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大尺寸照片,請按這裡
從烏來往孝義的方向有三條台北有名的林道:桶后林道、西坑林道、及內洞林道。桶后林道是大眾化路線,全線都已鋪上水泥,假日常有四輪車隊進入,所以林務局實施車輛總量管制(不含單車)。還好,西坑林道及內洞林道都還保持著原始的offroad路面。但不知什麼原因,內洞林道一直是不開放的,西坑林道就成了體驗原始林道的首選。
傳言,西坑林道在日據時期可通行軍用卡車至宜蘭。這是有可能的,二次大戰期間,日本認為美國有可能在宜蘭登陸,所以在宜蘭設了多道防線,並且蓋了機場,硫磺島戰役中,台灣的神風特攻隊多由新竹及宜蘭出擊。如果傳言屬實,西坑林道應該是一條隱密的補給替代路線。
可以確定的是,西坑林道在國民政府伐林的時代扮演著重要的運輸角色,現在林道內仍留有當時的交通標誌,而目前林道終點的獅坑橋建於民國60年,署名是當時的林務局長。
台灣省政府發行的台灣月刊:「民國 64年,政府曾計劃從烏來沿著孝義、阿玉山、雙連埤、圳頭到宜蘭的員山鄉,另闢一條新北部橫貫公路。」。 交通部公路總局的省道公路路線表中,省道台9甲線的起迄點分別是新店及宜蘭,中間經過烏來及員山,總長度是65.59公里。 台9甲線應該就是當年計畫的新北部橫貫公路,地圖上台9甲中段在烏來鄉孝義至員山鄉雙連埤間是沒有連線的,西坑林道就是台9甲線消失的中段。
進入西坑林道必須在孝義派出所辦理入山證,4+2的車友可以停車在派出所旁,再往桶后的方向騎。從孝義派出所到西坑林道入口約三公里,入口在右側,無任何指示標誌,只有一塊大石頭橫在中間,應該是為了阻擋四輪驅動車進入而放置的。
進入後一開始就是碎石鋪面的單軌車道。
前段路面較寬,一直走在樹林裡。
左方是溪谷,右側是山壁,沿途鳥囀蟲鳴不絕於耳,生態豐富。
中間有幾段溪澗流過路面的地方,必須涉水而過。這是第一個涉水處,我們第一次騎到這種涉水地形,涉水有如興奮劑,讓我們high到最高點。
過了第一涉水點,路面稍稍變窄,左側緊鄰溪谷,必須小心前進。
到了第二個涉水點,水較深,不若第一處寬闊。
Apollo在第一處玩上癮了,決定衝了!
入水後感受到明顯的阻力
頭洗下去了,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衝啊!
啊!驚叫一聲,中箭下馬!
單腳落水,提起,再往前衝了!
「哈哈,我過來了!」
涉水處往往有美麗的溪瀑,就是這溪瀑讓Apollo下馬的。
回望第二涉水點
早一個月來,應該可以欣賞到不錯的楓紅。
前幾天連續降雨,有些路面就變成水道了。
較差的路面與橫亙的倒木
遠遠望見一座瀑布,猜想這應該是下層,往前應該會經過瀑布
果然,往前一點就與瀑布上層相遇
兩駒相招私會瀑布下
這是個小涉水點,未見車友紀錄,也許枯水期水量就不大了,就叫它2.5吧。
滿滿的綠意,林道的幸福!
巨石障礙
在巨石間發現帶牙齒的頭骨,頭骨約鏡頭蓋大,猜想可能是黃鼠狼之類的動物,有研究的車友請不吝指導。
巧克力胎的路徑
一路上我看到兩次竹雞的身影,阿波羅也看到一隻琥珀色似貓科的動物。
看,這裡還有「連續彎路」的指示牌,林業旺盛時期,這裡應該是可以通行車輛的。
Apollo停下來了,第三處涉水點。
旁邊是斷崖,這裡有點危險,Apollo先徒手探路(他是飛行傘及溯溪的高手喔)。
確定沒有問題,小心扛車,一步一步移動
中間的落差大,又滑,扛車較容易失去平衡。
終於過去了,Apollo也累癱了!
危險的地方,往往也是最美麗的地方!
滿佈落葉的路段,林道中最有fu的地方
Apollo剛剛在第三涉水處消耗了許多體力,現在開始抽筋。用牽車的方式前進,舒緩一下肌肉。
稍微恢復後試騎了一段,完全掛了。雙腳大、小腿輪流抽筋。我們停下來徹底的休息。Apollo雖然有在飲水裡加了食鹽,但我們從台北騎來,路途不算短,爬升也不小,林道中又降低座椅高度,不好使力,應該到了他的撞牆騎了。這樣也好,過了撞牆期後他又突破自我了,體能又會往上提升許多。
休息了十分鐘,我們又繼續前進。
遠遠就看到盡頭處的瀑布,水聲也越來越大。
到了,這裡是最大的崩塌處,有三座瀑布在這裡匯流。
這裡也是第四個涉水點,距離入口3.9公里。扛車過溪流後,大約還有4公里到終點獅坑橋。經過連日的降雨,三條溪流水量充沛,溪石上佈滿青苔,很容易滑倒。此刻強行渡溪危險度高,再加上人員的體力負荷已快到極限,我們決定將這個美麗的地方當作今日的終點,來日再訪西坑林道後段。
就在這裡午餐了,感謝Bill貢獻的燒餅,好吃極了!下次經過新店前一定call他,不但陪騎,還招待點心,太棒了。
地圖、路線、軌跡及拍照地點(地圖左上角的加減號可放大縮小,在地圖中持續按著滑鼠左鍵再移動滑鼠可以捲動地圖,點擊圖上的相機可以秀出照片的圖示,再點擊照片的圖示可以秀出照片)
坡度分析圖
本文同步發表於 Eric的單車日記 http://bike.ericchen.info
偶一生中什麼本事都沒有,就是擁有一顆熱情感人的心,感情的內心世界特別豐富,雖然我年已經年過半百,髮漸白,也漸掉....
有人說我在炫耀才華,在為台灣的風光碰風.....也有人說,注重操弄攝影技巧的...
我本不想再吟詩作對,但因有一家旅遊網,有意介紹台灣的風光,也想借用我的詩詞,為了台灣的觀光,我無怨無悔,不會在意別人的冷言冷語,只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所有的一切誤會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P 大師"台灣的單車路線風景有你真好...
台灣需要進步,就需要你我大家共同用心的努力....
也請01的好朋友,多多給P大師加油....
上帝羞臉不開顏,風石拂動雙劍客;
勇往直前莫等閒,寒冬暖心君留戀。
仙人緣此落凡間,真情流露感蒼天。
复看人世幽怨弦,淚灑劍鋒偶難眠。˙˙˙dolby_lin
PS~小小建議,請P大的照片,照片不要修的那麼鮮豔對比,會比較自然一點。
m169898 wrote:
P大師,我是用22吋ASUS 桌上型液晶螢幕,解析度還不錯,所以顏色本來就很鮮豔。
在請問P大一下你現在走的登山路線,需要雙臂震器的登山車嗎?
林大師,我喜歡拍風景,底片時代我就喜歡富士的64度正片RVP,2002年改用數位單眼時,就故意選Nikon機身、富士機背的S2 Pro,因為他的色調近似RVP。現在用Nikon D90,拍風景時幾乎也都選用「Landscape」或「Vivid」調空檔。
我拍的是RAW檔,回家後如果照片沒有問題就會輸出JPG檔,輸出JPG檔時會搭配一組調空檔,這調控檔會讓我在螢幕上看到的JPG類似我在拍照時相機上看到的預視。但我一直是用筆電,筆電的飽和度比不上桌上型的螢幕。所以筆電上看到RVP的效果,在你的螢幕上就會過渡飽和!感謝你的提醒,這種common sense我竟然忽略了。
我目前走過的林道及步道都是單避震就可以了,雙避震的路線恐怕我們這身老骨頭承受不起。
https://eric-bike-travel-diary.on.drv.tw/eric.bik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