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0
路線: 漁人-> 蘭恩基金會租鐵馬-> 蘭嶼氣象站-> (逆時針環蘭嶼)青青草原-> 蘭嶼儲存場-> 野銀部落-> 東清部落
早安! 蘭嶼!
歷經昨天的移動轉換日和悠閒的休息後,今天精神奕奕準備出發去租車,正式展開單車環島中最令我引頸期盼的蘭嶼爬坡單站(自以為在環法)。
踏出民宿,映入眼簾的就是廣闊大海和漁人部落的芋頭田。蘭嶼是丘陵起伏的小島,只有沿海地帶有平地,扣除部落活動空間和居住區域,可耕地非常少,因此蘭嶼環島公路的兩側很常看到當地人善用每一寸土地種植主食--芋頭。而芋頭田也成為蘭嶼風景的主角之一。

昨天初來乍到,看見羊兒在馬路上走,非常興奮;但自從目睹大山羊從房屋裡走出來之後,在其他地方看見羊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 現在看習慣了,反而覺得蘭嶼的羊總是從容自在,無視人類也無懼人類,對外在的紛擾不為所動,淡定地享受蘭嶼,和蘭嶼的環境渾然天成地融為一體。這次單車環蘭嶼,我也要這樣從容自在,放慢腳步,悠遊享受在蘭嶼的每一處的景色、每一次呼吸和每一秒的感動。

從漁人出發沿著環島公路散步來機場後方的蘭恩文教基金會租單車。昨天遊記有提到在蘭嶼取得單車的三個方法,我選擇的是唯一要花錢租車的方式。一來時間自由,不用趕在下班前還車(我要連租兩天),二來微薄幾百元的租車費用也是支持蘭恩文教基金會的一點點渺小的幫助。
《更多關於蘭恩的資訊,例如:成立歷史、捐款、物資、招募義工、免費幼稚園……等資訊請點網址: http://www.lanan.org.tw/ 》

單車就停在蘭嶼文物館內的樓梯下,都是捷安特的可變速登山車,今天好像沒人租車,所以我可以任選一台。登記租車時才知道,原來連續租三天以上租金有打折(忘記幾折@@”)。車子的配備很齊全,有小布籃子、有水壺架、有車鎖、有頭燈、有車鈴還有安全帽。大盤兩段,飛輪忘記是幾段變速了,很好騎,變速也很順暢~ 租金一天250元,比起租機車又要再花錢加油,騎單車玩蘭嶼真的是首選! 下圖就是助我探索蘭嶼的好夥伴和浪跡天涯(其實就是蘭嶼)的全部家當~

在蘭嶼不可能迷路,因為主要道路就這麼唯一一條,沿著環島公路可以繞蘭嶼一圈,全長大約38KM,兩個小時就可以騎完一圈;另外有一條支線是東西向的中部橫貫公路,翻越山頭可以從西岸的紅頭部落直達東岸的野銀部落。
終於來到魂牽夢縈的蘭嶼,我不想用騎公路車的速度感摧毀在蘭嶼的緩慢步調,規劃蘭嶼行程時就決定以”游牧”方式移動,邊走邊玩,西岸住一晚隔天邊玩邊向東岸移動,晚上住東岸,隔天再玩到西岸剛好用兩個整天的時間仔細繞蘭嶼一圈。
出發囉! 想要沿著靠近海的這一邊走,所以從蘭恩基金會出發往南,開始逆時針環蘭嶼。 首先經過的是漁人部落,也是昨晚住宿的地方。 蘭嶼總共有六個部落,沿著環島公路分布於西岸(椰油、漁人、紅頭)、東岸(野銀、東清)和北岸(朗島),每個部落的岸邊都有屬於自己的灘頭停放著該部落的拼板舟。 下圖是漁人的拼板舟。

在漁人,我想最有名氣的應該就是女人漁民宿和無餓不坐餐廳了吧! 話說3月還不是蘭嶼的旅遊旺季,很多民宿商店餐廳還沒開始營業,中午想去無餓不坐覓食,不確定有沒有營業,在門口探頭問裡面的老闆:”請問有吃的嗎?”,老闆居然說: “有啊! 下個月!”……… 蘭嶼人真的很幽默可愛,但我也只好落寞地離開……
今天主要任務是要騎上蘭嶼氣象站。漁人部落往南走,很快地到了紅頭部落,據說是在紅頭部落要左轉上中橫公路。昨晚民宿老闆在聊天時透漏,蘭嶼的路牌指標至少20年沒維修更新過,今天果真見識到充滿歲月痕跡指標。 跟著往野銀部落的箭頭左轉,正式進入一路上坡的中橫公路。車流量非常小(應該是說整個蘭嶼車流量都不大),路況不算差登山車沒問題,公路車想換輪組或喜歡爆胎的話趕快來騎。老實說,上蘭嶼氣象站的爬坡很有挑戰性,我只騎了前段三分之一就投降牽車了。中橫公路騎(走?)到一半,左手邊有個叉路,左轉往上走就是通往氣象站的陡升坡,而繼續直走可以下山直接到野銀部落。

左轉後的坡,陡的誇張,連牽車都有點困難差點推不動。旅遊書上是這樣介紹的: ”公路高處更有條岔路以幾近30度的大仰角陡升百來公尺,直通高踞山巔、海拔325M的蘭嶼氣象站。”
歷經了一個小時的奮戰總算到抵達氣象站! 也許因為是觀光淡季,也許因為交通船今天下午才到港,這裡一個遊客都沒有,又是我一人包場, 馬上拿出小腳架放在路中央,先拍照再說,喘口氣休息一下。

站在氣象站門口,放眼望去就是海天一線的太平洋和山下蘭嶼東岸的野銀部落,現在剛好是中午12點,溫暖陽光灑落,搭配太平洋海風溫柔撫面,這裡沒有人聲喧囂,只有青草植物被風吹動搖曳的聲音。 此時此刻視覺、聽覺、觸覺感受真是前所未有,這樣的景色和環境是在台灣本島很少見的,千辛萬苦花了一個小時揮汗如雨騎車(推車比較多)上來真是值得!

把鏡頭拉近一點,可以清楚看到保留傳統地下屋(黑色屋頂)最多最完整的野銀部落。

蘭嶼氣象站的建築物和觀測設備全部都穿上白色油漆,前方的草皮有張圓桌和小椅凳也都漆成白色,這白油漆和綠草藍天完美結合成一幅風景畫。下面這張照片現在是公司電腦的桌面背景,每當上班到壓力快爆表、理智線快斷裂時,我就會按”顯示桌面”,看看這撫慰人心的畫面,再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幻想自己正坐在這白色石椅上,想想努力工作才有機會再訪蘭嶼,馬上可以紓解壓力,繼續再戰。

再次拿出小腳架來自拍,出乎意料地第一次試拍就成功,後面再拍也拍不出跟這張一樣的感覺。 很喜歡這張有些許旅人歷經風霜的氣息,遙望無垠的太平洋,思索著未來的旅程,彷彿時間凝結在這一刻,想停下腳步留在這裡,卻又不得不向前行,繼續發掘更多美好的意境。這不就是人生嗎?

另一個角度可以看東清情人洞和東北角的軍艦岩。

標高323M,蘭嶼的緯度在熱帶。

話不多說,看照片。


可以同時看到東部(左手邊)、西部(右手邊)的海岸線。



氣象站後方是已經頹傾、只剩斑駁牆壁的舊氣象站遺址,遺址後方有個涼亭,可以鳥瞰東北角的東清部落和軍艦岩。涼亭是蘭嶼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自己的涼亭,當然也有很多公共涼亭大家都可以使用,而且都超級乾淨,摸不到一絲灰塵。 天氣好,又不趕時間的話,很適合帶點心咖啡來氣象站看風景、喝下午茶(垃圾記得帶走)。坐在這吹著來自太平洋的風~ 我沉醉了~

在氣象站的涼亭逗留了半個多小時,到兩點左右才依依不捨準備下山。 回到氣象站與中橫公路的交叉口,往東走可以直接去東岸的野銀部落,我選擇往西走,沿原路下山,才能完整地環蘭嶼一圈。

車友都知道”上山比快,下山比慢,留的青山在,不怕沒車騎”,但山路實在太陡,很難慢下來啊~~~ 不用15分鐘就快速滑回了紅頭部落。
話說下山回到紅頭部落買水休息時,在路旁小吃店吃飯的一群人把我叫住,他們說早上就在漁人紅頭看到我,怎麼現在就騎回來了?(他們以為我已經還蘭嶼一圈回來) 他們說這時候在蘭嶼騎單車的人五隻手指頭數的出來,所以我非常醒目!
然後他們要去參觀蘭嶼文物館(就是我租單車的地方),邀約我一起去,於是我上了陌生男子的機車後座,一起回去蘭恩文物館聽導覽。
P.S. 單車(沒上鎖)就放在紅頭村的小吃店,拜託老闆幫忙顧一下,等等回來牽,我只能說在蘭嶼是沒有作奸犯科的機會的,因為即使住在不同部落,大家彼此都認識,整個蘭嶼就像個大家庭一樣!
幸好有跟來,否則一個人應該沒機會聽到解說吧!
在此特別強調,蘭嶼的是拼板舟,不是獨木舟!!! 照片上的模型說明了蘭嶼拼板舟的精密工藝和拼接方式,了解拼板舟的製作和挑選木頭的條件後,只能說每艘拼板舟都是偉大的藝術品啊!
拼板舟介紹看這裡: http://travel.lanyu.info/tao-culture/%E9%81%94%E6%82%9F%E7%9A%84%E6%8B%BC%E6%9D%BF%E8%88%9F
文物館一樓也有賣蘭嶼著名的串珠,據說扣子上的平行線與X 分別代表單身與已婚,但我忘記哪個代表哪個 =_="

參觀完文物館,陌生男子載我回紅頭部落牽單車(果真沒有被偷走),已經下午三點半了,今天要”游牧”的路程幾乎沒有前進多少,所以二話不說直奔青青草原。
青青草原上最明顯的目標就是這達悟族人和飛魚雕像,與小蘭嶼遙遙相望。在蘭嶼傳說中飛魚神教導達悟族人敬畏飛魚、捕抓飛魚、跟烹食飛魚。穿越眼前這片長草區,就是海岸邊的高地”青青草原”了。

遼闊的草原,走到盡頭往回看,雕像變得好小。

青青草原是一個臨海的高地,靠近海的地方是高聳的海崖。走到草原盡頭往北望去,可以看到漁人部落、紅頭部落和昨天看夕陽的八代灣。

鏡頭拉近一點,右上方山頭上白色的建築物,就是剛剛騎(牽車)上去的蘭嶼氣象站。

一如往常的,整個青青草原沒有任何遊客,又是我一人包場。遙望女人不能去的小蘭嶼,其實我一直覺得小蘭嶼的輪廓從這個角度遠遠看很像一顆元寶,神秘又帶點親切感。


下午四點多的斜陽灑落鑽石在海面,可以想像在青青草原看夕陽會有多美了!

從青青草原回到環島公路要經過這樣的荒煙漫草小徑,外面環島公路附近也沒有任何住家或商店,簡直”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蘭嶼是很典型的集村型態)。整個青青草原上沒有一盞燈,好險現在是大白天,視野遼闊清晰沒什麼好怕的。 走在這條小徑上,想起了昨天傍晚在紅頭遇到的” 豺狼虎豹大哥”提醒我不要自己一個人走路來這裡看夕陽,現在總算是明白他的用心良苦,也慶幸自己昨天沒有鐵齒。實在是不敢想像太陽下山後,一個人走在一片漆黑的這條路上是什麼感覺。

騎單車長知識時間~ 為什麼女人不能去小蘭嶼呢?

離開青青草原,繼續往南走,馬上看到令人傷心的龍門港。
昨晚跟民宿老闆聊天,他說當年他念小學時,重型建設機具陸續抵達蘭嶼,要在蘭嶼西南角興建港口,人們都歡欣鼓舞以為政府終於關心起蘭嶼、開心蘭嶼終於要開發起來了! 殊不知建設龍門港是為了運送核廢料的"台電廢料運送港"......... 抵達龍門港之前有一段下坡,可以從高處鳥瞰整個龍門港,視野極佳,但我沒有拍照,一來是因為下滑太開心,二來是因為不覺得龍門港是”美景”。 眼前正是悲情的運送核廢料登陸蘭嶼的地方啊~

距離龍門港不遠,很快就到龍頭岩。個人覺得龍頭岩是蘭嶼各式各樣著名岩石中最有霸氣、最有個性的一個,完全天然風化而成,龍頭朝向大海帥氣怒吼著。

龍頭岩一過,就是這裡,傳說中的蘭嶼儲存場,其實就是”台電核廢料儲存場”到了。有開放參觀,但我沒進去。
這裡是蘭嶼的最南端,背著這片山壁,眼前是沒有邊際的大海,而且海風強勁吹得令人顫寒。如果我住在這裡即使每天看著美麗大海也不會比較快樂。 這裡,是整個蘭嶼唯一讓我覺得憂鬱的地方。

蘭嶼最南端的這端路,海風超強,加上已經傍晚五點了,風吹來還蠻冷的,只好加快腳步趕快騎到東岸。 在這裡已經看到東岸最著名的軍艦岩,轉過個彎,就離今天目的地不遠了。羊兒飛岩走壁都不會掉下來,真的是習武之人仁者無敵啊~

其實抵達東清之前,會先經過野銀冷泉和野銀部落,但天色漸漸暗了,沒吃午餐的我現在肚子咕咕叫,決定先略過野銀部落(明天早上再來),現在要直奔今晚住宿的東清部落,然後填。飽。肚。子。
抵達東清部落馬上看到東清國小,但是正在整修中,全部的小朋友暫時到朗島國小上課。右手邊的矮堤上,羊兒隨興走來走去,不知車主看到這一幕的心情是什麼? 而我為了拍一張***三羊開泰***等了超久。

東清灣的拼板舟和情人洞,明天要早起在這看日出。左邊的小山丘是乳頭山,有木棧道可以登到山頂,但是損毀了,我走到一半就折返。

晚餐就到東清必吃的餐廳”海堤”吃炸魚排套餐NTD250,以蘭嶼的物價水準來說~ 這樣的美食這樣的價錢是合理的! (幾天之後在都蘭同住背包客棧的旅人曾經在海堤打工換宿,他說海堤的甜點很厲害! 殘念當時沒點來吃。)

夜晚的東清部落,除了海浪聲就是海浪聲,太平洋的風到了夜晚依舊撫慰人心,漫步到東清灣的公共涼亭,拖鞋一踢,躺在這聽浪濤聲、吹海風,就不想離開了! 很多人在夏天其實是直接睡在涼亭的,有機會在夏天再訪蘭嶼,我也想試試。
躺在這裡聽著東清村三號裡的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rqpCCn2v40
你說~ 夜黑風高一個女生到烏漆媽黑的海邊不怕危險嗎?
我說~ 不怕啊! 這涼亭的後面就是”陳姓金曲獎得主”任職的東清派出所~ 哈哈!

今日住宿資訊:
美亞美(早餐店)日出民宿 NTD600/單人雅房
美亞美早餐店搬新家後的 日出民宿,今天又我一人包棟了~

今日數據:
*均速: 很慢,有時用牽的
*極速: 在蘭嶼騎鐵馬,捨不得飆車騎快啊!
*騎乘距離: 上蘭嶼氣象站 + 環半個蘭嶼
*實際騎程時間: all day long
*11天累積騎乘距離: 813.01 KM + 半個蘭嶼
*11天累積爆胎/換胎次數: 2次

~~~明天能不能看到著名的東清灣日出? 然後順利攻頂騎上蘭嶼燈塔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