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236774 wrote:你要先看走什麼路線,...(恕刪) 哇賽...沒想到要爬升這麼多平路騎乘150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加上還要爬坡...這樣就不知道怎麼抓了因為如果單純只是疲累就龜速前進就好現在比較擔心雙腳抽筋的問題因為一旦開始抽筋基本上就沒辦法再騎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解決這種問題
孤單滑鼠 wrote:平路騎乘150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加上還要爬坡...這樣就不知道怎麼抓了 還有幾個月,要開始練腳爬坡腳力。一開始先爬100公尺高的小山,腳不會酸以後,然後挑戰烘爐地,那裏提升腿力很有效。一個禮拜跑山一次,幾個月下來腳力會大幅增加。我的練車路線如下:5月,騎60公里後去爬100公尺高的圓通寺,第一次騎超喘的,休息5次才騎到山頂。騎幾次後就能不休息上去了。6月,騎60公里後爬200公尺高的烘爐地,這裡超陡,第一次也是休息5次才上去。7月,騎100公里後爬烘爐地。來回爬升693公尺,腳力明顯增強。8月,騎100公里,烘爐地到石門水庫來回,爬升1035公尺,騎兩趟腳就不會很酸了。 每周都去騎山路,幾個月後腳力會練出來,爬山就覺得沒什麼。最難的是一開始,100公尺的小山也會很難爬上去。重點是,多休息幾次,一定要騎完,有騎就有差,腳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環島一號線的日月潭,海拔748公尺。所以你只要能騎上高1079公尺的大屯山,不用休息,腳不會抽筋,應該就能環島了。
孤單滑鼠 wrote:所以要七天完成還是必...(恕刪) 藥物是因為我有高血壓,所以要吃藥控制,和環島無關。此外我有上卡,環島中也碰到下雨,鞋子也濕了,但是卡鞋比起一般運動鞋(涼拖鞋不算)乾的快,運動鞋隔天都還未必會乾,且不想更動騎乘習慣及設備(踏板要更換),所以就穿著卡鞋環島了,減輕重量的話,蟲蛹包都重的多了,不差卡鞋/卡踏。我是逆時鐘環島,因為可以最貼近海景,逆風甚麼的,就隨天氣了,蘇花部分因為陣風太大,只好在新車站搭區間車到蘇澳新站,然後繼續環島,搭區間車可以不用打包,但要多買一張腳踏車的車票。這次住宿,汽旅、民宿都住過,車子都有搬進民宿裡(客廳),至少也是有鐵捲門的車庫,沒讓單車在路邊過夜,這個可以事先問問,或是參考FB上的單車環島社團資訊。必定要帶的,我覺得除了衣物外,維修包+內胎+打氣筒要帶,必要時帶個汽嘴轉換頭,以防萬一,這次是最後一天下午在福隆爆胎,這些備而不用,但不能不帶,還有因為不確定住宿點有無洗衣精,所以也帶了200mL的洗衣精。反光背帶有準備,原本是準備在蘇花隧道、夜騎時穿的,但後來沒用到。此外還有帶四卡:信用卡、提款卡、健保卡、悠遊卡,外帶零錢、現鈔,現鈔是因為民宿是收現金的。有其他的問題,很歡迎私訊我,除了不是冬天/春節騎行,其他的都很接近我的行程。
Shin-Jyh chen wrote:藥物是因為我有高血壓...(恕刪) 對吼...忘記把下雨情況給算進去看樣子我只能穿三鐵夾腳拖去騎了(不知道行不行就是了)路線部分我在規劃看看...有問題再私訊你問問看...非常感謝
環島內圈大約950k,外圈可達1150k長度看路線安排,不是七日環島就一定要一天150k七天能不能環完,當然可以阿目前自行車環島最高紀錄是二日,某單車癡情男,也是01的板友兩天環島成功自從他創造神蹟後,後續就很多人跟進,就連香港也有車隊過來跟進不過二日環島幾乎不能睡,對身體損傷太嚴重所以比較多人跟進的是三日環島,雖然三日也沒輕鬆到哪去就是了我個人單日最遠跑過北中折返400k,約15小時按我當時的體能來說,第一天極限應該能南下後往東部突破到台東市附近第二天則拖著殘軀騎到宜蘭蘇澳再搭客運回家,二日環島是可以實現的不過路線沒有跑南投跟基隆就是了環島本來也不是一定要環全部行政區,尤其南投跟基隆本來就特別不順路現在就不行了,年紀大了不少,體重也增加十幾K想要二日環島需要減重以及重新鍛鍊一下一般人不會這麼拚,大抵上比較常見五~七日環島也有人是進行十日的輕旅遊規劃,經過的景點都去打卡---(附註:最內圈環島的極限好像是730K左右,包含大量山線,距離看似更短,但自行車跑起來反而會比海線慢,比如西濱北中折返400k需要15小時,一日台三(中>北)還不到150k也需要15小時,所以路線規劃並非越短就一定越好)
在跟樓主說明一下,2012年7月我跟我家夫人去大環島,總共爬升5980米(garmin的紀錄),從旭海到台東源爬升1150米,從新城騎蘇花到羅東要爬1220米,恆春經鵝鑾鼻到旭海要爬升626米。其他就在100到300不等了。我們騎台2線,沒有騎北宜。從新竹往鹿港是騎西濱,有上赤土崎看風車,赤土崎是淡水到高雄這整路最大的坡。如果樓主是一人環島,要看好自己的車子,要上廁所,可以找派出所,還能補水。不是很多住宿設施會讓客人把單車放房間內,不過都能放室內,飯店大概就是放櫃台旁,民宿都是放客廳或是其他不影響客人的室內地方。預定時先說你是騎單車環島,問看看單車是怎樣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