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
翻秦嶺,進蜀川
在西安經歷與這麼多朋友的相遇,以及深切感受古都的美食與魅力,經過將近20天的停留,也是準備離開西安的時候(也重新買好裝好了新輪子)。
離開的這一天,天氣陰涼,不像第一次出發時的烈陽照頂,舒服了不少,但騎著騎著,還是稍微流汗,顯示天氣確實越來越暖。騎了將近1小時,終於重回當初三度扯斷車條的地方,如今簡單地超越了前次的障礙,莫名的有一股驕傲。

沿著渭河騎行,車少路好,舒服的要命,可惜天公不作美,頭上的烏雲不斷層層堆積,感覺一個瞬間,雨就準備傾盆而下,反正剛好肚子餓到不行,就離開舒服的河堤道,拐往附近的村子過去找餐館吃飯去。

一份10元的炒麵,份量之大也是超乎想像,吃的肚子圓滾滾,很久沒在東北以外的地方吃到這樣經濟實惠的餐點。只是吃完後,馬上雨就如洪水般狂瀉,只好坐在店裡悠哉地等,偶爾還度估小睡,一路等到4點多時雨才轉小,但也耗上了一個多小時。

繼續騎了15公里左右,雨又開始下大了起來,沒辦法,只好穿著雨衣邊騎邊找有沒有可以住宿的地方。雖然網路上隨便一搜,附近肯定也有不少旅店,但還是希望找到便宜且環境ok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可以憑著這張台胞證住下才行。
淋了半小時的雨後,找到了一間私家民宿,這民宿基本就是把自己家的房間分離出來出租,很台灣式的民宿,而本來就沒有營業執照的民宿,當然也不看證就讓我住了進去,真是各取所需,相當滿意,能夠在惡劣天氣時馬上就找到可以落腳的地方,也算是以好的結果結束了從西安出發的第一天行程。
這次進四川的中繼點是漢中,沒錯,就是三國時期蜀國的首都,為了踏訪這個玩三國懂三國的男生,都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地方,所以必須從西安一路往西到寶雞市,再從寶雞往下越過秦嶺才能抵達漢中。

而原本以為穿過寶雞往下到達秦嶺地時,將會有一場翻山越嶺的苦戰,沒想到這坡度相當平緩,除了幾段山路會費點力氣之外,今天走的路途大部分還是平順。








在中間經過的小鎮子上吃飯,但沒想到意外的便宜。

很幸運地,在山路間找到一個小公園,由於荒山野嶺,所以人煙稀少,而難得的平地也更好扎營(只是昨天下雨,有些地都是濕濕黏黏,要找到半乾不泥濘的地也花了好一番功夫),讓我今天也同樣有一個舒適的夜晚。



秦嶺難得的平整農地,比起肥沃的成都平原,這裡的農地大多零散崎嶇,所以在這生活的農家們經濟也不好。
而秦嶺清幽寧靜的山地,沒人吵就是特別舒服,讓我拖到了10點半才收拾完畢準備出發。
昨天已經騎了大約15公里的緩坡,今天持續緩緩爬升,時速大約維持每小時15公里,到了12點就先在桃川鎮上吃午飯。









一段又一段的緩坡,偶爾在村裡騎著鄉道享受田園風光,唯一讓人膽顫心驚的就是路不寬,有時都得跟大車爭道,深怕一個不小心被擦撞捲到車輪底下就一命嗚呼,不然這段路騎起來真的是相當舒服。
當然日子也不可能都過的這麼愉快。慢慢爬升,經過了青峰峽這個景點後,就開始有了大坡,一直到了費力踩著15公里的大坡,來到五里坡時才算到了高點,讓腳能歇歇、喘口氣。
而這兩天也順便適應一下新車輪的狀況,在平路上機乎沒有什麼差別,但一旦到了上坡時,變得比以前更費力,估計是新車輪的編法更結實,更能載重,卻也增加了一些負擔,相反的下坡時更穩也更快。僅僅是換一個車輪,騎行狀況就有了很大的不一樣。







從五里坡到頂後不久,就來到了這條三國古道(這是否就算進到蜀國領地不得而知,但現今這裡仍屬於陝西省),再來就能爽爽往下滑,一路滑了十多公里到下個鎮子,而我也在週遭找了一個農地扎營,雖然車子不好進去,但晚上毫無人車也無光害,滿天的星空看得舒服,聽著細細流水聲入眠,一個完全自然的生態。



但也許就是太過原生態,隔天一早收帳棚的時候,不小心激怒到正在休息的蜂哥,然後馬上就被叮了一個腫包,這管應該比拔罐還有療效。

中午在江口鎮吃飯,恰好遇見3個單車騎友,也稍微共騎了一段路,原本還以為他們只是在陝西四川晃晃,沒想到竟然是準備一路騎往成都後再往拉撒過去,意外的碰上有毅力的高手群,也讓我們在這一小段路越聊越開心,直到下個鎮子才與這幾位騎士分別。
不知道是走錯了路還是這裡正在修路,原本是瀝青路,後面逐漸變成土路,顛簸的嚴重。騎過了那段土路之後,看看周遭,不是山壁河水,就是石磚路面,讓我完全不知道哪裡扎營才好,看著天色越來越暗,心裡也逐漸擔心了起來。







最後,找到最克難的扎營處 ─ 河床地,因為泥土鬆軟,讓我的地釘還能發揮作用,另外就是這裡附近的人煙較少,比起前面沿路都有人在垂釣散步,好上不少,接下來就只能祈禱不要突然山洪爆發或是河水暴漲,把我一路衝下不知名的河谷就好。





要連包帶車搬下河床,也不是件容易的差事。
直到看到隔天早上的太陽,我心上的大石也才落下(至少昨晚沒有發生悲劇)。
從西安出發的第五天,在秦嶺中騎車穿梭的第四天,終於可以穿破重重山林,進到漢中好好休息一番。






旁邊的大河就是漢江,從秦嶺涓涓流下,滋養了這一帶居民。
而在石門棧道休息,欣賞漢江的時候,旁邊正好有一位騎友大哥過來聊天,看他一身輕裝,應該也就是當地人在騎山路練身體。聊了一會才知道原來這位大哥是陝西地區修建高速公路的工班主任,平常興趣就是騎騎單車,看我這大包小包,應該是個長途旅行者,才過來跟我搭話聊聊,而這位大哥也相當豪爽,邀我到山下他熟悉的飯店吃飯,有機會跟當地人聊聊,我當然是義不容辭。
先往前騎了20公里到市區的青旅(很意外的這裡有青旅呢),放了放東西才跟著大哥往餐廳過去,原本還說訂個酒店讓我過去住上一晩,但這畢竟太歹勢,也就不讓大哥再破費,住個輕旅更輕鬆些。
現場也來了這大哥的另一個朋友,沒想到竟然是陝西某個市的副書記(相當於台灣的某副縣長吧),真是讓人訝異。吃著火鍋聊著天,配上喝不完的啤酒,不多談政治話題,多聊聊我這旅途上的趣事與大陸的一些城市發展。奇遇的朋友,奇特的經歷,這就是旅途中最讓人覺得有趣的地方。

三個油膩的大叔...卻也讓我用當地人生活過的故事,了解漢中這個城市。
下一站:親身體會蜀道之難
騎行:4小時/65公里(西安→周至縣) + 6小時/100公里(周至縣→太白縣) + 6小時/90公里(太白縣→王家堎鎮) + 5小時/90公里(王家堎鎮→青橋驛鄉) + 2小時/40公里(青橋驛鄉→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