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別想阻擋我,我就是要上"武嶺"(槍客&[快雪]東進武嶺記實)

帥畢啦^^

不過下次要從另一頭

應該更有看頭
roger644 wrote:
公路車改裝前後碟煞是為了應付此次的下坡嗎??...(恕刪)

那台車原廠就是配前後碟煞,我也有一台。記得是2008年的車種,2009年就沒生產了
槍 客 wrote:
當初想說有四天假期,...(恕刪)


恭喜您完成這條路線
連續幾十公里下坡,又下雨我也遇過,真不是人幹的
很久很久以前,我也騎過東富公路到富里
泰源幽谷這條路其實也不錯,當年騎過去總是被投以異樣眼光
不知道現在會不會比較多人騎....

那棟黑白相間的山莊叫做落鷹山莊,裡面有人的
http://caf677.pixnet.net/blog/post/23556123
太魯閣-武嶺這條路線,我上下各騎過一遍
若是天氣好的時候去,真的是只能讓人讚嘆
http://caf677.pixnet.net/blog/post/23491559
http://caf677.pixnet.net/blog/post/23520950

困難度的話,從鴛峰上山不會比大禹嶺上山難...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槍 客 wrote:
這段路是騎是牽?忘了...倒是好奇遠處山頂似乎有個人工建物??不知是什麼?一整個不搭......(恕刪)


山頂上的那個是鹿林天文台!
"這段路是騎是牽?忘了...倒是好奇遠處山頂似乎有個人工建物??不知是什麼?一整個不搭..."
這是北合歡很有名的反射板,這是用來反射從發射基地發射出來做為超短波、微波波段反射的反射板(及雷達訊息),它的作用是讓更遠的地方的人(或公司.接收站)都收的到訊號.
智商只有60的男人
這篇武嶺文從PO上01遊記版以來,承蒙各位大大的青睞,人氣已經破25000大關了。

登上武嶺的經驗~很爽,事實上到現在快一個月了,
重新回味當初上武嶺的照片,心情都還不自覺得會澎湃~

騎單車上過武嶺,會擁有另一種看待自己生命的態度及視野。
尤其是一個人獨自上武嶺的時候,在漫長的登頂過程中,你必須...不斷的和自己內在的各種念頭對話。

堅持...放棄,往往一念之間,尤其是沒有人在旁邊看著你的時候,
你的身體和你的意志呈現天使與惡魔拉踞的時候,

你會很明顯感覺現在的自己,和從前的自己不太一樣了
什麼都難不了你的那種感覺!

槍 客~


[快雪]跟[肥雪]差一個字,氣質卻有天壤之別,加油~! 讚美[快雪]之用字,你的武嶺行也給你100分的歡呼。
騎車至今唯一的一次摔車,
是摔在"深山林內"的光豐公路上,
下坡狹窄的鄉間小路遇上吃到我這車道的砂石車,

反射動作後輪急煞,一鎖死就摔了,
事實上我是這次東進武嶺下中橫才完全明白當日摔車的過程;
一樣遇到類似的狀況,不過我中橫這次距離較遠來得及反應把後煞放開。

摔車瞬間,整個人右側摔在地上著地,當場爬不起來,位置只距離砂石車後輪前方不一公尺。
幸運的是,身上手腳關節多處只擦傷,但肋骨的挫傷6個禮拜才好。

那時,『快雪』還不叫『快雪』,我只當作"它"
但很奇妙的是,當砂石車不顧我走遠整條山路只剩我一人的時候,
我把"它"扶起來,內心因恐懼車子損壞而被迫流落荒野的感覺,
經過檢視"它"竟然只有"落鍊"而心情安定不少。

劫難餘生,它...沒有讓我流落荒野或半途,
一路狂奔回到家都還比預計的時間來得早,
從此,"它"->"他"(『快雪』);是伙伴;
回想這段,或許這就是革命感情。



真羨慕且佩服,我看要挑戰前要先訓練很長一段時間吧!

mayday5133 wrote:
山頂上的那個是鹿林天...(恕刪)


鹿林天文台在鹿林山啦
玉山隔壁
跟武嶺完全不同方向

照片中的建築物是北峰反射板
位置在合歡北峰,又稱北合歡山
反射板周圍地勢平坦,是北西縱走匝營點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