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環島紀行~開除就去環島。 ( 全文畢 )

仔仔0922 wrote:其實你就是章魚哥是不是....長的好像喔~~...(恕刪)

呵呵~~我會努力讓人生不會跟他一樣



Ich liebe Dich wrote:覺得深思大大 是個難得的男人啦...(恕刪)

感謝啦~~希望住在高雄地區年輕貌美文靜可愛成熟撫媚的未婚女性也能這麼覺得....哈哈




smsg wrote:對於宏廣大門深鎖,是收山了嗎?......有段時間與這公司有些來往,該不會亦是產業外移吧?...(恕刪)

後來好像有聽到一些消息,宏廣公司還在,只是沒有以前那麼風光....
他們過去專注於代工事業,因此培養了很多技術人員,不過個人認為,一部好的作品不光有技術人員就夠了,
前端的創意發想與後端的行銷通路都是很重要的。好萊塢、迪士尼、皮克斯、日本各大動漫作品,
之所以能撐起一片天,並不是單靠某一環節強而已,而是從頭到尾各環節都有水準表現,
光靠中間製程這一段,具有快速製造的優勢是還不夠的。




許大哥 wrote:要認識一塊土地與土地上的人民
得親身走過
深入的體會
共同呼吸過
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脈動...(恕刪)

許大哥說得沒錯,深有同感,而且單車旅行本身代表的簡單與寧靜,更有一種有別於機動車輛的旅行風味。




jessie_chen wrote:重點是我把A片戒掉了現在都看你的了...(恕刪)

我的....A片嗎?
呵呵開開玩笑,我會努力寫完遊記的


-(深思)-





環島紀行:第13天~台北遊記。




第13天。12月30日。

這兩天我都會住在板橋的堂妹家,逛逛台北看看展覽,打算住到跨年後再繼續環島,環島.....應該會繼續吧......(很沒信心)。其實我有點怕自己在台北日子過太爽就放棄環島。這裡五光十色,有很多地方可以逛,想做什麼都方便,無形中「放棄環島」也變得很容易,怕自己一個把持不住,直接把小裕打包坐車回高雄去......





一大早從板橋坐上我「最怕的」台北公車到龍山寺,再換搭捷運到台北市去看展覽。



學生時代有一次到台北玩,因為搞不清楚台北公車的搭乘方式,莫名其妙被公車司機給兇了一頓,從此對台北公車一直心有芥蒂。雖然曾在台北生活過兩年,但我始終搞不清楚台北公車怎麼坐,有點複雜。高雄或台南的公車就是上車投錢,然後到目的地下車,要坐回來的話就到下車的對面站牌上車,反向坐回來就行了,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但台北的公車有分一段票或兩段票(聽說還有三段票@@),記得有些是要上車投錢有些則是下車投錢,而且路線也很亂,有分什麼主線、副線、藍線紅線一堆線,去程是走這條,回程又是另一條,很複雜.....總之個人認為,台北公車不是那麼容易搭乘。



台北人好像很多地方都用悠遊卡,消費使用這類儲值卡的行為相當普及,其他縣市沒這麼風行。某種程度而言,我會覺得台北雖然是台灣的一部分,但其實建立在整個台北盆地而形成的大台北生活圈,有那麼點自成一格的味道。就產業來看,台北集合全國政治、商業、媒體、娛樂焦點於一身,幾乎所有的企業總部都設在台北,發展程度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就人口來看,台灣百分之九十的政商名流都居住在台北,政要、明星、企業大老幾乎都住在台北,而大台北(縣+市)人口超過六百萬人,等於全台灣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擠在這個盆地,連帶造成的交通擁擠、工作競爭激烈、房價居高不下、到哪都要排隊.....都不是其他縣市可以比擬的,大家說「台北居大不易」,實在是........人太多啦!




到了龍山寺換搭捷運,發現非假日非巔峰時段人就很多了。





到台北車站還是人一堆。高雄捷運公司一定很羨慕這樣的人潮,因為高雄捷運在非巔峰時段是不會有這麼多人的。





街頭隨拍。





捷運出口一景。





早上要去長安西路的台北當代藝術館看動漫雙年展。





正式的名稱是「視覺突擊 動漫特攻」(動漫美學雙年展)。



雖然我不年輕了,不過因為興趣跟工作的關係,多少都還是會注意ACG(卡通、漫畫、遊戲)相關的資訊,一聽到有動漫展還是會去看看。不過到了現場才發現,這裡所謂的「動漫」跟一般大眾所認知的商業動漫作品差異很大,心裡有點「被拐了」的感覺,如果你以為在這裡會看到迪士尼卡通或日本知名動漫作品的話,那一定會很失望,因為他這個是比較偏純藝術的多媒體創作展(動漫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創作方式從裝置藝術、雕塑到平面繪圖、影音互動多媒體都有,跟一般人直覺想到的動漫展有很大的落差。



很好奇展覽單位是否擔心票房不佳,故意用「動漫」兩字來「拉攏」大眾觀賞(某種程度上帶點「哄騙」的味道),還是真的就是專家學者眼中的「動漫」跟普羅大眾的定義不同。在台灣,「專家學者跟普通人是活在兩個平行不交叉的世界」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很多公共藝術作品常常是前衛到一般人看不懂的東東,但「公共藝術」的本意其實要讓大眾能感受到美的氛圍,只可惜事實卻常常相反,大部分人看到那些前衛設計形而上的作品,其實感受並沒有專家想的那麼多,特別是當聽到這些藝術品是花很多錢做的時候,很多人的反應是「這樣......也值那麼多錢哦?政府真的是錢太多....」。久而久之,大家無形中都有種認知,「看不懂」就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而「藝術」就是看不懂的東西,越看不懂的東西就是越高級、越頂尖。我個人比較期待藝術是以容易感受的方式呈現,甚至可以實際出現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例如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張感人的攝影作品,一台造型可愛的轎車,這些都是藝術美學的體現,若「藝術」走到最後是故作高調、讓大眾望而遠之的話,我相信這絕對不是好事,更不是藝術的本意。



雖然對這個展的名稱有點意見,不過內容其實還蠻有意思的,有很多很有趣的作品,我看的挺開心的^^




很有趣的雕刻作品。原本只是隨處可見的輪胎,經藝術家巧手變成很棒的作品,顛覆一般人的認知,我喜歡^^





用許多水晶玻璃球堆砌而成的鹿頭,在燈光照映下不同角度會有不同光影變化,很漂亮哦!





哈~我喜歡這幅畫作,超棒的!





這是啥~好像是誰倒在地上,怎麼了?





呃~~她睡著了耶!口水流滿地......這意思是???





拿著公事包的上班族也睡著了@@,這.....「你累了嗎?」





藍色這位似乎是一位公務人員還是什麼的,也睡著了......唉~~活在這忙碌的現代社會總是令人疲憊不堪,你.....我....大家......都累了嗎?





有些創作不是那麼容易被理解的......





非常漂亮的作品,滿屋子爬滿了螞蟻,在現場看超漂亮的!





這是很有趣的互動多媒體,看似普通上班族,但只要用手去點他,他就會回應。





讓我們來看看上班族的腦袋都裝些什麼?





手機、藍波刀、酒瓶、MP3播放器.....大多都是跟工作無關的東西.....呵呵~好像在說我哦.......





身為一個上班族,偶而會煩悶到想勒斃自己嗎?





你與上司的關係如何?覺得上司像小丑嗎?跟他共事有成就感嗎?還是有種被他XX的感覺?





彷彿黑洞般會被吸進去的眼神,一直看還真的亂恐怖的@@





一位大漢抓著牛角「噴射」而出........作品名稱叫做「如何逃離」。如果遇到尷尬的時候,能以這種方式逃離的話,那.....真是太帥了!哈哈~~(這作品大到嚇人,大約有兩個普通房間那麼大@@)





身處現代叢林,你是扮演什麼動物?許多女性從過去傳統象徵溫柔的貓演變成豹(大貓?),穿著漂亮制服遊走在社會中,扮演著多重角色,應付著各種狀況,藝術家具體呈現了現代女性的多重身份~~





哈哈~這不是皮克斯動畫電影《超人特攻隊》的衣夫人嗎?





作品名稱是「我們這一代」,我算了一下,他每隻手都有十根手指頭,意謂著什麼?要的更多嗎?





撇開意義不講,這作品好大一隻,那種巨大化的美感令人印象深刻~~





這不是展覽作品,這是展場走廊的窗簾,我覺得很漂亮。不過手上這台傻瓜相機廣角不夠,桶狀變形也很明顯,沒有拍出現場看到的那種氣息~~





還是窗簾。





哦哦~~近年來頗受矚目(爭議)的藝術家--村上隆作品,大家都會聯想到LV找他設計櫻桃包的事,但是很多人對於他的作品有兩極化的評價,不過他直言不諱的「金錢藝術」反而直接挑戰藝術的本質。美麗的事物有沒有價值?我想大家都會同意的,但把「價值」一詞換成「價格」時,又值多少價?意見可能就分歧了吧。





這就是村上隆。不過有趣的是,這個村上隆人像是一個西班牙藝術家做的,他把一個表情調皮的村上隆頭顱放在一個時尚女性身上,直接把村上隆與時尚界合作的狀況實體化,相當有趣。





人氣超高的奈良美智作品。經常看到她畫的邪惡大眼女娃,不過很少看到像這幅這麼無辜惹人憐愛的作品。





名稱「玩具星球」,藝術家暗示我們是一個以高度消費造就而成的星球,地球表面佈滿了各式各樣的人造產品。會不會有一天,當人類消失後,地表只剩下一堆人造物,屆時地球是不是就會成為這模樣呢?不過這作品會讓我聯想到PS2的一款遊戲《塊魂》,到處黏東西,最後一樣變這樣,哈哈~~





整個展場的參觀人數並不多,不過有像是視傳科系的學生來參觀。年輕的學生通常都具有豐富的創作力,我相信這樣的展覽會激發他們無限的想像空間。台北有這種展覽,真令人羨慕啊~~



整個展覽內容挺豐富的,看得挺開心,很高興能看到這麼有趣的展覽,而且很多作品都很有親和力,不會讓觀眾看得霧煞煞,其中一些還會讓人會心一笑呢。中午時分,跟一位好久不見的台北網友「阿緯」約好碰面。我們是在幾年前sony辦的GT4公開比賽中認識的,雖然他在台北我在高雄兩人很少碰面,但網路上都有在聯繫,這回聽說我環島到了台北,說要招待我吃飯,哈哈~有人要請客當然好啦,呵呵~~




約在劍潭站。





好久不見的阿緯,還是那麼有精神!





請吃火鍋耶!讚啦~~當然又是米其林的好朋友,凱撒琳18顆星的啦!



阿緯也有在騎單車,在飯桌上,我們聊了很多環島的事,會不會累?會不會無聊?遇到突發狀況怎麼辦?老實講,會累,也會無聊,特別像我這種一個人的環島,說不會感到無聊是騙人的,出發前我也想過這問題,不過就像很多運動一樣,慢跑會不會累?釣魚會不會無聊?會,都會。那為什麼很多人在慢跑,天剛亮就到海邊釣魚,對「不喜歡、沒興趣」的人而言,一定無法理解吧,我只能說,除了累跟無聊外,還有一些東西存在,很多時候,一個人安靜的做一件事,在看似傻瓜般的事物裏體會淡淡的滋味,感覺對了,一種踏實感油然而生,疑惑也就化成雲煙,問我環島的感覺是什麼?我的微笑就是答案。





這傢伙不改幽默本性,連拍個照片都有耍寶!找個機會就從台北騎來高雄吧,到高雄換我請客^^





下午到臺北市立美術館看超級大咖的蔡國強展覽。這幾年大家都知道有個搞爆破藝術的蔡國強,但到底什麼是爆破藝術?說真的大家也都霧煞煞,我也一樣,然後只知道他很紅,紅到連奧運都找他做煙火.......





絕大部分的藝術家並不是只專精一項演出,通常都是具有多種表演能力,不過對大眾而言要辨別那些實在是太複雜的事了,於是我們就會簡稱某某某是畫家、某某某是攝影家,殊不知藝術家其實會的不只一項。蔡國強雖然被稱為爆破藝術家,但從展覽作品可看出,他同時還涉及裝置藝術、繪畫、影像.....等等表演範疇。





《台北收租院》呈現了勞苦百姓眾生面貌。在這一系列作品中,每個人都是表情沈重甚至是痛苦的,放任作品龜裂的結果卻更強化了這種痛苦感。





被壓力逼到邊緣,發現人生並非圓滿,痛苦欲裂的模樣大概就是如此吧。





整個作品瀰漫濃厚化不開的深沉哀痛,社會底層勞動人生的辛苦表露無遺。



由於絕大部分作品是不能拍照的,所以也沒其他照片可以分享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很多蔡國強的資料。我喜歡他的「有蘑菇雲的世紀:為二十世紀作的計劃」,火藥爆炸後短短幾秒鐘的煙霧,瞬間「凍結」在不同的環境背景上,非常有趣,例如在美國內華達核試驗基地的創作,讓「蘑菇雲」出現在核爆場,想表達什麼意思不言可喻,而在曼哈頓拍攝的「蘑菇雲」很意外的變成911攻擊事件的預言創作(相信這非他本意,作品可看這裡網頁介紹)。瞬間的雲煙成就了美學上的創作,也挑戰了傳統藝術認知的框架。其他像裝置藝術《撞牆》也很有視覺張力,一些火藥草圖作品也不錯,不過整體而言我還是比較喜歡有「蘑菇雲」的影像。看蔡國強展覽的人很多,比早上那個動漫特攻不知多了幾十倍有餘,男女老少都有,甚至還有很多年輕情侶參觀。不過老實講,我覺得蔡國強的作品是離大眾很遠的,走在很前頭的藝術創作,論親和力,動漫特攻反而比較貼近大眾,如果要我推薦,會比較推動漫特攻,但有趣的是,作品風格比較冷僻高調的蔡國強反而比較多人看(當然這跟他的高知名度有關)。



最早知道蔡國強是因為他的火藥草圖屢創拍賣高價,被媒體廣為報導才知道的,在展場看到參觀的人潮絡繹不絕,不得不佩服蔡國強魅力驚人,沒想到前衛的藝術創作也能吸引這麼多人來看,不過我問自己,如果把蔡國強的名字遮起來,然後把他的火藥草圖錶框放在路口轉角賣一堆山水畫的作品中,我是否又能保持相同的觀感去欣賞呢?會不會我也是趕熱潮的一份子而不自知呢?在現代,一個成功的藝術家除了本身創作要夠格外,也必須要懂得行銷作品製造話題為自己加分,而拍賣場上的價格表是最容易被大眾認識與理解的評價方式,價格越高,等級越高。村上隆露骨的表達,藝術在現代已經是一項結合名流時尚、媒體推波助瀾、拍賣價格飆高的綜合產物,他的崛起與他直接大剌剌結合時尚界的創作方式充滿了爭議性,但卻也是誠實的描述現況。有趣的是村上隆自己也直接挑明了講,他就是要走這條路線,連讓想批評他的人也啞口無言。以前我畫了一張圖,以為看的人說喜歡或討厭就沒事了,現在我知道,這中間還有很多可以聊的。




離開美術館的時候,跟噗噗噗接上了電話,他前兩天才剛看完台北車展回台南去,他說今年的車展沒往年好看。我則告訴他我剛看完蔡國強的爆破展。
「什麼展?」
我慢慢念「蔡國強爆破展,聽過沒?」
「張國周強胃散?」
「蔡國強啦!!!爆破展就是那個有火藥會爆炸的那個啦!」
「那他有炸掉什麼東西嗎?」
「你說現場嗎?沒有,不過有影片放映他炸過的東西」
「很刺激嗎?」
「刺激?」
「對啊~像一團火球噴上天很過癮這樣」
「嗯~好像沒有耶,唉~你不懂啦,人家那是藝術」
「我小時候玩水鴛鴦也很會炸東西哦!」
「是哦.....」
「把水鴛鴦點燃後插進紙飛機,然後在爆炸前射出去,讓紙飛機在半空中被炸爛~帥吧!」
「哇賽好危險...」
「還有更厲害的!」
「請說」
「用紙飛機去夾狗大便,然後插上水鴛鴦一起射出去,讓載著狗大便的紙飛機在半空中爆炸!狗大便會四處飛射,酷吧~~」
「帥!」




晚上我跑到西門町。





西門町也是個很適合拍照的地方,我幾乎每次到台北都會到西門町逛街,在萬年大樓看玩具打電動,在唱片行聽免費的試聽片,在街上亂拍照。





熱鬧的西門町充滿了學生氣息。



逛到一半接到一位朋友電話,我告訴他我騎腳踏車到台北了,現在在西門町逛街哦!呵呵~~沒想到他竟然回我說「你都幾歲了還在逛西門町?」被他這麼一說,心裡怪彆扭的,34歲的人擠在西門町的學生群中,好像真的有點怪怪的,會不會被人當作怪叔叔啊?可是不逛西門町還真不曉得要逛哪裡?





晚上又坐捷運回到龍山寺,想說時間還早,從沒進過龍山寺不如就進去看看吧。裡頭還挺熱鬧的。





很多人在拜拜。





拍了一堆晃動模糊的照片,最後花了好大的功夫,憋住呼吸自己作「人體防手振」,才拍到幾張比較清楚的。



晚上要從龍山寺搭705公車回板橋,可是我在早上搭公車到這裡下車的對面,怎麼找也找不到回去的站牌,問了一堆人也沒人知道,奇怪了~竟然「有得來卻沒得回去」.....傷腦筋~~後來一位好心的小姐告訴我到馬路另一邊找看看才找到,原來705到龍山寺下車的地方,跟反向從龍山寺上車的位置是完全沒有對應關係的兩個地方,而且還有段距離,拜託~我怎麼想都想不到要到那裡上車啊!唉~我跟台北公車真不對盤....。



-(深思)-


之前也再台北待過一陣子
捷運真得很方便...
但公車我也從來沒弄懂怎麼坐

最後只要捷運到得了的...就捷運+步行
沒捷運站的呢
就騎機車囉

我現在去西門町應該也是列在怪叔叔那一掛的
感謝你的分享
http://www.wretch.cc/blog/yenming1029 歡迎光臨 My Home !!!
台北公車不會坐+1
台北市政府真該是新加坡參訪一下...看一下人家的公車站及告示牌是怎麼設計的

南部人去到台北.有時會有一種很大的壓迫感..捷運站.馬路上彷彿大家都在趕時間
生活步調完全不同..
雖然我也當了10年的所謂台北人生活!!!我也是沒勇氣做公車不是因為好命!!


是因為根本搞不懂..哪裡要投2次錢...上下車地方也不一樣!!很困擾捏
我去台北坐捷運有時都會坐錯
更別提坐公車了
他們的系統實在太複雜了
相較之下高雄市的公車好坐多了
像有次我去深思家
從他家門口走出去50公尺就有公車站牌
隨便幾台公車坐上去就可以直達高雄最熱鬧的新崛江商圈
回程的站牌也都幾乎在馬路對面
實在是超便利的
所以高雄市對我這種路癡來說是比較友善的
「公共藝術」的本意其實要讓大眾能感受到美的氛圍,只可惜事實卻常常相反,大部分人看到那些前衛設計形而上的作品,其實感受並沒有專家想的那麼多

有同感~期待下一篇
阿 源 wrote:
大部分人看到那些前衛設計形而上的作品,其實感受並沒有專家想的那麼多...(恕刪)


一件藝術作品本來就不會期望"每一個人"看了有感覺

但當某些人,哪怕只是一個人,看了有啟發,甚至不是藝術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故事

其實它身為藝術作品的目的就達到了

像原po看到一支手有十跟手指的作品

十個人看可能有十種想法(比如說原po覺得是人要的愈來愈多)

產生了討論,那就是值得了



對不起,我認真了@@
我是中部人也上來台北10了
近三年才把家裡的機車牽上來
前7年我最自豪的是公車、捷運我都OK^^
不是說每條線去哪我都懂
我可以到看公車站牌研究路線
一定可以到目的地
至於幾段幾段上車投下車投
我都看別人怎麼投或是直接問司機大哥
我同學都說我上來台北只有搭大眾交通工具這點最像台北人= =

PS.台北火車站的地下三鐵建構迷宮我也從來沒有迷路過喔

深思大拍的台北照片,眼熟萬分。
原來就是去參觀辦公室附近的台北當代藝術館〈走路不到2分鐘〉。
可惜小弟沒啥藝術天份,只是覺得館外公共藝術品常換來換去還不錯。
也沒特別進去參觀過。
而台北火車站的地下三鐵建構,真是個大迷宮,常常遇到迷路的人,給人報路,還是聽不懂,時間許可乾脆帶路一下;諸位大大沒有迷路,方向感不錯呦!
言歸正傳~更新、更新、更新

感覺好像迷上網路連載小說了!
  • 6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