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是沒辦法去參加,所以決定去”惠蓀林場”單車慢行,129縣道去,136回
惠蓀林場簡介
惠蓀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是中興大學農學院所屬四大林場,
惠蓀林場總面積達7477公頃,其中近8成未開發,維持原始林的狀態,
也是全台最大規模的原始森林,景觀與種類兼具教育與賞景功能。
在民國55年11月20日中興大學校長湯惠蓀先生,視察此地的育林工作時,
發生山難殉職於此地,為紀念他才將名字改為惠蓀林場。
因要修正組織規程於民國69年又更名為惠蓀實驗林場。
惠蓀林場的自然景觀
惠蓀林場山林間的原始森林林相非常豐富,從海拔450公尺到2419公尺,
近2千公尺的海拔落差而呈現溫、暖、亞熱帶不同景觀,
最大特色在於流經此地的北港溪、再加上支流關刀溪,
都具有上游河川旺盛的下切作用與高山深谷縱橫交錯,形成雄偉的峽谷、瀑布、激流等風光,
獨具曠野原始魅力與會豊富的景觀。
惠蓀林場由入口依次有咖啡園、露營區、松風區、惠蓀嶺、梨園山莊、青蛙石、湯公亭、
小木屋區、青龍谷及平台區等,林場風景相當怡人,
可享受森林浴、賞鳥、生態知性成長等多重樂趣。
行程:
去程:台中大里-->129縣道-->新社->台21-->國姓-->投80道-->惠蓀林場
回程: 惠蓀林場-->投80道-->133縣道-->國姓-->台14-->136縣道-->台中大里
騎乘時間:8hr30min,里程:136km
07:30 台中太平外環道與太原路三段路口
此路段正在施工,雙車道變成單車道,行車要小心


07:44 中台技術學院

07:48 大坑路口

07:51 大坑有名的”東東芋圓”

08:00 奇特造型的”天星國家別墅”遠看很像的一群………..

08:10 東山樂園入口

08:18 大坑1-4號登山步道另一入口處

08:21 129縣路最辛苦的又彎又陡的路段開始了!




08:45 辛苦爬上新社了,上面就是中興嶺圓環了

08:50 中興嶺圓環,往左至東勢,往右至谷關(中93道)



09:04 中93線-11k

09:11 天下第一菇及香菇街


09:19 往左至東興

09:22 百菇莊


09:25 新社觀光道路,紫線與咖啡線分叉點,谷關往左


09:29 谷關往右

0934 中95線-8k


09:46 安妮公主花園


09:48 新社白冷圳
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發展台灣的製糖業,致力培育並繁殖蔗苗,
選中氣候、土質優良的新社河階群台地,設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
不過由於台地缺水,必須尋闢水源,幾經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才選定大甲溪上游的白冷高地。
為了引用大甲溪水,工程人員想到了「虹吸管原理」,
在阿寸溪底、抽藤坑溪底及矮山坑溪底等三處架設虹吸管,
利用大氣壓力,利讓溪水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嶺,完全不必耗費電力。
在這三座白冷圳的虹吸水管中,以第二座通過抽藤坑溪底的最長,
不但在當時號稱為東洋第一長,至今也是國內與遠東地區最長的虹吸水管。


09:49 龍安橋封閉公告
橫跨台8及台21的龍安橋橋墩斷裂封閉,無法通行,要改行上游的”福興橋”

09:56 中95-1道-1k,及大甲溪


10:00 左往龍安橋至谷關-台8線,橋斷封閉,要往直行

10:05 龍安橋斷橋現況


10:13 遠方的福興橋

10:22 中95-1與21叉口的福天宮牌樓


10:25 白冷圳五號渡槽橋

10:27 水雲居

10:30 距國姓-20k


10:45 台21-3k

10:58 台21-5k及路旁山景






11:12 台21-6k

11:20 台21-7k

11:24 嶺頭
顧名思義就是山嶺的最高點,台21線從0k至此均是上坡路段,過了此地就是下坡段了

11:26 台21-7.5k 下坡段前端

11:31 台21-10k,下面的多段的髮夾彎


11:36 台21-12k


11:47 台21-17k

11:48 長福橋(1969年4月建)是與南投縣的縣界橋



11:50 距國姓市區-7k

11:52 國姓長福國小

11:58 長福一號橋


12:01 台21-20K

12:04 奉天宮

12:25 台21-21K

12:27 直行往133縣道至國姓市區,左往台21道至埔里

12:28 國姓長流國小

12:30 惠蓀林場往左

12:37 台21-22K

12:42 糯米橋休閒農業區

12:46 台21-24K


12:50 梅庄休閒渡假中心


12:53 北港溪橋,旁邊即是糯米橋


12:54 檽米橋
糯米橋位在北港溪上,為北港村通往眉原,惠蓀林場必經的大道上,
是先民用古老的方法建造所遺留下來的百年老橋,其建造的材料以溪石為主,
並以紅糖、糯米、蓖麻混合充當混凝土興建而成,橋面平直,橋面下呈數個圓拱形,
橋墩則呈橢圓形,整體造形古樸,83年內政部已公告列為三級古蹟,
是國姓鄉唯一的橋樑古蹟,也是台灣目前僅存三座糯米橋之一。


13:09 台21-27K

13:13 右側道路可往霧社

13:18 直行至惠蓀林場,左行往泰雅渡假村,先至泰雅渡假村看一看

13:20 北港溪八沙渡假村



13:24 梅之林山莊

13:29 泰雅渡假村,門票要300元,有點貴,不進去了,折返!



13:37 德林念佛寺






13:46 前面叉路口往左至惠蓀林場(投80道),往右台21線-埔里

13:50 投80線道旁遠望泰雅渡假村


13:52 投80-1K

13:55 投80線第一個明隧道


13:57 清流部落



14:03 中原部落

14:07 投80-3K


14:26 投80-7K
突然發現路牌全部彈痕累累,正反面均有,有的還被貫穿的,
可以說:「此地是槍械的試靶場」,有關部門應該來關切一下才行,以免流彈傷人







14:31 迎翠橋(橋名不清難辨)
對面山崖像是筆直斷崖,遇大雨山頂土石可能又會塌陷下來,十分危險



14:33 前面就是惠蓀林場了

14:37 投80-8k,惠蓀林場大門到了
門票,假日150元,非假日120元,金額算是十分大眾化
林場內有渡假山莊可供住宿,二人房(假日2400元,非假日1920元,但房間不多,假日必定客滿
因今天是假日又沒有預訂,就不入園,直接折回,決定走136縣道回台中




14:42 開始回程
14:46 又回到了投80-7k,射擊場,山巒景觀十分美麗




14:53 投80道-6.5k至7k路旁的路標,全部成為標靶





最大的彈孔,帶手套的小指可以直接穿越,
不知是何種槍枝造成的,若打是人體上不知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14:56 投80-6.5k

14:59 仁愛鄉立托兒所

15:10 投80線第二個明隧道

15:12 過橋即是川中島
此地是由兩條河(北港溪和眉原溪),台地中央地帶又有一條阿比斯溪的小溪貫穿,
因為有三條溪流包圍住此地,因此日治時期被稱為「台中州川中島社」,是屬清流部落的居民。

15:20 前方即是投80線起點,及台21線迴轉點,直行至埔里,右行可至谷關




15:49 距國姓市區-8K

15:50 糯米橋及國姓導覽圖




16:08 台21-22K

16:10 往左走133縣道至國姓市區


16:16 133縣道-2K

16:18 國姓市區到了

16:26 133縣道-5K

16:29 國姓橋,橋下為”南港溪”
南港溪,亦稱南烘溪,位於台灣南投縣境內,為烏溪的重要支流,
流域分佈於國姓鄉南部、埔里鎮全境、魚池鄉東部及仁愛鄉中西部。
主流 (最長河道) 上游為眉溪,其最遠源流為哈奔溪,
發源於北東眼山、三角峰之間的合望鞍部一帶,向西南流經霧社,
於人止關附近與北側流來之東眼溪會合,始稱眉溪,
續流經楓樹林、獅子頭、九芎林、蜈蚣崙,進入埔里盆地後繞行盆地北部,
於盆地西部之向善附近與南港溪合流。
隨後即西行出盆地而進入山區,經數個大麴流後,
至北山坑匯集北坑溪後轉向西北,流經大石股、清德,於柑子林會合北港溪後,改稱烏溪。




16:42 前方為柑林隧道,左側隧道封閉,只剩右側隧道可通行



16:47 台14-37.5K,旁邊的”雙福隧道亦封閉暫行通行

16:48 往右至136縣道,有10K的上坡可爬,忍耐點,總是可以過的!!

16:50 乾峰橋


16:55 136縣道-56K

17:22 136縣道-52K,將近半小時才騎4K,可見,體力漸感不濟了!

17:30 136縣道-51K

17:36 清峰橋到了

17:48 136縣道-50K

17:52 總算爬上”清景橋,這一段約100M是最陡的,過了此段,就是成功一大半了


17:59 136縣道-49K

18:02 距太平-1K

18:06 到了太平市界了,下去是1K的下坡,可輕鬆點


18:15 136縣道-48K附近山峰的落日餘暉




18:20 136縣道-47K,距赤嵌頂不遠了


18:29 136縣道-45.3K "赤嵌頂"到了!!
可惜目前在做整修工程,現場一團混亂,令人傷感!






18:37 穿著風衣,打開前後車燈,開始下山滑行了!
夜晚行車,尤其是單車,照明設備要足夠,以測安全,
幸好,準備二支高性能照明的車燈,及二個後燈,一路平安下滑至一江橋
18:49 路過元井136咖啡房,可惜已過營業時間,不休息,再下滑回大里

19:14 終於抵達一江橋


從早上07:10出門,到現在正時整整12小時,實際騎乘時間記綠有8小時30分
行車里程:136KM
實在是非常辛苦的一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