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台中綠空廊道散記-- 潭子環中東路陸橋開通可以騎車通行 ( 1/23/2025 )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還真的是一點都沒錯啊。

只是國家的管理還是需要人,只要世人您要這些管理者都大公無私,沒有私念,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以前的極權統治者 皇帝,啟用 自己的下一代,分封諸侯,自己的人管理國家,最後朝代亡了,皇帝死了。

啟用 外戚,皇后的家人,自己的人管理國家,最後朝代亡了,皇帝死了。

啟用 太監 沒有後代的人管理國家,最後朝代也亡了,皇帝也死了。

啟用 讀書人 整個帝國最聰明的人 與讀書人共治天下,最後朝代也亡了,皇帝也死了。

只要是人就會想要為自己留下些什麼的私念,有了這個私念就開始了不公平,然後就有了紛爭,最後就是戰爭。

一個沒有 政治惡鬥,黨派林立,派系紛爭,小團體盛行,小動作不斷 的政治管理組織或許在人類的社會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也希望能盡量做到公平一些,這樣才有希望。

在這個電腦的時代,或許以後人類的統治者就是 有自己意識的人工智慧 AI,才能放棄私念,全心為公吧。
綠空廊道 既然前身為火車軌道,那一定是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所以找個紅綠燈左右轉一下,就可以找到一條相對應的大馬路來,這次要找的是潭子的豐興路,北端接 鎌村路 ,田心路,與豐原大道相連接,南端可以接 軍功路 ,松竹路 相連接,最後再與 綠空廊道 並接 成一個環形道路,很奇妙吧。 這條路為一4 線道的南北交通動脈,與 台 3 線中山路平行,在平日也是車水馬龍,尤其是在仁愛路附近的快速道路交流道施工現場,大型土方車輛進出頻繁,幾乎平日不太敢騎過來,只有假日放假的人多,才會偶而過來一下。



在地圖兩條綠色騎行道路中間藍色的河流就是旱溪,但因為線在國道 4 號 交流道施工的原因,旱溪兩旁的自行車道在潭興路後都封閉不通,整建中,再等到明年看看是否能暢通 ?

綠空廊道 從松竹路往北騎車經過 潭子,栗林 車站後在 豐原大道右轉直行,從這裡離開自行車道後就開始接入一般道路,身旁的汽車,機車,大型車輛就不斷的出現,尤其在豐南街的紅綠燈前, 車輛右轉進入豐南街要上 74 號快速道路的交流道,車輛增多,且車速加快,更要小心。之後前行到田心路右轉進入田心路,鎌村路,豐興路,軍功路,有時候想想很奇怪,在 綠空廊道 左邊的 中山路 就一個名稱就貫通南北,這條路也是貫通南北但為什麼卻有 4 個路名稱? 算了,那是交通部門的問題,我只是一名騎車的人,管什麼東西?

這條豐興路 右邊 比較大的地標應該就是 國道 4號 銜接 74 號快速道路的交流道 與 高聳天際的陸橋,吊橋,與交流道,提供了在豐原,潭子的人能比以前更快速地進入台中市區 與 國道 1,3 號高速公路,促進南北的往來。只是潭子的農業區規模就縮小不少,碧綠的田野 被 灰色 的水泥怪獸 取代。 左邊 比較大的建築群 應該就是 中部有名的 慈濟醫院 院區 與 潭子 聯合辦公大樓,原先在中山路的區公所遷移到這條路上來。在軍功路與松竹路交叉口 右轉 松竹路 直行,就可再次 回到綠空廊道來。

綠空廊道 往南在台中火車站 不通暢連接 到 大慶車站,往北 在豐原火車站 不通暢連接到 東豐自行車道,現在只能在中間找些一般道路,做個迴圈騎車,感覺還真像在不停轉動的滾屬籠中的倉鼠,讓人哭笑不得。



在這張圖的右邊紅色 梅花 4 這條就是目前快要完成,預計在 01/16/2023 通車的 國道 4 號豐原潭子段, 01/14/2024 要舉辦通車運動嘉年華活動,以後開車要前往 海線 清水,梧棲,台中港,大甲,藉由這條新開通的路線就能取代舊有在 台 3線 中山路上 紅綠燈前 走走停停 的窘境,能更快速的到達目的地。
lion01 wrote:
只是國家的管理還是需要人,只要世人您要這些管理者都大公無私,沒有私念,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23_0110 清零
記得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很有深度喔。

媽祖廟裡面的神明是尊木頭刻的神像,不會說話,也聽不到什麼,但卻是小鎮上所有人的信仰中心,鎮上的人有什麼事情都會來燒香拜拜祈求媽祖幫忙。

這天,滿頭白髮的蘇大媽帶著供品來媽祖廟,她將供品放在神桌上點燃了香支,很虔誠的對媽祖說: 媽祖啊,我大女婿是個做傘的,這幾個月都沒下雨,他都沒收入,還跑來跟我借錢渡日子,您可否幫幫忙,讓天上的龍王下點雨,讓我女婿有飯吃。然後她又拜了幾拜後將香插在香爐內。

可是,接下來,蘇大媽並沒有回家,她又點燃了一把香再度拜下去,再度對媽祖說: 媽祖啊,我二女婿是做染布的,要是沒有大太陽,染好的布無法曬乾定色,這樣他就會沒收入,可否讓太陽多曬一下,不要下雨。

看到這裡,您是否會說: 這媽祖也太難作神了吧,一下子要下雨,一下子要大太陽,話都讓您蘇大媽說完了,媽祖 要怎麼過活?

政治,就是管理眾人的事,在專制時代,小小一個縣官,就是一個縣城最大的官,父母官,人民的神,縣官的任何舉動,都會影響全縣的人。梟雄也是一樣,在他的統治區中他就是神,就跟皇帝一樣。但人民需要怎樣的神,專制的神 ? 梟雄般的神 ? 還是能聽他們話的神 ,能幫他們解決問題的神 ?

但人民的話能全聽嗎? 就跟蘇大媽一樣,同一個時間要求兩件相反的事情,這要讓神怎麼做 ? 這就考驗神明的智慧怎樣來調和人民既得利益與公眾利益的平衡,完成人民的希望。

為什麼不用人當主角,人有私心,有慾望,但泥塑木雕的神像,不會講話,聽不到什麼,沒有私心與慾望,就跟有意識的人工智慧AI 電腦一般,只要電腦的意識能幫助人類,就是一個好神,當然如果要毁滅人類,當然只能破壞掉。現在的電影 (如您說的機器戰警) 將有意識的電腦都一竿子打翻因為他們擔心電腦意事會統治奴役他們們擔心 電腦意識 會如梟雄般的統治奴役他們。但以人類為主角的政治領袖是否就能超脫呢? 對不起,就像穿西裝打領帶的野蠻動物一般地繼續在惡鬥。

記得在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時的一段新聞訪問: 一位紐約的計程車司機說: 民主黨的希拉蕊政見完全沒有新意,看不到什麼遠景,如果當選人民會完全沒有任何希望。共和黨的川普是個瘋子,但川普會帶來相當的破壞,但會闖出不一樣的希望來。所以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也確實為這個地球帶來不一樣的聲音與做法。台灣也一樣,在民進黨與國民黨輪流執政下,人民生活指數不斷的下降,台灣的希望在哪裡?

真沒想到,一條沒有什麼用途的 綠空廊道 自行車道 也能延伸出政治話題來,2016 通車的火車高架化,但火車底下的土地,到現在還是像個大工地一般的塵土飛揚,大型機具跑來跑去,都歷經了2任市長任期8年的時間,我們還要繼等待它某年某月某日完工的那一天。

對於這條綠空廊道我也沒抱著任何的希望 ( 以人為本,安全的自行車道 ),畢竟每次在通過紅綠燈時,不時會被闖紅燈的汽機車嚇到,甚至差點就撞上去,但除了自行車道可以騎車外,一般道路可以放心騎車嗎?就像電視經常放映的台灣的自來水可以生飲一樣,說什麼我也不會相信。目前國家只能給我們這樣品質的自行車道,生活在台灣就只能這樣子騎下去了。
lion01 wrote:
話都讓您蘇大媽說完了,媽祖 要怎麼過活?


23_0110 清零
lion01
lion01 樓主

神尊降旨業已轉悉當事人等。只是歲月如梭光陰似箭,理想中的自行車道仍在飄渺煙海,騎影在漫天塵土紅綠燈光斑馬線中穿梭,找尋那條夢中的大道。

2023-01-02 22:27
lion01 wrote:
只是歲月如梭光陰似箭


23_0110 清零
綠空廊道是條移動式社區公園,為什麼叫做移動? 因為它做空間移動,將您從一個香腸公園移動到另一個香腸公園,每一個香腸公園都有不同的風貌,裡面的設施不同,有兒童活動器材,有老人健身器材,有籃球場,有汽車停車場,機車停車場,北段居然還有一個迴圈狀的滑板場,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市中的特有的汽機車排放廢氣,諷刺吧,去公園吸廢氣,就跟台中人用肺發電一般,台中港的火力發電廠發出來的電力除了台中自用還有一部分要往北部輸送,但 火力發電廠燃煤發電後排放的汙染廢氣卻要台中人呼吸,可以抗議但不能減少,可以罰錢但不能降載。

曾經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台灣的交通為什麼這麼亂? 因為在台灣的道路上,北部不用說,汽機車超多的,碰撞是難免的,但在屏東的鄉間產業道路上很久才有車通過,為什麼經常有車會碰撞後摔到田裡去。自從12/27/2022在台中一家三口在綠燈斑馬線上被豐原客運司機撞死兩人後,社會上討論了很多,有法規不完備,有交通路線設計有問題,有台灣人素質很差,有政府放任這種情況不知怎麼處理。但有用嗎? 這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馬路如虎口,這隻老虎就在我們身邊,隨時都有可能咬您一口。

但是,曾經看過一個影片,片中撥放在印度的老虎生活情況,老虎是獨居的動物,母老虎獨自帶大小老虎,但小老虎長大後就要離開母老虎獨自生活,老虎的生活圈居然是 10 公里,也就是在 10 公里範圍內只能有一隻成年的老虎,這種虎口密度真的有夠大的。但是生活在台灣島上的台灣人口密度是 652人/平方公里 (維基百科2022),但台灣多山,挑選人口密度最高的64個鄉鎮市區,就占了全臺人口數的一半以上,但其實這些鄉鎮市區僅佔整個臺灣面積的3.74%而已。

以下的這張圖看後有什麼感想,機車瀑布



這張圖大家都很熟悉,2018年台北橋上上班的車潮,這個機車密度已經到了快要擦撞了。



這張圖是 台灣人口密度分佈圖,顏色越深人口密度越高,人口越集中。 台灣人口數一半以上就擠在這個島上 3.74% 的面積上面

所以生活在都市中的我們想要好好騎車,面對都市中人口高度集中,汽機車密度高度集中,大概神仙下凡也沒辦法,因為台灣多數神明居住的宮廟也跟我們一樣擠在這小小的都會區中。但是就算您想要在郊區,山區,輕鬆地騎車,也是困難度很高,台灣多山,山路陡峭,不是美國或大陸地區,一眼望去都是平原,距離台中最近的大坑就500公尺以上,谷關 800公尺,再往上就超過1000公尺,那只有體力好的人可以勝任。
綠空廊道的感覺就像坐火車一般,它只是我的時空旅行工具,藉由它可以將我帶離舒適的家憑著自己可以掌握的交通工具騎去我想去的地方。為什麼強調工具而不是風景,畢竟整路要我呼吸汽機車廢氣來慢慢欣賞風景,實在很難做到。假設一台汽機車的排氣管當作一根菸,從松竹路到南京路的湧泉公園大概十幾個紅綠燈,一個紅綠燈假設會遇到100 台發動中的汽機車,那我從松竹路到湧泉公園大概就 10x100=1000 會遇到超過 1000 台汽機車,相當於我必須面對 1000 根煙排放的廢氣,想到 1000 根二手菸,您要我怎樣停下來欣賞沿途風景呢 ?




台灣海峽有陰陽海,濁水溪有陰陽河,綠空廊道 也有陰陽路,藉由高架鐵路陸橋的遮蔭,一條路上一半是日照,另一半是遮蔭,也是另類景色。



沿途的綠樹也是一種風情,雖然是市區但有樹就有鄉間小路的感覺



車道最近都設立了很多的停車空間,但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用? 車頭塞不進去,車尾塞的有些勉強,上面那塊木板是要野餐嗎? 還是寫生 ? 設計師不知道是哪位 ? 想要做什麼呢?



北段綠空廊道的尾端 lalaport 的北館外觀是深綠與淺綠的方塊搭配,與一般的灰色水泥建築有些不同



lalaport 的南館建築外觀是黃色與橘色的搭配,與北館的綠色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不知道日本人的想法是甚麼 ? 是否意味著這裡 含括著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需要的貨品都在這裡


細看南館外牆其實顏色也很多樣,蠻鮮豔的



南館的入口處風貌大約已完成,近期就要開始營運了,



日本品牌高掛牆上 LOPIA , 三集雅社,宜得利家居



湧泉公園內的步道,早上比較沒人



水景 01 圓形館景台



水景 02 遠處的高塔觀景台



在湖對岸的舊帝國糖廠事務所 與 觀景台,有時放空自己,這樣走走看看,也很疏壓的



內政部警政署鐵道警察局台中分局傳統的紅白建築



看往台中火車站的舊鐵道 空地,在布幔的一端是乾淨整齊的鐵道文化雕塑,布幔的另一端是荒廢土地,雜草叢生毫無利用,這代表著什麼? 沒有底蘊的行政能力嗎?使用一張布幔來掩蓋多年來不聞不問,毫無作為的行政,只能任其荒廢長雜草,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每次騎車到台中火車站這裡都會深深覺得無力感,好像進入了50 年代,斑駁的木牆,低矮的建築,與壅擠的復興路,一個被政府遺忘的懷舊年代區域,它的名字就是 東區。
lion01 wrote:
台中火車站這裡都會深深覺得無力感,好像進入了50 年代,斑駁的木牆,低矮的建築,與壅擠的復興路,一個被政府遺忘的懷舊年代區域,它的名字就是 東區


怎麼覺得兩位文言文連篇的懷舊哥應該喜歡這種風格
lion01
lion01 樓主

您能想像如果日本的京都,奈良著名的風景區,是處在一個荒煙漫草,塵土飛揚,沒人管理,滿地垃圾菸頭的場景,您會有懷舊的心情嗎? 東區,如果要成為懷舊風景區,就要有人設計,規劃,管理,不是任其荒廢,頹敗下去

2023-01-09 8:58
june-sue

是怎麼個破爛有拍照片嗎?

2023-01-09 11:54
從綠空廊道騎到東勢,是一個不錯的運動路線,但從一個海拔約 150 m 的松竹路騎到海拔 372m 的東勢 卻是一個有點累人的挑戰,還好東勢的汽機車排放廢氣比市區好很多,才能慢慢來欣賞沿途風景。

平常我們的眼睛都是平視,因為馬路如虎口,這隻老虎隨時都在您身邊,政府交通官員在馬路上畫的斑馬線保護不了您,01/06 台中市接連發生行人走在斑馬線上結果被撞。6日晚間2名行人走斑馬線過馬路,遭左轉休旅車撞飛,造成一人骨折、另一人全身擦挫傷。駕駛說被A柱擋到,沒看到有行人。路口處白色休旅車左轉,斑馬線上剛好有兩名女子走過,休旅車竟然沒看到,直接將兩人撞飛,癱倒倒地。事故發生在6日晚間9點台中市文心路大業路口。 所以平視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但是在東勢騎車,眼睛卻可以往上看,除了看固定的山,漂浮變化多端的雲,還有動態的飛鳥 老鷹 與 今天的主角 直升機。直升機 有甚麼好說的,在新社,東勢 這邊經常可以看到軍方的直升機在空中飛翔,但如果直升機在憑弔 古蹟 呢? 雅虎的名言: 甚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什麼都可能發生,什麼都不奇怪,唯一限制我們的只有我們的想法與觀點, 貧窮限制我們的想像。

0107早上從東勢往回騎到梅子鐵橋前方就聽到空中有一台與軍方黑色不同的直升機在飛翔,直升機的飛行路線越過我的頭頂,轟隆隆的直升機引擎聲音+葉片摩擦著空氣的聲音,心想大概是新增的旅遊路線,直升機的顏色好像有紅,藍色。 但等到騎到梅子鐵橋上休息喝水時,在雙魚吊橋端點右手邊的一個金屬反光亮點 漂浮在大甲溪草叢的上空吸引我的目光,這個是什麼?



看到右邊 漂浮的金屬亮點嗎 ? 這張照片是放大後的影像,實際上亮點更小一些



這台直升機停留約 10 分鐘,好像在憑弔 雙魚吊橋 古蹟 一般,也有可能在做飛行訓練,但不尋常的是這樣的飛行動作重複很多次



然後直升機開始向上,往左飛行繞著雙魚吊橋繞圈子



直升機這個飛行路線已經快到梅子鐵橋上空,機身在梅子鐵橋上可以看到很大,只是因為太陽很大看不清楚機身的正確顏色



繼續往左繞圈子



繼續往左繞圈子



直升機開始繞到雙魚吊橋的左邊



直升機開始繞到雙魚吊橋的右邊



直升機開始繞到雙魚吊橋的右邊斷點處



又回到原先的停留位置



將直昇機最大的身影放大後可以看到機身的上漆線條,但顏色不確定

騎車,追老鷹,追 直升機 ,構成一幅滿意的騎車身影與樂趣,滿足假日的休閒生活。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