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一個人的旅行-單車環島九日遊第九天

keo大
我的單車疣豬號可有出現過好幾次
先規劃好路線再找住宿點
網路都可搜尋的到
一般老舊的旅館都是十分便宜的
但要事前先打電話詢問一下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lover-bike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clover.bike

一個人的旅行-單車環島九日遊第六天(宜蘭縣礁溪鄉到桃園縣龍潭鄉)
日期:20110101 天氣:陰天 溫度:8℃~15℃
費用:住宿700其他201=902元
單日里程:123㎞ 最大時速:47.4㎞ 平均時速:17㎞ 騎乘時間:7:05
總里程:805㎞ 總花費:5610元

今天是建國一百年元旦在礁溪街上蠻熱鬧的,寒流中遊客除了來此泡溫泉外,還有來此看民國100年第一個日出,不過天空不作美因為寒流報到,天空中都是雲層密布見不到陽光露臉,此時起床的溫度約十二度算是很冷的天氣,所以賴在床上到八點才出門,吃完早餐在八點二十往北宜公路方向前進。

北宜公路上爬不久後,回頭已經可以鳥瞰蘭陽平原,還有角度關係看起來不像烏龜的龜山島

此時太陽掙扎的勉強露出一點曙光,不過形勢比人強不久候還是又躲了起來了

北宜公路的髮夾彎,因為雪山隧道的開通,所以北宜公路車流量就少了很多了

優美的風景少了汽車通行,已經成為兩輪車種的行走天堂

假日時候有點錢的社會人士就會來此飆重機

學生就騎著小綿羊來飆,不過壓車角度可不要太大,我就遇到對向車道一台小綿羊壓車時,路面碰到機車的腳撐差點出事

成群出來飆重機排氣管聲音在山區中迴盪著,遠遠就能聽到聲音傳來,只是不好判斷出遠近與前後

還有遇到一群約十幾台的法拉利跑車呼嘯而過,但是已經來不及拿相機拍下來





北宜公路旁清澈的小溪

北宜公路最高點的時候溫度已經降到八度了,還好身子有在運動還不至於感覺得很冷



來到坪林
坪林於開拓前森林茂密,四面環山,中為平坦林地,故以「坪林」通稱,四周均為高山峻嶺環繞,境內少平地而多陡坡。境內峰巒疊翠,茶園綿延起伏,溫暖潮濕雲霧瀰漫,不僅是茶樹生長的最佳環境,更蘊藏著豐富的茶業文化。,本地勤奮的茶農和自清朝以來的優秀製茶技術,更是生產好茶及發展茶業的原動力,故本地所生產的「文山包種茶」更被茶界人士譽稱為『南烏龍、北包種』美讚。

茶業博物館之開館營運,不但為地方帶來豐富之經濟收入,同時也帶動整體觀光、休憩、文化等多元功能,對於坪林區整體之發展助益匪淺,使茶區-坪林充滿希望的遠景。

坪林拱橋

坪林老街

北勢溪

北勢溪最後注入翡翠水庫集水區





翡翠水庫的集水區,翡翠水庫的水再流入新店溪

碧潭『碧山環繞,潭澈擁抱』位於台北縣新店市中心位置,處於新店溪的中遊,區域從渡船頭至碧潭大橋面積為27公頃,為台灣昔日八景之一,是歷史悠久的遊覽勝地,岸壁陡峭又稱赤壁潭。碧潭因河岸寬廣,水色橙碧,平靜如潭而得名,適宜划船、游泳、釣魚等活動,東岸設有遊艇碼頭,可提供遊客泛舟游潭的樂趣,西岸懸崖千仞,山岩絕峙,因此碧潭有『小赤壁』之美譽,早年前考試院長孫科曾在潭西岸的懸崖巨石上題有「碧潭」二字,巨石頂上民間居民蓋有亭台,名為碧亭,將潭西山壁點綴地秀麗不凡。

碧潭吊橋為鋼索橋建於民國26年,吊橋長200公尺,東西兩岸平均寬約150公尺,橋寬3.5公尺,橋塔高度20公尺,橫跨碧潭之水上,佇立於碧潭兩岸,此有如長虹懸空跨越兩岸,成為本地主要特色標誌。站於橋上欣賞碧潭之美景,湖光山色、葉舟點點,把碧潭裝點得如詩如畫,為新店市旅遊主要的觀光景點。
因為碧潭吊橋設計上只能使用20年左右,而在古早時期,由於小卡車行駛運輸山裡的物資負荷載重的關係使得碧潭吊橋使用壽命更為短暫,因此為了使碧潭吊橋能夠長久保存下去,新店市公所於民國89年2月將碧潭吊橋中間走道分隔成雙向人行橋道,重新施工整裝回復當年的模樣,並且於同年的7月22日完工啟用。

碧潭早年是城市與鄉鎮的分界,新店溪蜿蜒的河道,將塗潭、灣潭、青潭、直潭分隔成四個地區,因此在日據時代碧潭居民往返皆以渡船為主,早期是以接近灣潭的渡船擺渡如遇大風雨,交通就有中斷之虞,日據時期始有造橋銜接兩岸的提議,但是碧潭今日成為人們休閒旅遊觀光之勝地。



中午太陽出來溫度只升到十五度

桃園石門水庫原本預計從2011年1月1日起調漲門票,按人頭收費方式,但是在各方輿論壓力下,決定暫時不漲價,恢復以車收費(單車不收費)的舊票制,1日許多民眾趁著元旦假期,前往水庫欣賞楓紅,感覺是值回票價。

石門水庫後池
石門水庫總長度為十六.五公里,滿水位面積八平方公里,有效蓄水量約二億四千萬立方公尺,水庫水位必須超過235公尺,才可打開閘門將洪水洩出(洩洪)但為保護溢洪道安全,必須水庫水位超過237.5公尺,以600秒立方公尺洩放量排放,使洩出洪水能快速到達後池,不至於破壞溢洪道基礎護坦。

石門水庫橫跨龍潭及大溪鄉鎮,壩高133公尺,溢洪道有六座閘門,設後池堰、發電廠、石門大圳及環湖道路,是東南亞最大水利工程。觀光景點集中在水庫區,站上觀景台可登高遠眺,欣賞水庫風景。石門水庫灌溉區域,包括桃園、新竹、台北等三縣境,分由桃園、石門水利會經營。







層層疊疊的楓樹,陽光從樹葉縫隙中灑落,悠閒的漫步在楓葉步道中,像是人間仙境一般,最近石門水庫隨著氣候變化,多數的楓、槭樹從黃變紅,甚至整片火紅的景象,吸引不少遊客想要入園欣賞,再加上門票決定不漲價後,也增加了不少遊客前往觀賞的興致。







槭楓公園位於中線山坡上,被個個高大梃拔的樹影所包圍,氣氛悠閒,秋天的時候,落葉繽紛,可以撿到雖枯萎但仍有價值的紅葉和絨果,非常具有紀念價值!


賞楓路線遍佈整個水庫的林蔭步道,尤其在溪州公園和南苑停車場的楓葉最美麗,感受石門水庫四季變化的美景,園區內還有500多棵的梅花也將陸續綻放,雪白梅花點綴著翠綠山林,如詩如畫的景象,預估到1月下旬以前,想要賞梅的民眾可要趕快。



石門勝景-精神堡壘,位於依山閣旁之古典建物,堡頂設有電子鐘,提供遊客報時、報溫等服務,是石門水庫之精神所在。

石門水庫觀光事業,係依「以觀光養觀光」、「以觀光發展觀光」及「鼓勵民間投資」等原則下推動,近年來並著重水土保持、水質保護與環境保護工作,及繼續加強對遊客安全之適切經營。歷年來興建公共設施:有依山閣資料館、溪洲公園、環湖公路、停車場、遊艇碼頭、涼亭、森林步道、公廁、坪林管理站及週邊公園等,並興建完 成壩區污水處理廠,以維護水庫水質。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lover-bike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clover.bike
大大真是太幸福了~
我12/31 在花蓮,
本想1/1 走蘇花,無奈東北季風有夠強+ 寒流來寒襲
不得不放棄蘇花段,改走北海岸一圈~
12/31 下午,七星潭的海風真的很大~
騎都騎不動~ 還被牛隻擋住~!!
那天七星潭風確實很大
站著有時候也被陣風給吹著移動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lover-bike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clover.bike

一個人的旅行-單車環島九日遊第七天(桃園縣龍潭鄉到南投縣南投市)
日期:20110102 天氣:晴天 溫度:12℃~22℃
費用:住宿500其他253=753元
單日里程:171㎞ 最大時速:53.3㎞ 平均時速:22㎞ 騎乘時間:7:40
總里程:976㎞ 總花費:6363元
早上七點起床室外溫度為12度,又有北風呼呼的吹著,不過這是順風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話說「龍潭」的命名,乃肇源於位今日市中心的一池廣闊清澈的潭水。這池潭水原來的面積約佔四萬五千餘坪,潭水水面有野菱廣布蔓生,故開墾時先人稱之為「菱潭陂」。

「菱潭陂」南邊有一道噴泉,據說此噴泉泉穴有一白石,每逢水降石露,老天爺即天降甘霖。即使在乾旱季節,潭水依然能保持一定的水量,源源不絕,永不乾涸。

若久旱不雨,只要祈雨於潭畔,總可獲降甘霖,居民深深感佩它的靈驗,遂稱此地為「靈潭陂」。復又傳說,嘗有黃龍在風雨之夕,出沒其間,復又改名「龍潭陂」,繼而稱為「龍潭庄」。另有一說,因閩南語發音的靈與龍相近,故靈潭別稱「龍潭」。

龍潭鄉公所為了發展龍潭鄉的觀光事業,於民國六十年將此處規劃成兼具水源灌溉和休憩功能的遊憩區,龍潭大池鬧中取靜,湖面澄澈,每日皆有鄉民及外來遊客來此休憩、賞景,今日已成為龍潭鄉著名地標及觀光景點。



在北風的推波助瀾下很快的從龍潭鎮騎到新埔鎮,再沿著鳳山溪騎到新竹市接西濱快速道路的新竹濱海自行車道的風情海岸處

風情海岸
風情海岸緊鄰北部最大朝間帶溼地-香山溼地,具有典型的沙丘景觀與數量豐富的濕地植物,其該溼地已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而呂副總統為本市沿岸賜名之「風情海岸」景觀石;及由廢棄碉堡改建之廁所,為該處最特殊之地景。

新竹濱海自行車道,自漁港環保公園起至鹽港溪口南岸區,長度約十六公里,寬度5.5公尺,包括3.5公尺自行車道及1.5公尺人行步道。沿線行經:漁港、防風林、看海公園、海天一線看海區、港南風景區(港南運河)、紅樹林、風情海岸、南港賞鳥區,各有其特色及風貌,堪稱北台灣沿線風景最具特色之自行車道。







不過這條自行車道雖然可以欣賞美麗到的海景,但是卻沒有樹蔭讓車友來遮日有點美中不足

鹽港溪的白雲橋與發電風車





到最後才有一段可以遮風蔽日的防風林自行車道

過後就要轉出來台61號道了



過了中港溪的玄寶橋後龍鎮了
中港溪出海口都豎立一根根竹棍或鐵棍,上面掛著一片片定置網,利用海水潮汐變化網住水中過往魚蝦,漁民多在清晨或黃昏時段駕駛小竹筏逐一收取漁獲,收完後將魚網掛在竹棍頂端,成為特殊的漁村景色。在漁獲較多季節,架網捕魚的漁民也會增多,往往整條河道會出現一層層密密麻麻的定置網。

到後龍觀海大橋更見到成排的發電風車



後龍溪定置網捕魚佔據了大半的出海口,其實出海口出的定置網捕魚對生態影響很大,有些魚、蝦、蟹類必須溯溪而上繁衍產卵,而且入海口也是一些幼魚躲避天敵的地方,如此將不利於魚、蝦、蟹類生態的繁衍。







台鹽通霄廠
裡面有溫海水有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還有除腳臭的效果,以及浸泡後,促使皮膚光滑細緻等功能。



來到台中縣大甲鎮的巨大公司生產工廠

在公司門口遇到捷安特旅行社的環島旅遊團體



捷安特旅行社的環島旅遊

騎進大甲鎮內鎮瀾宮前人車非常的多,只好停在林氏貞孝坊,列入三級古蹟的林氏貞節牌坊和鎮瀾宮距離不遠,牌坊則是四柱三間式的古坊,石柱上橫梁有細緻的石雕和多對楹聯。一百年來,民間尊稱林氏為「貞節媽」,塑像奉祀在鎮瀾宮觀站佛祖神龕內,與鎮瀾宮媽祖、鐵砧山國姓爺並列為大甲、大安和外埔的三位守護神。
現存的林氏貞孝牌坊,是表彰清朝年間的貞節婦林春娘所建,牌坊是四柱三間兩層的花崗石所造,牌坊四周有圍欄,門柱兩面及坊柱四面均刻楹聯,牌坊前有兩座充為侍衛的石獅,雕刻精美,模樣傳神是其他牌坊罕見的特色,牌坊頂檐安「聖旨」牌一方,為最高榮譽表徵。



油菜花田中有蝴蝶翩翩的採蜜,上有燕子飛翔伺機獵食昆蟲



在芬園鄉往西望的八卦山落日

來到南投市

中興新村的入口中興大門與椰林大道

中興新村是省府以花園城市的概念而生的新市鎮,是臺灣地區唯一規劃成辦公和住宅結合的田園式行政社區,同時也是最早完成污水、雨水分流的上下水道系統,並仿英國新市鎮的開發模式,用「鄰里單位」的區域設計、低密度開發,且達到區域自足的功能,需要大面積保存的歷史現場。

中興新村佔地約二百公頃,建築物排列整齊,椰林、花池,處處草坪和濃濃樹蔭,每條道路宛如是綠色隧道,有兩旁的行道樹有老樟樹也有小葉欖仁,行經於此,有著自在而輕鬆的心情。

南投市的中興新村給外一般人的印象是處靜謐的村落,每條道路都像綠色隧道,而且是非常棒的親子旅遊勝地。

民國46年6月30日,台灣省政府疏遷至南投市虎山腳下的『營盤口』,並改名『中興新村』,引用歷史上『少康中興』、『光復失土』的典故來榮耀舊有政權,中興新村大部分屬營盤口,從北至南為『光輝』、『光華』、『光榮』、『光明』,最後連營北里也列進去,成為『中興五里』。





廢省的緣故,原配有宿舍的老公務員很多都淍零,不少漂亮的宿舍廢棄。別一翻味道,走入小弄,體驗另一種昔時風華兼有探險的小小剌激







尤其在週休二日的假期,偌大的親子公園綠油油的草地上,早已擠滿了放風箏、丟飛盤或打槌球的人潮,大朋友與小朋友,全家一起出遊,玩得盡興!而且最重要的是,徜徉於這塊都市森林上,吸收大地的芬多精而不用發一毛錢。













中興新村的夜景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lover-bike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clover.bike
很棒的遊記~5分奉上~

想想自己的環島,已經是近3年前的事了~
不羈的靈魂,明天要去哪裡流浪?
真是讚!!!
BTW 龍潭是"鄉"喔不是鎮~~


clover168 wrote:
一個人的旅行-單車環...(恕刪)
謝謝馬可大的指正
馬可胡 wrote:
真是讚!!!BTW ...(恕刪)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lover-bike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clover.bike

一個人的旅行-單車環島九日遊第八天(南投縣南投市到南投縣竹山鎮)
日期:20110103 天氣:陰天 溫度:12℃~18℃
費用:住宿600其他254=854元
單日里程:129㎞ 最大時速:51.4㎞ 平均時速:17.3㎞ 騎乘時間:07:26
總里程:1105㎞ 總花費:7217元

已經習慣早上起床了,因為每天的運動量都讓我十一點左右就去就寢了,今天百勝王老闆要在我去集集的路上等我,集集綠色隧道長達4.5公里,公路兩旁老樟樹夾道成蔭,枝葉茂密,交織成一道天然的拱形“隧道”,,這就是臺灣唯一的樟樹綠色隧道。於民國29年種植至今,行走於綠葉隧道的涼蔭中,令人心曠神怡,有遺世獨立的感覺。

在清代以前,台灣是地球上台灣樟樹密度最高的地方,更有『樟腦王國的美譽』,在日據時代及光復初期,因樟樹的木材可做建築、家具、舟艦、農具、雕刻、裝飾、樂器等,木材及根、葉則可提煉樟腦油作為工業原料及藥品用途,當時官方單位更設置有樟腦局,專司樟木造林、砍伐、製造等工作,於是在大量砍伐下,其實樟樹已減少許多,也因此名間到集集的這一條便是碩果僅存的了。

時而蜿蜒,時而筆直的綠色隧道,給予每位初來到此的旅客一種極舒適的乘坐感受。道路兩旁的停車場及木造涼亭,常成為遊客們駐足休息,獵取綠色精靈的最佳地點。

濃蔭蔽天,步行在其間,令人覺得特別輕鬆自在,感覺能滌盡俗塵。目前綠色隧道已是南投縣著名的自然景觀之一,尤其是其中的一段與集集線鐵路並行,更成為婚紗攝影的重要外景,時常可見新人拍攝結婚照,可見其景色是如何的詩情畫意了。

集集站因位於集集線鐵路之中心點,日據時期屬於台中州新高郡,為當時地方行政中心。集集站外型極為典雅拙撲,距今已有數十餘年歷史,為目前本省僅存的少數古老火車站。它是一座以檜木建造的古老車站,純樸、簡單的小鎮風味,總會令人想起曾經興盛一時的黃金歲月,感覺格外溫馨,雖曾遭921大地震損毀,現已重建完成,觀光客到集集旅遊日漸增多,每逢假日,集集線火車常常客滿,老車站的味道已成為觀光旅遊、攝影、拍照之最佳外景。

集集線小火車,是集集現今最珍貴的活古蹟,初期以載運工程材料為主 ,不過隨後亦負擔起運輸沿線鄉鎮的旅客、香蕉、稻米、水果和木材的功能。在昭和五年(1930)年,正是臺灣香蕉外銷日本的黃金時代,當時的中寮、水里、社寮、秀峰一帶所產的香蕉,都在集集集散,再藉由集集支線運往外地以外銷日本。

軍史公園位於集集鎮永昌國小附近,位於集集火車站往水里方向約800公尺處,為集集自行車步道途中景點之一,占地二千三百多坪,在921大地震過後,由集集鎮公所為積極推展地方觀光產業所興建,其門牆為古樸的紅磚所砌成,園內花木扶疏,並擺設數部除役之戰車、戰機及三軍汰除之各式武器。





公園裡頭陳設的內容有: C119運輸機(俗稱老母雞)、LUP登陸艇、五吋砲、船錨與裝甲車等……一 方面讓前來集集鎮的遊客了解國軍武器,再另一方面可也讓遊客留影紀念,來到了集集,一定要到軍史公園來瞧瞧,童時幻想的飛機夢在這裡可以讓你一探究竟!

明新書院是南投集集非常重要的文化古蹟之一,相傳在光緒年前,先民們將主神文昌帝君與至聖先師神牌奉祀於集集,有一天在巡察竹山鎮後埔仔,經過草潭時,發現潭中有巨獸作怪,於是文昌帝君顯靈伏妖,此後集集鎮就很平靜,之後先民們為感念文昌帝君就蓋廟紀念之。



明新書院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建於清光緒十一年,為清代南投縣境內四大書院之一,民國六十年經文建會整修,為宮殿式建築,建築特色呈現有燕尾簷,左右兩廂,磚牆、木柱、木門等。

水里站是集集支線中最大的一個車站,也是唯一的簡易站(派有站員)。水里站原名水裡坑驛,創設於1922年1月14日,41年12月1日改水裡站,48年8月8日改名水裏站,55年1月1日降為三等站,56年10月10日改名為水里站,78年11月1日改為簡易站。車站位在小鎮高處(站前台階頗具特色),一出站即可看到招牌林立的熱鬧街道景象,站內月台陳列著刻有站名的蛇窯陶甕,頗具地方特色,站房91年6月起進行整建。
水里因森林繁茂,水量豐沛,地質寒冷,故舊名「水里坑」,直至民國55年才更名為「水里」。昔日水里因巒大林區的木材而發跡,一度成為木材集散地,萬商雲集,繁華一時,而有「小台北」、「小上海」之稱。



車埕為一處緊鄰明潭抽蓄電廠的純樸小村落,也是南投觀光鐵道集集支線的終點站,早期曾因興建大觀一廠及鉅工電廠和木材產業而繁榮一時,現以鐵道文化、木材產業文化、電力產業文化、酒莊產業文化和觀光休閒農業,結合政府和地方產業成為具有古蹟的懷舊與人文氣息的提昇為特色,變成一處兼具遊憩與教育功能的旅遊區,以結合一鄉一村特色示範社區,提昇優質賞景的祕密花園。

早期的車埕,是人力台車的轉運站,由於地勢平坦寬廣,所以經常會有上百台的輕便車在當地停放,於是有人遂稱當地為 「車場」(台語),後來因為音同而被人改稱為 「車埕」至今。西元1919年,日人在日月潭興建水力發電廠。為了要運送發電工程所需的設備及原料,於是興建集集線鐵道,車埕是集集線鐵道的終點站,在日月潭電廠興建期間,大量的工程人員進駐車埕,曾經讓當地繁華一時,接著,50年代台灣林業鉅子孫海先生的振昌木業公司也在車埕設廠,使得車埕成為南投木材的主要集散地,當時人車絡繹不絕、熱鬧非常,使得水里車埕一帶有 「小台北」之稱。

車埕老街
民國四十八與四十九年的八七與八一水災流失原居住在現水里溪旁的居民,後經政府協助搬遷到現之老街,老街建築依地形拾級而上,具有台北九分味

貯木池
是振昌木業時期浸泡原木的一座人工水池,目前在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規畫重整綠美化之下,已成為上班族群放鬆情緒的好所在。

隨著台灣木業禁伐木政策而沒落,車埕也跟著蕭條沉寂,直到近幾年。集集支線鐵道沿線的觀光產業風起雲湧,車埕這個深具發電與木業特色的歷史小站,才再受人重視。



從集集搭火車要前往車埕,在終點站前有一座小隧道,穿過隧道,車埕村落便豁然呈現眼前,讓人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使得車埕有 「秘密花園」的美稱。

水里溪

明潭發電廠
民國76年興建84年完成,總發電量160萬千瓩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抽蓄水力發電廠,蓄水庫四周青山翠巒,湖光山色,景色優雅。



大觀發電廠
民國八年日本台灣總督府為發展台灣工商業建造現之大觀一廠;另大觀二廠民國74年完工,是一所抽蓄水力發電廠

在中明村有一間全省唯一的孔明廟,而且在廟右側的靈機臥龍亭中所供奉的諸葛孔明神像,高達有36尺,據說也是全亞洲最高的孔明像。

孔明廟的創立,最早可以溯源到清光緒27年 (西元1901年),當時有一位石添福的庄民在自家廳堂祭把三清道祖,並號為 「明德堂」,由於神蹟顯赫,於是慢慢地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民國13年時,由於神壇簡陋而且空間狹窄,因此在信眾的倡議下改建新廟,這時除了原有的三清道祖之外,還加奉了諸葛孔明及北極玄天上帝等神尊。後來在民國60幾年,原廟因受風雨的侵襲殘破不堪,於是當地仕紳提議改建,而當時,在庄裡有一片荒蕪的樹林,相傳只要有人去折損樹林裡的枝葉,手腳上便會馬上出現傷痕,於是長久以來沒人敢去開墾,後來透過堪輿師的勘查,才發現那片樹林背靠松嶺、面映蓮花屏山,穴前明珠朝案、布石曜星環繞,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建廟福地,於是經過神尊的同意,同時在幾位地主捐獻土地的協助下,新廟在民國68年動工興建,並由神尊的指示,正式改廟名為 「啟示玄機院」。



日月潭位於台灣本島中央南投縣的魚池鄉,是台灣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美麗的高山湖泊。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如日輪,西側狀如月鉤,故名日月潭。

她的美是由山與水所共同交融、創造出來;748.48公尺的中高度海拔,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變化,一景一物皆渾然天成,詩畫般的意境,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日月潭的美,從早晨到黃昏,從春夏到秋冬,無論風和日麗或煙雨迷濛,都迴盪著綺麗的風姿,令人百看不厭、讚嘆不絕!日月潭潭面清澈碧綠,群山環抱,山水輝映,風光旖旎,更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為台灣地區最負盛名且最具發展潛力之國家風景區,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

清晨,潭面披上一層薄紗,蕩漾著朦朧的美;當旭日從山巒升起,原本朦朧的潭影,慢慢顯出輪廓,潭面倒映著山形樹影,蟲鳴鳥叫相映成趣;黃昏時刻,湖水被夕陽染成閃耀金光,彷彿琉璃仙境;當夜幕低垂,燈光倒影隨著潭面水波晃動搖曳,沁涼晚風拂來,宛如精靈灑下浪漫香氛,讓人迷醉!

日月潭附近的地形受褶曲、斷層及河川侵蝕等作用,致使境內山丘遍布,其間約羅佈13個大小懸殊的盆地,許多的急陡斜坡及崩塌地。境內盆地是屬埔里盆地群的主要分布區,以魚池盆地的面積為最大(21平方公里),僅日月潭(5.4平方公里)保持湖泊原貌,而魚池盆地周圍山峰,如過坑山(1331m)、大尖山(2016m)、水社大山(2120m)等屬埔里板岩山地,為烏溪支流南港溪的集水區,而日月潭以南的盆地如頭社(1.6平方公里)、銃櫃(0.7平方公里)等則屬濁水溪流域。

日月潭中有一島,是邵族人的舊聚落,亦是邵族人最高祖靈paclan的居處,邵語稱為lalu,清代稱為珠嶼、珠仔嶼、珠山、珠仔山、珠潭浮嶼等名稱。又有一說,謂邵語稱為kunbariz附近之青龍山與邵語稱為titabu之崙龍山,此二山恰好將lalu島銜在相對之中央,形如二龍戲珠之狀,故稱為珠嶼等名,清光緒來此的洋人,則有pearl islet(珍珠島)之稱呼,日治時期則稱玉島、水中島,台灣光復後被稱為光華島。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涵蓋600公尺至2000公尺的山區,地勢東高西低,地形由綿延的山脈、起伏的丘陵、蜿蜒的溪流和平坦的盆地所組成,其中盆地地形屬於「埔里盆地群」的一部份,由北到南分別是魚池盆地、日月潭盆地和頭社盆地,而日月潭則是埔里盆地群中唯一保留有水漾湖盆狀態的高山湖泊。



水社為日月潭交通轉運與飯店集中的地方,也是名勝街徒步商街所在地;水社碼頭視野極佳,且規劃完善的浮動碼頭浮排,現代化中不失典雅,常有活動表演於此舉行。而水社遊客中心自95年8月30日正式落成啟用,提供遊覽日月潭之遊客更加充實完善之觀光服務機能。南望日月潭內灣,視野遼闊無阻,為進出水社地區及涵碧半島之動線起點,由於南臨之中興停車場為水社公園預定地,東側則鄰接徒步商街名勝街為主的水社商圈,北為環潭公路要衝,屬位居日月潭地區重要之交通樞紐地位。





日治時期,日月潭畔原有兩間廟,包括水社村的龍鳳宮及一為卜吉村 (今伊達邵)的益化堂,後來因為日人興建發電工程,日月潭水位上昇,兩廟必須撤離,後來,兩廟之廟產由電力株式會社收購,而所得的金錢擇地另建廟宇以作為遷移紀念,於是兩廟遂合併,於民國23年,在日月潭北畔的松柏崙重建廟宇,即今日之文武廟。





文武廟為中國北朝宮殿式的廟宇建築,規模宏大、氣勢磅礡,廟分三殿,前殿二樓為水雲宮,祀開基元祖及文昌帝君等,中殿武聖殿,祀關聖帝君及岳武穆王,後殿大成殿,則祀至聖先師孔子等。文武廟的大成殿是全台唯一開中門的孔廟,根據廟方表示,那是因為文武廟位於日月潭畔,平常遊客眾多,為了方便遊客的進出才加開中門,並沒有特別的用意,不過大成殿以青銅雕鑄的孔子坐像,則是全省唯一奉有聖像的孔廟,除了孔子聖像外,尚有孟子及子思,這三尊神像原本奉於中國大陸,在清末義和團亂事中輾轉流落到日本的狹山不動寺,之後經過複製才移遷文武廟。





往返於日月潭及九族文化村的日月潭纜車是台灣首座民營規劃興建的空中纜車,起點為九族文化村觀山樓,終點則在日月潭湖畔(青年活動中心前),纜車總長度約為1,877公尺,穿梭於兩地之間單程只需七分鐘,不僅大大節省了民眾通車的時間,也為日月潭帶來更加豐富的觀光資源,象徵著日月潭邁向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日月潭纜車共設置有八十六個車廂,每一個車廂最高可乘坐八名乘客,每小時最高可搭載兩千四百人往返在日月潭及九族文化村之間,民眾可利用日月潭纜車遊遍日月潭的湖光山色。搭乘日月潭纜車除了省時方便之外,還可從不同的角度俯瞰日月潭的美,帶您看見您從未欣賞過的日月潭景致,享受居高臨下的視覺饗宴!



伊達邵碼頭
舊稱德化社,為邵族人的主要聚集地,有邵族傳統歌舞表演與豐富文物展示,還有琳瑯滿目、洋溢邵族風情的伊達邵商店街及逐鹿市場,可供購物流連,是選購邵族工藝禮品的好地方。





玄奘寺前碼頭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lover-bike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clover.bike

一個人的旅行-單車環島九日遊第九天(南投縣竹山鎮到台南縣永康市)
日期:20110104 天氣:晴天 溫度:16℃~25℃
費用:其他80=80元
單日里程:131㎞ 最大時速:52㎞ 平均時速:20.8㎞ 騎乘時間:06:17
總里程:1236㎞ 總花費:7297元

今天是環島的最後一天了,昨天跟我老闆在竹山鎮住宿,早上有商務旅館送的麥當勞早餐劵,到了八點左右才出發。
竹山鎮以前稱水沙連。文獻上有水沙連社,似水沙連為番社名:但水沙連內山二十四社更有名,可見水沙連並非一社。水沙連疑為當時漢人由林內向東望去濁水溪、清水溪交會,尤其夏季暴風 雨之後水沙連天,因以水沙連命名。另有一說是彰化靠山方面之平埔番阿里郡族、稱內山生番為沙連,後以其地有日月潭,潭水渺茫,一望無涯,因稱『水沙連』。

蜜蜂故事館前身為茂盛蜂業,位在古坑綠色隧道的公園旁邊,其創始人程盛先生從日據時期就開始養蜂且傳承至今,以認真的態度及專業的養蜂技術,生產出無添加果糖、不含香料和色素,完全純天然的蜂產品,將蜂蜜的甜蜜滋味忠實的呈現!

古坑綠色隧道也是全省為數不多剩下芒果老行道樹的單行車道其中之一,全長約兩公里長兩旁種植著約五十年歷史的芒果樹,綠蔭遮天。加上這裡的路連成三角形的形狀,車輛也很稀少,很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前往。距離綠色隧道不遠處有間蜜峰故事館,也是一個旅遊的好去處。

這一段路的老芒果樹可說是得來不易,全省的老行道樹幾乎已經消失殆盡,為了要搶救殘餘的行道樹甚至要動員到全民連署才有辦法保住,還好拓寬的台3線比照外環道路,而繞過了這段綠色隧道,且地方政府有公告保護,這才可安心的繞著綠色隧道重溫鐵馬舊夢,也讓我們的後代還能夠體驗到在優質、恬靜的鄉間,在綠蔭大道中騎乘單車的快樂感受。

隧道旁有沿路而行的台糖小火車,其鐵軌、車站、車廂都相當具有獨特性,因此古坑鄉公所有計畫將其景觀結合小火車,規劃為可供民眾結婚的場所及文化景觀公園,公園、隧道、鐵道三合一如此有特色的旅遊景點,您不妨前往一遊,或者可考慮做為你結婚典禮執行的場所,絕對會讓你在這悠閒美麗的綠色隧道裡得到不同於他人的特別婚禮呦。

不過兩天後五日古坑綠色隧道大火車廂攤位幾全毀,火勢延燒到旁邊用來擺攤做生意的火車車廂,一節一節幾乎燒個精光只剩下骨架。一節一節用來作生意的火車車廂,陷入一片火海,火勢延燒相當迅速,出動五台消防車來到現場,消防人員也緊急灑水滅火。因為這場大火造成古坑綠色隧道一旁,總共有十八節車廂的攤販,就有十六節被燒到只剩下骨架,剩下的兩節車廂也幾乎無法使用。

台三線

竹崎親水公園蒸氣火車頭
竹崎公園坐落在台三線公路旁,朴子溪沿岸首座的親水公園就是這裡,園內規劃有階梯廣場、親水活動設施、卵石遊戲區、藝術廣場區、步道區、散步區等等,更栽植種類高達七十餘種的竹林,為園區增添另一種特色。

親水公園之中,有千禧紅吊橋、宏景橋、清幽賞竹林道、登山健行步道等,橋下是牛稠溪的上游處,可戲水烤肉;溪畔的廣場平臺很寬,挺適合舉辦團體活動,當前公園各項設施,還不斷增建中,以期待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

仁義潭綠色隧道位於仁義潭東環路,兩側林立的鳳凰木,夏季盛開著火紅的花朵,垂掛著扁平的長莢果,彷彿是串串的風鈴悄悄地訴說著閒適之情。



水色天光隱隱約約自葉隙中穿出,行走其間,伴隨著空氣中飄來淡淡的樹木馨香,令人感到暢快愜意。路旁堤防上石頭排列地井然有序,遠遠看去十分壯觀,使得綠色隧道的景緻更加優美。此處也是嘉義市民假日野餐、休閒、自行車踏青的好去處。



仁義潭水庫位於嘉義縣番路鄉八掌溪上游,屬於離槽式土石埧水庫。其集水面積3.66平方公里,壩頂長度1535公尺,寬度9公尺,年供水量為五千二百萬公噸。



水庫興建於民國六十九年四月,於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完成開始蓄水,水源以引用八掌溪水,經沈澱池導入水庫,其取水口在台三線吳鳳橋下游約50公尺處,設一攔水壩,經1.5公里之引水道導入仁義潭水庫,與蘭潭水庫串聯運用,以供應大嘉義地區四五十萬人口民生用水。附近湖光水色,景緻怡人,是嘉義地區民眾假日的最佳休閒去處。











蘭潭又名南潭,位於嘉義市東北郊仔頂附近,相傳西元1620年荷據時代荷蘭人在八掌溪的支流鹿寮溪築壩,到了日據時代「水的長城」-嘉南大圳規劃工程師八田與一在亞洲最大規模水利工程中,將蘭潭築堤為霸作為自來水廠的儲水池,直到現在蘭潭依然是嘉義自來水廠的蓄水庫,提供嘉義市的飲水灌溉。

沿岸的環湖公路,環湖巡禮可見觀景樓,立於樓頂蘭潭一覽無遺,蘭潭水庫佔地約2平方公里,東西長達1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集水面積約200平方公里,為嘉義地區重要的民生水源之一,由於周邊風景明媚,並且規劃許多健行步道,清晨或傍晚時分,吸引不少民眾到此運動或散步,環湖公路旁的林木茂密所釋放出的芬多精更是源源不絕,蘭潭水庫為民眾運動休閒的好去

蘭潭潭水清澈見底,四面岡陵起伏,山光水色,潭水若遇月夜朦朧,如詩如畫,故「蘭潭泛月」列為嘉義八景之一。







嘉義市世賢路的自行車道,藏在林蔭的分隔島上

北回歸線園區隸屬於水上鄉境內,距離嘉義市約4公里,建於清光緒34年,為標示北回歸線在此通過而立碑紀念,是區分副熱帶與熱帶的分界線。曾歷劫民國53年嘉南大地震而受損,前後經歷5次的修建,目前矗立的是第六代地標。
北回歸線是台灣重要的地標,嘉義縣水上鄉的第一代北回歸線地標為全世界第一座所設立的標塔,而台灣更是北回歸線所通過16個國家中最大的海島型國家,該園區總面積約為3.1公頃。本園區處於機場出入要道--省道台一線上,聯絡密集交通網,為縣內迎接觀光客的重要門戶

日光石頭博物館
今年已經七十七歲的陳仁德先生從廿八歲開始收藏奇石、藝術品,從台灣開始,足跡遍佈全世界一百十二個國家,把他的收藏品放在嘉義市成立石頭資料館,成為嘉義市文化之旅特色之一,他原本要把大批收藏品捐給嘉義市政府成立石頭館,但是嘉義市政府的博物館無法專門展示他的收藏;九十八年底配合嘉義市政府湖仔內區段徵收案,他為石頭館展示十九年熄燈。適逢有人推薦在台一線省道,和水上鄉南靖糖廠交界的後壁鄉有一閒置的五千坪倉庫,正好可以拿來展覽這些珍貴收藏。



日光石頭博物館共分六個主題館:冰河時期化石、地球遺產化石、恐龍的奧秘、自然奇石、礦石之美、螢光礦物秀。館內有齊全的冰河三寶化石:大角鹿、長毛象及長毛犀牛。還有25億年的疊藻層、4億年前的海百合、5億7千萬年的三葉蟲,4億年前的直角石、1億年棕櫚葉以及鱷魚祖先等化石。還有4噸重的世界級螢光礦物,經紫外線燈光照射會呈現豔麗色彩、5.5噸重的美國藍寶石(矽孔雀石)、2.2噸的自然銅、400公斤的印度紅寶石原礦、205公斤的蛋白石等…..種類繁多。恐龍館收藏有世界最大形的恐龍骨骼標本,及各式各樣的恐龍骨骼、恐龍蛋、恐龍化石等。



陳仁德先生的父親在日據日代曾在朴子市經營日光食堂,日光和石頭相互輝映,他取名日光石頭博物館來紀念他的父母。台灣光復後,家道中落,他必須半工半讀,一度無力繳交學費,當時他的導師梅一沖鼓勵他繼續上學,並且協助支付學費。他發願長大後要回報梅老師,但是梅老師請他回饋社會就好,於是他藉由這個博物館來回饋社會。

一顆漂浮在水上的石頭的浮石,如果能漂浮在空中就更好了

這裡雖然沒有很宏偉的建築和展間裝潢,卻有很豐富而獨特的收藏品。而且大部分的展品都是可以讓大家觸摸的,所以小朋友們在這裡玩得特別開心,收費也很便宜。這麼好的收藏卻因為沒有經費和適當的場所來展示,目前這個展場也可能會因為經費問題,也許只能營運到明年農曆過年。希望大家可以多來參觀,幫助這個展館。











王老闆買了一顆螢光石不過是人工製作的



台一線自行車道省道級的自行車專用道



因應節能減碳風,縣府規劃的台一線自行車道,從台一線後壁至新市段單側長度近四十公里。
台一線自行車道寬度二米,為方便單車族使用,採AC材質,自行車道和台一線間,將種植綠籬隔離,沿途有行車指示牌及休憩設施等。



台一線自行車道由於沿途有不少火車站,將來單車族在縣內各段騎上一段後,可將單車搬上火車到各地遊覽,或坐火車到南縣,利用台一線自行車道,騎到縣內各風景點觀光旅遊。



台一線自行車道旁的車友休息站

台一線自行車道可串連沿線如後壁小南海、菁寮無米樂、白河賞蓮、新營天鵝湖、柳營尖山埤綠隧、八翁酪農區、官田賞菱等自行車路線。



官田鄉第一期水稻已經插秧完畢了真早

善化農會吃紅豆冰淇淋,吃完冰淇淋就快到家了,九天的環島行程就畫下了句點,蹂躪了九天的屁股總算可以休息了,在環島長途旅行上體力不是最大的問題,嫩嫩的屁股撐不撐得住才是問題,每天騎到下午都會坐立難安,肌肉痠痛晚上住宿就泡個熱水澡與喝大量的水來排乳酸,隔天早上就不會有肌肉痠痛感。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lover-bike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clover.bike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