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車後往頭城、濱海公路旁的外澳服務區、觀看龜山島、就像裱著框的一幅畫。

喜歡水上活動的朋友、開著車後面牽引著一部水上摩托車,正要駛入停車場。看了真叫人羨慕。

經梗坊小村落,依指示往頭城農場前進。


抵達頭城農場,右側有條梗坊百年古道,已淹沒在荒煙漫草中,旁邊的產業道路會數度與古道交錯,本來往雙溪鄉的烏山村應走梗坊古道較便捷,因途中有段竹林路況不佳,所以捨此古道另取較平緩的象寮古道為今日的路線。


繼續沿著攬翠路環繞著頭城農場往上行。


過藏酒酒莊,路徑反轉下行後再經一爬坡段,此為最高點,之後下行水泥路,轉為土石路,再行約百公尺,遇叉路直行可登石空山,左下行通往慶天宮,右上則為象寮古道往烏山村。




本想由此開始越嶺,見路況不佳,倒竹四散,雜草叢生,顯然已右一段時間無人造訪。今日因裝備不齊全,評估時間可能不足,不得已只好撤退,改由宜1線直攻主要目的地---灣潭。
返回台2 線過大溪車站,走宜一線,一路很有效率的向上爬升,經明山寺。,雲霧一路相隨,對向有三位騎著公路車的車友,快速的滑下山。



過越嶺高點後為雙泰產業道路,雲霧也隨之消散。

抵達通往灣潭的叉路口,陽光露臉,溫度也相對的提高。

正午過後抵達灣潭,於福德廟用餐,此時正好有登山客在此午餐,熱情邀約共享其豐盛的餐點,聊起山經,拉近彼此的距離,餐後他們繼續登山行程,我也正式展開今日的灣潭古道單車越嶺之旅。



古道的入口是橋頭旁這個有鐵絲網的小門

一進入就是令人驚艷的草原和蒼翠的山林

古道沿著溪畔修築,路徑滿寬敞的,推車前進一路美景相伴,感覺很愜意。


古樸的土地公廟,正神已移駕,僅留水泥廟舍供人憑弔。

這一小段路是全程最平坦的路段,可以騎個幾秒鐘過過癮

突出的岩頁石壁,有著涓涓水滴,是一處迷你的水濂洞

越過亂石溪床,古道緩坡爬升,扛車的時間增加了,

再遇一較大的溪溝,有倒木和電線組道,必須費一番手腳才能通過


接下來是全程最艱困的之字形爬坡山徑,和陡降下坡道


抵達無人居住的廢民宅,門牌號碼是烏山19號


經過梯田、草原,右側是美美的深潭,有個引人遐思的名子—夢潭





走著走著….左側出現民宅,溪畔也有戲水的笑聲。告訴我張家莊近了

接著柏油道路,灣潭至張家莊的灣潭古道,大約2 小時走完全程

此處至北42線13K入口處約7K,全是陡上陡下的道路,加上午後雷雨攪局,17:35至坪林,全程約20K足足花了2.5小時,真是難纏的道路。






古道路況良好,景致優美,炎炎夏日至此一遊,應是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