還是很盡責的在列車啟動時舞動著旗子。
林站長相當熱情好客,遊客都能隨意與他聊上一段,他希望將烏樹林車站與糖廠的歷史讓更多人知道,下次有機會來烏樹林糖廠,別忘了到車站找林站長,他會告訴你好多糖廠與車站的私房小故事。

當汽笛響起,走過一甲子的烏樹林車站,搭載著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緩緩啟動,一開始就是「鳴」叫聲,讓糖廠所有人都知道五分車出發了!

午後的陽光撒在烏樹林車站,五分車行過刻意裁種製糖甘蔗區,隨車有解說大哥會解說每一種甘蔗它的作用及用途。

五分車前後列車利用鋼椿相互串連,也串起台糖製糖五十年以上歲月。

172縣道上備有交管人員,長長列車慢速前進,因為距離很近,可以看到小客車駕駛一臉不悅的表情。

蔗田旁大水圳,解說大哥說這是來向烏山頭水庫水庫的水。

烏樹林在未開墾前有茂盛之烏木林,當糖業興起後改植蔗田,在糖業停產後又改種林木。

大片林木區別各種植裁,樹上有綁上彩色膠繩代表已售出,販售時以林木圓徑換算價錢。

抵達新頂埤休息站,遊客可以下車走走,補給水份。

這裡種了長、高不一的樹又稱「長短樹站」。

在稍事休息後五分車又要開回烏樹林,機關車頭在倒車後連結原本尾車,在頭尾互調後再出發。

小朋友難得坐上五分車駕駛座好高興,早上參觀電聯車時滿滿的行控電腦,五分車只有傳統指盤。

司機員與兒子合照,還問他長大想不想開火車?

解說員說這裡是合照最佳角度,我們全家在此合照,這一刻,不用上武嶺,我們真的很幸福。

小刀老師全家也分享「五分車的最好攝角」。

又要出發了,大家都要探出頭來合照哦!

這一回我刻意坐到尾車,想捉這五分車在最大角度轉彎的景像,約有五度的轉角,形成很美的畫面。

遠方前座黝黑山頭就是台南溫泉聖地-關仔嶺。

在完成五分車懷舊之旅後,再來張合照。

參觀糖業鐵道文物展示區,展示台糖鐵道百年歷史,將製糖運蔗專車使用中之現成鐵道設施展示。

也收集歷年為保養、施工、設計、行車、管理用文物機具,陳放在專用道班房內,參插古老照片加以展示及解說。

小朋友也要帶點紀念品回家見証今日烏樹林糖廠之旅。

林小宏買了電動火車模型給兒子,看來林小宏比我有錢多了!

舊道班房裡有舊式轉轍器,雖已失效倒可以讓遊客過過「值班站長」乾癮。

林站長告訴我說這置物箱有超過四十年歷史,用以放置值班鐵道員私人物品。

負責總務事項的號子阿雯看到電話就想打電話給小新...
親愛的,我們等一下去那晚餐(設計對白)。

單車出遊就怕發生故障事故,不過今日備有多位技師隨行,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補胎,小事一件。

烏樹林休閒園區蘭花展示館除了持續研發及培育最佳的蘭種外,更提供遊客選購物美價廉的高級蘭花,不看可惜。

用力跑受不了單速車,一直想騎我的登山車,降低座管後他還真的會騎也,看來我換公路車有望。

完成烏樹林參觀景點後準備出發。

長長車陣待命出發,單車出遊「等人」也是一種美德,多擔待、多配合,你就是很NICE的車友。

林小宏愛車客串保姆車,一路緊跟在後,確保後方安全。

騎抵台一線田園驛站休息。

這是我看過最大的小7,裡面有開心農場、座椅區、烤肉場、人力牛車....

旗山紋仔情義相挺,四加二遠從旗山參加。

在此我拿出隨車攜帶的球具,陪小朋友玩球。

鍾大哥一時技癢客串投手。

我則是賣力接住他低肩側投略帶陰柔的球路。

小宜萱在人力牛車那賣力拉二位小表弟。

休息過後遠方傳來隆隆低沈雷響叫我們快點上路。

台一線上烏雲密佈,看來雨隨時會下,快騎前進....

騎抵後壁車站,大雨真的下個不停,還好沒淋到雨,真是天公有幫忙!

後壁車站內發現「毋忘在莒」勒石,在火車站發現這種勒石真是少見。

樂活趣一定覺得今天沒騎夠,在遊樂區自得其樂。

旗山紋仔帶來加厚帆布縫製踏板套,分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好好保存,下次出遊一定會用上!

小朋友在候車房著小雯姐姐分送的茶葉蛋,滿足了胃,更溫暖了心。

等火車吧,上了火車就能回到屏東可愛的家。

我們搭乘的電聯車進站了,大家都準備好了,我們真的要回家了!

車長馬上前來查票,車長是竹田人,也是單車愛好者,相約下次夜騎到竹田驛站見!

顧不得車長還在查票,Melon就地更衣,眾人面對「青春的肉體」又是一陣讚嘆!

雖然大家都累了,還是把單車排放的很整齊。

路經南科車站,南科站位於臺南縣新市鄉,為簡易站,指定由善化站管理,於2010年7月14日正式啟用。

玉樹要大家都拿著專列標示牌,見証今日美好的一日。

在電聯車上規律晃動車,小朋友昏昏沈沈睡去,今天騎的很辛苦,難為他們願意在暑假陪爸爸出門騎車。

夜幕低垂時,我們安抵屏東,站長留了十五分鐘給我們下六十幾部單車,卻在不到五分鐘內下完所有單車,這是平時默契也是團隊合作的具體展現。

出站後也結束今日二鐵行,也相約下次花蓮再出遊....
感謝主辦人玉樹大大,這種行程說的容昜做來困難,能順利完成真的不容昜。
感謝熱心連絡台鐵相關事宜小雯,雖然她總是在最後一刻出現(票),沒她,我們是出不了門的!
感謝阿聰大哥精心規劃路線,沒有地陪一路帶路,我們會迷路,最後變成一場惡夢。
感謝押隊及交管人員,沒有你們,我們安危就有待考驗!
最重要是感謝各位車友配合,還有幫我照顧小朋友的每一位,二鐵行是考驗團隊合作的路程,由此可知大家向心力夠,在屏東算是異數了!
遊記照片如果沒有你,很抱歉,照片太多了,總有遺珠之憾,下次我會幫你補上。

為配合政府推動節能減碳零污染之自行車騎乘活動,臺鐵運用所屬鐵路載具,提供民眾以鐵路為交通運具載乘人、車同時抵達目的地,民眾可騎乘單車漫遊於各鄉間小路,享受田野風光,運用鐵道與單車之結合,親身體驗臺灣之美。(相關訊息請洽各地運務段)。
完................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