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sar wrote:
「01單車詩集」了!
風吹55620 wrote:
滿山楓林令人醉
單車倘佯不思歸
沒有P大師的佳作,就沒有令人陶醉的單車詩集。
老是寫單車詩集,真的自己也是有點煩了.....
不如我來一首"詩的對話"....讓大家欣賞如何....沒有情人對象到底要如何?
只好喝兩大杯酒了...請大家看看就好....不必當真...
寒風,愁雨
悠悠漫山林,蒼茫覆樹枝
白雲飄何處,誰曉楓葉紅
晚景話悽涼,冷語辛酸淚
伊人帶詩意,一醉酬知己˙˙˙dolby_lin
由於我登山車技術兩光,林間騎乘恐怕牽車牽到想把車給丟了......
但,所有能行單車的山間路線不就是最佳的路跑山徑嗎?
我是打算用腳跑過一遍Eric大的路線啦!
前陣子聽登山前輩楊南郡博士講霞喀羅古道,
許多日據時代修築的古道都是為了"理番"的目的,
因此坡度不會超過5%,寬度1.2公尺,方便運行軍火大砲,
沿線佈有駐在所,有軍警駐紮,有軍火庫,規模大的駐在所甚至有小學校,生活機能完備,
而連接一個個駐在所的生命線就是"電話線"
Eric大拍到的電線桿,其實是電話線的桿子,
日本警察每天晨昏皆打電話報備,如果哪個駐在所沒了信息,一定要立即派人巡查,
因為,電話線斷了(除非被猴子玩斷),可能代表的就是整個駐在所被出草了......
有Eric大紀錄這些山徑遊記,讓山裡更多人走動,我覺得是對台灣山林的利多於弊,
比如說舊林道,古道往往是山老鼠活動的命脈,有多隻眼睛幫忙盯著,牠們應該更不敢明目張膽的盜伐山林
(當然大家多多接近自然早睡早起,自然顧肝,就不需要吃毒樟芝了!)
不是來踢館,我覺得登山型的步道要騎單車,還是需要好好的規劃才行
畢竟要有好技術(單車)/好腳力(指登山的人)才能收放自如,互相尊重
chi3769 wrote:
要怎麼加入Eric大...(恕刪)
約騎活動會發佈在臉書,歡迎加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ericchen.tw
https://eric-bike-travel-diary.on.drv.tw/eric.bik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