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上太平山--快凍死的小model

昨天看了氣象,下禮拜會下降到13度而且還會下雨,當下決定隔天得在下雨與寒流來之前把握機會去爬一下太平山。 今天一早起來結果宜蘭下大雨,當下心理有一點打退堂鼓,後來還是決定先開車到土場看看天氣再做決定。 到了土場後竟然是好天氣,當下就決定開車到入園收費處把車停好再把登山車組好上山。 土場海拔約300公尺,而太平山海拔約1950公尺,之前我從未騎車至超過海拔600公尺的經驗,想不到高海拔騎車心肺功能所承受的壓力的確比平地來的吃力許多,心中不由得佩服那些爬武嶺的勇士們的體力。

往太平山的路幾乎是一路爬坡,但是也不算是非常陡的坡,慢慢爬是一定到的了,不過高海拔的山區氣候真的是多變,要到見晴前有一大段路都是濃霧,氣溫也相當的低,到了太平山更冷,大概是10度所又。 我在爬坡過程中遇到三位下山的車友,在會車過程時,他們看我穿無袖背心就提醒我上面很冷要注意啊,我想自行車友最可愛的地方就是會彼此關心對方,我也回對方說不用擔心,我有帶長袖車衣,之後換上長袖車衣還是很冷,真後悔自己沒帶外套來。 後來在下山時在太平山的福利社買了簡易型雨衣,因為除了身體冷之外,外面也下起雨來了,不穿不行。

在沿路上也遇到一些開車朋友搖下車窗幫我加油打氣,真的是很窩心。 另一個小插曲是在我到了白嶺後遇到正在幫林務局拍片的劇組,他們看我騎車上來就央求我繞著白嶺神木爬坡入鏡,我當然是ok啊,所以也意外成了一個不入流的小model。


出發就下大雨






台7線102K坍方要走河床便道


 



坍方地點


 



到土場是好天氣


 


組車上路


 


收費站,宜蘭縣民收100圓


 


天氣真的還不錯


 


鳩之澤溫泉


 


漂亮的山巒


 


 


 


到"中間"了






遊客中心位在"中間"






 


 


 


路上有不少道路整修點


 


下來時要小心一點


 


越爬越高,林相也不同了


 


到白嶺了


 


已經2500年的白嶺神木





感覺有秋意


 


 行盡忠的自拍


 


沿路的髮夾彎不少,其實過髮夾彎是一個休息好機會,因為爬坡度變小


 


 


霧氣開始多了


 


霧越來越濃了


 


到了見晴就代表快到太平山了


 


見晴古道的簡介圖


 


終於到太平山了,10度好冷


 


爬了23km


 


花了我3個小時半


 


吃個熱泡麵去寒


 


星期五的太平山莊已經全部客滿





開始下雨,霧氣也更濃了


 



請遊客幫我拍的,穿上雨衣的樣子很呆


 



要下山了


 



好大的霧


 



 



 



往翠峰湖的路還有16km,今天也沒體力去


 



過了一陣後霧氣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滑到白嶺後我冷的受不了,我趕緊煮水沖咖啡去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水開時看一下白嶺的簡介


 



 



  失敗的自拍





這張好一點













 



 



到山下後是3點


 



總共跑了46km


 



拆車上車


 



結果到宜蘭市下大雨


 




同步發表於 http://hsu-steven.blogspot.com/
2009-10-31 0: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太平山 Model
有沒有這條的路線圖啊
想說改天假日從台北坐車去騎騎看好了
單車環澳部落格建置中 http://scaoz.blogspot.tw/ Stanley Cycling Around OZ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