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遼闊的一片草原和成排的高大樹木,很優美的一個環境。臺灣光復以來在農業上的發展,
這農業改良場功不可沒,應該有許多故事可說,可惜沒有開放民眾參觀。
你好:
你提及的新化到玉井的路上,過了新化分局,經過農委會的農業改良場和畜產試驗所,很遼闊的一片草原和成排的高大樹木,很優美的一個環境。臺灣光復以來在農業上的發展,這農業改良場功不可沒,應該有許多故事可說,可惜沒有開放民眾參觀…
---------------------------------------
其實你提及的農委會的農業改良場在新化歷史文化上非常有代表性。在農改場前身台糖原料甘蔗收集場有處新化人稱「烏鬼厝」的地方,這是早年新化外勞聚居地,據查早在荷蘭佔台時代,荷蘭人從菲律賓帶來一批長工,因菲律賓人皮膚黑,被稱為「黑鬼」。故台灣並非現在才有外籍勞工,早在三百多年前,大目降(新化)就是台灣最早有外勞的地方。
------------------------
上述這段歷史我並非不想提及,因為我騎到新化分局就沒有騎到那一帶,也因為「烏鬼厝」這段不是很好述及,所以只能在你提及時回覆,當然我說的未必正確,還希望新化父老為我補充…
祝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