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ayuko wrote:我也常常騎60.70...(恕刪) 個人覺得福德坑、南深路的坡應該都算新手友善坡度,5%~9%大約3公里左右,比較斜的部分大約只有100公尺左右,小折應該沒問題,我也會看到一些ubike騎士戀人騎士家庭騎士慢慢騎完全程,真的騎不動的話就下來牽行幾公尺,樹蔭很多,休息一下,就有力氣了!!
2024跨年逆時針環小'大'台北衝一波(第四趟), 過了七座大小橋梁, 兼懷念小白之旅 (82公里):新店溪右岸溪州河濱公園 -> 景美溪左岸 -> 木柵 -> 過萬壽橋 -> 景美溪右岸 -> 道南公園河堤 -> 和平東路四段(爬坡段) -> 莊敬隧道 -> 捷運麟光站 -> 吳興街底(爬坡段) -> 台北市動保處 -> 信義路 -> 忠孝東路 -> 南港 -> 基隆河左岸 -> 過南湖大橋 -> 基隆河右岸 -> 內湖/台北市動物之家 -> 大直 -> 圓山 -> 士林 -> 淡水河右岸 -> 關渡 -> 過關渡大橋 -> 淡水河左岸 -> 過觀音坑溪橋/成蘆橋下 -> 蘆洲河堤 -> 三重 -> 過新北大橋/大漢溪 -> 板橋 -> 新店溪左岸 -> 中和 -> 永和 -> 過永福橋 -> 新店溪右岸溪州河濱公園注意: 新北大橋三重端機慢車/人行道整修中, 勉強扛車通過....
在連續騎了幾十圈的環小台北之後,我的環小台北終於進入2小時30分了!我一開始設定我的目標是2小時30分。有人問我為何要設定2小時30分為目標?其實有的人腳程快2小時前後就可以輕鬆完騎,有人夜騎甚至可以在無行人的情況下1.5小時完騎對很多人來說2小時30分並不是一個高門檻。會設定這個目標也是一個偶然。剛開始騎小台北的時候我只是自己輕鬆騎,自己騎高興的,用力騎大約3小時內可以騎完。某次在福德坑遇到一位車友,我看他體型和我差不多但他上坡的腳程很輕快和我有天壤之別,他說大約他2小時20分可以輕鬆騎完小台北。這時候我才感受的年齡、體力的差異,一樣是環小台北他竟然比我快40分鐘,等於他騎完一圈還吃完點心洗完澡我都還沒騎完,差太多了。那時我想,雖然我年齡體力不如人,但是如果我有認真騎的話,有沒有可能騎進2小時30分呢?尋找『可能性』是蠻有趣的事然後,我就自己設定一個目標『2小時30分』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時間算是快還慢,我只是覺得整數好計算,順便為自己的小台北增添挑戰性。在騎乘的過程中我隨身攜帶扭力扳手,不斷調整座墊角度高低尋找最是自己的角度,可以出全力又不會屁股痛的甜蜜點,從一開始座墊拉到超高,角度後頃,到現在又回到較低位置,角度稍微前頃,我嘗試過各種角度高度。從一開始的30分鐘就很痛到現在2小時也不太痛。我覺得自己隨時調整做墊高低比室內fitting的效果更好。從夏天騎到冬季,從冬季再騎到夏天。從一開始3小時才騎完一圈屁股痛腳也酸,每騎一圈都像要了我半條命一樣,到現在騎完一圈已經算是家常便飯。在前段的『大佳公園~社子島~大稻埕』可以拼時速30公里以上,中段的『福德坑上坡』還可以更用力拼爬坡衝刺,下坡後在後段的『南港~大佳公園』還可以繼續拼時速30公里以上。連續騎了60幾圈以後終於騎進2小時30分了。下一個目標是『2小時20分』!當然也要搭配天時地利人和,週末人多在河濱車道比較難全力衝刺,冬天天冷騎車的人比較少就容易維持速度。為自己的運動設定一個簡單的目標,為自己的運動添加一點意義,還蠻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