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下來牽車走高架便道之後,
就著手這篇文章。
標題:石門大壩的五口通騎
(本文尚未完成,但已經可以供桃園地區車友參考)(資料來源: dmk)
(外連照片是1024解析度)








原本大漢溪上游河道是南北走向,
但是大漢溪到了羅浮,過了復興橋,
就突然左轉拐了個彎,變成東西走向。
一直流到石門大壩壩體,
河道才又轉回南北走向(事實上,是往東北方流去),
到了台北盆地後,注入淡水河。
這段大漢溪東西向流域,
就是著名的石門大壩蓄水區,
河道綿延長度接近20公里(直線距離約13公里)。
中國古代著名兵法家孫子說:『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
話說大漢溪石門大壩流域左右兩岸互通之路有五:
1)壩頂(已通車;人、車均開放通行)
2)壩底(石門水力發電場,原捷安特租車站。)
3)溪洲橋(中壢週四夜騎路線,開大門走大路,夜間照明充分而且車流少,非常適合公路車高速奔馳)
4)後池堰單車步道(新規劃完成,讓環大壩後池路線具體落實。)
5)羅浮橋(復興橋);就是石門水庫大環湖路線。例如:環湖公路─>角板山─>羅浮─>羅馬─>關西─>台三─>台三乙。
石門水庫單車路徑五花八門,
非當地工作人員無法細說分明。
外地單車客一進來,
往往如墜入五里霧中,
除了南苑停車場與大壩本體外,
其餘景點很容易霧裡看花。
但還好的是,
石門大壩整體路網大多在視線範圍內,
騎著單車慢慢探索,
還是有她獨特的樂趣所在。
現在由於壩頂緊急抽水站圍籬已經拆除,
壩頂道路跟著暢通;
只要再瞭解石門大壩五個出入口,
騎單車享受探索樂趣的同時,
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將會更易於掌握騎行路徑規劃。
石門五口,分左右二岸,由高而低,分別是:
甲)大漢溪右岸(大溪鎮、復興鄉)
A、環湖公路大灣坪收費口(近壩頂,可通阿姆坪,角板山)
B、溪洲橋坪林收費口(壩底,南苑停車場,中油加油站)
乙)大漢溪左岸(龍潭鄉、關西鎮)
C、高線收費口(石門山入口處,週末假日有市集)
D、中線收費口(臨近湖水岸、福華別館、芝麻酒店)
E、石門大草坪(隔著後池,正對大壩閘門。臨近山財神、北苑。目前尚在施工,只有假日白天有單車進出)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
如果您是由大溪或者復興鄉進入石門水庫,
那最佳路徑是從位於大漢溪右岸的坪林收費口與大灣坪收費口進入。
如果您是取道龍潭或關西(省道台三線),
那麼由高線、中線收費口進入,會是個明智的決定。
當然,如果你打算效法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
那麼,位居南來北往交通要衝的溪洲橋是一個選項。
不過,有鑑於石門水庫管理局是不對單車客收取任何費用,
再加上安全與空氣清新的考量,
我還是建議您進入大壩園區,擇三條路徑借道而行。
哪三條?壩頂、壩底、後池堰。
知道這五口與五路之後,就可以規劃出許多單車路線,例如:
1)石門水庫環湖大滿貫(沿途有4個制高點,分別是角板山、羅馬公路佳嵐美景咖啡、羅馬公路塔那咖啡、童話世界)
2)石門水庫大環湖(路線同上,但沒經過童話世界制高點)
3)石門水庫右岸環湖(大壩、<阿姆坪>、百吉隧道、慈湖、大溪)
4)石門水庫左岸環湖(大壩、關西、童話世界)
5)8字路線。龍潭─>關西─>童話世界─>大壩高線收費口─>大灣坪收費口─>阿姆坪─>百吉隧道─>慈湖─>大溪─>三峽─>三民─>阿姆坪─>大灣坪收費口─>高線收費站─>龍潭。
6)…等等,不勝枚舉。
最後,在01一定要有圖有真相。
我就舉一篇最近寫的的石門楓紅看圖說故事,當作結尾。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