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點,宙斯與眾神賞楓去了,雲雨在台北上空開著慶祝會。傾盆大雨中,兩台車載著五位追尋紅葉的車友,跟隨著眾神的腳步而去。
尖石,阿波羅出巡前,山巔的明燈指示著眾神的方向,雲雨留在台北玩耍,不敢接近眾神。
上到「宇老」,海拔1500公尺,取得眾神花園的入門票。阿波羅已經出巡了,大霸尖山反射著金色的神光,讓人無法直視。山谷中,到處都是季節女神遺留的禮物。
「田埔部落」,通往眾神花園的第一個前哨站,大餐前的開胃菜,這開胃菜就已經如此迷人,讓我們沿路開開停停,捨不得前進。
「秀巒部落」,宙斯手上滑落的一顆珍珠
八點,「養老」,眾神花園的圍籬旁,與前一晚在此露營的內湖社區童軍團11位伙伴集合,準備騎進霞客羅古道了。Steve告訴我,原來霞客羅古道養老段只能通行到馬鞍,因為宙斯與眾神來此休假,大批朝聖著湧到,昨天已緊急搶通到「武神」與「白石吊橋」之間。
序曲
出發了
霞客羅,色彩精靈的聖殿,林道中的高速公路
第一場大戲在此上演
再度踩上天堂之路
小樹幹鋪成的橋面,霞客羅最危險又容易被忽視的路段,最好牽車過去。
Steve真是藝高人膽大
第一片楓香林
楓紅與腐葉,最美好的與最噁心的,天堂與地獄,都是一體的兩面,上蒼一直透過大自然教導我們「真空妙有」「無空無有」的禪機。
騎在軟軟的落葉上,體驗飽飽,幸福滿滿,感恩上蒼!
美哉台灣之冬,綠葉與紅葉並存,多樣化而不單調。
這是木炭窯,早期製造木炭的悶燒窯
木炭窯旁的九芎,油脂少、密度高,最常被用來悶燒,製成木炭。
沿途頗多竹林,但「栗園」前的這片竹林最美、最空靈
就地取材的工程,既環保又與地景協調
林道的顏色再度慢慢地由深綠轉為紅黃相間
突然間,一大片金黃色籠罩大地,「馬鞍」到了,這裡有古道上最大的一片楓香林
馬鞍是霞客羅古道養老段的高點,海拔1460公尺,以最早在此開墾的泰雅族人Mawan為名。早期因為香菇栽培的熱潮,而在此栽植楓香,作為香菇的培植用材。熱潮過後,人為的力量退出荒野,但成蔭的楓香已佈滿整座山谷。
林中的光影最耐人尋味
阿拉丁與女王,情侶裝喔!
如果要選全省最美麗的offroad路段,這裡應該會名列前茅吧。
轉個彎,從另一側展望馬鞍的楓香林,台灣最美的楓紅就在這裡。
不時抬頭仰望,令人嘆為觀止啊!
馬鞍後的大崩壁,雖然路基頗寬,還是牽車通過為宜。
美麗的溪谷,但吊橋已損毀,今年十一月以前,養老段只能通行到這裡
新橋剛架設鋼樑,正在鋪橋面,勉強可扛車通行
走在鋼樑上還是需要一些膽量,有懼高症的車友千萬不要落單了。
「武神」駐在所,隔著薩克亞金溪與對岸的見返駐在所兩相峙望。根據現場的解說牌,原址在步道上方,現在已不見任何遺跡,只有最近搭設的竹寮。
找到一根老舊的電線杆,不知是何時廢棄的。在馬鞍,我們剛好遇到五峰鄉的年輕族人騎機車載著一位耆老進來做口述歷史的傳承,耆老已經快八十歲了,出生在白石,民國三十幾年時約國小年紀時才搬離。說不定他看到這電線杆可以告訴我們許多已失傳的故事。
再往下騎,遠遠就望見山谷中的白石吊橋。但前方的橋樑已崩塌,新橋正在修建,只能高繞過去,這裡就是我們的終點了。我們有幸比前幾天的訪客更深入三公里,應該很滿足了。希望明年再來時可以全線暢通。
回程,注意看,內湖社區童軍團的資深美女,個個練就牽車走鋼樑的特技
這應該不是內湖社區團的資深帥哥留下的吧!
從另一個角度看馬鞍旁的大崩壁
Bill與Samuel,連Rhea都覺得某人有點太腫了,可見..... 不要只忙著事業,多騎騎車吧!
最辛苦的座墊,承載我九千多公里了,終於在霞客羅震斷,我將重心移到前半部,它也勉強地配合著完成最後一次任務。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光影移動,馬鞍的楓樹林又有不同的風情
紅配綠,還真是美啊。
聽說台北還下著大雨,更讓人珍惜霞客羅的藍天與絕色楓情
下坡到此處,知道就快離開眾神的花園了,還真的想賴在這裡,別了,霞客羅。
回到登山口,剛把單車上到車架上,淑惠已率領360團的美女們煮好一大鍋的羊肉爐。十四度,吃著熱騰騰的羊肉麵,配上紅酒,太過癮了。餐後,Steve還用濾紙煮了一壺甘醇的咖啡,配上甜點,就在眾神的花園旁,我享受著宙斯等級的禮遇,真的太感謝360團的美女帥哥們。
兩點踏上歸途,沿路還是走走、停停、拍拍,雖然早上已走過,但方向不同、陽光角度不同,又發現了許多美景。不再多言了,照片自己會說話!
實際騎乘軌跡及拍照地點

坡度分析圖
本文同步發表於 Eric的單車日記 http://bike.ericche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