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逾50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自行車愛好者參加,


一大早接近7點的報到時間會場中寮運動公園就已經出現了人潮了喔,
參賽人數限制500人但現場一定不只此數,因為這個活動免報名費又有摸彩活動,




參賽者橫跨老中青3代,現場還出現好幾位小勇腳喔,




南投縣長李朝卿、中寮鄉長陳月英準備要主持開跑了


這次比賽沒有鳴槍儀式,由南投縣縣長跟中寮鄉鄉長帶領大家出起點開跑,




挑戰路線:全長約34公里
中寮運動公園→廣福村→投17線→南投縣中寮鄉中草藥協會→龍安村龍眼灶
→彰坪溪自行車專用道→龍鳳瀑布→龍興吊橋→中寮運動公園








很久很久以前......
滿清統治臺灣二百一十二年間,由於地緣關係,臺灣和大陸各省交通不便。
當時,貪污腐化的官吏很多,百姓生活不安,「反清運動」因而時常發生,
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就是林爽文抗清事變。
林爽文起義,前后經歷一年零三個月,參加人數達數十萬,
它不僅是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而且是清代歷史上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
在南投縣中寮鄉有「爽文村」、「爽文路」、「爽文國小」和「爽文國中」,
就是鄉民為了追懷牠的義行風範而特別命名的。



大會補給站到了嗎??還沒有喔,這裡是藥用植物研究會幫車友準備的補給站
感恩啦.....





這裡是位於南投縣中寮鄉北邊的村落,古時被稱為龍眼林地區。
從清朝年間,先民入山來開墾,當時因遍佈龍眼樹,因此稱之為「龍眼林」。



第一補給站就設在龍眼林地區的龍眼灶,



中寮特殊的風土,成為龍眼樹的天堂,這裡是全台龍眼樹種植密度最高的地區,
百年老樹比比皆是。 於是,「老人」、「老樹」、「老灶」構成中寮特殊的龍眼文化,



再來延著樟平溪自行車道繼續往龍鳳瀑布前進,
樟平溪自行車道並沒有真正專屬自行車來用的車道,只是利用鄉間小路做規劃,




沿著樟平溪興建的自行車步道,沿途風景優美,
但平常會跑來有點偏僻的中寮鄉遊客應該不多,除非是專程慕名前來的,





往龍鳳瀑布的挑戰來了,開始爬坡吧...




爬升途中經過一間氣派的佛寺:心佛寺
南投縣中寮鄉的北中寮路線上,心佛寺就在這青山綠水的慈靈山,




一陣累到不行的爬坡後,第二補給站所在地龍鳳瀑布到了,




龍鳳瀑布位於中寮鄉清水村,原名雌雄瀑布因為有兩條瀑布,
一條雄偉壯觀,一條細細流水,後來謝東閔先生在省主席任內時將其改名為龍鳳瀑布,
聽鄉公所先生說裡面都是階梯步道所以腳踏車進不去的,
所以腳踏車就外面擺著,人進去郊遊吧...







越過龍鳳瀑布後爬坡還沒完喔,真不愧為挑戰級路線,繼續奮鬥吧...








看到這個看版代表結束上坡路段了,但下坡路段路比較狹窄,
衝太快會很容易升天喔...








中寮除了盛產香蕉,在七○年代,還曾經是全省柳丁最大的產地。
由於地形多為山坡地,海拔較高,所產的柳丁收成時間較晚,



中寮和興在921的災變之後,積極推動有機文化,實施「檳榔變綠林、種樹救水源」的運動,
並藉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協助,進行農村重建,改善了整體環境。
「和興有機文化村」便是努力的結果,利用區內的河濱地,
結合河川整治及綠化工程闢建「原生種植物公園」,規劃了不同的生態教育主題區,







最後慢慢的騎回終點中寮運動公園,曾經的921地震使南投縣中寮鄉災情慘重,
全鄉學校幾成廢墟,但八年來,在全國各界發揮愛心溫暖救援、
南投縣府各單位積極重建及在地民眾堅毅自強的努力合作下,
借由一次又一次的活動宣告中寮鄉已能重新站起來,
同時中寮鄉也蛻變為南投縣重要的自行車熱門路線,






大會最後還有舉辦壓軸的摸彩,雖然我都一無所穫,
但今天也過的夠充實了,照片也拍的爆多,
本次大會辦活動真的辦的夠贊的.....




謝謝您的參觀,更多此行照片請參閱如下
若各位大大認為寫的還可以,再請幫忙推推喔,
請給小弟一點鼓勵吧,謝謝您了,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jameslee599&book=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