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名稱: 就讀「我的大學 」 My University
曾在2007年大三暑假買了機票帶著打工存的數萬元,就出發實踐自行車環遊世界的夢想,因在俄羅斯遭遇搶匪致使旅程沒了簽證無以為繼,狼狽回台後卻獲出版社之邀出了一本「單車壯遊,從北京到巴黎」,了解到原來環遊世界也可以帶來收入,搶匪事件中斷我的旅程卻未曾終了我的夢想,當兵期間每晚睡前在蚊帳裡規劃下一次的旅程,思索如何旅行同時工作,等待再次出發實踐理想的機會。
前 言
朋友稱我為艦長,本名周佐翰 (英文別名Brendon),單親家庭出身,家中並不富裕;女友跟我的情況不同,在大學畢業後到英國繼續深造,「輸陣不輸人」,雖然沒有辦法領到價值上百萬的證書,但憑藉之前用自行車流浪在國外三個月的經驗,我有自信能花少少的錢,靠著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活下來──所以我決定用機票飛去國外,如同俄國文學家高爾基自傳體著作《我的大學》,在落魄拮据的景況下與市井小民接觸,直接走入天地廣闊的「社會大學」,我也挑選這世界和命運為我們準備的各式研究學程,就讀「我的大學」;如同上次嘗試環遊世界回國,這次最後我將再寫一本書且將過程製成紀錄片,做為感謝這世界的回禮,也算是領了畢業證書。
20世紀可說是傷痛的世紀,有人類群聚的地方就有著血染的土地,科學發達卻被懷著未成熟思想的人們濫用,不論是烏托邦式的集體主義,還是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每個極端都曾造成了許多遺憾;哲學是思考的基石,而思考產生的智慧在時間沙漏另一端不停堆砌;這次旅程主線規劃以此為軸,由中華文化的代表台灣出發,飛向印度孟買體驗印度堅定的信仰教化;經埃及開羅入境以色列,見證聖經記載的歷史故事,繼而進入基督教一體世界的歐洲;跳板失勢卻依舊強大的英國,躍進美國夢境看在天堂醉臥的人們在新世紀初如何被喚醒;最後面朝廣島,平靜為埋下人類無謂的自尊與自傲的命運行最終致意。
做為世界公民親身探訪不同文化,用彼方生活蘊染我的生命,再把想法凝聚成文字,回到台灣,分享回饋給這世界。
我和我的摯友「老大」(「2010/1/1雪見武嶺」一文作者Ob'ama),會利用飛機、船舶及自行車實踐旅程計畫,使用簽證計有台胞證、印度簽證、埃及落地簽證、以色列簽證、土耳其簽證、申根3月商務簽證(前次旅行已有商務簽申成經驗)、瑞士免簽、英國落地簽證、美國簽證及日本落地簽證──本國國民皆可辦理;埃及、以色列、土耳其三國共停留兩個月,申根公約國及瑞士停留三個月,美國停留三個月,西藏、印度、英國、日本皆停留一個月──共計十二個月;因途經國家眾多須把握使用限制航段數,此次旅程規劃許多路段使用自行車作為連接,除了自行車長途旅行對當地環境傷害極少且是我們的專長外,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省旅費及對當地民情有著更直接及深入的體驗;經我2007年親身實驗和多方收集資訊,讓我確信這次旅程會更是精采萬分。(關於前次旅程,詳見「單車壯遊,從北京到巴黎」一書。)
此計畫本訂於2009年11月出發,因籌措贊助不果必須延期;現今我先縮短旅程,在冬季歐洲使用自行車浪遊,期許回台能再次出書自行籌措旅費;讀萬券書行萬里路,願2010-2011年環球旅行計畫的實踐,可以成為莘莘學子多年學業後,提起勇氣朝向世界邁出腳步的引路指南。
行程特色
1.運用機票在五個城市行大幅度國界跨越,使用1個護照10種簽證探索18個國家;不同於一般長途旅行旅人行路,我們將踩踏跨國長途旅行專用自行車,將「點與點間連成一線」,捕捉少為外人所見的在地動人故事情節。
2.於西藏、印度孟買、以色列等地將會做15日以上的定點深度探訪,與當地人密切接觸生活,拒絕走馬看花式旅遊行程。
3.與報社合作開闢專欄定期刊載知性趣聞──行者於前次2007年北京到巴黎之旅,即經中國時報記者學長與編輯洽談順利。
4.行者已有跨多國自行車長征及出版書籍經驗,不懼與路人搭訕,且在鏡頭前臉皮夠厚夠搞笑──在行程之中我們會以輔大外文系及臨床心理系所同學所設計的主題,施行各式文化及人際互動實驗;旅程錄影蒐集紀錄片資料,回國後由專業製片協同後製發行寓教於樂之中,並再次出版書籍經驗傳承。
5.此次旅程產生的後續個人營利,全數捐獻財團法人流浪動物之家基金會及同屬性公益團體──為曾擁有愛卻又經歷失去的痛楚\同我們是流浪旅行\卻無法自力更生於人類所造混亂都市中的弱勢生命請命,撫慰同片土地上眾多的生命傷口。

圖片出處:http://www.magnumphotos.com/
行程計畫表 (未改期)

亞洲
“When you lose don’t lose the lesson” said Dalai Lama.
記取失敗繼續前行。
西藏拉薩->納木挫->日喀則->西藏布達拉宮
拉薩11月日間均溫攝氏12度、夜間攝氏均溫-4度,意譯為「神聖的土地」;日喀則海拔3840公尺,為世界上最高的城市「傳說納木是龍王的么女,她卻愛上身為凡人的白馬騎士,貴為天神的龍王氣忿,將女兒變成湖(藏語音「挫」)力阻這段感情,白馬騎士卻不離不棄地守在納木身旁,成了唐古烏拉山,永遠守著他心愛的納木;納木挫南邊的札西半島又名吉祥愛情島,相傳在上面成功堆疊七塊石頭,願望即會成真。(此故事編譯自http://blog.yam.com /tibetholic/article/4966436)」在極寒的季節抵達西藏二大聖城及聖湖,以嚴苛的外在環境砥礪旅行的信心,嘗嘗世界最高內陸湖納木挫帶鹽的淚水是否有愛情溫柔的甜?在這身心修習氛圍濃厚的宗教聖地,我們的靈性隨因緣際會能得到怎樣的成長呢? 信仰又是如何帶領信仰它的世人前行的呢? 我期待著,閱讀神話般的天地再次開啟接續的奇幻旅程。我的大學開學第一套學程為人生哲學。

圖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chaotang/26202943
女:如果我跟了你我靠什麼生活?
男;靠愛。
《貧民百萬富翁》
印度孟買
進步與墮落同刻在這裡顯現,如同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頭讖語,由印度門(歷史景點之一)諷刺地倒入了西方文化在此攪拌濁流,至今依舊如同工業革命途中的景況──人口大量湧入,貧民窟四處遍佈──孟買世貿中心旁就是百萬人貧民窟Dharavi,現代的高樓百貨旁是傳統香料市集,上班族與苦行僧同徜徉街頭,”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wrote Dickens. 而什麼是光明,什麼又是黑暗呢? 幸福是由科技、財富將之加成的嗎? 我們將一起在這「醜惡到好美」的城市遊走,於Asha Daan(意譯為希望的禮物,為孤苦無依的人設立的家)停駐,向貧乏者學習愛的課題。

圖片出處:http://www.magnumphotos.com/
非洲‧中亞
眾靈的死與新生
埃及->以色列->埃及->土耳其
由埃及陸路過境至以色列,返回埃及後搭機至伊斯坦堡。在此我們將繳交口說歷史及個人觀察的報告──想像帶著荷魯斯的智慧之眼進入以色列,看看回到聖地的猶太人是否已走出以哀悼為基調的生活,正義又是以何種形式作為普世價值?這裡的人們又是如何看待歷史對眾人所套上的陰影? 是否真有人願讓臉頰的兩側都印上我們的手印?回到埃及,在同是賦予與取走生命的尼羅河畔駐足,仰望上帝的積木體驗拿破崙「五千年的時光在俯望著我」的心境;傾聽遊蕩千年的眾靈在漠塵中的嘶嘶私語,嘗試喚醒我們被自我繃帶包紮緊實的受創心靈,返回童年回憶再次嘗試睜開智慧之眼;至土耳其境內居宿於融合羅馬帝及土耳其風格的傳統建築,考察東西方文化交界強弩頻繁的教堂內是如何保有神聖的和平?處處坐落的市集與皇宮同屬世俗,是否也有研究史庫藏於其中呢?在這段屬靈與入世交接的國度,我們將嘗試以文字及影音,將旅途中的神秘巧妙都收入永恆之中。


圖片出處:http://www.magnumphotos.com/
歐洲
重生以人的身分存在
希臘->義大利
以自行車沿愛琴海陸路入境希臘,從Partras搭十七個小時的船到義大利Bari,往北騎向翡冷翠。文藝復興一詞源於義大利文Rinascimento,意譯為復興、重生;嫌棄中古黑暗世紀對社會的刻意壓抑,轉而歌頌知識與個人精神存在價值,喚起古希臘、羅馬帝國的文化之魂;我們抵達西方知識與藝術的搖籃,在希臘尋找西方智慧的根源,至萌芽文藝復興的城市翡冷翠與羅馬,探究改變的世界的力量其來何自;短居於流行文化的心臟米蘭,品味時尚文化除擁有視覺芬芳外是否還能饒有深韻?洗刷一切成見重新開始,研究在社會中我們的學習領域如何擴展。

圖片出處:http://www.magnumphotos.com/
天國的實驗場
瑞士->德國->奧地利->捷克->波蘭->德國
騎出中立國瑞士與德國,這片上百年以來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地方,美麗的湖光山色下卻藏著血淚交織的民族傷痛,上世紀半數受政治影響成為共產主義的實驗場所,許多家庭因而破碎分隔;在此將騎至波蘭Auschwitz集中營後折返,以德語與當地人溝通(奧地利、捷克、波蘭使用德語皆能溝通,我為輔大德語學士),以攝影機搜集中年以上居民對冷戰時期的回憶回國整理,相信歷史處境類似的兩岸華人同胞必能有所共鳴。


圖片出處:http://www.magnumphotos.com/
自由、平等、博愛
荷蘭->比利時->法國->西班牙->法國
西歐不只是街頭飄蕩的感性氣息令我們心神嚮往;當人本、法治、尊重、多元這些難以達成的理想變為普世價值,這些受啟蒙運動影響、發起法國大革命理性又野蠻先人的子孫還把對平等的觀念延伸到動物身上,不像台灣到處有著流浪無依的寵物;但當地的遊民是何以存在?他們又是如何生存呢?我們要用載著大包小包的旅行自行車來角色扮演,貼身紀錄西歐各國遊民的生活哲學和政府對待遊民的方式。

2007年北京到巴黎之旅 旅伴廖宏淋攝
愛情與麵包
英國
第一個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一個曾以武力建立面積包含全球四分之一的龐大帝國,位在歐洲也是北美洲多數殖民者的祖國;「那裡有巨大的財富,哪裡就有巨大的不平等」亞當斯密身為擁護自由經濟的啟蒙思想家,對社會問題的批評也是頗有名聲:我將至諾丁罕見隨女友旁聽課程,體驗與紀錄英國碩士教育方式;在台從事貿易業的老大會使用自行車遊歷英格蘭至蘇格蘭,深入在地友人生活,試圖在商業人士的工作裡探尋成功的竅門;一個月後我們在倫敦會合交流心得,以外國人的在地觀點,看看一個失勢已久的帝國為何還能如此強大? 再一同跨海飛往北美洲。


圖片出處:http://www.magnumphotos.com/
北美洲
人人的新大陸?
紐約->洛杉磯
這裡是拼盤也是融爐;自行車三個月橫跨北美洲,三次五日以上的定點深入,不論是大都會的繁華、小鎮的寂寞,富人的揮霍與流浪者的苦澀,清教徒追尋心靈的力量、城市人追求財富與激情的面容,都必有機會體會;是怎樣的精神與物質力量推動著慾望城市建立?在建立龐大的物質文明的背後,是否依舊能聞到有人被踐踏的血腥味?我們將把各地的形象紮實地連結起來,拼組成一張新的美國圖像,看看美國人的自大是否也是出自我們的自以為是,還是果真如此?


圖片出處:http://www.magnumphotos.com/
東亞
致意
廣島->台灣
一個世界性的傷口,做為課程的壓軸;紀念館不停提醒人為的創傷是如何導致,我們對這提醒又該如何處理?而一年中的人文關懷與紀錄,實質該如何帶給受創者及眾人正面的改變呢?在這人類的歷史傷口,整套課程的內省總結將隨著串連全年──全世界的人文關懷討論與回憶延續展開……


圖片出處:http://www.magnumphotos.com/
桂琛法師說:「上座何往?」
法眼說:「行腳去。」
桂琛說:「怎麼要行腳?」
法眼答:「不知。」
桂琛說:「不知最親切。」
──摘自《法眼文益語錄》
這整趟旅程途經的所有國家,在人類歷史裡都曾有傷痛──而今血染的土地上早已長出新生的芽,不帶血色的新芽裡又是誰的靈在滋養它們呢?並不是有了萬全的準備我們才選擇出發,我們是要去見見連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才決定出發;除此之外,旅程前已準備要去解答的未知,在探尋過程中必會引導出更多的問題,這些思考隨因緣際會能得到怎樣的延伸,更是令人期待;試想,若在行前所作所為都早能一一知曉,那又何必出發呢?所以我們對於行程的準備不是只有單純的尋幽訪勝,而是對在地歷史文化先深入了解,再加以思考提出與人類切身相關的議題,向世界這大學堂提出疑問;我們將不只是到了某地做了某些預想好的事、照了幾張相,留下少許輿論與足跡──我們將整理資訊,帶著問題出發、努力探尋,帶回更多新思維、新問題、新啟發回來,實踐「行程特色」中所述諸點,使這趟旅行不只是「我的大學」,而能成為「眾人的大學」。
更多在旅程Blogger
周佐翰自行車流浪歐洲2009’11-2010’?
http://www.google.com/profiles/Brendon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